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B 二、苦阴经(下)


2014/9/4    热度:436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B 二、苦阴经(下)

 

  二、苦阴经(下)

  说法地点:迦毗罗卫国的尼拘类园

  参加人员:摩诃男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摩诃男因生染法与恚法及痴法,佛陀乃为说欲之味、欲之患。佛陀说如能如实而知的话,就不为被染恚痴所覆,而能得无上息。

  这部《苦阴经》,若从内容上讲,与上面的《苦阴经》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佛陀在说此部《苦阴经》时,说法地点改成了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国的尼拘类园。这个园林,大约是释迦族为了让佛陀回乡探亲度化期间有一个好的寓所,专门修建起来供养佛陀的。其次,说法对象也有所不同。前经的说法对象是诸比丘,而此经的说法对象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比丘是出家众,而摩诃男是居家众。由于说法对象的不同,因此在经中,佛陀所用的一些说法语气,也作了稍稍的调整。

  在这里需要对本经的主人公摩诃男稍加介绍。在佛经中,我们时常会见到有些人虽不同,然称名相同的现象。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迦叶”,佛经中叫作“迦叶”的人挺多,到部派佛教时期,也有迦叶的出现,只是每人的姓氏则并不相同。佛经中有两个摩诃男,一个是最早跟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之一,有的人说他实际上就是十力迦叶,然大多数认为此摩诃男则系佛陀母舅那一族。而此经中的摩诃男,却是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的胞兄,为佛陀时代的著名居士,一般认为他系甘露饭王之子,属于佛陀的堂弟。另据《五分律》等经典记载,佛陀回乡视探,摩诃男见贵族诸释种之子多从佛出家学道,便对其弟阿那律说:“我若出家,你须掌理家业。”从这里可以看出摩诃男已经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然兄弟二人,总要留一个人在家管理家业,如果兄弟俩都跑去出家了,那么俗家那一大摊子麻烦事,又有谁去打理呢?可现实的结果是,阿那律以家业难掌理为由,背着其兄摩诃男,偷偷跑去跟随佛陀出家了。摩诃男见此,也只得终生留在俗间经营家业。既然出家未成,但是并不妨碍奉佛的信念与决心。未久,摩诃男亦皈依佛陀,成为居家优婆塞,常布施汤药与僧众,受到僧众敬叹。另据《增一阿含》载,佛陀晚年时,琉璃王与释迦种有旧怨,欲讨伐释种。其时摩诃男为解救释种之难,乃投身河中而命终。如是,当彼为信徒修道之时,适迦毗罗城发生大事变,即前述舍卫城主毗琉陀王(Vid!u^d!abha)之再度攻掠是也。盖其初之征调,因于佛陀之无言说法,毗琉陀王亦即调回其军。然率以为与摩揭陀争霸之故。且以传说谓迦毗罗城为王少时含羞之所,爰利用佛陀远离之机会,遂以大军攻陷迦毗罗城,并趁此报复其幼时之耻辱,大肆暴虐。据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摩诃男》一文中作如此记述:

  是时,摩诃男亦在城中,因不忍见同族之苦惨,乃自投毗琉陀王,乞将其沉诸水中,藉戢残暴。王许之,于是彼即自沉于水。是时王及左右均以为当即浮出,乃迟之又久,不见浮出水面,方疑议间。爰使人搜诸水底,方知彼自以发系诸水中之树根,遂溺死之。以是毗琉陀王虽暴,亦即敛其虐杀。迦罗城之人民乃多获免死。……昔彼于某时,曾就佛陀问关于自己之死后。佛答之如下:“摩诃男,汝于长夜心修信,修戒,修闻、思、慧,勿怖勿怖。摩诃男,汝之死(后)决非恶死,当得善死。”

  事实上,比丘出家后未必就能断得了烦恼,因此注定便要与青灯黄卷、晨钟暮鼓为伴侣;而那些居家的优婆塞们呢,所面临的麻烦将会更多,他们所遇到的烦恼有时候是身居佛门的比丘们难以想像的。比如说我们在《梵志陀然经》中,当舍利弗责问陀然为什么老是喜欢欺诳他人时,陀然也道出了他生活的艰难:“舍梨子!当知我今在家,以家业为事,我应自安隐,供养父母,瞻视妻子,供给奴婢,当输王租,祠祀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门、梵志……是一切事不可得废,一向从法。”就是说在现实世间里,处处都要花钱,既要撑门面,又要活得滋润潇洒,没有财源滚滚能吃得开吗?我们常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这个“道”的度,往往又是极难把握火候的。在世俗名利场上,“皆大欢喜”结局毕竟只占少数。

  大约摩诃男生活得并不快乐。因此当佛陀住止于尼拘类园时,他便前往拜见佛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世尊!我也知道您的法是教导世人的。如今我的心中充满着贪、瞋、痴。虽然我想努力灭除它们,然后我却无能为力。世尊!我该怎么办呢?”

  佛陀对摩诃男说:“汝有一法不灭,谓汝住在家,不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就是说,你摩诃男居住于尘世间,自然很难将此三毒去除。如果你愿意舍家去修道,如此一来三毒问题的解决,就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灭除三毒呢?接下来,佛陀自然提到了五欲。这个五欲,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此五欲十分厉害,世间人对它们是“可爱、可念、欢喜”,因为这些欲望会使人感到暂时的快乐;即使是国王,也会“令王及王眷属得安乐欢喜”,因此人们都会深陷其中而不愿出离。因此,佛陀说:“摩诃男!极是欲味无复过是,所患甚多。”

  由于欲望的驱使,使得人们去做各种营生的行当,从而制造了种种恶行恶业。对此,经中作了详尽的描述与分析。在经中,佛陀提到了他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住鞞哆逻仙人七叶屋时,有一次与尼乾子的一番对话。当时,此山中住着很多裸形外道,他们都很会吃苦,苦行功夫相当了得。比如说,他们是“坐不坐行,常立不坐”,变着法儿折磨自己的肉体。佛陀见到他们如此自虐感到不解,于是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这么虐待自己的身体啊?”那些尼乾子们就回答说:“我们的导师教导我们,如果今生受尽苦难,那么就可以把宿世的罪业都消除殆尽,来生也不会再受苦报。”

  佛陀听后说:“诸位!难道你们对你们导师说的话,就没有一丁点的怀疑吗?”

  尼乾子们回答说:“我们怎么会对我们导师的话产生疑惑呢?”

  佛陀又问:“如此说来,那么如果你们的导师前世肯定干了很多坏事;而他的前世也肯定做过尼乾子外道,死后再次投生人间,然后再出家而为尼乾子,想方设法折磨自己。”

  那此尼乾子听后回答说:“看来你是有所不知。其实快乐并不是从快乐中获得,而是从痛苦中获得。”这些尼乾子们所说的话,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古话叫“苦尽甘来”。这些尼乾子对于他们的极端苦行还十分陶醉:“如果我们拼命苦行,那么所获的快乐,就好像频婆娑罗王所享受的那般快乐一样。这样的快乐,你们出家比丘是无法比拟的。”

  佛陀对他们的荒谬言辞加以诃斥:“你们竟将比丘所获的快乐与国王所获的快乐相提并论,真是愚痴至极!”

  那么,究竟是沙门之乐为胜,还是国王之乐为胜?对此,佛陀提出几个命题:

  第一,国王可得如意而静默无言,因此而经过七日七夜,得到欢喜快乐?

  第二,国王可得六、五、四、三、二日,或一日一夜,得如意静默无言的欢喜快乐?

  第三,佛陀是否可得如意的静默无言,而能一日一夜得欢喜快乐?

  第四,佛陀是否可得二至六日,或七日七夜,得如意的静默无言的欢喜快乐

  尼乾子们对于前两个命题,回答是否定的;而对于后两个命题,无疑给了十分肯定的答复,因为他们相信佛陀完全具备这样的修持功夫。如此对比,国王之乐与沙门之乐的孰胜孰劣,自然是一目了然。因为,一个是世俗五欲的快乐,一个是禅定中所获的喜乐,二者完全不是处于同一个层次。世欲的快乐是有尽头的,是极其短暂的;而修行所带来的快乐,永是永恒的,也是妙不可言的。

  经文结论:“欲无有乐,无量苦患”。如果佛弟子不能如实观察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就无法远离恶欲,也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解脱。(2009.05.24)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与其相信命运,不如改心: 将嫉妒心改成尊重心, 将瞋恨心改成慈悲心, 将贪欲心改成喜舍心, 将排斥心改成包容心, 将计较心改为随喜心; 心念改变, 当下就已改变我们命运的方向。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