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B 二、嗏帝经(201)


2014/9/4    热度:289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B 二、嗏帝经(201)

 

  二、嗏帝经(201)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嗏帝比丘以及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嗏帝比丘生起“识”轮回往生不更异的邪见,佛陀即教他:(1)缘六根六境而生识的缘起法;(2)以栰为喻,论其虽然是如来的真说,然而如执着,则不对;(3)四食之缘起及灭,以明所谓十二因缘法,这才是正见。

  这部《嗏帝经》又名《爱尽解脱经》,其说法缘起与前面的《阿梨吒经》十分相仿,即比丘生起邪见恶见,在众比丘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比丘们将此事上报给佛陀,佛陀面斥嗏帝比丘,并指出正确的理解途径。

  若从内容上讲,即佛陀所宣说义理的角度方面来分析,这部《嗏帝经》重点讲的是因缘所生法,即我们平常所讲的十二因缘。嗏帝比丘原来是一位渔夫之子,似乎属于四种姓中比较低级的种姓。佛陀主张种姓平等,因此在他的弟子中,首陀罗种姓的出家比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位嗏帝比丘所怀的恶见是——“今此识,往生不更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嗏帝比丘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产生并存留的各种意识(八识),会流转轮回不息的,但是它们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异,它们会保持自己的同一性。嗏帝比丘声称:“我知世尊如是说法”,也就是说他是从佛陀那儿听闻而来。

  那么,“今此识,往生不更异”这种说法对不对呢?首先,它承认“识”是轮回的,是不灭的,与那种教条的唯物论不同;其次,它主张识的不变恒久性;再次,认为“识”是有自性的,即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们将这种观点对照一下佛陀所说之法,便可以发现问题的所在。首先,识是轮回的、不灭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其次,我们产生的各种意念实际上是变动不居的,刹那生灭的,并非一成不变;第三,“识”无自性,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的、可以不依赖辅助条件而生起的事物,“识”也是一样。因此,“今此识,往生不更异”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并非佛说。

  对于这一点,诸比丘的观点倒是可供参考:“今此识,因缘故起,世尊无量方便说识因缘故起,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这就是说,六道之中并没有一个具象之“识”,它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比如说闪电,闪电的形成是云团与云团剧烈撞击而形成的电光现象,这就是云团与云团之间的“有缘”而产生;当云团之间没有剧烈撞击,即“无缘”,那么闪电便无从生起。退一步讲,纵然是云团之间的强烈对冲,也未必会形成闪电,这其中有着其他一些极其复杂的各种因缘条件。如果我们问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闪电?我们只能说,缘聚则有,缘散则无。如果把这一理论带入到我们的生死轮回之中,那么情况就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得多。

  佛陀问嗏帝比丘:“何者识耶?”

  嗏帝比丘答道:“谓此识说、觉、作、教作、起、等起,谓彼彼作善恶业而受报也。”什么叫识呢?嗏帝比丘回答说,识是指导我们做出各种善恶业的原动力,是指挥中枢。

  佛陀对此并不予认同。因为如果认为“识”是各种造作的原动力,那么就等于说“识”是实有的,是恒常的,是具有自性的,这与佛法的根本要旨完全是背道而驰。“犹若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如是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生识,生识已说意识。”即缘六根六境而生识,这才是对“识”的正确知解。

  下面是佛陀问诸比丘的一连串问题:

  问:真说见耶?答:唯然。

  (“真说”译义不明,根据经文的意思,大约是指五蕴因缘聚合的真理。)

  问:如来真说见耶(南传为:这是否看做为生物吗)?答:唯然。

  问:如来灭已,所有真彼亦灭法见耶?答:唯然。

  问:真说已见耶?答:唯然。

  问:如来真说已见耶?答:唯然。

  问:如来灭已,所有真彼亦灭法已见耶?答:唯然。

  问:真说无有疑惑耶?答:无。

  问:如来真说无有疑惑耶:答:无。

  问:如来灭已,所有真彼亦灭法无有疑惑耶?答:无。

  问:真说如是,慧见如真,所有疑惑彼灭耶?答:唯然。

  问:如来灭已,所有真彼亦灭法,如是慧见如真,所有疑惑彼灭耶?答:唯然。

  问:真说已无疑惑耶?答:唯然。

  问:如来真说已无疑惑耶?答:唯然。

  问:如来已灭,所有真彼亦灭法已无疑惑耶?答:唯然。

  问:若有异学来问汝等:贤者!汝等若有如是清净见,彼何义、何为、何功德?汝等云何答耶?

  答:我等当如是答:诸贤!为厌义,为无欲义,为见知如真义故。

  ……

  在经中,佛陀重点谈及了十二因缘。

  1、佛陀将一切有情的生存方式或滋养来源方式(即“有”)分为四种,即抟食粗细、更乐(触)、意念(思)以及识四种,即四食。

  2、产生此四食的最终根源,乃是由爱而生起——爱念是产生各种欲望的源头。

  3、爱因觉、习觉而生。——觉就是感受,或称之为思想感情。

  4、觉从更乐(触)而产生。

  5、更乐乃从六处(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

  6、六处因名色而生起。

  7、名色因识而生起。

  8、识因行而生起。

  9、行因无明而生起。

  综合上述内容,便是佛教中著名的根本理论——十二因缘:

  “是为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更乐,缘更乐有觉,缘觉有爱,缘爱有受,缘受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缘生而有老死。”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更乐(触)、觉、爱、受、有、生、老死。

  十二因缘的各支之间是些什么关系?我们从上面的一段经文中,便可知,“无明”是源头,“老死”是一个轮回的终结。这些就好像是个循环着的轮子,无始无终,无头无尾,生生世世就这么无休无止地流转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死的轮回就好像浩翰的宇宙空间那样,既无空间的始终,也无时间上的始终,甚至观念上的始终都不存在。

  那么,如何摆脱和打破这个生死轮回魔咒的束缚呢?我们甚至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上入手,因为它们都是处于无始无终的状态,选择它们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将这个轮回链条彻底斩断。在经中,佛陀是如此教导我们的:

  “是为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觉灭、觉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可得灭,如是此淳大苦阴灭。”

  因缘聚合所生法是佛教理论的根本基石,离开因缘法或脱离十二因缘的根本法则而去奢谈佛教,都是错误的知见。佛陀在叙说他自己所证的境界时,对我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彼眼见色,于好色而不乐著,于恶色而不憎恶,立身念,无量心,心解脱、慧解脱知如真,所生恶不善法灭尽无余,败坏无余。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著好法,不恶恶法,立身念,无量心,心解脱、慧解脱知如真,所生恶不善法灭尽无余,败坏无余。彼如是灭憎不憎所受觉,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彼不乐彼觉,不求不著不受觉。彼不乐彼觉,不求不著不受觉已,若乐觉者彼便灭,乐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可得灭,如是此淳大苦阴灭。”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点体会:

  1、“不著好法,不恶恶法”,是修行的必然步骤;

  2、既不著于“苦”,亦不著于“乐”,且不著于“不苦不乐”;

  3、想修习解脱,就是要管住我们自己的身心,摄护六根,尤为要紧;

  4、六根不著于六境而不产生诸识,则止息生死洪流,便是早晚之事。

  据称佛宣说这部《嗏帝经》时,“此三千大千世界三反震动,动尽动,战尽战,震尽震”,可见因缘所生法在佛教中所占的突出地位。 (09.09.29)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想拼命赚钱,都用尽心机去赚钱,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所得到的财富,都是我们命里有的:命里面要没有的,再聪明、再有能力,我们也赚不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