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五)~A 一、种德经
2014/9/4   热度:140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五)~A 一、种德经 (卷十五) 一、种德经 说法地点:鸯伽国瞻婆城伽伽池侧 参加人员:众比丘、种德婆罗门等人 经中大意:此经是佛陀在伽伽池边时,有一位具足着五法(种姓、讽诵、端正、持戒、智慧)的名叫种德的大婆罗门,赞叹佛德,曾说服其他五百名婆罗门去参诣佛陀。在与佛陀问答有关于婆罗门的缘由时,曾经打断其问话,而向诸婆罗门提起他的外甥──鸯伽。他说:我这位外甥虽具有了讽诵与端正的容貌,但因破戒不守道之故,不会被任何人所容纳。与此相同,假如缺少了五法中的智慧与持戒的话,则不会受人的尊敬。佛陀在此虽说五法具足为婆罗门,然而佛教是宁可舍弃前三项(种姓、讽诵、端正),也不主张将慧与戒予以毁弃,视慧与戒如左右手,是非常重视慧与戒的具足。佛陀说出家清净为之持戒者,而弃无明,得三明(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为之智慧。种德婆罗门听佛说法后即持五戒,做了佛陀的居家弟子。 (一)对于本经的初步印象 看了这部经,给我的最初的印象,就是与前面一些经在叙述手法上有些相似。在第七卷的《弊宿经》上,童子迦叶在拘萨罗国游行,与一个名叫弊宿的婆罗门进行了一番论议。当时所叙述的一些故事情节,与本经在开头的一些叙述手法上十分相似。而在第十三卷《阿摩昼经》里,对于沸伽罗娑婆罗门的一些描述,这些描述,与本经中对于种德比丘的描述如出一辙。因此我们把这三部经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便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这不足为怪,因为浩如烟海的众多佛经,如果要求它们都具备引人入胜的优美的文学语言,那是不太可能的。而整部《阿含经》,绝大多数对是为那些异域人所翻译,我们不能对他们有着太多的苟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弊宿经》、《阿摩昼经》以及本部的《种德经》,都曾提到过一个词,这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探讨过的“梵分”。看来,凡是在当地拥有一定名望的大婆罗门,都可以获得国王的赏赐。而这些赏赐,往往是以封地(封村或封城)的形式来完成的。比如说这部《种德经》,波斯匿王就把整座瞻婆城送给了种德婆罗门,并且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和徭役,这个种德就是这个城池的城主,说得难听点,他就等于是一个占城为王的土皇帝。在他所拥有的封地里,其政治、经济、司法、文化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具备高度的自治性,比如说,他发现自己的封地里有人犯了罪,他可以不经过上报(上一级政府或朝廷)就可以直接行刑。所以我们在前面的那部《弊宿经》中,就可以看到一些剥皮、挖眼,甚至把人人弄后敲碎骨髓等残酷刑罚。当然,佛经中有时为了说明一些教法而方便譬喻,也不能完全当真;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抚去表面的层层尘埃,总可以些许看到里面的真实社会情形。 让我们回到这部《种德经》。通过这部《种德经》,可以看出在古印度时期,虽然婆罗门阶层屡屡受到不同阶层的反对和冲击,包括佛教在内的一些教派,就公开反对婆罗门所主张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个错误,在当代来说,有时可以说简直是无稽之谈,但是在当时社会里,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因为种姓制度的核心是讲梵天从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了人类,从而有了贵贱之分。这种先定的贵贱理论,在很长时间内,成了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稳定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可以抛弃这些理论,也可以撇开种姓制度不去谈。但是有一点我们千万别忘了,那就是从当代的眼光去看,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去看,如果作为一个男人,如果现在让你去选择配偶,你是选择皮肤白皙细、长相标致的女孩呢,还是满不在乎于那些皮肤粗黑、面貌丑陋的女孩呢?这种答案大概不需要我来解答吧?我的意思是,无论是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度,还是近代西方的种族歧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即人的最原始的审美观,总是会认为白的细的总比黑的粗的好,“以貌取人”不是一句笑话,它往往有着很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传说中的婆罗门种姓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他们有着欧洲人的血统,首先在长相上很庄严,在皮肤上更是白皙好看。我们在前面的经文中也已经看出这一点了,即好看的人总会自傲,而长相丑陋的人在惭愧之余,便会生起愤恨之心,然后双方便开始生起仇视心理,结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长相好的人变得不好看了,而本来就长得很丑的,现在却变得更加丑陋了,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是佛教的观点,不是我一己之见。 而且,在种姓平等的观念上,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大家都可以成佛,这是大方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人总是要分成三六九等的,因此,我们要理解,佛教是主张佛性平乱坟堆中间,人人都可以趋向佛道,甚至连断了佛性种子的“一阐提”皆有成佛的可能,但是我们切莫把佛性平等与现实平等相混淆了,事实上二者也是很难做到完全一致的。比如说我们在谈到“马阴藏”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女人就不能直接成佛呢?原因就是女人不具备马阴藏之相(佛陀所具备的三十二相之一),只有女转男身了,才能成就佛道。因此我们要正解地领会佛经中所蕴含的真意与本意。 我们在前面说了,尽管婆罗门种姓受到了种种的责难,有的经典里记述说那些从事婆罗门教的教徒们,只会干些祭祀之类的欺骗老百姓的勾当。但是不可否认,婆罗门教中也不乏一些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比如像这个种德婆罗门,就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很多想法都很有见地,可以说远远在那些平庸之辈之上。具体如何不简单法,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重要在断烦恼、了生死、离苦得乐。如果能明心见性,则烦恼不断而自断,生死不了而自了,众苦不灭而自灭,诸乐不求而自得。照此看来明心见性是修行人的一桩极重大的事件。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