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C 三、达梵行经


2014/9/4    热度:228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C 三、达梵行经

 

  三、达梵行经

  说法地点:拘楼瘦的剑磨瑟昙

  参加人物: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提示知漏、知漏因、知报、知胜如、知尽、知灭道;如是觉、想、欲、业、苦、知因、乃至知道,就名叫达梵行,而能尽一切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达梵行”。根据佛陀的启示:“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文有义,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名达梵行,能尽诸漏。”世尊的意思是说,他为我们开示法语,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文有义的”,即是内容和形式都能做到高度一致的。佛陀的法语,能够使我们内心感到清净,从而修行并最终达到梵行,能够断除生死忧烦。

  佛陀既然已经把什么叫“达梵行”给我们解释清楚了,接下来便是告诉我们如何抵达梵行了。抵达梵行首先要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说什么叫作漏,什么叫作觉,什么叫做想……不仅如此,佛陀还让我们知道这些漏想是怎么产生的,又如何灭除它们?这些都是佛陀在这部经中所重点宣讲的内容。

  1、关于“知漏”

  “漏”就是烦恼,这个我们已多次讲到。为什么烦恼的异名又叫“漏”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词典上的解释都语焉不详,或者说是含糊其辞。根据我的理解,所谓漏,就是不究竟不彻底的意思,众生仍旧要流转于生死,故名漏。其实佛陀在他所讲的经典中,其义理其实并不是深不可测,它的关键在于实修,而不在于繁琐的诠释。后来那些宗教哲学家们越解释越玄乎,一个词绕来绕去,最后把教理诠释得自相矛盾,连他本人都摸不着北了。

  世尊对我们说,漏共有三种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把这三种漏搞明白了,就叫做知漏。这三种漏,泛指三界的一切烦恼。所谓欲漏,就是欲界的一切烦恼;有漏,有是苦果的别名,指色界的一切烦恼;无明漏,指三界中之一切无明烦恼。漏是从哪里生起的?是从无明,有了无明便会产生漏;有了漏,便会产生果报,无论这种果报是善报还是恶报,都将会毫无例外地受到报应;这个报应是有差别的,主要差别一般是体现在六道之中。如何灭尽漏呢?就是要从它的源头,即从灭除无明下手,无明一灭,漏自然就消失了。灭漏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所谓的八正道。关于八正道,相信我们对它已是十分熟悉了。

  2、关于“知觉”

  这里的“觉”,并不是指“觉悟”,而是“受”的同义词,即感觉与感受。觉分为三种,乐觉、苦觉以及不苦不乐觉。关于什么叫“觉”,我们比较容易理解。那么引起觉的原因在哪里?就是“更乐”,即触,是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的精神作用,即是指主观与客观接触时的感觉。有境有了感觉以后,便会产生爱著,便会产生乐觉、苦觉以及不苦不乐等不同的感觉。如何使我们不留恋于觉,当然是修习八正道。

  3、关于“知想”

  想,就是指造成概念及表象的作用,或指所作的概念及表象。比如说,我们在用眼睛看花朵时,便会很自然地产生诸如“白花”、“红花”等等印象,将这个具象的加以抽象,就形成了概念,这个“想”,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这里把想分成四种想,分别是大想、小想、无量想以及无所有处想。大想就是将所观的事物不断扩大的一种观想;小想就是将所观的对象一步步地缩小;无量想就是将所想的对象扩大到无边无界;无所有处想就是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一种观想,它是属于禅定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境界。想也是由于更乐所引发,并产生了种种差别概念,比如说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等。同理,欲想灭除想,必须要先灭除更乐。灭除的途径自然是八正道。

  4、关于“知欲”

  欲就是欲望,贪欲。比如像可爱、可喜、美色、美食等各种引起我们身心上愉悦的东西,都会引发我们的欲望。欲的种类共分五种,即我们常讲的五欲。五欲即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5、关于“知业”

  “业”音译为“羯磨”,是造作之义。并于业这个名词它并不是佛教的首创,而是借鉴了婆罗门教的相关理论。那么究竟什么是“业”呢?就是通过我们身、口、意三方面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而积累下来的一种潜在的力量,故而被称为“业力”。这种力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偶尔地隐约地感觉到。当因缘具备的时候,它便会显现出它的威力。比如说一颗种子,如果条件不具备,这颗种子或许永远都不会发芽结果;但是一旦它遇到了土壤、水份、阳光等助缘,它自然就会显示出强大的力命力。业力也是这样,像我们平常不经意间所造的各种身业、口业和意业,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比如说对天谩骂,趁人家不注意顺手牵羊,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它所形成的业力,却不会消失。在这里,世尊将业分为二种业,即思业和已思业。所谓思业,就是意志力形成前的潜势;已思业,即是指思后(通过身口意)而造业。佛陀在这里为什么将思业单列出来呢?因为在世尊看来,思想意识所造之业,比之身口二业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绝不可掉以轻心。从法律角度上讲,思惟犯罪并不构成犯罪,比如说一个人想把一辆公交车给破坏了,但是实际上他并未付诸行动。而在佛教看来,这种破坏的念想危害将是巨大的,它的影响既持久,又顽固,很难根治。这好比诸葛亮七擒孟获,前六次只是做到了“身擒”,而最后一次,使得孟获口服心服,达到了“心擒”,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6、关于“知苦”

  苦有八苦,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对于前七苦,诸经记载基本一致;而第八苦,有些经典上说是“五阴盛苦”,此经中载为“略五盛阴苦”,虽说差别不大,只是词序排列稍有不同而已,但是我觉得还是“五盛阴苦”似更妥。

  最后,让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A、知漏,知漏因,知漏报,知漏胜如,知漏尽,知漏灭道;

  B、知觉,知觉因,知觉报,知觉胜如,知觉尽,知觉灭道;

  C、知想,知想因,知想报,知想胜如,知想尽,知想灭道;

  D、知欲,知欲因,知欲报,知欲胜如,知欲尽,知欲灭道;

  E、知业,知业因,知业报,知业胜如,知业尽,知业灭道;

  F、知苦,知苦因,知苦报,知苦胜如,知苦尽,知苦灭道。

  如果把以上六点全部做到的话,那么就可以称作“达梵行”。(09.06.6)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平时与人说话,话还没说出口,自己要能够警觉到:这个话该不该讲?如果能利益众生,这个话就该讲;不能利益众生的,这个话就不需要说。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灾祸从言语里面生的。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话的人把你的意思错会,造成隔阂、造成对立、造成仇恨,变成冤冤相报,所以言语是祸福之门,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