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慧远大师如何调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2014/9/4    热度:269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慧远大师如何调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四班:释慧超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与慧远大师所做的探索不谋而合。

  在此之前慧远大师已学通古今,且持戒精进。作为一代高僧,他不仅有道德,而且有修证,并具足庄严的相貌与仪表,因此福德与智慧力盖人王恒玄,令其见之,心有所虚。

  除过自身的修为,慧远大师对于佛教的发展亦做出了贡献。他采用在思想上不产生正面冲突而选择调和;在政治上强调佛教有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不共内涵的坚持,求同存异、超越差异,寻求相互认识澄清与调和的机会。

  通过以广义佛教与般若空见的对比,以及“沙门礼不礼敬王者”的辩论为突破口,加以剖析与阐明,讲事实,摆道理,是彼此的距离拉近,明确相同的部分,相悖之处选择性让步,加以适当妥协,从而为中国本土文化认可与接受,并为未来佛教的融汇、昌隆打下了基础。以下从两个方面加以简述。

  一、在礼教伦理上求同存异

  如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佛教五戒里是相同的,是求同,这说明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找到结合点。佛儒两家都讲行孝,但儒家是一生一世的世间善孝,顺从父母,培育子孙,而佛教是度累世父母生死出世大孝,超越轮回,这是同中存异。儒家以人为本“敬鬼神而远之”,重心在今世,佛教是觉行为本,以因果为本,重心在通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是存异的地方。在“沙门礼不礼敬王者”的问题上,他不直接抨击老庄或儒家,而是一再提醒、示说他们的都好,但佛教也有他的特意之处,就是佛教是方外之人,必定与世俗之人不同,自然不能为政治文化所限制,但是他却有益于社会道德的稳定,净化与提升。

  儒家思想是内圣外王,君为君,臣为臣,井然有序,以国王为中心,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为目的。这是存异的地方。在偏袒右肩、赤脚托钵行乞这些枝末上做出妥协。

  二、在行而上的哲学命题上加以调和

  广义的佛教借助老庄思想,其中又加入了儒家思想与般若正见,与纯粹的印度正统的本土佛教有很大的差别,慧远大师高瞻远瞩,他虽然得到了般若空见的正解,却以老庄思想为引之,以本土文化为基石,让人窥见般若空相,其实这样表现恰恰肯定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与老庄思想的价值作用,从而调和佛教这外来文化与儒家本土文化潜在的冲突,找到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发展的理论根据。从而使佛教文化迅速融入中国文化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有三种不能赞叹:不赞众夫所指者,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