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A 一、行欲经


2014/9/4    热度:269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A 一、行欲经

 

  漫说《中阿含》(三十)

  (卷三十)

  一、行欲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须达长者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世上的行欲的人,有的用非法,有的用如法,也有如法与非法并用等三种,去求财利。对此所得的财物之处理方式,曾举出十例来说明,最后乃指出最下、最上、最妙的行欲的人。

  我在《中阿含·贫穷经》中,泛略地谈了一下佛陀的“贫穷观”。或许有人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认为佛陀的“贫穷观”或者“财富观”,是二千多年前的事情,而且还是古印度的列国时期,那时思想伦理与生产力状况与当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将二千多年的“贫穷观”(或称“财富观”)运用到当今社会,是否合于时宜?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用“适宜”或“不适宜”来作简单地回答,都是不合适的。提出这个问题,和提出另外的几个问题的实质是相同的:第一,佛教究竟是是主张有灵魂的,还是主张无灵魂的?第二,在因与果的关系中,造因与受果,究竟是不是一个人?第三,“三涂八难”,究竟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否是存在于精神世界中(与此问题相类似的是:西方净土是否真实存在?)第四,如来为存在或不存在;或既存在又既不存在;或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因为它们都会引人发生歧义的伪命题。比如说,将几千年的贫富观与数千年后的贫富观进行比较,二者之间有什么可比性?我们所注重的是佛陀教导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教条化地生搬硬套。佛陀在《贫穷经》中的本义是,拥有物质财富再多,若为富不仁,那么他还不如那些没有财富的人。如果一个有钱人,他能够拥有善信,坚守戒条,广行布施,那岂不是两全齐美?有钱不是坏事,更不是罪恶。佛陀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作为大量物质财富与社会资源的拥有者,就更应该发挥慈悲济世的精神,从而利益更多的人,让更多的贫穷者能够摆脱贫穷与饥饿的困扰——这就是佛陀的本怀。

  那么,佛陀的“财富观”还有更深层的论述吗?当然有的。在这部《行欲经》中,佛陀就将财富的来源以及财富的去向作了细致地划分,并对它们进行总的评价。让我们近距离地看看佛陀是如何开导我们的——

  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我们若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大约有三成左右的佛经,都是在“胜林给孤独园”(即祇园精舍)这个地方宣说的。关于祇园精舍以及给孤独长者(即须达长者)的故事,凡是信教者,大约都能做到耳熟能详。给孤独长者属于工商阶层(吠舍),算是商界巨子,生意场上的领军人物。既然祇园精舍是须达长者赠送给佛陀及众比丘的,作为大功德主,他大约有资格可以随时来觐见佛陀。作为商人,他除了请教佛陀有关修持的问题外,谈得更多的,恐怕就是与财富有关的话题了。

  这一天,须达长者抽空去拜见佛陀。经中并没有说明见面时间,但是根据佛陀生活的一般规律,我想在下午三点钟以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佛陀此时刚从定中出来,“晡时”以后,他一般都会出来接见一些比丘、信士,空闲时,偶尔还到乡间去散散步(“经行”)。

  须达长者见过佛陀后,也没有多绕圈子,而是直奔主题:“世尊!世中为有几人行欲?”这里的“行欲”,是指世间被欲望驱赶着向前行的人们。出家人能够断除欲念而做到无欲,而世俗中各行各业的人,由于本人及家庭生计的需要,做到完全的“无欲”,那是不现实的。因此这里的“行欲”,我们姑且将其理解为“求财者”。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佛陀啊,您能说说世间求财的人可以划分为哪些种呢?

  佛陀很慈悲,基本上是有问必答。他对须达长者说:“居士!世中凡有十人行欲。”可以将世间的求财者划分为十种人,他们分别是:

  1、“有一行欲人,非法无道求索财物。彼非法无道求财物已,不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佣人),亦不供养沙门、梵志,令升上与乐俱而受乐报,生天长寿。”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个词,一个是“非法”,一个是“无道”。“非法”,就是不正当的方法,它的反面就是“如法”;“无道”,就是不道德,或指用暴力手段而获得,它的反面,就“如道”。这种人用非法无道的方法赚来的钱,派了什么用场了呢?他既没有挥霍掉,也没有用在家庭支开,更没有拿去供养修行人,我估计这种人是把钱藏到密室中去了,作了守财奴。

  2、“有一行欲人,非法无道求索财物。彼非法无道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而不供养沙门、梵志,令升上与乐俱而受乐报,生天长寿”。这种人比前面一种人要好一点,他赚钱虽然是“非法无道”,但是他把赚来的钱用在父母、妻子等人身上,但不想供养修行人。我想这种人比较常见,比如有些人在外面赚钱是不择手段,但是他没有把钱拿去挥霍掉,而是用在了自己家人身上。比之第一种人,当然要好一些。

  3、“有一行欲人,非法无道求索财物。彼非法无道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养沙门、梵志。”一些人钱财来路其实并不怎么“阳光”,比如说贪污受贿、坑蒙拐骗,或者是一些采取比较阴暗的手段攫取来的钱财。这些人把钱用在父母家眷方面,很是舍得;他们也会去供养寺院和出家人,出手阔绰。比如说十数年前江苏无锡非法集资案的主犯邓斌,据说就曾经给某寺院捐助了不少钱。如何评价这些捐助行为,我想大家都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4、“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财物。彼法非法求财物已,不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不供养沙门、梵志。”这里所讲的取财的渠道,是属于“如法”与“非法”的并用。我们知道,绝对的“如法”和绝对的“非法”都不太可能,大多数情形下很难界定清楚。

  5、“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财物。彼法非法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而不供养沙门、梵志。”

  6、“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财物。彼法非法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养沙门、梵志。”

  7、“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财物。彼如法以道求财物已,不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不供养沙门、梵志。”

  8、“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财物。彼如法以道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而不供养沙门、梵志。”

  9、“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财物。彼如法以道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养沙门、梵志。……得财物已,染著缚缴,缴已染著,不见灾患,不知出要而用。”

  10、“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财物。彼如法以道求财物已,能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养沙门、梵志。……得财物已,不染不著,不缚不缴,不缴已染著,见灾患,知出要而用。”

  在上面十类行欲之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1~3,是属于“非法无道”;4~6,是属于“非法法”;7~10,是属于“如法以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它们分作三个序列,即“非法无道”属第一序列,“非法法”属第二序列,“如法以道”属第三序列。这三个序列,是一个层面高过一个层面。针对此十种行欲之人(或三个序列),佛陀并没有一一加以评论,而是重点指出了三种人:

  第一种人,即求财方式是“非法无道”的,钱求来后,既“不自养”,也不“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当然更不会去供养沙门和梵志(即十类中的第1类)。对于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佛陀认为他们是“诸行欲人为最下也”,也就是最为下贱的一种行欲人。

  第二种人,在求财方式上,如法与非法相结合;其自养,也能安隐父母眷属,更能供养沙门、梵志(即十类人中的第6类)。这种人在诸行欲人当中,是比较不错的,佛陀将之判为“最上居士”。就是说,尽管其求财方式有时候也并不那么如法,但是他能将赚来的钱,用之有道,不仅让自己和家人受益,也积极供养布施给修行人,这种人也算是很难得了。

  第三种人,算是十类行欲人中最好的。他们“如法以道求索财物”,既能够“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也能“供养沙门、梵志”(即十类人中的第10类)。不仅如此,他们“得财物已,不染不著,不缚不缴(缴,即迷恋、纠缠不清之义),不缴已染著,见灾患,知出要而用者”。对于这种人,佛陀将之判为“诸行欲人为最第一、最大、最上、最胜、最尊,为最妙也”。从经文中,可见佛陀对此类人是给予高度赞叹的。因为这些人不仅赚钱是“取之有道”,“如理合法”,而且还广行布施;不仅如此,他们还能清楚而透彻地看穿了财富的本质,他们不贪著、不迷恋于财富;他们既看到了财富有利于人民的一面,更看到了金钱“灾患”的一面,而将出离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这类人,在十类人当中,自然是无比尊贵显赫的。佛陀在形容这类人时,更将他们比喻成经过层层提炼的“酥精”(“犹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因为“酥精者,为最第一、最大、最上、最胜、最尊,为最妙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陀对于积极寻求出离的行欲之人,是何等地看重!

  从这部《行欲经》中,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体察到了佛陀的“财富观”。如果用简单地几句话来概括一下佛陀的“财富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的来路要正,还要合理合法,合乎道德人伦;

  2、要知足,不要贪得无厌;

  3、对于自己可支配的财富,在自利(自养及安隐父母亲眷等)的基础上,要帮贫济困,多做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事情;

  4、要处处厉行节约,不可摆谱,奢侈攀比,铺张浪费;

  5、要广行布施,多供养沙门及梵志,努力为比丘们创造一个安心修习的好环境(这里要正确地领会“供养”二字的真正含义,它与单纯的“红包”有着本质的区别);

  6、对于财富,既要做到对它们“不染不著,不缚不缴”,更要见到财富所带来的“灾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说,要把自己从“行欲人”,逐步转变成一个“无欲人”。总之,要让财富始终为我们的“出要”目标而服务,即所谓“彼得出欲慧,于行欲最上”。

  我个人认为,以上六条,就是佛陀“财富观”的集中体现。

  (界定,2009年6月23日,于南海普陀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不用功,是真用功,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来障碍,这是第二个因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