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九)~E 五、娑鸡帝三族姓子经


2014/9/4    热度:377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九)~E 五、娑鸡帝三族姓子经

 

  五、娑鸡帝三族姓子经

  说法地点:婆鸡帝城的青林之中

  参加人员: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阿那律陀、难提、金毘罗等三位年少的新学比丘讲说离欲之法。又说如来住在无事处之山林树下,乃为自现法乐居,以及为了慈愍后生之人,能得以效法之故。如来并记说弟子命终时,生在何处,亦为诸善男信女得生信爱喜悦而效法;最后举出四众弟子为例。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作了一番思考。所思考的范围是:第一,阿那律何时出家为比丘?第二,比丘尼作为僧团成员,起于何时?这两个问题看似互不搭界,实际上却很有关联。因为,经中所说的阿那律、难提、金毗罗三位刚刚出家,那说明佛陀说此经时,距成道后不出十年;而后又举出四众弟子——其中列出“比丘尼”的名称,说明此时已有比丘尼僧团的存在。就是说,在阿那律出家之前,比丘尼僧团已经在成立了。根据相关经典(《佛本行集经》等)的记载,佛陀成道后的第一年,度五比丘;第二年,回到故乡迦毗罗卫探视,当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由于思念世尊,乃以亲手织起的金缕衣供养佛陀;佛陀成道后第五年,释尊生父净饭王命终,姨母感到人生无常,遂向佛陀提出要出家为尼。佛陀起初不答应,后由阿难从中斡旋,最终获准出家,并为尼师制定“八敬法”。佛姨母与同时出家的五百释种女,遂组成佛教史上最早的比丘尼僧团;佛成道第六年,再次回乡度化,见到弟弟难陀沉湎于色欲,即位后极有可能误国;加之罗睺罗过于年幼,无法继承王位堪当大任,于是就度此二人出家;未久后,阿那律遂与阿难、提婆达多、婆娑、跋提等五位王子同时出家。如果按照这种逻辑一路推衍,倒也合情合理。然诸经的说法不尽相同,比如说,如果说阿那律与阿难同时出家,那么此经中,却明明说阿那律是与难提、金毗罗二人同时出家;另外,净饭王卒于何年?有的说是七十六岁,也有说九十岁。如果按七十六岁算,其命终之时,世尊成道五年;如果以佛陀三十岁成道来计算,那么释尊降临人世时,净饭王已处中年(41岁)。如此说法,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摩诃波阇波提出家之时,净饭王是否尚在人世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去多深究了,还是把它们留给考证家吧!

  故事发生在拘萨罗国北部一个叫娑鸡帝的城市,那里有一个茂密的树林,名叫青林。在这里,佛陀带着弟子们清净精修,大家都很用功。今天闲来无事,大家都聚在佛陀的四周,热烈地谈论着出家未久的三位比丘,即阿那律、难提、金毗罗三位年青人。佛陀对新出家的三位比丘很是关心,于是就特地来到大众之中,向大家征询意见:“各位,这三个新出家的比丘,从他们参加到僧团一直到现在,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啊?”

  佛陀再三向比丘们征询对阿那律等三位新比丘的看法,但是大家都“默然不答”。

  世尊见状,就只好直接问阿那律:“阿那律,你们三个人来到僧团里修习正法,对于这里的一切,是否乐意接受呢?”

  阿那律就回禀佛陀:“世尊!我等乐此正法,修行梵行。”

  佛陀听后,就说:“阿那律,你们都还是个年幼童子,清净黑发,身体盛壮,乐于游戏,乐数澡浴,严爱其身。你们如此年纪轻轻就出家学道,真是不容易啊!你们在刚出家之时,父母以及一切眷属都是悲泣啼哭,实在舍不得你们从此就出家学道。但是,你们看破生死,厌离苦聚,能够排除重重阻挠,意志坚定地随我出家,真是很难得啊!”

  佛陀接着问阿那律三人:“你们是不是因为看透生死苦聚、寻求解脱而出家学道的呢?”

  阿那律等三人回答说:“正是如此,世尊!”

  佛陀听后对他们说:“你们怀着这样的心思出家,那么能不能获得无量的善法呢?”

  阿那律等人说:“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一切法都是由世尊之口而宣说。唯愿世尊慈悲,为我们解说开示。”

  于是佛陀宣说了如下的内容——

  1、世间之人,如果被欲望与贪婪所覆,被恶法所纠缠的话,那么就无法获得舍弃的快乐,就不会获得无上的止息(涅槃);

  2、若一旦被欲贪所光临,那么就会生起种种的烦恼,比如贪欲、嗔恚、睡眠,就会一天到晚闷闷不乐,郁郁寡欢。长期以往,他必然会心生忧虑,浑身上下疲惫不堪;

  3、比丘出家后,若是不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那么他就会趋向贪图享乐,而不会忍受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最终也将无法获得解脱。

  4、烦恼与污秽,是一切众生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生、老、病、死产生的根源所在。但是如来却不同,他把烦恼与污秽都消灭殆尽,因此,如来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

  5、如来既然已经证得了无上的菩提,那么如来为什么还要“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指环境清净幽雅,无污染),无有人民,随顺宴坐”呢?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1)“为自现法乐居故”——就是“自利”的同义词,即如来居于无事处或清净之处,经常坐禅入定,是处于禅乐、避开尘嚣的很好方式;按理说,如来已证得最高无上的境界,他已经不需要作任何修行,但是他仍然“随顺宴坐”,是为了给弟子们做一个表率、示范。

  (2)“为慈愍后生人故”——这是“利他”。一方面,佛陀远离尘嚣,选择静修,是为了不干扰世俗人安居乐业的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佛陀带着弟子们远离闹市清修,也是为弟子们创造一个极佳的修持环境。其目的一是让弟子们及时证悟无上道,另方面也为培养合格的弘法人才,积蓄力量。因为弟子们一旦修有所得,就会利益更多的四众弟子,故而称之为“后生人故”。

  6、如来为什么给弟子们作“授记”?这里的“授记”,是指弟子们命终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比如说,死后会往生何处,是仍旧轮回于六道之中,还是七来(预流果,须陀洹)、一来(斯陀含,二果)、不来(阿那含,三果)以及阿罗汉果位。那么佛陀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世尊在这里讲得很清楚,目的就是要让弟子们“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就是佛陀为弟子们指明奋斗目标,让他们知道,前途不再渺茫,使之树立对自己修行证道的喜悦信心,从而抓紧时间修行,以便早日见道。

  接下来,佛陀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例证,详细诠释了各种授记。

  关于“授记”的话题,我在《漫说长阿含》的相关文章里已作过一些分析,此处不再重复。

  对于本经,我再次将其要点进行一番总结:

  1、无论出家居家,学佛的终极目的,在于“出要”——这点不可颠倒。现在有些人会有一些不太“终极”的想法。比如问:你为什么要学佛?他若回答“陶冶情操”或“提升思想层次”,那么可判定其非真佛子;若他一口回答“了生脱死”时,便可再问他:“为何要‘了生脱死’?如何‘了生脱死’?”若他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可以判定他涉佛不深,或是油腔滑调。

  2、如何“出要”?弄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字:欲!详述之,乃身、口、意三欲。因此,“出要”的关键,就在于要制欲、灭欲。欲贪不除,出离无望!

  3、无论“自度”,还是“度人”,其落点在于一个“苦”字。若舍弃脱离“苦”患,去取悦迎合众生,无异于把众生推向火坑。

  4、修行的方式有百种千种,直至八万四千种。虽言“择境修行,一无是处”,然对于初机学佛者来说,“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宴坐”,当然是上好的修行方式。处于当前无此佳境,只能退求其次,即努力寻求心中的一方净土。

  5、佛陀授记的用意,并非“为趣为人说,亦不欺诳人,亦不欲得人欢乐故”,而是让弟子们明确目标,树立早日证道的信心。弟子获授记后,当奋起直追,决不可因授记而裹足不前,甚至自甘堕落。

  (界定,2009年3月28日,于南海普陀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最要紧的,就是要学会把不善的境界,转变成善境界。从哪里转起?从心地上转,从行持上转,从自己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转。?学佛之人,从初发心到无上道,一定要晓得“自度就是度他,度他就是自度”。自度确实就是度他,自度就是“上报佛恩,下济三途苦”,为什么?自己做出一个好样子给众生看。?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