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九)~C 九成法
2014/9/4   热度:285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九)~C 九成法 九、九成法、九修法、九觉法、九灭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难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证法 1、九成法:即九净灭支法(九种清净勤支):①戒净灭支,②心净灭支,③见净灭支,④度疑净灭支,⑤分别净灭支,⑥道净灭支,⑦除净灭支,⑧无欲净灭支,⑨解脱净灭支。 2、九修法:即九喜本:第一为喜,第二为爱,第三为悦,第四为乐,第五为定,第六为如实知,第七为除舍,第八为无欲,第九为解脱。 3、九觉法:即九众生居。①天及人,②梵光音天,③光音天,④遍净天,⑤无想天,⑥空处住,⑦识处住,⑧不用处住,⑨有想无想处住。 4、九灭法:即九爱本。①爱,②求,③利,④用,⑤欲,⑥着,⑦嫉,⑧守(守财奴),⑨护(护财护名护利养)。 5、九退法:即九恼法。也称九瞋害事,将其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各三种,计为九种。①有人已侵恼我、②现在侵恼我、③当来会侵恼我;④我所爱者已被侵恼、⑤我所爱者现在被侵恼、⑥我所爱者当来会侵恼;⑦我所憎者已被爱敬、⑧我所憎者现在爱敬、⑨我所憎者当来会爱敬。 6、九增法:即九无恼。他人已恼我,我再恼又有什么益处呢?①已不生恼,②现在不生恼,③当来也不生恼。我所爱者,他已侵恼,我恼又有什么益处呢?④已不生恼,⑤现在不生恼,⑥当来也不生恼。我所憎的,他已爱敬,我恼有甚么益处呢?⑦已不生恼,⑧现在不生恼,⑨当来也不生恼。 7、九难解法:即九梵行。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会产生九种因果次第:①信,②戒,③多闻,④能说法,⑤养众,⑥在大众中广演法言,⑦得四禅,⑧于八解脱逆顺游行,⑨尽有漏,于现法中自身作证。如果一位比丘,虽然有信,然而并不持戒的话,则梵行就不会具足。比丘既有信,又有戒,才会梵行具足。其次,如比丘有信,也有戒,然而不多闻的话,则梵行不会具足,比丘有了信,有了戒,有了多闻的话,则梵行会具足。……如此推演下去,当九种全部具备以后,这时候可以说梵行真正具足了。 8、九生法:即九想。①不净想,②观食不净想,③一切世间不可乐想,④死想,⑤无常想,⑥无常苦想,⑦苦无我想,⑧尽想,⑨无欲想。 9、九知法:即九异法(提示一系列的异因异果)。①生果异、因果异,②生触异、因触异,③生受异、因受异,④生想异,因想异,⑤生集异、因集异,⑥生欲异,因欲异,⑦生利异、因利异,⑧生求异、因求异,⑨生烦恼异、因烦恼异。 10、九证法:即九尽(九种相继之尽)。①如入初禅的话,则声刺灭(对于声等贪欲想都会息止)。②入第二禅时,则觉观(寻伺)刺灭。③入第三禅时,则喜刺灭。④入第四禅时,则出入息刺灭。⑤入空处时(空无边处),则色想刺灭。⑥入识处(识无边处)的话,则空想刺灭。⑦入于不用处(无所有处)时,则识想刺灭。⑧入于有想无想处的话,则不用想刺灭。⑨入于灭尽定时,则想受刺灭。 十、十成法、十修法、十觉法、十灭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难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证法。 1、十成法:即十救法(十种救护事之法)。①比丘具足二百五十条戒(分为八个部分: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四提舍、百众事、七灭诤)。威仪也具足,看见有小罪时,也会生大怖畏,都平等而学戒,其心并不倾邪。②得善知识。③言语中正,多所合受。④好求善法,分布而不悋。⑤诸梵行人有施设之处,都会辄往去佐助,不会因之而为劳,所谓难为而能为,也会教人去做。⑥多闻,一有所闻,便会能持,未曾会忘失。⑦精进,会灭不善之法,而增长善法。⑧常自专念,并没有其它之想,回忆本来的善行,都如在于目前那样。⑨智慧成就,都观察法之生起消灭,都以贤圣之律,去断除苦本。⑩喜乐于闲居,专心而思惟,在于禅定当中,并没有调戏。 2、十修法:即十正行(八正道与正解脱、正智):①正见,②正志(正思惟),③正语,④正业,⑤正命,⑥正方便,⑦正念,⑧正定,⑨正解脱,⑩正智。 3、十觉法:即十色入(十处,十二入中除去意和法的其余十入)。①眼入,②耳入,③鼻入,④舌入,⑤身入,⑥色入,⑦声人,⑧香入,⑨味入,⑩触入。 4、十灭法:即十邪行(八邪道加邪解脱、邪智)。①邪见,②邪志(邪思惟),③邪语,④邪业,⑤邪命,⑥邪方便,⑦邪念,⑧邪定,⑨邪解脱,⑩邪智。 5、十退法:即十不善行,身三口四意三。杀生、偷盗、邪YIN(以上三种属于身业)、两舌、恶骂、妄言、绮语(以上四种属于口业)、贪取、嫉妒、邪见(以上三种属于意业)。 6、十增法:即十善行(身三口四意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两舌、不恶骂、不妄言、不绮语、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 7、十难解法:即十贤圣居。①就是比丘除灭五枝(断除贪、瞋、憎眠、掉悔、疑之五盖),②成就六枝(防护六根),③舍(另指护,即以心护念),④依四(依熟思而从事一法、忍受一法、遣除一法,远避一法),⑤灭异谛(舍除异学之所谓真谛,也就是灭除异学之邪见),⑥胜妙求(寂灭),⑦无浊想(没有欲思、恚思、害思),⑧身行已立(身行寂静),⑨心解脱(由于心之解脱那些贪瞋痴),⑩慧解脱(由慧而得的解脱,自知断除贪瞋痴而证无生)。 8、十生法:即十称誉处(坚信、持戒、少欲、知足、闲静、多闻、精进、专念、禅定、智慧)。①如比丘自己得坚信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诸得信者。②自己持戒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一再的会称叹诸持戒的人。③自己能少欲后,也会为人说,也一再的称叹诸少欲的人。④自己知足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诸知足的人。⑤自己乐于闲静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乐于闲静的人。⑥自己多闻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诸多闻的人。⑦自己精进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诸精进的人。⑧自己专念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诸专念的人。⑨自己得禅定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叹得禅定的人。⑩自己得智慧后,也会为他人说,也会一再的称赞得智慧的人。 9、十知法:即十灭法(灭除由十种不善行所引起的恶不善之法)。正见、正志(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 10、十证法:即十无学法(初果至三果为有学,第四果为无学。无学法即为是阿罗汉道)。①无学正见,②无学正志,③无学正语,④无学正业,⑤无学正命,⑥无学正方便,⑦无学正念,⑧无学正定,⑨无学正解脱,⑩无学正智。 以上我为舍利弗代佛所说的“十上法”,从一至十,共讲了550种术语。当然,如我们细加分析,便会发现其中有些名词虽然表述不同,但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却是一样的。当然,在这里我还是要再次说明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使用环境中的差别。比如我们平常讲的“烦恼”,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大众化的佛教名相,但是它的别名很多,比如像“惑”、“随眠”、“缠”、“盖”、“结”、“缚”、“漏”、“取”、“系”、“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等别名。这些烦恼的别名中,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但是它们所起的作用是有区别的,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这些众多的名相术语。 坦率地说,对于上述那些名相,我的态度是一致的,我也所知甚少,甚至对一些名相还相当的陌生,想摸清它们的原意都相当地费劲,更不用说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了。在这里,我要表达我的歉意。如果由于我的词不达意或对佛教经典的误读,造成读者的偏信或偏见,那么我将会罪障无边。 和上面的那部《众集经》一样,舍利弗在每说完一法后,都会重复这样一句话:“是为……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也就是说,这些法都是佛陀经过修证后亲口宣说过的,它们都是平等之法,适合所有的众生,且没有半点虚假,如今我舍利弗毫无保留地加以复述一遍。舍利弗代佛说完法之后,照例要请佛加以印可,说明这些法的确是属于佛陀的观点,没有掺杂舍利弗个人的因素。 二、增一经 说法地点: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千二百五十人 法会主讲:佛陀本人 经中大意:本经所说,与上面的十上经的区别有两处:第一,是经典的主讲人不同。十上经是舍利弗代佛说法,而此经则是佛陀亲自宣讲;第二,是说法地点的不同,此处为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第三,十上经讲的是从一至十法,计550法;而此经所讲的是从一成法至十成法,但其中只讲了五种法,即成法、修法、觉法、灭法、证法,共计275,其余的五种即退法、增法、难解法、生法、知法则没有讲。除了上述三点不同以外,其余均为一致。因此我在此就不再重复了。 以上为第九卷的全部内容。 2008年9月17日草就于普陀山佛教协会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缘。世间万物皆有相缘,缘是机遇,缘是达观。二空。空是智慧,包容宽恕,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三悟。悟为慧根,启发心智,世事洞明皆学问。四善。心怀悲悯,心存感恩,积善行,帮助别人。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应天下之变;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爱天下之善。 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