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 目录 译者序 一句放下、一抹微笑(中译序)


2014/9/4    热度:682   

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 目录 译者序 一句放下、一抹微笑(中译序)

 

  阿姜查 著      法园编译群  译

  感谢:

  澳洲Bodhivana Monastery 住持 Ajahn Kalyano 授予本社翻译、出版此书。

  本书的出版若没有一群无私、热诚的朋友从中协助中文打字、中英校订,以及中文的润饰工作,恐难如此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致上我们深深的谢意。

  目录

  英译者序

  一句放下、一抹微笑(中译序)

  一、佛法西进

  1、佛法西进

  2、一句话就够了

  二、谈止

  1、不可动摇之寂静

  2、寺院的烦恼

  三、说观

  1、倾听弦外之音

  2、清明的内观

  3、守护竹林

  4、道途多艰

  5、勘破世间

  6、以涅槃为目标

  四、最后一席话

  1、全心全意地修行

  英译者序

  公元二00一年四月,数百人集会在美国加州的波特拉谷(portola Valley),参加周末一个名为“阿姜查的生涯岁月和教导”的活动。与会的有僧尼、在家人及阿姜查今昔弟子,还有来自海内外志趣相同的团体。在这个喜悦、感人的两天里,大家分享了各自对阿姜查的记忆、朗诵他的教导,并一同讨论阿姜查的训练方式。在弥足珍贵的时刻里,或许是阿姜苏美多对这位“个头不大的人”以其生命饶益世间的追思,唤起了所有在场演说者的无限追忆。

  我还是个浑浑噩噩的青年时,便停靠于阿姜查收容所门前。那时的我孤立无援、不知何去何从。在一身疲惫、心智不成熟、懵懂无知的情况下,阿姜查收容我,将我安置在他座下。他一手提拔、协助我成长的过程中,对我无比信任,使我有一种安全感。一人同时扮演父亲、医师、良师、益友、传教士、圣诞老公公、喜剧演员、教师、恩人和敌人等多重角色的阿姜查总有先见之明,他总是出其不意,令我受益良多。在那几年当中,我亲眼目睹他在许多人身上施展的神奇能力。日后我才了解,曾经得到这样一位伟大(且忙碌)的导师悉心关顾以及体会他独特的度众善巧是多么不可思议。

  一九七七年还俗后,我道别了阿姜查。此后数年间,我仍多次回到阿姜查在泰国、英国和美国的道场。一九九八年在加州红木谷(Redwood Valley)无畏山寺(Abhayagiri Monastery)住持阿姜 帕沙诺(Ajahn Pasanno)的建议之下,我联系了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s),并着手翻译阿姜查的著作,进而于二00一年以《法尔如是(暂译)》(Being Dharma)为名付梓。此后,我发觉自己再也离不开阿姜查的教法,更奇妙的是我体验到自己对这位伟大的导师的敬畏之心与感念之情不减反增。因此,当我得知远在澳洲墨尔本的朋友们有意将近来刚译成的若干文章印刷成册时,心里感到相当欣慰。

  《倾听弦外之音》(英译本Eveything is teaching us)细腻的总括了阿姜查的教导风格,为我们示现“法”就在此刻当下。他将种种难懂的佛法概念置于一旁,使每一位听法者,不论他们是目不识丁的农夫或受高等教育的都市人、泰国人或西方人士,都能在不违佛法的前提下,同样通达无碍;加上他独到的善巧,往往让听众得到意外收获。

  他教导村民如何持家、理财,同时也告诫他们要创造觉悟涅槃的因缘条件。他指导来访的团体基本戒律时,会以鼓舞取代训诫;等到他们都感染到阿姜查的喜悦后,最后再轻声细语的提醒他们生命终有尽头;有时则大声的喝斥本地的僧侣和信众。他会从解释基本佛法概念开始演说,然后再天衣无缝地导入究竟真理的讨论中。

  他的教导和训练方法总是出人意料。有时他常改变寺里的作息;他是个很难被设限或归类的人。他时而强调僧团生活,指出许多出家的殊胜之处;亦会为在家人演说深奥教法,并诚心对待真心学法、精进修行的人。他有时教导禅那,强调定力的不可或缺;可是在另一个场合里,他却指出光入定只是条死胡同,而真正的内观修行,并不需要深层的三摩地;他对寺里的规范一样如此模棱两可。但是亲侍他身边且用心探索其背后动机的人,会在这些看似矛盾的教法中发现当中的一致性。

  阿姜查的寺院崇尚佛陀所铺陈的修行之道;以其严谨和适度的弹性作风并强调务实寻求觉悟佛法的核心——解脱,而闻名于世。阿姜查给我们一连串的“坏消息”——关于世间法的虚妄及强调出离之道,至于解脱则是他的唯一目的;铭记这点对你在阅读他的教导时,会有所帮助。诚如他所言:“布施、听法、修禅,一切所做皆应以增上智慧为目的;增上智慧的目的则在于解脱——解脱一切的因缘和现象。”他自己则活生生地体现了这段话;他所散发出的喜悦和无比自在,不啻是“法”的最佳代言。

  阿姜查从不准备讲稿或照本宣科,更没有做过系列讲座。有时一场开示便涉及了修行的许多层面。大多教导具备侃侃而谈、意识畅流(或许用“智慧之流”来形容比较恰当)的特性,因此从书中任何一页展开来阅读都没关系。有些开示内容看似离题,但还是会绕回潜在的主题;而别人通常都是平稳切入主题,再顺势发挥。也因此这本书不一定得从头阅读,单篇文章亦不须从头读到尾。你大可随意展卷,尽情享受阿姜查的智慧光辉。但切勿草草读过,或光欣赏阿姜查言词的善巧。他天生的口才、言词流利,很是精彩、迷人;但他的教法却是饶富意义的。经由阅读与思考,来日温故而知新时才能得其真义。阅读时要保持客观,别对他的话妄加采信。阿姜查时常告诫:“佛陀说,轻易采信他人言词的人是愚痴的。”他敦促所有人要将教法落实在修行中,别光拿它当有趣的思辩题材,应亲身体证以了解才是。

  在此,先为我在翻译上或有盲点之处致上歉意。作为一介凡夫,要将一位觉悟导师的开示译入另一种语言时,难免有所疏漏。我要感谢加州无畏寺住持阿姜 帕沙诺在佛法与语文问题上给予的协助。这些篇章如果能为少许人指点迷津,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心并得到趣向解脱之道的激励,这本书的所有努力便告圆满了。

  保罗 布莱特(Paul Breiter)

  一句放下、一抹微笑

  暮春三月,《倾听弦外之音》的翻译工作终告完成。抬头望去,工作室的落地窗前,四季的变化,气候的时晴骤雨,在过去一年的译书期间,仿佛不时变换的美丽画面,随日出日落、星辰转移而更易着。远望着迤逦的山脉,天气好的时候,可见层峦叠嶂因距离而呈现由深至浅的色差,一层层由蓝转灰,而群山背后,就是日月潭了。天雨时,烟雾迷漫埔里山城,仿佛米家山水画中的江南烟雨。

  时常在浮燥不安时,暂搁译笔,往山里漫步走去。溯溪而上,耳边听着潺潺水声;闭上眼,山风微微掠过脸庞。方才焦虑的心情?早已随风逝去。

  继续往上走,山路崎岖,颠踬难行,石砾不时扎着赤裸的脚板。脚下的疼痛不禁使人想起过去阿姜查在崇山峻岭间的云游苦行。那苦千山万水,刻骨铭心。由此可见他说的“法”为何总能穿透人们心坎,把我等胸中蕴积的心结在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化解开来。

  无疑地,任何感人肺腑的语言,往往是从受过世间苦难的生命口中宣说出来;由于尝尽人生况味,话中流露的尽是看透生命底蕴的智慧。既是人生智慧,必定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穿透性,得以抵达有情生命无始以来对离苦得乐的深切期盼。

  曾因贪求而吃尽苦头的阿姜 查,在二十八岁壮年时期,决然遁隐山林。从此开始了以天地为家、与野兽为伍,过着有一餐没一顿、生病无药也不求治疗的苦行生活。苦行的目的在于抵触苦难生活中反更活跃的负面人性,如恐惧、欲望、疑惑等。但这些世间磨难、人性缺陷却没有击溃他的解脱意志、修行心念和学习态度。在面对境界考验时,不论顺境或逆缘,他总是向内观、往心中察。在他树立正见之后,一切顺逆都足以提升止、观禅修上的层次和领悟,开展敏锐的观察力。最重要的是,他因此寻获内心的真正平静,为日后说法和领众立下稳固的基石。

  很难想象他的修行生涯如果缺少这段刻骨铭心的苦行试炼,他的“法”是否还能传递着人性的温度和生命重量,以及对佛法和修行法门有别于一般照本宣科的超然见解。

  当他从树林间、小径里缓缓步出,端坐于众人面前的法座上。风在吹、日渐斜,树叶摇曳,面对为生活愁苦的村民和信众,他的嘴上只剩一句放下和一抹微笔。

  这些动人的法语、过去修行的足迹和禅修的体验,在《倾听弦外之音》这部书里前所未有的大量呈现在众人面前,可说概括了阿姜查一生的修行和说法。

  本书中文版按照各篇文章偏重的属性,归纳成<佛法西进>、<谈止>、<说观>和<最后一席话>四个主题。方便读者阅读时,于看似漫谈的开示中,理出可依循的重点。但若误将这些主题作刻板的归纳而局限了心灵视野;或只系念文章主题的发展,却忽略了阿姜 查向来具体微观的说法方式,与不偏不废、止观双运的修行态度则是编者所不乐见的。

  在此例举两项阿姜 查教导的特色:若稍加注意每篇开示的时空背景,会意外发现阿姜 查对于听众的根性、层次、处境,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性别、地位,以及国籍、文化等均具有相当敏锐的洞悉力。以致开示时,能善巧地施予适时、契机的谈话内容和形式。一场开示下来,言语中的字字珠玑,早已悄悄进驻听者心中。

  譬喻则是阿姜 查开示的另一项精彩特色。这可能要归功于他一生成长、生活、修行、云游在泰国东北乡野、森林中丰富的生活经验。透过观察入微的慧眼,把一切自然现象及生物形态都化成他信手拈来用以诠释深奥义理的有机题材。道理讲深了,引一则生活化的故事寓言,就足以把理论拉回到你我现实里放眼可见、伸手可及之处,融汇成一份亲切的生活哲学。因为他明白佛陀所教示的法,毕竟是为了揭示众生对世间为恒常、为乐、为有我的根本无明,进而认清因此而导致的种种苦果,以及达到究竟喜乐的可能和方法,而不能停留在形而上的空乏理论。因此,他以生活化的教法引领我们从此刻当下舍离贪爱、放下执着,一同达到内心富足、安乐、无忧的祥和生活。

  今日,如阿姜 查等森林僧的云游生活,可能难以复见。他们短短几十年的生命,却在天地间为我们写下了一页动人的传奇。传奇虽已迢迢,但我们却仍可藉由他们留下的修行历程中见证从污泥里开出花朵的修行成果,使我们相信解脱的可能。

  疲惫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驻立在一座数十尺高的瀑布前。几天大雨过后,水量特别充沛。仰天而看,水势从上俯冲而下,击打在碧绿的水潭上。水声轰隆如雷,响彻山谷。潭面激起阵阵水烟,宛如云雾蒸腾,化入天际。瀑布一旁的石壁上,意外而细致的落下一道涓涓细流,流泻成一幕白色水帘,跟毗邻澎湃汹涌的瀑布形成强烈对比。一时兴起,举足跨过冰冷的水泥堤岸,兴冲冲地坐到潭边,双足浸入潭中,享受暑热里的即时清凉。

  天色渐暗,该是往回走的时候了。虽然回时路的步履一样艰难。可是,在我心里,已有一处清凉,伴我归程。

----------------------------------------------------------------------------------------------------------------

更多阿姜查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你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位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因此会得到无比的快乐。工作中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 这些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