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恩欲报 怨欲忘(钟茂森)


2014/9/4    热度:447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恩欲报 怨欲忘(钟茂森)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是讲别人的恩要常常记在心里,常常要想着知恩报恩。别人如果对不起我的,有怨恨不可以记在心里,要把它忘掉。抱怨的时间短,报恩的时间长,这个短和长都要推到极处,就是不能够报怨,应该报恩,滴水之恩都要以涌泉相报,心里面只有恩义,没有怨恨。这种心境叫大自在,海阔天空的境界。一个人不知道恩义,真的叫禽兽。而报恩,要知道谁对我的恩最大,是我们的父母,父母的恩都不报,你说他能报谁的恩?我们看到新闻报导里讲到,一位警察学校的同学,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要换肾,家里很穷,这个警校的学员二十二岁,要把自己的肾捐出一个给他的母亲。手术的费用也很大,家里付不起,他就登报纸,登一个什么广告?卖身的广告,要把自己十年的青春卖出来,谁如果能够给他母亲负担医药费,愿意为他打十年工,给他服务十年。结果大家看了之后都非常感动,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这个警校的学员,他懂得知恩报恩。家里贫穷的人更懂得父母恩德,父母养大我们不容易,所以我们更应该报答父母。

  富贵家的人也要懂得对父母的恩德不能忘怀、不能忘记。在四川省成都市前几年报纸登了一个富家子弟,十九岁的孩子,家里很富有,出去都是有私家车,有人开车,从来没有去挤过公共汽车,从来没有在街上买一个饭盒,都是家里人做好饭菜,每天都是宴会。有一天他不经意地看到自己的父亲头发花白,心里就一阵酸楚,突然想到自己父母把我养大很不容易,付出了多少的艰辛,父母头发都白了,这是良心发现,良心是本有的,每个人都有的天良。结果他就开始第一次去挤公交车,他不再坐私家车,在街上买五块钱的饭盒吃,买最便宜的饮料喝,不去浪费父母的钱。而且为了体验生活的艰辛,他决定做一天的乞丐,富家子弟去乞讨,乞一天,去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这个很不错,因为人只有经过苦他才懂得报恩。这个富家子改掉了他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改掉了他骄奢YIN逸的作风,而且他也呼吁青少年一起努力不要乱花钱,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常常想到父母的恩德,不要沉迷于网络、吸烟这些不良的习惯,这是“恩欲报”,值得我们赞叹和效法的。

  “怨欲忘”,这是别人跟我有怨,对不起我的,要把它忘记,不要耿耿于怀。耿耿于怀这是对不起自己,自己糟蹋自己,何苦来?这也是没有给别人一种宽恕,不能宽容别人,也对别人不好。对人对己都不好,为什么要干?我们看到网络上有一则故事,讲到有一对夫妻,先生原来是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出来的孩子,女方是当地政府要员的千金小姐,两个人在大学里相爱,后来结成夫妻,这真的像现代版的七仙女下凡,女方下嫁到男方。两个人很有缘,也很恩爱,男的也很能奋斗,很快就平步青云,当了年轻的县长。结果有了官位、有了名利,人就容易变节,本来夫妻很恩爱,女方也非常体贴丈夫,真的是一个贤妻良母,男方原来也很忠诚,但是就有一位更年轻美貌的小姐来追求他,最后这两个人就搞上了关系。有一天当这个太太回到家里,就当场发现这两个人在做不义的行为,当时那个小姐赶紧穿上衣服,满脸羞愧。但是这个太太修养很好,并没有去责怪她,反而很平淡地放她走。从此之后这个太太对先生就不再说一句话,先生非常惭愧,非常忏悔,知道自己太对不起太太,真的是忘恩负义,每天向她求忏悔,跪下来忏悔,但是太太不原谅他。有客人来了,就装出一副很和谐的样子,夫敬妇和,两个人在家的时候,太太从不理会先生,如此过了十二年。结果有一天太太跟先生讲,第一次主动和先生说话,说我得了乳腺癌,已经扩散了,晚期,日子不会长了。先生听了之后非常震撼,抱住她哭泣,说为什么你不早说出来,为什么你自己糟蹋自己,我们可以早点治疗。后来太太就死了,临死之前对先生说,我这十二年对你也没有原谅,现在想起来也不对,不应该这样,我走了以后你可以再娶一个。结果她先生听了之后更加悲痛,更加内疚。后来太太死了以后,男的又得了胃癌,没多久也过世了。

  过世之前,他对女儿说了句话,女儿听了也有点莫名其妙,他跟女儿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你母亲最后原谅了我。后来医生告诉这个女儿,说她父母两个人癌症的病,都是因为长期以来心里的抑郁、忧郁症导致的。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对夫妻,本来很恩爱,男方因为被欲所迷,干出忘恩负义的事情,固然这是可恶,但是他后来悔改了,知错能改,也不错了,可惜这位太太没有原谅他,不能以宽恕的心对待丈夫,最后两个人都得了忧郁症,两个人都得癌症死掉。所以怨要忘,要能够宽恕别人。夫妻的爱当然首先要懂得互相报恩,要有恩义,也要能够互相原谅对方的过失,如果没有宽恕的这种爱,在一起就是互相折磨。

  所以恕真的是圣人的境界,老子《道德经》里面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是讲要和解大的怨恨,像人与人这样的怨恨,对方忘恩负义,这是我有怨恨,但是要和解、要化解。化解要从什么地方化解?要从心上化解,如果不能从心上化解,表面上虽然好像互相也客客气气,还在一起,可是和大怨,大的怨看起来没有了,还有余怨,余怨在心,这就不能叫做善,善就是什么?幸福圆满这叫善,他得不到。所以圣人是什么?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是什么?只管他这一半,执左契就是管我这一边的事情,样样我都管好我自己,不要责怪别人,尽自己的义务,不要求别人,这是圣人的境界,这叫恕道。

  要知道,怨恨从哪里来的?从情执来的,那是我们师长曾经讲过,怨生于情执,情执生于迷失自性。为什么有怨?因为有情执,所以就会有怨,有情执,当情执得不到满足就有怨。情执生于什么?生于迷失自性,就是我们说的,迷失了心源,迷失了本性。而自性本无迷妄,自性里面没有迷妄,自性本觉本善,哪有迷妄?既然自性里没有迷妄,自性里也没有情执,也就没有怨。怨从哪来?怨就是虚妄的,是你那个妄念放不下,你把它一放下就没有了,得大自在;你不肯放下,它虽然是虚妄的,但是它能起作用,起作用就麻烦。所以世界各地的冲突不断,家里的冲突,乃至国家的冲突,种族的冲突,宗教的冲突,为什么天天不断?有怨。而怨是妄念,不是真的,不是事实,是你那种虚妄执着而已,把它放下就没有了。我有幸经常跟师长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听到师长把这个冲突的根源点出来,真的是高明。他说冲突的根源在哪里?在我们内心,要解决世界的冲突,必须要放下内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对立、冲突、矛盾,把这些放下,外在的冲突就没有了。古人讲“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目中没有敌人,为什么?仁爱之人他只有爱人的心,他没有敌对的心,所以他无敌,他也没有怨恨,这种才真正得到心地的解脱、自在,生活的幸福美满。

  摘自《钟茂森演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你每天早晨起来,做你的家事,把你家里的人都照顾得很周到,使他们生活得很舒适,你在那里修的是“布施波罗蜜”。布施什么?布施体力,这叫内财布施;身体以外的,那叫外财。你每天扫地、每天煮饭、每天洗衣服,这都是布施,这是财布施,叫内财布施。你还天天想改进,用头脑去想,如何能够改进生活,使家里人过得更舒服一点,那就是法布施。饮食起居,你统统都照顾到,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安稳,那就是无畏布施。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你是在行菩萨道,明白这个意思,你天天做同样的事情,甚至于工作比从前做得还要辛苦、还要辛劳,做得还多,但是,你越做越快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