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七)~B 昼梦之喻


2014/9/4    热度:145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七)~B 昼梦之喻

 

  (五)昼梦之喻

  但是,对于迦叶的回答,弊宿婆罗门仍是表示不满意,他仍是否定所谓来世的存在。他说:“迦叶,我所被封赐的土地的村人,有作贼的人,后来被捉,然后将作贼的人带到我的跟着。我说:将此人捆绑起来,放在于大锅之中,用盖子把大锅盖好后,再用皮围起来,然后涂上厚厚的泥土,使它牢固紧密,不可使其有些泄漏之处。做好后,就用火把他煮熟。我在于那个时候,欲观知那犯人的精神所出的地方,就率诸侍从,大家围绕着这口锅观看,然而都看不见这个贼人精神出来的地方。我们又把锅打开察看,还是没有看到有什么精神往来的痕迹。从这里我就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他世的问题。

  迦叶听了后,就反问弊宿:“婆罗门,我且问你:当你在高楼息寝而卧之时,是否曾经梦见过山林、江河、园观等景象呢?”婆罗门回答说梦见过的。迦叶接着问:“你当作梦之时,居家的眷属,曾经侍卫你吗?”当得到了婆罗门肯定的回答后,迦叶又问道:“婆罗门!你的眷属们看见你的识神有出入吗?”婆罗门只好回答说:“我的眷属们是不看见的。”

  对此,迦叶进一步说:“既然如此,那么你现在还活现在世间,而对你的识神的出入,包括你自己,任何人都未曾看见,更何况死后之时呢?你不可以用眼前之事来观察众生。”

  接下来,迦叶作了一个譬喻:有一种比丘,在初夜(下午五至九点)以及后夜(凌晨一点至五点),都抛弃睡眠而精勤修行,专心于佛法的修炼。他们以禅定之力,修证到了天眼的神通。他们时常运用天眼通,来观察众生死后的去处。那些众生死后,有的转生到他处,有的从他处转生到此处,这些死者以后寿命的长短、颜色的好丑,都是由他所受的果报而决定的。这些运用天眼,都是可以观察得到的。但是你却是肉眼凡胎,没有达到天眼的境界,你又如何能得知众生死后的去处呢?你不能因为自己看不见,就断言没有啊!

  (六)事火之喻

  但是,这个弊宿的婆罗门并没有迦叶所作的种种譬喻而信服,他仍是坚持他的顽固的立场,即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他世。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也举出一例:在他所封之地,有一个作贼的人,后来被逮住了。他就命令将这个盗贼捆绑起来,然后活剥他的皮,看看里面的神识到底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血肉模糊之外,什么都没有看见。接着他又命令把这个贼人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将贼人的身体作彻底地分解,然而仍是没有见到识神的踪影。后来他气急败坏,又命令左右截断贼人的筋、脉、骨架,并敲碎他的骨头,但是我们忙活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着。由此可以断言,世间根本就没有所谓他世的存在的。

  迦叶在此再作譬喻:过去有一个梵志,是事奉火神的外道。有一次,他在他所修行的林子里捡到一个婴儿,就带回家去养活。转眼之间,小孩已长到十岁。有一天,这个梵志有事要出趟远门。临行之前,他对孩子说:你要好好看护好我所事奉的火种,千万不要让它熄灭了。如果一旦熄灭,你就采取钻木取火的方法,把火种点着,让它继续燃烧。

  梵志走后,这孩子开始时还算规矩,老实地呆在火旁看守。但是孩子天性贪玩,不久便跑出去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了。等孩子回来的时候,火种早已熄灭了。此时孩子非常懊恼,他就想起养父临行前所讲的话,就想方设法寻求火种。他用嘴吹灰,用斧子劈柴,把柴放在石磨中使劲地磨捣……无论他怎么使劲,就是弄不出火种来。弄到最后,孩子只得眼巴巴地瞅着熄灭的火种发呆,希冀能发生奇迹。

  后来这个梵志远行而归,当他发现火种已灭,就问孩子:你怎么不按照我所说的钻木求火呢?孩子说您说的方法我用过了啊,可是就是弄不出火来。这位梵志也没有过于责怪孩子,就让孩子在一旁看着,他亲手用木钻出火来。他对孩子说:你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你把木头弄断了,弄碎了,于事又有何补呢?

  迦叶说到此,就对弊宿婆罗门说:你把人弄死了,又是剥皮又是敲骨吸髓,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像我们出家比丘,都是不分昼夜,精进修行,并获得天眼的神通。我们运用天眼,就可以知道众生死后的去处,或上生天界,或堕入地狱,我们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你弊宿现在却用秽浊的肉眼,又怎么能知道众生死后的去处呢?由此可知,这世间必有轮回,必有他世。

  (七)称铁之喻

  虽然迦叶的比喻非常巧妙,讲的也很在理,但是这位婆罗门仍是无法接受他的观点。他接着又举出一例。他说在他所封的村落里,有一个人犯了重罪,需要处以极刑。于是他就对一旁行刑的人说:“你们不要一下子让他死了,也不能损伤他的皮肉。要让他慢慢地死去。”那么采用什么办法可以既不损伤皮肉且不流血而死去呢?大约是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这位婆罗门命人将罪犯的死前和死后的重量分别量称,发现死前轻,而死后重,二得重量是不一致的。于是这个婆罗门得出结论说:为什么人活着的时候轻呢?那是因为他的识神还在体内,能够说话,意识清醒;为什么死后身体变重了呢?那是因为识神已灭,又不能说话的缘故。由此便可以看出,人死神识即宣告消亡,神识消亡了,自然就没有什么来世与他世的区分了。

  此时迦叶也反问弊宿婆罗门一个问题:好比人称铁的重量,是冷铁重呢,还是热铁重呢?婆罗门答道:热铁被烧得通红,自然是柔软而轻;而冷铁则冰凉坚硬,自然比热铁重啦。迦叶听后,就说人死后就好比冷铁,而人活着就好比热铁,自然是死前轻而死后重。

  (八)贝声之喻

  但是婆罗门对于迦叶的观点仍不予认同。他再举一例:他有个亲族,病得很严重。他曾经去探望过,并对服侍病人的侍从说:你把病人扶一下,让他右胁而卧(即我们所称的吉祥卧),又使他左胁而卧,如此反复数次,这个病人都可以轻易做到。可是等他死后,我再叫人扶他左卧和右卧,无论我们怎么想办法,死者再也不能自由屈伸了。人活着的时候可以行动、言语一切自如,而死后却如枯木一堆,看来他世之说根本是不成立的。

  但是这位迦叶尊者的确很有智慧,他接着又作了一喻:从前有一个国家,不曾闻到贝声(用贝壳所做的简易乐器)。这时有一位善能吹贝的人到了这个国家。他进入一个村庄内,就拿起贝吹了一段,然后就把贝放在地上。而村里的男女老幼从未听过这种声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惊慌失措地朝着贝声的方向赶来。他们见到这个吹贝的人就问:刚才你所吹的是什么声音啊,这么清彻动人的声音,我们还头一次听到。你是如何弄出这种美妙的声音的呢?那个吹贝人就指着地上的贝说:刚才大家听到的,就是这个东西发出的。村民们很好奇,就拾起地上的贝反复观看,反复抚摩,都满腹狐疑地问吹贝人:这个东西会发出声音?你说什么我们都不信的。你说会发声,为什么到了我们手里,就发不出声音了呢?那个吹贝人没有办法,就取过贝来放在嘴上,吹了一通。如此演奏了好几次,这些村里人忽地恍然大悟:我们终于搞明白了,刚才所发出的美妙的声音,并非是这个贝壳发出的,而是你往贝壳中吹气,它才发出声音的。如果你不往贝壳里面吹气,贝是永远也不会发出声音来的。

  迦叶于是总结道:人也是这样的。由于我们人活着的时候,有意识,有呼吸,就能够弯胳膊抬腿,能够睁眼看东西,能够开口说话。当我们死了,没有了意识,没有了气力说话,自然就像那个贝壳一样,什么也不能做了。迦叶于是就做弊宿的思想工作:你的脑中为邪知邪见所充斥,我劝你还是将它们放弃,何必徒增苦恼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不学佛,哪里知道人生的目的,一定是糊里糊涂过一辈子,永远在六道里头流转,无有出期,这很可怜!谁能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除佛之外,没有人能帮助。佛为什么到世间来?世间有一些人有这愿望,不想再搞六道轮回,想脱离六道轮回,但是研究不出理论,想不出办法。佛看到这样的人,他有愿望,他的缘成熟了,佛就来了。佛把六道轮回、四圣法界、一真法界这些宇宙人生真相给我们说出来。六道、十法界,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佛全部讲得很清楚,让我们生大欢喜心,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能从中得真实殊胜的利益?“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