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A 一、猎师经(178)


2014/9/4    热度:26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A 一、猎师经(178)

 

  漫说《中阿含》(四十七)

  (卷四十七)

  一、猎师经(178)

  说法地点:竹林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猎师藏饵而捕鹿等事:第一群鹿食后被捕;第二、三群鹿虽然知道而有所警戒,但是不堪饥饿,也是为食而被捕;第四群鹿就终能逃离被捕的灾厄。世尊用猎师之饵比喻人类的五欲,猎师譬喻为魔王,鹿则譬喻为沙门、梵志。第一乃至第三沙门、梵志受用信施,但都以放逸而为魔王所俘虏。第四沙门、梵志则已脱离魔王之境,故不被俘虏。魔王不能及之处: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灭尽定。

  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史前世纪,捕猎似乎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之前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群体性劳动方式。有些人擅于捕猎,于是逐渐产生捕猎世家以及“猎师”这一行当。在猎师队伍中,有捕鸟的,有捕鱼的,有捕蛇的,有捕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以捕捉大型凶猛性动物为生,比如说有些专门的猎户,往往出于为民除害,便集体组织起来,从事打虎、打狼甚至捕捉巨型蟒蛇这些职业(比如说周处就曾经下海猎杀蛟龙)。但是在古印度,却有一群专门从事捕杀野鹿的猎师队伍——这种职业在中国极为罕见。一方面中国的野生鹿种比较稀少,也十分珍贵;二是中国人似乎不太喜欢吃鹿肉,很多人都冲着鹿茸或鹿鞭而去猎杀——这点与印度人喜欢吃鹿肉的风俗不太相同。

  那么,古印度人是如何猎杀群鹿的呢?使用弓箭、长矛、大刀之类,或许也能捕捉到鹿,然而野鹿的奔跑速度很快,就算射箭的速度很快,但也未必一下子射中要害,因此这些方法均无法有效地猎取野鹿。怎么办呢?于是猎师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向鹿群容易出没的地段,布设陷阱,在陷阱的上方投放一些为野鹿所喜欢的食物作为诱饵。当一切布置妥当后,猎师们便躲入草丛之中耐心等待。当途经此处的鹿儿们发现香气诱人、味美可口的食物之后,便会抑制不住本能的欲望,便上前食用。结果掉进了猎户们为它们精心布设好的陷阱之中,从此与它的伙伴们阴阳相隔,再也没有生还的希望——这是猎师们惯用的手段。

  但是后来猎师们猎取野鹿的手段开始取得了突破——他们不挖陷阱了,那样太费体力。于是他们在鹿食中添加了一种十分神奇的药物,这种药物会使鹿群变得十分驯服听话。这种药物类似于某种迷幻药,野鹿一旦食用,便会产生四肢不听使唤、大脑不清醒的症状,“令骄恣放逸”、“放逸已,随猎师、猎师眷属”。这种药似乎有点类似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惯用的那些“蒙汗药”——但这种药远比蒙汗药厉害百倍,因为鹿儿们在食用了这种药之后,便会分不清南北,不由自主、十分听话地跟随在猎人的身后,跟着猎师们回家,然后很听话地任由猎师们处置。至于这种药具体是些什么样的药物,经中并未明示。

  佛陀在谈到猎师们对于鹿们的态度时,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比丘们:这些猎师们为鹿群投放诱饵的目的,决不是为了“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乐、长寿”,让它们活得有滋有味;相反,他们喂养鹿的目的,就是要让它们变得不由自主,任凭猎师们的宰杀,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如此而已。

  在经中,佛陀列举了四种群鹿的不同命运:

  第一群鹿:“近食猎师食,彼近食已,便骄恣放逸;放逸已,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彼第一群鹿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第一群鹿心甘情愿地当了猎师们的俘虏,变得很听话,从此当了奴隶,当了猎师们的战利品,当了猎们的盘中餐。

  第二群鹿:第二群鹿与第一群鹿相比,变得进步了,聪明了。因为第一鹿群的遭遇,它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它们牢记教训,千万不要去接近猎师们为它们设下的“盛宴”,而是要离得远远的,“我今宁可舍猎师食,离于恐怖,依于事物,食草饮水”。于是它们暂时摆脱了猎师们的魔爪。后来情况变化了,“彼春后月诸草水尽”,草美水甘的日子没有了,天气酷热难耐,河流干涸,草叶枯萎。此时,群鹿们“身体极羸,气力衰退”。在饥饿的驱使下,它们忘却了先前牢记于心的那个教训,缓步迈向猎师们为它们设下的诱饵……结果可想而知,它们的下场与第一鹿群完全相同。

  第三群鹿:第一和第二群鹿的下场,第三群鹿们也是看得真真切切。它们结盟发誓:至死也不食用猎师们为它们准备的食物,至死也不会钻入猎师们阴谋设下的陷阱。于是它们便离开猎师们,“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结果鹿儿们倒也性命无忧,彼此相安无事,尽管它们个个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看到鹿儿们不上钩,这些猎师们沉不住气了。猎师们聚在一处一合计:这群鹿实在是太狡猾了!如此下去,他们恐怕连西北风也喝不上了。怎么办呢?鹿儿们不上钩,难道我们就这么守株待兔,傻等下去?决不能那样。于是他们开始动手,“便作长围置”,就是在鹿群的四周编织了又高又长的大网,将第三鹿群悉数围于网中。如此一来,纵然鹿儿们再精明,也逃脱不了猎师们编织的弥天大网。结果是:第三群鹿于前两种鹿群一样,“亦复不脱猎师、猎师境界”。

  第四群鹿:这群鹿开始充分吸取前三群鹿的血的教训,它们聚在一起开会,得出了三条经验:第一,不可以主动去食用猎师之食;第二,即使饿死,也不去食用;第三,不能与猎师“依住不远”,就是呆的地方离猎师们越远越好,让猎师们无从找寻,如此一来,大网也将毫无用场。于是它们便远离猎师,到猎师们“不至处”住止。如此一来,猎师们只能望洋兴叹:“第四群鹿甚奇猛俊!第一猛俊!若我逐彼,必不能得,余鹿则当恐怖惊散。我今宁可舍罝(音jū,捕捉鸟兽的网)第四群鹿。”于是,第四群鹿彻底逃脱了猎师们的巨大魔掌。

  对于以上四种群鹿的不同命运叙述,佛陀难道是单纯为弟子们讲故事吗?非也!佛陀用以上四种譬喻,而在说明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即佛弟子在修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外界的或内在的各种诱惑。当我们面对种种诱惑时,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做才能不被诱惑所捕捉。佛陀对弟子们道出了譬喻的所指:

  1、猎师食——比喻为五欲功德,即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2、猎师——比喻为恶魔王;猎师眷属,当为魔王眷属;

  3、群鹿——比喻为沙门、梵志及各种修行者。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无论是普通的居家信众,还是出家修行的沙门梵志,要想摆脱五欲的纠缠,恐怕有着相当的难度。比如说,我们眼中所见的色,包括各种自然现象、人情世态、诽谤赞叹、美女俊男……凡此等等,我们能够做到无动于衷吗?简单一点说,假如你作为一寺之主,你能对寺院的是非恩怨以及经济收入漠不关心?怕是很难。人类总是有种“趋利避害”的本性(有人说本性是空,这个暂且不去讨论,我还没达到那个层次),动物也是一样。对自己有利的,总是会去做,去追求,去攀取;而对自己不利的,却千方百计加以躲避。当然,我们有时会迷失自我,因为主观判断总是不牢靠的,这在佛教来说,叫“现量”。相比之下,比量是一种靠推理判断等理性思维所能获得的知识(或智慧),这种知识比“现量”要可靠得多;然而在三量之中,唯有圣教量才是最可靠的,因为它是圣人的教导。我们讽诵佛经,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获取最可靠、最殊胜的知识途径之一。

  那么,面对魔王的种种诱惑,我们该怎么做?佛陀对我们说:“当学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那么什么叫魔王不至处呢?是不是我们跑到深山老林里,人迹罕至的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佛陀予以否定的回答。所谓魔王不至处,即是我们通过修行,证得了魔王无法证悟的境界。对此,佛陀说:

  第一,比丘要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第二,修习四无量心,即慈、悲、喜、捨;

  第三,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

  第四,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身触成就游,慧见诸漏尽断知(断烦恼之智,烦恼尽处,名断)。此处的“想知灭”是一种定境,有人说这种定位在非有想非无想之上,然各派看法各有不同。

  总之,如果您做到以上的四个要点,即四种修行层次,那么我们理当恭敬您、礼拜您、事奉您、供养您。为什么?因为您从此以后,可以免受魔王的打扰了,魔王甚至连正眼都不敢看您一眼,更哪敢去讨扰于您呢?(09.08.22)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虽然不能互相抵消,但是善恶会相互影响。现在造作善业,对于以前的善种子是助缘,会增长它们的影响力;对于以前的恶种子是障缘,会削弱它们的影响力。所以,你做了善事之后,如果继续行善,你之前的善种子就得到愈来愈多的助缘,力量会愈来愈强,将来结成更强的善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