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别六处经


2014/9/4    热度:305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别六处经

 

  二、分别六处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六内处、六更乐(六触),一一都配合六尘,而分别有喜住、忧住、舍住等十八意行。依此六喜、六忧、六舍,而又有执着与无欲之别,就遂成为三十六刀(有情的足迹。)如能断灭,就成就无量的善法。

  首先需要搞清楚本经中所出现的一组概念(名相):

  1、六处:即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2、六更乐:即六触,“更乐”是“触”的异译,即“从过去经验对境界的认识”。六触即眼触(眼见色后的认知)、耳触(耳听声后的认知)、鼻触(鼻闻气味后的认知)、舌触(舌尝味道后的认知)、身触(身体接触后的认知)、意触(意识了别心所念后的认知)。

  3、十八意行:又作“十八受”,即“十八种意之所行;十八种意之作用”,也有译为“十八种心(意)的探究”。此处的“行”应为“伺察”的对译,即“十分专注地观察”的意思。“十八意行”内容为“于六根的每一根,对会使其起‘喜、忧、舍’之所在的境界(即“六境”),作专注地观察”,即“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的总合(此处之“舍”,为“平静”之义,即不喜不忧、不苦不乐)。

  4、三十六刀:将十八意行的每一行再分出“执著”与“不执著”,其相当于南传经文的“三十六有情行迹”。

  5、三意止:又名三念处(住),即三种忆念依止处,三种情形的反应。在本经中,三意止是指:第一,弟子懈怠散慢,佛陀不为忧戚;第二,弟子精进勤修,佛陀不为欢喜;第三,无论弟子或是懈怠或是勤,佛陀既不忧戚也不欢喜,因佛陀处于“如如不动”之中。

  如果我们对上述五个名相大体上了解了,那么对于此经中所讲述的内容,便会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在谈到三十六刀时,佛经作如此表述:“三十六刀当知内者,此何因说?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无欲;有六忧依著,有六忧依无欲;有六舍依著,有六舍依无欲。”就是说,六喜、六忧、六舍各自又可分为两种,即“依著”与“依无欲”,通俗地讲,就是执著与不执著(无欲就是不执著)。接下来佛经对它们进行分别解释:

  1、“六喜依著”与“六喜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

  (1)六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依,是谓喜依著。”此外,像耳、鼻、舌、身、意皆为如此。

  (2)六喜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另外,诸如耳、鼻、舌、身、意皆为如此。

  2、“六忧依著”与“六忧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忧,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

  (1)六忧依著:“云何忧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不得,已得者过去、散坏、灭、变易,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著。”其余五者亦然。

  (2)六忧依无欲:“云何忧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作是念:我何时彼处成就游?谓处诸圣人成就游。是为上具触愿恐怖,知苦忧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无欲。”其余五者亦然。

  3、“六舍依著”与“六舍依无欲”:“眼见色已生舍,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

  (1)六舍依著:“云何舍依著?眼知色生舍,彼平等、不多闻、无智慧、愚、痴、凡夫,为色有舍,不离色,是谓舍依著。”其余五者亦然。

  (2)六舍依无欲:“云何舍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舍住,若有至意修习舍,是谓舍依无欲。”其余五者亦然。

  对于上述的三十六刀(六喜依著、六喜依无欲、六忧依著、六忧依无欲、六舍依著、六舍依无欲),佛陀认为,它们都是不究竟的,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断灭,做到“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佛陀甚至认为,即使在四处定(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境地上的“更乐”,仍旧需要加以断灭,因为它们都是不彻底的,不圆满的。

  对于自己所说之法,弟子们能不能做到透彻地领悟呢?世尊对此表示十分乐观。他说,“如来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佛陀认为,对于他所说的种种法,只要四众弟子能够精勤观察,都能够做到透彻地理解,并如法修行,最终无有疑问,一切都真相大白(“不复更问于如来法”)。因为如来对于“文句法句观义”诸方面都讲得很清楚,关键看你有没有悉心去领悟罢了。

  佛陀在教导弟子修学方面,重点谈到了“三意止”,称“三意止”是“圣人所习”之法,一切证得圣境的得道者们,都会恪守“三意止”。“三意止”的内容是:

  1、第一意止——不为忧戚

  “若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一意止。”佛陀的意思是说,他所说之法,他在教导弟子方面,是毫无保留的,不像拳师教徒弟打拳,总是会留一手绝招,生怕徒弟将来会断了自己的活路——佛陀不需要这样。假如弟子们在闻法之后不用功学习,佛陀不会感到忧戚,因为世尊已经舍离世间,无为无求,他端住于恒常正智正念之中。

  2、第二意止——不为欢喜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欢喜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二意止。”佛陀在这里对我们讲,如果弟子们在闻法后精进修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也不会为此感到喜悦(此处指有贪染的喜悦,与禅定中的“喜”境是两回事)。因为世尊已“舍无所为,常念常智”。

  3、第三意止——不为忧戚亦不为欢喜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亦不欢喜。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三意止。”在这里,佛陀明确地告诉我们,无论弟子们不用功办道还是用功办道,以及能否取证果位,都与他无关,他既不忧戚也不欢喜。从境界上讲,佛陀已处于“舍无所为,常念常智”禅定之中,真正做到了“八风吹不动”,不会为世间的喜悦忧愁所左右;从为师的角度方面说,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已经把他的份内该说的法都说了,该做的事都做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我们。至于我们是否“恭敬”、“顺行”、“趣法”、“向法”,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导师(释迦佛)毫不相干。这正应了那句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六祖坛经》也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都是指的这个意思。

  最后用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的一段话,结束此文:

  “经言: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谓菩萨但度众生,不复度己。不知己亦众生数也。焉有度尽众生,而独遗自己一众生乎?何得藉口菩萨,逐外忘内。”

  译文:佛经上说:菩萨还没有自度终结(指成就佛道)的时候,就从事着利生度人的弘法伟业。一些愚痴的凡夫看到这句话,就扬言说:“菩萨只要度脱众生就可以了,用不着度自己。”这些愚痴之辈,岂知自己本来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想想看,世上哪有把众生度尽,而自己却不度的道理?所以不能以菩萨度众生为借口,只注重向外度人,而忘记了自己内在的修持。

  (界定,09.08.07,于南海普陀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 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很受感动,自己从此以后就素食了,就不再吃肉。梁武帝是我们佛门的大护法,又是帝王之尊,他这一提倡,我们佛门里头就响应,所以素食运动是这么来的。许多人把吃素称为吃斋,这是错误的;把素菜叫作斋菜,这也是错误的。素食跟这个斋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斋是清净心的意思,心地清净是斋,饮食能够帮助我们心地清净。在佛门里面讲过中不食叫斋。中是日中,太阳正中,过了正中以后就不能再吃了,这叫持斋,不是吃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