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菩萨成道得大自在


2014/9/4    热度:344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菩萨成道得大自在

 

  每一天,还是同样一句话问大家,心是不是静寂清澄?有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吗?这是我们每一天、每一时间的功课,叫做修行者。修行者的功课就是要顾好自己的心,要静寂清澄如净镜。我们的心镜,有再去污染到尘埃、骯脏否?要时时照顾,若有,就赶紧擦掉。

  人生难免,日常生活中言语动作、人我之间,难免会有小小的摩擦。赶快反省一下:[抱歉,刚刚的形态……。]或者是稍微无明动心,要赶紧改过,这是我们每天每天的功课。修行,没有什么很奥妙的,只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前面《无量义经》所说,就是要自己清净了我们的心,我们的明镜清净,才能够照耀别人。法的道理甚深微妙,我们要先入心,才能够在人间,人与人之间、人群中互相游戏。彼此之间,我们要用很认真,但是用游戏的态度。

  认真,就是在道理上,道理甚深微妙,很深、很广,不是能够测量,但是它很微妙,是在人与人之间,所以道理是那么微妙,我们要认真。但是,在人群中,我们就要用游戏的态度,要好好演好我们的角色。我们现在扮演的是修行者的角色,修行者对人,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就是要度化众生。

  度化众生,我们必定要随顺众生的根机。众生根机不整齐,不是只用一种态度就能够通通适应,所以,我们必定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对机,这样也是游戏。

  前面所说的是这样,现在又是这样说:[或跃飞腾现神足,出没水火身自由]。

  ⊙[或跃飞腾现神足,出没水火身自由。]《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一》

  《无量义经》这段文都是在说心灵的境界。神足,这个[神]就是精神。精神是在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精神理念能够与外面的境界契合,我们能够很了解,所以叫做[神境智证通]。

  [证],我们都会听到志工在说见证——今天在医院看到人生无常、生老病死等等。看到了,体会到佛法的真理,什么叫做无常的人生,怎么知道病的苦根,苦的根源。走入那个境界去体会人生的苦,所以见苦证知,能够体会、了解。[证]之后,我们通达了,体会之后,我们通达了,所以叫做[神境智证通]。

  ⊙[神足],又曰神境智证通,或曰心如意通。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间,十方国土同时遍达,变化无穷。

  又说,这就是[心如意通]。[或跃飞腾]就是很自由,这种心如意。我坐在这里,向你们说[大爱电视台],我的脑海中已经浮起了在关渡的周围环境。看,这个心已经到了台北了,这就是[跃飞腾]。[跃]就是起来动作,[飞]就已经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了。相信大家若有去过那个境界,我在描述时,你们应该也会想到。只要你们走过、去过那个地方,一点即通,你们的心与我一样,同样已经如意通。你们也坐在这里,我也坐在这里,但是我们各别都能到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心如意通]。

  [随念即至],只是一个念头一动,我们就到达了。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内心与外面的境界能够通达无碍,这叫做[或跃飞腾现神足]。

  ⊙[出没水火身自由]。自由,意指自在,所谓见性之后纵横尽得的境界。菩萨成道,称为得大自在。

  接着[出没水火身自由]。[水火],那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器世间不离开水、火,还有地与风。刚刚是说心,现在说的是身。

  这个自由,应该也就是自在。有一句慈济人都会背,[福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善解,我们若能善解,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好令我们烦恼呢?世间,什么让我们最欢喜?我们做得到的事情,我们最欢喜,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就很懊恼。所以,福,就是每样我们想做的都做得到,所以叫做[福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意思就在这里。自在,就是我们懂得善解。

  这个地方说,[见性之后,纵横尽得]。我们若能够体会佛的道理,将我们的慧眼反观自性,将智慧之光回向过来看自己,脏污的地方赶紧擦一擦,有错赶紧改,让我们的心清净,这叫做[见性]。见性之后,就[纵横尽得]。不论要直的、横的,过去、现在、未来,或者是此处、彼处,一切境界都不会障碍我们。所以,菩萨成道称为[得大自在]。大自在,就是自由的意思。

  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来体会,人生的境界到底是什么,佛的境界是什么,凡夫境界又是什么。所以我们能够时时用心。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法华经序品第一》

  接下来就是《法华经》,[佛说是法华],现在日月灯明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开始出定了就讲《法华经》,当中很多很多人,听了之后很欢喜。

  过去所接触的,就是教如何将[四谛法]认清楚,接下来,若要知道身的来去,是怎么来、怎么去,你要去探讨[十二因缘]法,这是过去所讲要真实用功。到了这时候,佛就要告诉他们,你为自己而修行,明白道理,现在你要去实行菩萨道,要自觉而后赶快觉悟他人。这是《法华经》的道理。这种觉悟他人,有很多很多的法已经说了,所以大众欢喜,既然自觉,还可以觉悟他人,当然令众欢喜。

  [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日月灯明佛看到大家都能接受了,能自觉,也能觉他了,听了这个法这么欢喜,所以佛也安心了。就在那期间,《法华经》讲完的期间,那一天告于天人众]。

  佛陀是人间导师、四生慈父,过去的日月灯明佛是这样,现在的释迦佛也是这样。所以,已经到达觉悟的大觉者,都能堪称四众称佛为师。

  ⊙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

  同时天人也来皈依以佛为师,魔王、外道,甚至[释梵天龙],释提桓因、梵天王。释提桓因还在欲界中,梵天王是在色界。总之,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所以,所说的[告于天人众]是包含这些。[悉皆归命],这些人都已经来皈依大觉者了,依教奉行,所以这是一个很圆满的道场。[俱作(弟子)],俱作,都一样,以佛为师。这叫做天人师。

  ⊙[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法华经序品第一》

  所有的诸法实相的道理都跟你们说过了,除了人间、天人,三界之内连魔王都来归投了,这是非常圆满的道场。所以佛陀就向大家说,[诸法实相义],这个[实相]的意思就是[非虚妄之义],是真实,不是虚妄。[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

  ⊙诸法实相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

  [相]真的是[无相]。到底是什么相呢?常以木料来比喻。木料从哪里来的?那粒种子。种子要俱诸因缘,土、水、空气等等,所以从幼苗而成树、成大树,几十年后,这棵树就被人砍下来了,开始在我们人的生活中被使用。

  我们的境界,头顶着也是树(天花板),墙壁围着的也是树(室内隔间),地上坐着的也是树(木质地板),你们大家眼睛所看到的,这张桌子也是树(木桌)。但是,总名称是[树],这些是不是都叫做[树]呢?窗户也是木料框起来的,壁也是木料围起来的,不过它叫做[窗框],它叫做[墙壁],它叫做[地板]等等,各有名相。

  这个[相]其实是虚妄啊!这不是它的真实名,也不是它真实原来的相。世间没有一项是它原来真实的相。你说那朵花,同样的,它有花种,花种的[相],但是,花种从哪里来?花种就是从那朵花长成之后、开花之后,花谢了,里面有种子。种子又再因缘和合,又是花了。所以说,真正的我们说的实相,那就是[慧],不是看了之后结果的[相],是它真实道理的源头,这就是叫做[实相]。

  实相,[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万有本体],所有的万理的本体里面的法,这叫做法性。

  ⊙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

  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从名相中说出里面源头的法性。所以,实相就是法性,法性的名称叫做实相,所以[曰真如];[法性]也能够称做[真如]。[真如]就是回归我们人人的本性来。

  所以说,我们这辈子是长成这样子,我们上辈子长成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来生又是要长成什么样子,我们也是不很清楚。但是,同样我们的不生不灭,本性真理,还是称做真如本性,也就是叫做实相。

  [其体同一],真正的实体是一项,不论什么法,都有它的真如实相存在。[真如]就是道理,所以[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所以叫做[法性],法性称做[实相]。

  ⊙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

  总而言之,我们能够了解万法,无不都是从相而显,相的当中含有真实微妙的道理存在。所以说来,佛法深奥,需要我们的大圆镜智的智慧好好去体会、了解。要不然,越说越深,越听越茫。所以要回归我们的本性,真如体会,这样才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道理存在我们的心中。

  所以,甚深微妙,我们要认真,这个道理在我们的心里。人与人之间,我们要用随顺众生,游戏人间。总之,人人要很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家戒律,“不杀生”摆在第一;出家戒律,“不YIN欲”摆在第一,为什么?出家要了生死,要出三界,YIN欲不断,三界不能出。佛在经上讲得很详细,YIN欲是六道轮回的根,你根没有拔除,你怎么能离开六道?佛还在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这个“爱”是男女的情爱。我们为什么生生世世在六道搞轮回?第一个因素就是“YIN欲”。《楞严经》上讲,“YIN欲不断,轮回就不能出去”,轮回苦,太苦了!YIN欲是超越轮回的障碍,不断就不能超越,换句话说,不断也得断,非断不可!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