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A 一、说智经(187)
2014/9/4   热度:376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A 一、说智经(187) 漫说《中阿含》(四十九) (卷四十九) 一、说智经(187)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有关于与梵行已立者的问答法。所谓若有自称已得漏尽的人的话,就当受其说而奉行,并作如是之问,以及如是之答。 看了这部《说智经》之后,倒使我倏地想起一事。中国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很是风趣,在修持方面,一旦有什么心得体会,总要找一位或数位知名大师为其“印可”。说白了,就是说让名家给他把把脉,看看修行的路子对不对,究竟修到哪一层了。比如说,五祖找四祖印证,四祖找三祖印证,二祖慧可跪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也是找达摩大师为其印证,后世于是编了一个禅宗公案,叫“安心”。当然,祖师们相互之间帮忙印证,是否具有些许的功利成分,倒不在我的考察范围之列。但是这些寻心觅心、相互印可的禅家公案,倒是有先例可寻。比如说,在佛陀时代,比丘们(包括那些诸大弟子)经常登门请佛陀为他们印证,阿难是这方面的高手——阿难哪怕是做了个恶梦,都会及时跑到佛陀那里,请佛陀为其解梦。 后来佛陀门下的弟子越来越多了。这些弟子在修持中所遇到的问题(修持进度),总不能都去找佛陀去印证吧。于是佛陀将大部分的印可任务下达给了诸大弟子,后来诸大弟子的门前也是人满为患,实在忙不过来。怎么办呢?佛陀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如何判断某人修持境界的几个标准。这部《说智经》,实际上所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佛陀很英明,他从来不故弄玄虚,他在此经中列了六个问题,并提供了标准答案。这点完全不像中国禅宗的那些大德们,喜欢搞文字游戏,卖什么“隔山打老牛”之类的文字关子,弄到最后,把我们都弄得莫名其妙。当我们正在发呆的时候,中间还少不了几声棒喝,甚至是一顿拳打脚踢,谓之机锋。这些公案相当好玩,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参究一番。 佛陀在经文的一开始,就对弟子们说:“若有比丘来向汝说已所得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汝等闻之,当善然可,欢喜奉行。善然可彼,欢喜奉行已,当复如是问彼比丘……” 从上面佛陀的一段话之中,我们便可以深切地体察出佛陀的智慧。佛陀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有出家人现在站出来对我们说:他已经把生死问题解决了,他不再受制于轮回。那么我们听了之后该怎么办呢?第一,我们要相信,不能够无端猜疑;第二,我们要赞叹,万万不可诽谤;第三,我们要欢喜奉行,奉他为老师,跟随他后面学习;第四,要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请他给予解释。 那么,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呢?佛陀在这里,列出了六类问题: 1、世尊说五盛阴:色、受、想、行、识五盛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不执取于五盛阴,并获得解脱呢? 2、世尊说四食(抟食、触食、意念食、识食),众生以此得存长养。云何知、云何见此四食,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3、世尊说四说(见见说、闻闻说、识识说、知知说),云何知、云何见此四说,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4、世尊说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处),云何知、云何见此内六处,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5、世尊说六界(地、水、火、风、空、识界),云何知、云何见此六界,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6、云何知、云何见,此内身共有识及外诸相,一切我、我作及慢使断知,拔绝根本,终不复生? 对于这六个问题,若是让善于声东击西、浮想联翩的中国禅师们来回答,恐怕有些难度。在联系经文内容回答此六个问题之前,我先将几个名相略加解释: 1、五盛阴:指色、受、想、行、识五阴。五阴即五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蕴是积聚义,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人类由于无始以来无明使然,致使烦恼累积甚深,恼焰繁盛,故名五盛阴。 2、四食:指抟食(段食)、更乐食(触食)、意念食(思识)、识食。抟食即可分段而食,比如说蔬菜、肉类,需分段切割而煮炒后食用,即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般食物,以香、味、触为体。触食即依感觉而食。依有杂染的根、境、识和合所生的诸触,对其所取之境产生喜乐等觉受。比说说我们平常讲的“秀色可餐”、“一饱眼福”、“望梅止渴”等,就是一种触食。思识就是以意念为食,比如说我们一想起以前吃过的好食好味,口中禁不住流起了口水;有的人一想起某种快乐的事,就胃口大增;“酒逢知己千杯少”,也是一种思识的表现形式。识食即以六识为食,此种食法比较高级,欲界和色界无见,而地狱众与无色界众即以识为食。 3、四说:即见见说、闻闻说、识识说、知知说四种。见见说是指只说自己所见到的;闻闻说是只说自己所听到的;识识说是只说自己所思量到的;知知说指只说自己所知道的。此四说似乎是不妄语戒的扩展与延伸。 4、内六处:即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根境为生识的依处,故名处。而外六处即指六境(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 5、六界:即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指生成一切万物的基本元素。一般而言,“四大”侧重于物质实在层面,而六大则囊括了物质、精神及感觉层面,因此更为具体全面。 佛陀列出了上述六个问题,然后对弟子们说,如果这位比丘已经达到纯粹意义上的“梵行已立”(彻底解脱),他肯定不会胡言乱语,他应该如此这般地回答。如果他真切地按照这个答案回答了,我们就可以给出满分,承认他、再次赞叹他,并礼敬他、奉行他。那么,究竟该如何回答呢? 第一个问题答案:“诸贤!色盛阴非果、空虚、不可欲、不恒有,不可倚、变易法,我知如是。若是色盛阴有欲、有染、有著、有缚、缚著使者,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如是觉、想、行、识盛阴……漏尽心解脱。诸贤,我如是知、如是见此五盛阴,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知,其实五盛阴之所以为盛、为阴,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一种“果”,而是因果轮回中的某一个环节。而这个五个因素,它既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或可以造不恶不善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因;而我们的五阴之所以为阴为盛,却是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种子使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果的一个表现形式。因此,无论说它是因抑或是果,都是不正确的。所以经中说五盛阴为非果,它是不实在的,变动不居的。但是,它们的的确确又是麻烦的制造者,因此我们完全说它们为“空”,又不完全正确,因为欲染和结缚,又是实实在在缘它们而生起,故而我们还得从此五阴而入手去止息它们、灭除它们,直至达到漏尽,并获得心解脱。 第二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于抟食,意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得解得脱,尽得解脱,心离颠倒,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更乐、意念、识食,不高不下……知如真。” 对于四食,证道之人已做到了“意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为什么?在早期佛教看来,无论是哪种食,都是三界以内众生养身活命的一种方式而已。饭食色味无论好坏,唯充饥而已,此外一无是处。如果我们对四食有分别心,有好恶心,贪图饮食供养,那还算是修行人吗?不要说证道,就是连合格比丘的标准都差得远。因此我们对于食物,做到全不在意,而要把精力一心用在功夫办道上,哪里还有闲心去顾及什么饮食的色香味? 第三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于见见说、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得解得脱,尽得解脱,心离颠倒,生已尽……知如真。如是闻闻、识识、知知说……知如真。” 如果读过我前面文章的道友,大约还记得佛陀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比如说,无论是对于别人的长处还是短处,我们要做到“不是不非”,即既不说好坏也不说坏话。为什么要这样?我们不是提倡要赞叹别人吗?要知道,“赞叹”这个词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人听了赞叹之语,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会心猿意马、神采飞扬,心里面美滋滋的,弄不好反而助长了人家的骄傲自满情绪——当然,毫无原则的赞叹,还要沾染“溜须拍马”的嫌疑。而当面说人家坏话那肯定是不好的,当面批评人家也不好,有时会引发别人的嗔恚报复心。那么怎么办才是中道呢?就是“不是不非”。我们注意,它不等于圆滑世故、老谋深算,而是心无所著,无暇顾及他人的是是非非。因此本经中说,对于四说,无论真假,我们要做到“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 第四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于眼及眼识,眼识知法俱知,二法知已,诸贤!若眼及眼识,眼识知法,乐已尽,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及意识,……漏尽心解脱。” 六根缘六境而生六识,这是佛学常识,无需我多说。眼根所缘为诸色,产生眼识。产生的这个眼识,有善、恶、不善不恶三类。对于平常人而言,我们不为眼前之景所动,着实很难。比如说我们到外面去参学,见到云岗石窟的大佛,我们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声:“真是庄严无比!”就是说,即使我们所缘见后所产生的任何念识(无论善恶或无记),都是“欲”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六根不为六境所转,做到“无欲”、“止息”,时刻处于某种定力之中,摄身守意,这样才是正确的。诸位,若能做到这些,不那么容易吧?不要扯别的,就是平常我们无端地被别人骂几句,心里都气愤不过;当今不是有佛教界泰斗为讨回欠款而不惜打官司的例子吗?根不为境转,这句话我们说的比谁都轻松,一旦落实起来,难哦! 第五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不见地界是我所,我非地界所,地界非是神,然谓三受依地界住,识使所著,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如是水、火、风、空、识界,非是我所,我非识界所……漏尽心解脱。” 这里所讲的重点,是“六大假合”,但它与单纯的“因缘所生法”有区别;在此基础上,还要树立“心不著于六大”的观念,这个层次就比较高。 第六个问题答案:“诸贤!我本未出家学道时,厌生老病死、啼泣困苦、愁戚忧苦,欲断此大苦阴。……” 对于第六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兹概括一下: (1)认识到生老病死问题的难以解脱,于是出家修道; (2)做到持诸净戒,离杀生,离不与取、断YIN,等等; (3)成就圣戒,知足常乐,一钵三衣,居无定所行无定踪,来去自如,无所眷恋; (4)守护诸根,心不生贪伺、忧戚以及恶不善之法; (5)出入正知,善观分别,讲求威仪,屈伸低仰,仪容庠序,乃至眠寐,悉皆正知; (6)远离独住,正身正愿,反念不向,断除五盖、心秽、慧羸,成就四禅; (7)修习四圣谛,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获证圆满。 以上是六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比丘若如此回答,即名为“智”;否则即为“愚”。当今各路说法大师可谓众说纷纭、天花乱坠,“坠”得我们都找不着北了。各位,还是老实读经,看看我们的导师释迦佛是如何说。那么,读何经典?原始四阿含也!我们哪怕是择其一、二经而持守之,也是终生累劫,受用不尽…… (2009.09.01)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定”是真正的福报,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不被境界转;在境界中如如不动,这个人有福;如果心随着外面境界转,这个相当苦。现在有很多人非常之迷信,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去问神,去问那个算命的,去问风水先生,这是心被境转。你的心被境界转,你就有命运、有风水。如果你“定”修成功了,命运风水没有了,因为命运风水随你转。风水不好的,你到那个地方一坐,风水就变好了,它是随你心来转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