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D 四、阿奴波经


2014/9/4    热度:268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D 四、阿奴波经

 

  四、阿奴波经

  说法地点:跋耆国的阿奴波都邑

  参加人员:阿难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阿难:佛陀乃以他心智所见,看见提惒达哆(提波达多)之堕地狱受苦难之事;并说如来大人之根智,得授记前后,各有三种人。其中有得清净之法,有得衰退之法,有得身坏命终而堕地狱者,以及得衰退法、得清净法、得现世般涅槃者;并劝人应勤加精进。

  这部《阿奴波经》,我本人对之是比较重视的。因为佛陀在此经中,提到了一个在原始佛教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他就是作为佛教叛逆者形象出现的提婆达多。关于提婆达多,我在《漫说长阿含》相关文章中曾经对之进行过粗浅的分析;而在一般佛教信徒的心目中,提婆达多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佛教叛徒,是破坏原始僧团和合的分裂分子。但是对于提婆达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从事分裂活动,一般人都不会去深究。当然,各种经论中对提婆达多的剖析基本上是一样的,归纳起来,大约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他是佛陀的堂兄弟,与佛陀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也有称其为阿难的胞兄);

  2、其生性容貌端正,聪明好学;

  3、在出家时间上,大体上与阿难、阿那律、优婆离同时期出家;

  4、其出家以后,颇为精进,“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读经、诵经、问疑、受法、坐禅。尔时佛所说法,悉皆受持”(《十诵律》)、“十二年中,坐禅入定,心不移易,诵佛经六万”(《出曜经》);

  5、在摩揭陀国弘法时,其以种种神通,深受王子阿阇世的礼敬,在王舍城一带受到僧俗二众崇仰,自认与佛陀同“姓瞿昙生释家”。因而提婆达多乃以佛陀“为诸四众,教授劳倦”为由,向佛“索众”。要求“令僧属我,我当将导”,佛陀则以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都未交托统摄教授众僧之责,何况提婆如此的“啖唾痴人”。遂令提婆达多心生嫌恨,而提婆达多所理解教义,也与舍利弗、目犍连不同。提婆弟子瞿迦梨、迦留卢提舍等则时常谤毁佛陀两大胁侍。

  6、在教团内有一定威望,据说有六群比丘、比丘尼拥护之;

  7、在种姓平等问题上,他有着强烈的种姓优越感,排斥低种姓比丘,最终衍生出释迦族比丘与十方比丘不和,导致后来佛教分化之因;

  8、为顺应盛行苦行之风,他提出了所谓“五法”的修行标准,并在僧团中进行推介。

  9、与阿阇世王关系密切,是怂恿阿阇世幽禁其父的始作俑者;

  10、为了能做上教主的宝座,他曾经多次设计谋害佛陀,均未得手(传说有刺客杀佛、推石压佛、狂象害佛、爪毒伤佛、抛车击佛等恶行);

  11、死后堕入地狱,但佛陀出于慈悲,仍为之授记。

  提婆达多据说在死前曾经发誓,说他的子孙在后世里会伪作沙门,专门从事破坏僧团和合、制造分裂矛盾等的恶事。我想,这或许仅是愿望而已。纵观当今佛教界,不守戒律、不行佛事、拔弄是非者大有人在,这些人是不是都是提婆达多的子孙?我们都是凡夫,当然无从分辨。不过提婆达多曾经以自创的“五法”而自我标榜,这点倒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关于“五法”的内容,诸经记载不甚一致,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

  1、尽形寿应为住兰若者,至村落者罪;

  2、尽形寿应为乞食者,受请食者罪;

  3、尽形寿应着粪扫衣者,受居士衣者罪;

  4、尽形寿应为树下住者,住屋者罪;

  5、尽形寿应不食鱼肉,食鱼肉者罪。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第一点是倡导比丘毕生住止于兰若,到远离人群喧闹的清净之处去修行,这本来没有什么错,佛陀其实也是这样主张的啊!但是提婆达多错就错在他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即倡导极端苦行化。到村落里去留宿一夜,难道对于修行就会起到破毁的反作用?我不相信。我们要明白这样一点,修道不仅是一种“修行”(行为),更是一种“修心”,现象的东西总是容易迷惑人的,而内在的素质却是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的身体在兰若之处修行,而心去留住于喧闹的街市,贪恋于五欲,如此这般,对于我们的修行,又有哪些实质性的助益呢?另外几点,比如说乞食、身着粪扫衣、树下坐以及不食鱼肉等,这些本身都没有错。但是,将它们绝对化就不对了,比如说乞食是对的,但是要求人家“尽形寿”——一辈子都要求去托钵乞食,哪个比丘能够做得到?不仅如此,如果偶尔做不到,或者不穿粪扫衣了,就将人家定罪,游街示众,这就更加有问题了。

  在提婆达多的“五法”之中,我们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思考:提婆达多提出的“五法”,是不是仅仅出于标榜自己,从而迷惑那些不明事理的比丘、比丘尼呢?而一部分比丘、比丘尼为什么会接受他的迷惑呢?因此我们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到当时僧团的另一面,即:一方面,苦行是古印度比较时髦的一种修行方式,比如说婆罗门教的僧侣,也讲究苦行,《经律异相》之中记载着一个婆罗门,为了向众人展示他的苦行功夫,专门在大街上跑到一大堆荆棘上去打滚,众人越是惊叹,他就越滚得欢,十分滑稽。提婆达多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要想谋取教主之位,没有一套迷惑人的修行方法,那是肯定行不通的。另一方面,提婆达多之所以提倡极端苦行,可能还说明了另外一个侧面,那就是佛陀时代的比丘,似乎离苦行的道路渐行渐远,像一些到村落去居住、受人家请食、受居士衣等等行为,似乎已成燎原之势。也就是说,那时的僧团队伍似乎开始倾向于贪图于物质条件的享受了。

  对于“食鱼肉”这一条我感到有些迷惑。我们知道,在原始佛教时代,由于托钵乞食是一种基本的就食方式,比丘们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到人家去乞食。对于被乞食人家,比丘当然是不能随意挑剔的,否则就会产生分别之心。那么,有的人家或许不会专门为托钵比丘准备食物,有时将自家食用的饭菜施舍给比丘一些,也是很正常的。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保证乞来的食物全部都是素食——我的意思是说,在原始佛教时代,吃素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或者进一步讲,佛教中所谓的“荦”,主要指的是大蒜、韮菜等具有强烈气味的植物,并非指鱼肉。那时的僧人是否戒食鱼肉,依我看可能会很成问题。提婆达多在他的“五法”之中,提到了“不食鱼肉”,从它的反面来看,那就是其时“食鱼肉”似乎已是公开的秘密,教团也并非严加禁止。后来大乘佛教从慈悲角度出发,禁止食用鱼肉,说明在佛教的早期,“食鱼肉”同样是司空见惯的。

  从这部《阿奴波经》中我们可以得知,此时提婆达多似乎尚在人世,他与世尊已经处于对立之势。这部经的说法地点,应该是在阿夷惒帝河(五河之一)的河边。从时间上讲,此时天气算是印度的夏季。有一天的傍晚时分,佛陀带上阿难,一起去河中沐浴。沐浴完毕后,师徒二人各自穿上衣服,然后坐在岸上,阿难拿着一把扇子,从背后替世尊驱暑。我觉得此经就是以他们师徒二人谈天的方式进行着。世尊回过头来,对阿难说:“阿难!提婆达多太放逸了,他死后一定会堕入苦难的地狱之中,在那里呆上一劫也得不到救济。”世尊接着对阿难说:“阿难,难道你不曾在别的比丘之处听说过提婆达多死后堕入地狱的事情吗?”

  阿难回答说:“我听说过的,世尊。”

  在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授记”。通俗地说,授记就是一种预言。但是这种预言只能由佛陀作出,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位祖师为他的弟子作“授记”。就是说,从授记的资格来讲,它只限于佛,菩萨、罗汉以及辟支佛都没有资格替人授记。其次,从内容上讲,授记一般是预言某人多少年多少年以后能够成就什么果位或者事业,当然,也有预言某人死后所受的果报,比如说像提婆达多死后下地狱,在一劫之内都无法获救。对于提婆达多,佛陀一向都是说他死后堕入地狱,从来没有预言他死后会升入天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提婆达多把坏事做绝,如果他有一点点的善处的话,佛陀都不会作如此授记。“我以不见提惒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这是佛陀授记提婆达多堕入恶处的现实根据。

  为了让阿难进一步了解授记的来历,佛陀宣讲了所谓的“大人根智分别”——就是说,佛陀会运用他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会清楚地看到久远劫后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状况。无论我们的后世如何,都是与现实所造之业密切相关,这就是善法与不善法的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亦即“清净法”与“衰退法”二者的关系。

  1、某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后知此人灭善法而生不善法。但是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此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

  譬喻1:犹如平旦日初,出时暗灭明生。

  譬喻2:犹如谷种,不坏不破,不腐不剖,不为风热所伤,秋时密藏。居士善治良田,以种洒中,随时雨溉,此种定会得转增长。

  2、某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然余有善根而未断绝,但必当断绝,此人得衰退法。

  譬喻1:晡日垂没时,明灭暗生。

  譬喻2:犹如谷种,不坏不破,不腐不剖,不为风热所伤,秋时密藏。居士善治良田,以种洒中,雨不随时,此种不会转而增长。

  3、某人不见此人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此人恶不善法一向充满秽污,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譬喻:犹如谷种,腐坏破剖,为风热所伤,秋时不密藏。居士非是良田,又不善治,便下种子,雨不随时,此种不可能转而增长。

  4、某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此人灭善法而生善法,然余有不善根而不断绝,从是不善根当复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

  譬喻:犹如燃火,始燃之时,如果别人再在燃火之上加上燥草槁森林,此火定会转增炽盛。

  5、某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然此人余有不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此人得清净法。

  譬喻:犹如大火燃烧了一会,如果有人把火移到空旷无物之地,此火不久后自当熄灭。

  6、某人不见有黑业如一毛许,此人善法一向充满与乐乐报,必生乐处而得长寿,如是此人即于现世必得般涅槃。

  譬喻:犹如火炭,久灭已冷,彼或有人虽益以燥草槁木,也无法复得炽燃。

  全经结论:

  第一种人,得清净法;

  第二种人,得衰退法;

  第三种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第四种人,得衰退法;

  第五种人,得清净法;

  第六种人,即于现世得般涅槃。(界定,2009年6月8日,南海普陀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停止抱怨是修行的开始,懂得反省是修行的进步,学会转念是修行的功夫。不要看别人的错,你看到的只是你的业障;不要怪境缘的恶,你遇到的只是你的因果;不要定自己的功,你成就的只是众缘的合和。名师是你的心,看你会不会拜;高人是你的念,看你会不会转;神通你的性,看你会不会用,阿弥陀佛!您辛苦了,早安吉祥,感恩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