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七课


2014/9/3    热度:427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七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七课

  下面我们讲《解义慧剑》。

  在遣除三种诤论中,除不容有之诤论和除不成之诤论已经讲完了,现在讲除无必要之诤论。

  子三、除无必要之诤论

  不析量非量,唯依世人见,趣入胜义谛,

  有些人讲量和非量的分析没有必要。像前面说的二月的显现及眼翳者面前显现的黄色海螺等都是非量,这些不真实不合理的叫非量。白色的海螺或者眼识面前所现见的一个月亮等,我们说这些是正量。有个别人说量和非量的分析没有必要,应该按照世间人们怎样承认,我们也这样承认就可以了。在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中有这么一句“我依世间说为有”,意思就是说,世间怎么样承认我也这样承认。中观应成派也跟随世间承认,没有必要在量和非量之间区分。世间人怎么样承认,我们就可以以此为方便进入(领悟)胜义谛,没有必要分很多。

  很多人可能也这样想,包括有些修行人认为:学因明有什么用,学中观有什么用,只要认识胜义谛就可以了,只要开悟就可以了,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学很多的知识……。有些人有这种想法。

  此说虽不遮,见此生彼果,

  世间之现量,依之比量故,

  未称不舍义。

  当然我们也不完全否定这种说法,但实际上量和非量的安立是有必要的。不观察量和非量直接进入胜义谛的情况可能极个别的高僧大德是有的,像六祖大师或者藏传佛教中个别的成就者,他们从来没有学过量和非量到底是怎么样分析的,在这些方面没有闻思过,但是遇到一些善知识的殊胜窍诀之后顿悟而得到一切境界的现象是有的。因此这种现象我们也不否认。一些中观应成派的不共所化根机者也是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闻思,直接趋入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谛,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我们虽然不遮止这种说法,但是如果说绝对按照世间人怎么样承认就要如是承认而趋入胜义谛的话,那其实世间人也是承认量和非量的。怎么承认呢?比如说他见到青稞的果是从青稞种子中出现的,这个因和果之间的关系世间人也是现量见到的,“此生此果,彼生彼果”这种现象大家觉得是存在的,而且这是现量见到的。

  世间再怎么愚笨的人,像田地上的农夫,他们也知道春天的时候播下种子,到了秋天的时候会有收获,这一点他们也完全明白,这是量。如果种下青稞长出麦子或稻子,这是不容有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世间人也明白,这是非量。世间人虽然没有我们这种量和非量的称呼,但是他们实际上已经承认了现量和比量。如果我们在农民面前说:你懂不懂现量比量?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现量什么叫比量。但是如果我们说:现在种下青稞然后长出苗芽,这一点你看见过没有?他会说看见过。这样我们就可以跟他说这就叫做现量。春天的时候种子种下去,到了秋天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的灾害那一定会长出庄稼来,这一点你知不知道呢?他说:知道。为什么知道呢?因为我种下种子所以今年会产生它的果,那我们可以告诉他这叫做比量,可以这样给他交待:如果你不懂因明的话,这就叫比量。所以给农民上因明课也并不是很困难的。虽然他们没有这种称呼:什么叫现量、什么叫比量。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安立也是有的。有一种合理是亲眼见到的合理性,有一种合理性是虽然亲眼见不到但通过推理完全合理。为什么牧民夏天的时候天天忙着挤牛奶做酥油,原因就是这样的,到了秋天的时候一坨坨的酥油也出来了,一袋袋的奶渣也出来了。他也知道现量和比量,如果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他不会做这些事情的。以工人作比喻也是挺好的,因为他们知道现量和比量所以在这里整天都打工。你看这些修经堂的工人那么精进,很多人晚上不睡觉上夜班,过一段时间他们就有人民币了。这是他们以比量得出来的结论。所以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牧民也好,都知道现量比量的意义。

  虽然有些世间的教授等知识分子不一定懂得这些法语术语,因为现量和比量唯一是佛教逻辑的特殊概念。但是实际上每一位科学家或文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使用了一些推断或者亲眼所见,这些都是现量比量的另一种说法。见到一个果,这是现量;依靠推理方式获得最后的结果,这叫做比量。因此虽然没有现量比量的名称,但是没有舍弃其意义。所以完全不用分析量和非量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分析量和非量还是有一定的必要。

  癸二、(别说)分三:一、除观察名言量之诤;二、除观察胜义量之诤;三、一致摄义。

  子一、除观察名言量之诤:

  无二名言量,净见成虚妄,

  不净见海螺,白黄真假非。

  对方说关于量和非量的分析倒是可以。但是前一段时间不是对名言量分了净见量和观现世量两种吗。对方认为这两种的分析是不合理的,认为没有必要在名言中分净见量和观现世量。观现世量当中有现量和比量;净见量就是圣者的所见,这是我们前面已经讲得非常清楚的。而对方认为这样的分析没有必要。

  下面我们进行遮破。如果名言量没有分净见量和观现世量,那有很大的过失,具体有两种过失。

  第一种过失是“净见成虚妄”。“净见”指的是诸佛菩萨在入根本慧定的后得能照见一切清净的现象。在《俱舍论》里讲,在作意的情况下,声闻见二千世界,缘觉见三千世界,佛陀见无数的世界;如果在不作意的情况下则依次见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而凡夫人不要说一千世界,连一个山沟都见不了。像我的话,在一个经堂里面只能见前面的这些人,最后面的那些人到底是谁都不知道。不要说一千世界、二千世界,连一个小小经堂里面的人都见不了。但圣者的所见是不是这样呢?绝对不是的。有神通者连整个大千世界都完全可以见到。对于声闻缘觉所见到的无数的众生和无数的世界等一切,佛陀在一个车轮大的范围内完全能照见。在修密宗的瑜伽士的清净显现中四大都是佛母,比如水大成为玛玛格佛母等。还有一些清净的见解比如人所见到的一碗水,天人看作甘露。所以境界越来越高的时候,上上的所见越来越清净。这些都是净见量。

  如果没有净见量,那么在世俗当中你所见的我所见的全部一模一样,会不会这样呢?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如果我们现在的所见完全是正确的,那么圣者的道就没有用了。在佛经中讲得很清楚:“设若此等根是量,圣者之道有何用?”意思是如果眼耳鼻舌这些根是正量,我们的所见是真真确确,那圣者的道有什么用呢,绝对没有用的。但实际上并非常如此。所以有神通的佛陀等圣者所见的清净显现是无量无边的。

  以前具髻梵天来到释迦牟尼佛的刹土与舍利子进行辩论,具髻梵天说释迦牟尼佛的所化世界非常庄严美妙而且全是清净的,根本不是凡夫所见的凹凸不平的繁杂世界。他们辩论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我的世界本来就是如是的庄严清净,但是其他众生见不到。因此我们的世界的真正实相完全是清净的,但是凡夫人的眼耳鼻舌根本见不到这种清净相。所以如果没有净见量,那圣者的所见全部变成虚妄的了。

  第二个过失是就像有眼翳者看见黄色海螺,没有眼翳者一看就知道这是白色海螺,如果没有净见量,那么同理观现世量中的白色海螺也变成了黄色海螺,有这个过失。凡夫人不清净的观现世量应该有这样的分析。海螺有真和假的成分,在有眼翳者面前白色的海螺显现为黄色,这是假的,不真实于实相;而在没有眼翳者面前白色海螺见为白色,这是真的。在名言中没有眼病者看见虚空当中有一个月亮是真的,看见两个月亮则是错乱显相,是假的。黄昏的时候看见的花色绳索认为是毒蛇,这是错的;认为是绳索则是真的。如果我们在名言中不分观现世量和净见量,那暂时的假世俗和真世俗也不能分析,但不能这样想。我们认为水是水,这在名言中是正确的;阳焰认为是水,这是不正确的。所以名言当中有很多真假,我们到市场上买产品的时候,有些产品是假的,有些产品是真的,如果在名言中不分这些,那连观现世量前的真假也不应该有了。但实际上必须要分析。因此大家都是一定要了解名言当中必须要这样分。

  这就是宁玛巴麦彭仁波切的不共殊胜窍诀。否则像藏地有些其他教派在名言当中不这样分,那么圣者的清净显现一方面在胜义谛中不能安立;而世俗谛又全是假的,这样二谛都说不过去。现在有些人也是这样问的:世俗的显现全是假的,胜义全是空性的,那极乐世界是不是假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从名言量的角度来讲它是真正的实相。这是净见量所得到的一种对境。所以这个一定要分,如果没有分的话,很多人最后对这些问题也迷惑不解了。现在藏传佛教有个别的论师因为没有分净见量和观现世量的缘故,他们在安立二谛的时候也是迷惑不解,非常麻烦。因此汉传佛教也一定要了解名言当中有这么一个分析方法。在名言中怎么样安立极乐世界,怎么样安立不清净的娑婆世界,在胜义当中这些道理怎么抉择,这些问题就轻而易举。否则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子二、除观察胜义量之诤:

  无二胜义量,不知二谛融,

  胜义堕戏边,自我毁灭矣。

  有些人可能认为世俗谛这样分两种也算勉强可以。但是胜义不是一味一体的法界吗?法界怎么会分两种呢?胜义量最好不要分两种吧。有些人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

  如同名言分两种一样,胜义也应该分两种。一个是暂时的单空相似胜义,一个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究竟实相胜义。胜义分暂时和究竟或者相似和真实胜义两种,观察胜义的量也就是有境的智慧也可以分两种。如果没有分两种,就“不知二谛融”,胜义谛和世俗谛怎么样圆融怎么样双运,就没有办法知道。大家都知道一切万法的显现,显现就是空性的,这叫做显现抉择为空性。显现和空性实际上是无二无别的,空即是显,显即是空,这样的境界叫做显空双运。这种无二无别超离了一切言思境界,这样的显空双运也并不是在分别念及文字上安立的,这就是离戏。实际上它们的本体无二无别,这叫做等性。我们以中观的四步境界讲的时候,也应该这样类推来了解它的本意。如果所谓的胜义谛只是安立在单空的层面上的话,那么单空和显现怎么样融合呢?如果你说这就是显空双运或者说空乐双运,那么这种所谓的显空双运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讲的一样成了白色的绳子和黑色的绳子搓在一起一样,除此之外根本没办法安立显空无别的道理。这样一来,所谓的胜义谛要么堕入常边要么堕入断边,或者是有边或者是无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去处了。这是不是诸佛菩萨的究竟密意呢?肯定不是的。我们在学《中观庄严论》的时候知道“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这一句话讲得很清楚:因为生住灭等这些以离一多因观察的时候根本不存在,既然生不存在,观待它的无生也不存在,无住也不存在,无灭也不存在。如果生住灭不存在,生住灭的单空也不存在,那一定是离戏了,除了离戏之外再没有别的抉择方法。因此单空的本体也自然而然毁灭,或者说如果胜义谛的自体也仅仅是语言或者思维境界,那最终不成为真正的胜义谛,其自体也会毁灭。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到,就像麦彭仁波切的殊胜窍诀所讲的一样,要懂得胜义谛,既要承认暂时的单空,又要承认最究竟的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这两种空性一定都要承认。

  我看见藏地有个别论师认为释迦牟尼佛在般若法门中所讲的空性只是眼耳鼻舌身没有的单空。古今中外的个别论师也有这样承许的。我们也经常听到现在汉地的一些高僧大德讲般若经讲《金刚经》的时候说:所谓的空性就是碗里面没有水一样的空,就是眼睛没有鼻子没有全部没有了,大家一定要开悟这种空性……。这样的开悟如果是真正的大开悟的话,那就比较容易的。连幼儿园的学生看到碗里面没有水时,他马上也就知道这个碗是空的,这种空性如果是真正证悟的空性,那牧童也容易证得的。关于这方面《定解宝灯论》也分析得非常细致。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这种空性只是暂时的空,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只是单空,但是真正的胜义大空性是不是眼睛看不见的空性呢?不是的,一定要远离一切戏论。就像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所抉择的那样才算是真正的大空性。证悟这种空性的时候,所有的戏论全部消于法界。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两个层次。

  子三、一致摄义:

  所量世俗无,能量心自证,

  析无如水月,终无别一谛,

  涅槃真实际,诸法究竟故,

  识境无别身,智相离中边。

  这里说前面抉择的所量,不管是世俗谛也好胜义谛也好,凡是所量的一切万法在通过胜义理论抉择之后绝对是不存在的。如果所量没有,那能衡量它的几种心识:自证或者观察胜义的智慧等量,我们如果再加以分析也像显现在湖泊里面的水月一样根本不存在。《三摩地王经》中有个很好的比喻,夜晚的时候皎洁的月亮显现在水里面,虽然有显现,但是一点实质都没有。我们对诸法也应该如是观。

  秋天的月亮特别好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现在喇荣的景色非常美,就像天界一样。尤其是秋季夜晚皎洁的月轮发出月光照射到大地上真的特别舒服。昨天晚上我在院子里看了半天月轮,觉得那么美的环境,如果我是一个诗学家,马上要把它刻画描写出来,但现在我的诗学能力越来越差了,没有办法了。

  《三摩地王经》中有很多月影等观诸法无有实性的描写。《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这方面的时候也是用月轮来比喻一切诸法的本体无有自性,在这方面胜义谛和世俗谛都讲得很清楚。

  这里是说,在以胜义理论加以分析的时候诸法就像水月一般没有自性,最后胜义谛和世俗谛或者一切外境和心识全部是无二无别、一味一体。龙猛菩萨在《六十正理论》里面讲“涅槃唯一谛,诸佛所宣说。”意思是涅槃是唯一的胜义谛,除了胜义谛以外没有别的法,虽然佛陀在显现中也讲了二谛、四谛等很多的谛,但实际上就是唯一的涅槃。所谓涅槃就是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并不是说佛陀、上师示现涅槃就是究竟的胜义谛,不是这个意思。这里涅槃的概念是究竟实相的意思。它叫做涅槃,也叫做真实际,也叫做大胜义谛,大空性、大离戏、大圆满、大中观等,世间所有的这些“大”都可以包括在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当中。

  这就是究竟实相且无较此更高的境界的缘故,一旦我们达到能知的心识和所知的外境全部是无二无别、一味一体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最高的境界。佛陀在有关佛经比如《宝积经》里讲得很清楚:“诸比丘,胜义谛是唯一的一谛,它是无欺法也是涅槃法。”

  虽然现在在座的各位由于对世俗谛习气比较浓厚,做什么事情都比较精通,而以前在胜义谛方面串习得不是很深,但以后对般若空性法门,对释迦牟尼佛的究竟法义一定要通达。我们要成佛就必须要通达这一点。《般若十万颂》说:犹如世间所有的百川汇入恒河而入于大海,所有的五度以智慧波罗密多摄持最后到达一切智智的果位。所以我们要懂得般若法门的重要性。

  我们遇到这样殊胜的教法,真的是非常非常有善根、有福报,没有福报、没有善根的人想遇到这样的中观法门和无上密法确实非常困难。《解义慧剑论释》中也讲了,现在我们要懂得什么是佛教的真正精华,也就是说佛教的精要是什么。佛陀亲自授记的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他们开创了深广二派,作为显宗来讲这二派的教义最殊胜,所以我们应该将唯识宗和中观宗这两者结合起来修学。去年我们学习了《中观庄严论》,我觉得很多人已经打好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对唯识和中观也有重新的认识,自己也知道以后该怎么做、该怎么修。这是佛陀最甚深的一个妙道,大家一定不能舍弃。

  现在世间有些人认为,闻思没有什么用,只要实修就可以,闻思并不是最究竟的,有这种说法。很多高僧大德认为这是一种魔障,是魔王波旬在制造违缘,因为真正佛陀的教法和证法都建立在闻思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应该守持清净的戒律并勤奋学习,努力闻思佛教中这些真正的道理。要闻思这样的道理,一个要有信心,还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三者不可缺少。有了这三者,闻思佛法一定会成为正法。如果你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表面上虽然修一些法、念一些法,整天都是禅修等等,这些也不能成为真正解脱的因。

  大家在修行的时候一定不要贪著今世。真的我有时候这样想,现在世间所有的一切荣华富贵、显赫地位等等,都不是很羡慕,最羡慕的什么呢?就是世间当中有一个知足少欲、清净戒律的真正修行人,自己从内心当中真的非常羡慕这样的好修行人。所谓修行人一定不要贪著今世,这一点噶当派、萨迦派、宁玛派的教言当中都有,说是不贪著今世,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快乐,而是为了众生、为了来世,这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在座的各位,人生确实很短暂,有些人能活到七八十岁,有些人能活到三四十岁,这个人身就像秋天的鲜花一样,什么时候遭到无常大霜的袭击也很难说。所以我们在有生之年当中、在短短的人生当中,所学的法、所知道的教言应该要用上。怎样才能用得上呢?平时要默默地祈祷诸佛菩萨,一定要将自己相续中的烦恼尽量地灭掉,如果不能灭掉的话,也要尽量压制,在这方面下功夫的话,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遇到了这样殊胜的显宗法要,我觉得大家真的非常有福报,确实也是大家的一种福份。尤其是遇到密宗,大家都知道,在具有法相的善知识面前获得灌顶,并依上师的窍诀认识自己心的本性,尤其是密宗大圆满当中有句义灌顶,依靠上师的义比喻来认识自己心的自然光明,这种教言更是难得。如果有机会遇到显宗、密宗这些法要,大家千万不要舍弃。

  在这里,《解义慧剑论释》也讲了一些教言,好像是将麦彭仁波切后面的教言放在前面讲的,我也顺便凭自己的理解跟大家讲了一下。

  我们在座的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在看了以前学过的这些法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觉,真的,在末法时代如是黑暗炽盛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机会确实非常难得。前一段时间我在闭关期间偶尔翻了一下《上师心滴》,还有《七宝藏》、《世尊广传》、《中观庄严论》等,内心中非常感激上师如意宝。不知不觉上师如意宝在这么多年当中已经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教言,而且这些教言一个比一个殊胜,现在我们虽然并没有全部消化,但是遇到这些教言我觉得也非常难得。

  如今末法时代,有些人是为了名声而奔波,有些人是为了财富而奔波,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之中人生已经荒废。我自己虽然没有特别高的境界,但是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确实是十年寒窗无人问,默默无闻地一直闻思,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闻思和翻译上面。那么现在,明天死了我自己确实不后悔,因为觉得这个人生还算是有福份!已经闻思好多年了。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好多年的闻思应该用得上一点。在如今这么不好的时代当中也觉得值得,也觉得有意义,确实有这种想法。

  总之,大家对我们遇到的这样殊胜的显宗、密宗的法要珍惜。

  戊二(彼之作用四法依)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己一、总说:

  如此深与广,慧眼睁开已,

  定见佛佛子,诸具大慧者。

  由经之妙道,显密乘法理,

  难得谁已获,莫令空无果。

  这两颂的意义,《解义慧剑论释》的作者——麦彭仁波切的弟子拉色丹毕嘉村尊者在前面已经解释完了,其实它的真正意义在这里解释好一点。前边我也已经全部解释完了,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他可能也有这种感觉吧!

  这里是说,像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中有佛陀亲自授记的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他们的教法归纳诠释了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对这样的深派和广派(也就是中观宗和唯识宗)的教义,我们应该精进闻思。闻思可以开智慧,没有闻思的话,那什么叫做中观、什么叫做唯识,一窍不通。有些人现在根本不懂佛法,但却故意诽谤,这种现象非常可怜,所以最好还是花一定时间去研究、分析、探讨,这非常有必要。

  如果我们先对深广法门进行闻思,在打开思路和智慧之后,一定能见到这样的妙道——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十方三世诸佛和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等诸大菩萨,以及印度的龙猛菩萨、无著菩萨为主的六大庄严、二大殊胜,还有两大希有论师等等,他们这些圣者的教言。具有广大智慧的这些圣者的教言就是我们所由经的殊胜妙道,这种妙道基也安乐、道也安乐、果也安乐。可以说是乐乘、乐入、乐径的妙道,非常安乐无有痛苦,是这样一个殊胜道。这样的殊胜道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所讲的显宗里面的深广二派,以及密宗内续和外续的所有教言。

  因此我们对显宗密宗的这些教言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勤奋地学习。没有勤奋学习的话,恐怕:现在末法时代的人根机比较差、智慧比较钝,随随便便就想通达、开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在座的人,有些遇到佛法很早,这还是很荣幸,但不知道你们心里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是这样的:真的,今生当中能遇到这样的佛法和上师,还是觉得福报非常大。否则,芸芸众生都应该有这样好的机会了,也不应该邪知邪见满天下。

  在现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不要说真正的显宗密宗,就是世间的正道,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孟之道,这一点能学习的人也非常罕见、非常希少。看看现在的很多人,受东西方垃圾文化的冲击,连世间基本的人规都没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在这样非常复杂、非常混乱的环境、时代当中,我们遇到了像昙花那样难以现世的佛法精华如意宝,这确实不容易。不但遇到了这样的佛法,而且自己还有信心,尽管有些人有出家的因缘,有些人没有出家的因缘,但都有闻思修行的意乐和缘分,我觉得这非常难得。我们现在对这样的显宗、密宗的法要很幸运地获得了,难得的如意宝已经获得,但这绝对不是平白无故、轻而易举的事,这种机会实在非常难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确实,如果你再失去的话,永远也不会恢复,因此大家千万千万不要空空地过去了。意思就是说,你既然遇到了这么殊胜的妙法,你就不要再放弃了,不要整天都是懈怠、整天都是做一些无意义的事。众生的根机不相同,有些人很可怜,该学习的这些甚深佛法他不去学习,不该学习的世间法,比如说上网等非常糟糕的垃圾学问,他却兴致勃勃很有兴趣,这就是业力现前,真的是业力现前。

  所以在现在这样的时代当中,大家千万千万不要空过,麦彭仁波切也说:“莫令空无果。”如果大家没有享受到佛教的甘露美味,来到这个世界随随便便就过去了,那真的非常可惜。智悲光尊者很形象地说了一些恶人的修行状况,有些恶人刚开始的时候就像野牛一样,根本不趋入真正的佛教;到了中间的时候对闻思非常憎恨,没有兴趣,每天都不断忙碌、奔波于希求世间法;最后这些人随着恶友业际颠倒,以前是修行人后来却变成非修行人,这种人就像处于密林中的野人一样,处境非常可怜。现在世间邪知邪见的人非常多,虽然表面上看来,这是大学生、这是……有一定的学问,但只是造恶业特别擅长,造善业一点兴趣和意乐都没有。这种人在我们的周围或附近相当多,我们千万不要变成这样,人生过得很快啊!

  有时候这样想,就像我们前面所做的分析那样,人早一点死也好,因为现在已经皈依佛门,对佛有虔诚的信心,在这样的状态中死去一点都不可惜;如果最后业际颠倒、生邪见、诽谤因果,在那个时候死,真的非常可惜。所以我们大家,千万千万,再遇到怎么大的困难也不要舍弃佛法如意宝,这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的誓言,自己总要这样想,因为我们人心里的力量和作用相当强。自己还是应默默地在诸佛菩萨面前好好地合掌发愿,我都经常这样,虽然在很多人面前的时候比较散乱,比如在课堂上,但是在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早上起来也是这样的,晚上睡觉也是这样的,就默默地祈祷:但愿我生生世世不离开上师三宝,但愿我生生世世不离开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上大圆满的殊胜境界。我们时时都如是发愿、如是祈祷的话,逐渐逐渐我们的心就会转变,因为它毕竟是有为法。以前虽然很刚强难化,但逐渐逐渐会柔和、调柔,最后也会有一些新的境界出现,这一点我想每一个人都可以开发。

  具此四种理,具备妙慧光,

  不随他转智,定生四法依。

  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

  为名句易了,四依成颠倒。

  《解义慧剑》真的非常好!不过我都是:不管看什么法、讲什么法,虽然自己学得不好、讲得不好,但是信心是有的,对每个法的信心还是很强。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佛法美味非常难得,但是这样的佛法如意宝的美味,如果没有一定的正理、智慧,可能也享受不了;这就像世间的财富虽然比较多,但是没有福报的人赚钱也不容易。怎样才能真正享受佛教的美味呢?我们必须要具足前面所讲的四种正理:作用理、观待理、法尔理和证成理。以这四种正理来进行观察的时候,对名言的法和胜义的法一定会了解。

  现在很多人没有闻思不懂佛教,我有时候看见一些寺院只是供佛、拜佛,只有一个早晚课,没有学习佛法,觉得……。当然念诵佛教的经文有功德、有加持,这没有什么说的,但是我们的心里真正生起:啊,佛法如意宝真的了不起!这样的定解恐怕很难生起。所以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我们一定要通过四种正理的途径来充实相续,这样自己就会具有分清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智慧光芒。如果我们一点智慧也没有,恐怕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修得圆满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我看到外面的有些人,虽然出家或受居士戒已经多年了,但是佛教的基本道理还不懂,整天都是造业,这是不合理的。通过四种正理,我们的相续完全会被佛法的智慧所吸引,然后无论依靠什么样的外缘也不会被它转。《中观庄严论》里面说“不随他转”,不随着外面转,遇到什么样的逆境,你的智慧也不会有任何动摇。

  现在我都这样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是待的时间比较长,或者说闻思的时间比较长,虽然我们没有很明显的天眼通等境界,但是一般的逆境、外缘却不能让我们转变。

  我刚来学院不久就回了一次家乡,当时闻思不是很多,有一位领导与我一晚上都辩论,虽然他不承认佛法,但是因为我学了一点因明和中观的道理,在理解方面确实超胜,凭道理讲完全能辩服。但那个人却很生气,一直说绝对不是、绝对是假的,他一直这样说,除此之外什么理由都说不出来。虽然在读中学的时候我们耍得比较好,但是我们的见解完全不相同。他说毛泽东很好、佛教是假的,信心没有、因果没有,他一直这样说,后来我们就开始辩论。刚开始我们谈得很好,最后就不行了,一晚上都辩,早上的时候他叫我吃饭,我心里不舒服,我说不吃了,就离开了。我当时也这样想,如果我没有学因明、中观的话,可能会很危险。因为,一方面我们关系也比较好,人关系好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对方吸引;另一方面他当时的口气也很坚定,因果如何不存在……反正说了一些相似道理,所以很有可能转变。

  所以,我们以四种正理获得不可改变的智慧的话,就不容易被外缘转变,由此也能对四依产生殊胜的定解。所谓四依大家都知道,其一是不依人依法。“啊,这是某某上师啊!他好胖哦,好好看哪!听说这是法王、听说是堪布,很了不起啊!”只是一个名声,如果这个人的境界中没有真正的佛法的话,那就是依人不依法。现在末法时代这种现象特别多,尤其是大城市里面,依法的人很少很少,依人的人相当多。“因为这是我的上师,因为这是什么什么寺院的,所以了不起啊!”但具体他有没有这种功德谁也不观察,按理来讲应该不依人要依法。

  法里面有些是词句非常好,有些是意义非常好,但我们应该不依句,应依意义。像诗词、戏剧,虽然佛法中为了吸引众生也有一些,但是这些词句并不重要,意义很重要。就像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出离心、菩提心,这些方面的意义很重要。

  当然意义方面也有两种,有一种意义是了义的,是最究竟的意义;有一种意义是不了义的。众生的根机不同,佛陀也暂时宣说了一些不了义、不究竟的法要,我们要选择最究竟的了义法。

  而了义法也有一些是心识境界,也有一些是智慧境界。心识境界的就像《俱舍论》和《对法经》里面所讲的法,如柱子的本体是无常等,暂时来讲我们心识完全也能领悟得到,但这也不是最究竟的了义。最究竟的了义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或者说等净无二的实相,这些都是智慧的境界。我们现在毕竟是凡夫人,不依靠心识是不可能的,但是最后要选择智慧的行境。这叫第四依,也就是第四种依靠。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通过四种正理在自相续中生起智慧的光芒,具有智慧光芒的话,就不容易被他人转,在那个时候也就能次第生起四种依法。否则,“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如果没有具足不随他转的智慧,那这个人就很危险,就像盲人依靠盲人一样,很可能堕入悬崖当中,处境相当可怕。所以,如果我们自己不具足上面所讲的四种正理的话,那就可能人云亦云,就像萨迦班智达所说的那样:智者自观察,愚者随声奔。愚者的话,他没有什么正理,听说这个上师很好,他就跑到这个上师那里去;听说那个上师不好,是假上师,马上就开始诽谤;听说这边来了一位真上师,又跟着往这边来。

  我去广州的时候有一个居士这样给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有些说这个上师很好、很好,当我们去哪里依止两三天以后,有好多居士说这个上师不好、不好、不好,那个上师很好、很好;当我们又跟着这个上师三四天以后,别人又说这个上师不好、不好、不好,那个上师很好、很好。我们现在不知道怎么抉择,上师非常多,好的人也很多,不好的人也很多;看我现在应该怎样抉择,你给我开示、开示。但这样的开示也很困难,如果自己有一点智慧,不管谁说别人好、谁说别人不好,就只按照经典和论典里面的要求抉择。

  现在有些人因为这个人名声很高而去依止,这种是依人不依法。有些喜欢优美的词句,如华丽的诗文,或者是美妙动听的歌曲,很多人喜欢这些,就听一点歌曲,等等,根本不修行。这些是依句不依义。义有容易通达的不了义的法和心识对境,以及不容易通达的最了义的法和智慧对境,可是我们很多人不依智慧对境、也不依了义的法,而依靠不了义的法和心识对境的法,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这样下去,那就有四依颠倒的过失。四依不应该颠倒的道理,下文还会进行阐述。

  真的,《解义慧剑》虽然文字不多只有一百多个颂词,但里面的教言却非常深。很早的时候我都有这种想法,如果给大家传了这个法,那肯定有很多人会从中获得非常殊胜的利益。但光是在课堂上讲一下肯定不行,我希望你们把科判、颂词和讲义三者结合起来,在没有其他事情的时候,科判应该一个一个地分析:胜义谛是哪些?世俗谛是哪些?胜义谛里面,真胜义谛、假胜义谛是怎么样分的?世俗谛当中,真世俗谛和假世俗谛是怎么样分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慢慢分析之后,我们的心逐渐逐渐会被其智慧所吸引,然后,不要说世间的这些邪魔外道,就是世间最高、最强、最顶峰的科学理念,也不会抢夺我们的信心和智慧。这样的话,我们的信心和智慧就会很坚固、很坚实。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修持的话,那佛法的奥义我们就会通达。否则,恐怕:有些人虽然表面上学一点,但是实际的收益却不一定很大,因此大家一定要对这样殊胜的论典认认真真地学习,这就是我们的福份。

  我始终觉得我们人身难得,但是遇到这些佛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感觉,我觉得真正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最了义、最殊胜的这些法,我们有幸相逢、有幸修行,这就是大家的福份。这样殊胜的机会大家不要失去,每个人都应该再三思维,切切要关心自己的今生来世,又要想到众生的利乐和痛苦;这样以后,我想我们的修行会成功的。否则,学的人多,成的人少,这就是末法时代的弊病和普遍现象。

  因此大家始终都要祈祷上师三宝,并多思维这样的妙法。学到一点点的法都要出离轮回、利益众生,这两个环节不要离开,这样之后我们的修行就有实义,真的哪怕你在这个世间住一年,甚至住一天,也有一定的意义。如果你没有这样,一直跟世间的人一样,整天都是混,过这样的生活,那就没有实义。那天有一个人说,你的同学里面混的最好的是不是那个人?我说我的同学全部是天天混日子哪!你不要这样侮辱我们。他认为我的同学全部是混时间,其实也是,世间人真的就是混时间:得过且过,就是这样的。我想我们大家也不要整天都是混时间,中午吃什么?下午吃什么?除了三顿饭以外什么都不考虑,就不合理。不要把思维全部都放在吃饭方面,一定要想到我怎样利益众生,我怎样这一辈子修行圆满成功。大家好好地祈祷!

  <待续>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念佛的时候要把真心念出来,念出来干什么?念出来要生活,使我们整个日常生活全部用真心,那才是处处都见佛了,时时都见佛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觉心是真心,把妄心念掉,把真心念起来。真心用事,真心当家,真心作主,就叫做成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念佛并没有与我们生活脱节,念佛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要提高生活品质,从哪里提起?念佛才是唯一真正提高了生活的品质,使你真正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可是大家要记住,如果用假心、杂心、妄心,你怎么念,这种好处利益你得不到。充其量只是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念佛的种子,这一生都得不到好处。只有真心念佛的人才真正快乐,真正自在!所以真善美慧,唯有真心念佛的人他才具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