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八)~C 三、薄拘罗经


2014/9/4    热度:398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八)~C 三、薄拘罗经

 

三、薄拘罗经

  说法地点:竹林精舍

  主讲人员:薄拘罗

  参加人员:异学外道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一异学问薄拘罗,其八十年来是否行欲事,薄拘罗于是为他而说出家学道八十年间之净行。

  首先要介绍一下这个薄拘罗。这位薄拘罗,我们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很显然,他是佛陀的弟子之一,意译为重姓、卖姓、善容。依《贤愚经·重姓品》所述,薄拘罗为舍卫国长者之子,幼时落入河中,为一大鱼所吞,至下游,鱼为奴所捕,并将鱼卖出,买者自鱼腹之中得到仍然生存的薄拘罗。薄拘罗的父母闻而求子,然买者不与,后由国王判为两家共养。在巴利文《长老偈注》中亦有此故事,且以其生国为憍赏弥,大河为遥扶那河。然依《大智度论》、《付法藏因缘传》所载,薄拘罗幼时为其母所嫌恶,尝被掷置饼炉及有热汤的釜中,皆不死,后被投入河中,为一大鱼所吞食,捕鱼师钓得此鱼,卖与薄拘罗之父,乃得救。另依《杂阿含经》、《贤愚经》所载,薄拘罗于过去毗婆尸佛之时为一长者,持三归不杀戒,因以一钱布施彼佛,尔后九十一劫常得无病福祐。另有记载谓在鞞婆尸佛之时,薄拘罗在槃昙摩国卖药,以一呵黎勒药供养诸比丘。由此功德,九十一劫不堕恶道,生于天上人间,得福乐自然。后来,薄拘罗归依佛陀,修道不怠,少欲知足,常乐闲静,遂证得阿罗汉果,被列为大弟子之一。且相传终生无有疾病,世寿一百六十岁,世称长寿第一。此外,《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四记载,杵山有薄拘罗仙人,下山归依佛,证不还果,为上首。据说此人又称“着树皮衣苾刍”,与上述之薄拘罗同名异人。

  在佛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也就是说从一般意义而言,经典一般都是佛陀亲口宣说。有时我们会见到舍利弗会代佛说法,当然,这里的“代佛说法”所说的“法”一般都得到了佛陀的印证,是符合佛陀的原义的。但是,佛陀灭度以后,佛陀弟子们所说的语录,能不能算作“经”呢?从这部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比如说“薄拘罗经”就是在佛陀灭度后不久,由佛弟子薄拘罗所说之法,这里也是可以被称作“经”的。如果这种先例一开的话,那么佛陀的嫡传弟子或者再传弟子们,会不会假借佛陀的口气而说法,然后冠以“佛说”呢?这个问题一旦参究起来,往往就会跑到学术的道路上去了,我在这里还是不要去乱说为好。

  这部经中明确交待,此时距佛陀刚灭度后不久,这位薄拘罗尊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有时我在打妄想,比如说,佛陀灭度了,结集的工作基本上由大迦叶来主持操办。那么,身为教主的佛陀,为什么不指定一个大弟子当他的接班人,继续当教主呢?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这个问题问的很幼稚,而且很没水平(或许是很无聊)。但是我想,比如说儒家,孔子走了,似乎也没有指定谁来当接班人,但是后来的孟子,被后世奉为“亚圣”,然后到了荀子,又成了继承衣钵的掌门大弟子。当然历朝历代都有大儒,比如说汉代的董仲舒——虽说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学份子,但是他对于独尊儒学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到宋代,又有了陈朱理学,这个理学的根子,还是离不开儒学,以解释五经四书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历朝历代虽说没有教主,但是起码传到了三代,即荀子这一代,这是有目共睹的。再看看基督教,从天主到耶稣,也是有着传承关系;而伊斯兰教,从穆罕默德之后,有了四大哈里发,也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是,我们将这些伟承汇兑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就是说在传承之中,会有冲突和矛盾,大家在阐释教主经典的过程中,会下意识或无意识地或多或少地渗入了个人的一些观点,结果使经典的本来教义越走越远。除了儒家之外——它不能称作是一门宗教,而只能说是一种思想流派——当今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宗教,都有一套清规戒律,这是各大宗教的共同特点。而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点在于,佛教不仅所规定的戒条比较多,而且还规定得比较细碎,甚至把戒律提到了“以戒为师”的高度,所以佛教对于戒的重视,在其他各大宗教中,是绝无仅有的。而在戒律之下,还有很多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制定出的“清规”。在现实生活中,清规所起的作用往往比戒律来得更为直接,比如说很多佛教弟子开口闭口总是“清规戒律”,“清规”前,“戒律”居后,这就是异教国土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变通反映。当然,对于戒律和清规,若从纯学术纯思想的角度去分析,这里面还有很多话题可以讲。

  这位薄拘罗尊者,居住在竹林精舍。有一天,有一个异学外道去拜访他。印度的外道很多,是哪种外道?我想在原始佛教时代,祼形外道,也就是所谓的尼乾子,一般与佛教走得比较近,因此,在巴利本中就表述为“裸形梵志迦叶”。这个异学与薄拘罗很熟,在薄拘罗未出家时,他们就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今天吃过午饭以后,闲来没事,就前后转悠,一不留神,就转悠到薄拘罗这个地方来了。可以说,这叫“无意识中的有意识”,表面上若无其事,漫无目的(即经中所说的“仿佯”),实际上他是有目标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想到薄拘罗这个地方,请教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贤者薄拘罗,汝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几时?”通俗地讲,就是问薄拘罗你修学佛法共有多少个年头了?

  薄拘罗回答说:“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

  其实这句话可以稍加探究一下。我们知道,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一说为四十五年,此处按前者计算),就算薄拘罗是在佛陀说法的中期出家,算二十五年,那么八十年减去二十四年,等于五十六年。也就是说,此时距佛陀灭度已经有五十六年了。退一步说,就算佛陀成道后薄拘罗很快出家,当他出家达到八十年的时候,距佛陀灭度也有三十多年了。那么说经中说“佛般涅槃后不久”,这个“不久”,并不是三年五年,而是三十年五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因此可以这么说,薄拘罗说此法时,其时间应该是处于第一次佛经结集和第二次佛经结集之间。而这期间,也是佛教高僧大德纷纷离世的高峰期。此时,像诸如十大弟子和绝大多数的上座弟子,基本上都离开人世了。而薄拘罗一直活到了一百六十岁,他在此时,可以说是位领袖级别的人物。除了他之外,从资格上讲,谁能与他比肩?

  这位异学继续问道:“薄拘罗,你开始学佛已来,是否产生过男女性欲之事吗?”说得更加直白一点,这个异学直接问薄拘罗:你自从出家以来,是否想过女人?出家的师付们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很多对佛教不了解的人,见到男众比丘,有时就会毫不忌讳地问这问那,什么都感到很好奇,有的动机不正,纯粹就是拿出家师付们寻开心似地抛根问底。比如说,师付啊,你为什么要出家啊?你们出家后讨不讨老婆啊?没有女人日子怎么过啊?如此等等,这些人的提问方式十分低劣,令人生厌。面对异学提出的这个刁钻的问题,尊者薄拘罗是如何回答的呢?

  薄拘罗说:“汝莫作是问,更问余事:贤者薄拘罗!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起欲想耶?异学!汝应作是问。”若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可以翻译为:“薄拘罗尊者,你自从学道以来,是否产生过非份的念想吗?”我的观点是,比丘以学道求解脱为本份,以证悟解脱以外的事为非份。

  接下来,薄拘罗谈了自己所具有的十一个“未曾有法”,也就是他所具备的十一个难得之处。它们分别是:

  1、八十年中,从未产生过贡高的念想;

  2、学道八十年,从未有过非份之想(欲想);

  3、八十年坚持服穿粪扫衣,并未因为自己八十年中穿服粪扫衣而产生贡高我慢之心;

  4、八十年中持粪扫衣,“未曾忆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未曾请他比丘作衣,未曾用针缝衣,未曾持针缝囊,乃至一缕”;

  5、乞食八十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乞食八十年而起贡高之心;

  6、乞食八十年,“未曾忆受居士请,未曾超越乞食,未曾从大家乞食于中当得净好极妙丰饶食啖含消,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忆入比丘尼坊中,未曾忆与比丘尼共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

  7、学道八十年来,“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句颂亦不为说”;

  8、学道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弹指顷头痛者;未曾忆服药,乃至一片诃梨勒”;——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的“诃梨勒”是一种叫“诃子树”上面所结的果实,它的药效是“败毒抗癌、涩肠止泻、敛肺保津”。《金光明最胜王经·除病品》称:“诃梨勒一种,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无忌药中王。”

  9、“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

  10、“我于三日夜中得三达证”(“三达证”即为“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11、“我结跏趺坐而般涅槃”。

  上述有关薄拘罗尊者所具有的十一个未曾有法,有几点需要讲一讲。

  1、关于第三点,说薄拘罗八十年中一直穿着粪扫衣,这种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可能性极大,用“真实不虚”来形容,并不为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佛陀时代,修苦行是一种很传统很时髦而且是很有市场的修行方式。佛陀初出家的六年,就是采用了极端苦行的方式来修行,到最后把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要不是及时食用了牧羊女供养了食物,可以说,到今天为止,我们仍旧生活在黑暗之中。佛陀成道之初,就意识到光靠极端的苦行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于是就果断地放弃了苦行。但是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佛陀放弃苦行,不等于从此开始享受生活。我们要知道,佛陀要放弃的是极端的苦行,对于生活之中的一般苦行,佛陀从来没有明确地表示过反对意见。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摩诃迦叶号称“苦行第一”,并被后世奉为禅宗初祖。他一生苦修,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说明真正的禅修,就是要抛弃掉物质享受,淡化甚至是排斥对于物质利益的欲想。佛陀灭度以后,苦行之风在印度很是流行。往深一步讲,佛教叛逆提婆达多在他的主张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张极端苦行,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还真地迷惑了不少人。因此我说薄拘罗尊者八十年中穿服粪扫衣的说法,是完全成立的。

  2、是关于第六点,这段话很有意思,我们不妨再看一下。“未曾忆受居士请,未曾超越乞食,未曾从大家乞食于中当得净好极妙丰饶食啖含消,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忆入比丘尼坊中,未曾忆与比丘尼共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其中的“未曾受居士请”,就是从来不到居士家里去吃饭,怎么请也不去,这是一种典型的苦行法门。我们从经典中,可以看到佛陀一般不拒绝居士们的饭食供养,而这位薄拘罗却从不到居士家里去应供,的确是行苦行。“未曾超越乞食”,就是乞食时不会挑选,专挑富人家却乞食,也就是后来的所谓“净好极妙丰饶”之食,这种事是为薄拘罗所不齿的。后面的话很值得玩味——“未曾视女人面”,就是说从来不会主动抬眼去看女人,这是对上面异学提问的“颇忆曾行YIN欲事耶”的间接答复。这位薄拘罗尊者做的很坚决也很彻底,不要去想女人,就是女人打自己身边走过,他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那么对于比丘尼的态度呢?主要有三点。第一,从来不到比丘尼的寮房中去;第二,不与比丘尼相互问讯。这个“问讯”,就是指彼此见面后合掌,然后说些吉祥平安之类的寒暄话;第三,如果与比丘尼在半路上见面时,从来不与比丘尼说话,见了如同没见一样,“熟视无睹”,形同陌路人。关于比丘与比丘尼的关系,在大陆佛教界,二者可谓泾渭分明,男众与女众基本上都是分寺而居。而在台湾佛教界,这点做得有些超前,一座丛林很多都是二众道场共修。当然,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在进步,再说台湾有台湾的特殊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3、关于第七点,有两个方面需要说说。第一个就是“畜沙弥”。我想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招收出家弟子”更为妥贴。沙弥是出家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众,所谓“畜”,一是陪伴,二是照顾,就是帮自己干点杂事,顺便对自己的身体和起居也有个照应——毕竟是一百来岁的老人家了。第二个就是“未曾忆为白衣说法”。这里的“白衣”,就是指除出家以外的俗家人,其范围极广。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小乘”的自利思想了。从境界上说,薄拘罗可谓证得罗汉境界的“圣人”,他完全有资格去教化世人。可是他坚决不肯,就是连说极短的“四句颂”也不肯说,可见他是不想与世人多啰索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要从薄拘罗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考虑。从性格上讲,愿意修苦行,他不看女人,就是连出家的比丘尼,他也不与她们说一句话,从来不打招呼。这样秉性的人,比较内向,他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和交流,如果让他向大众说法开示,那是不可思议的。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这个需要作进一步分析。我的观点是,能不能因为薄拘罗不愿意向白衣说法,从而就推论出它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小乘境界呢?我觉得不能下这样的定论。

  4、关于第八点,因为薄拘罗这个人很长寿,而且也极少生病,因而他说他自己从不吃药。身体好除了遗传因素外,与一个人的后天生活方式和心境状态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就薄拘罗养生这个话题,可以深入作些探讨。

  5、关于第九点,“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对于“结跏趺坐”这个词,很多人都很熟悉,而且都知道其坐法。但是,这种坐姿可不可以背靠着某一物体呢?这个问题需要探究。一般而言,比如在禅堂里,在参禅打坐时,背后都严禁靠着墙壁或者其他东西,据说它不利于气血流畅容易走火入魔。但是,通过薄拘罗的这句话,我们从反面就可得出当时的确有一部分人,在结跏趺坐时,背后靠倚着墙壁或大树的。古时很多都在树下坐禅,有时坐累了,就顺势将背靠在树干上,自然会舒服一点;可是这样会严重妨碍修行进程,使得习禅会事倍功半。但是究竟为什么不可以背靠着壁树,尚需要请教一些老禅师,方才知晓个中奥妙。

以上就谈这么多,其余未尽之言,留在以后再说。(2009。02.08.于南海普陀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天跟人不同,人跟神众不同,下面龙众是畜生,又不同。《华严》海会大众是来自十方诸佛刹土,不同的族类,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信仰,全部都能融合成一个,这是什么力量?性德流露。性德里面,没有四相(我、人、众生、寿者),没有四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这是性德,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是性德。我们今天所以没有办法,就是永远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包袱,我们不但学佛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所讲的义理我们都参不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