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K


2014/9/4    热度:19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K

 

  1158经:本经是妻子引导丈夫信佛从而生起净信的记载。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古代印度,从总体上讲,一般而言总是女子信佛居多,而且也比较虔诚。本经中的有一位婆罗门女名叫婆肆吒,不仅崇信三宝,而且在个人修持方面也很有建树,经中说她“于佛、法、僧已离狐疑,于苦集尽道(四谛)亦离疑惑;见谛得果,得无间慧”。无间慧即“无间等之慧”,也就是具备了初果以上的智慧。一个女子能在四谛上获得“离疑惑”,那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女居士的丈夫对佛教并无信仰,然而却也并无恶感——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然而其夫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每当婆罗门女遇到不顺心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时,总会“即称南无佛,向如来所住方面,随方合掌”,并且口中念念有词:“南无多陀阿伽度(归命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身纯金色,圆光一寻,方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善说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师!”这是对佛陀的称念,或者是求得佛陀的感应与帮助。从这些经句的表述中,我们分明见到了后来念佛法门以及菩萨寻声救苦法门的影子。

  对于婆罗门女口中的念言,夫婆罗门心里很不高兴,他甚至怀疑妻子中了什么魔法,或者是某种鬼神依附在妻子身上。每当妻子念这段话时,他都会大声对妻子说:“为鬼著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沙门。黑暗之分,世所不称。”从婆罗门夫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信仰本宗婆罗门的教义,对于佛法并不予以认同,甚至认为佛陀的说教是不为世间接受的一种“歪理邪说”。为了“挽救”妻子,婆罗门夫决定当面质问佛陀,用辩论的方式使佛陀屈服,“我今当往共往共汝大师论议,足知胜如。”

  当面见佛陀后,婆罗门夫说了一偈:“为杀于何等,而得安隐眠?为杀于何等,令心得无忧?”要除灭什么东西,才能使我们每天能睡个安稳觉,而且能使我们内心从此以后无忧无虑?佛陀回答:“杀于嗔恨者,而得安隐眠。杀于嗔恚者,而心得无忧。嗔恚为毒本,能害甘种子;能害于彼者,贤圣所称叹;若能害彼者,其心得无忧。”在这里,佛陀重点以“嗔恚”为重点,宣讲了嗔恚的极端危害性。佛陀为什么要以“嗔恚”为突破口呢?原因是该婆罗门夫犯了这样的毛病,每当妻子开始感念佛陀以及三宝的恩德与加被时,婆罗门夫都很不高兴,还认为妻子是被“鬼神附体”。所以佛陀说法很讲究对机,在时机和场合以及因缘方面都很处理得都很到位。佛陀在这里说,若我们在身口意三者上面均能做到无嗔无恨,那么不仅夜夜安稳入眠,而且从此以后可谓心安无忧,连神仙都会钦羡三分。

  在佛陀座前,一切闻法者的思想觉悟普遍较之以前大有提高。当婆罗门夫听完佛陀的一偈后,便立马有所醒悟,他“闻佛所说,示教照喜”后,很是开心。于是佛陀为他“次第说法,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说欲味著为灾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随顺,福利清净,分别广说”后,婆罗门夫便“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律得无所畏”,从此以后皈依三宝,“尽其寿命,为优婆塞”。后来,在其妻的帮助下,婆罗门夫剃发染衣,成为一名比丘,并最终“得阿罗汉,心善解脱”。(11.28.)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古人讲“淡泊明志”,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淡泊名利,养清净心、养平等心。 日常生活当中,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地方,心地总是保持清净、平等,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不动道场”,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真正净土。 “心净则土净”,净土在哪里?真正的净土是在心里头。你现在就居净土,将来舍报之时,一定往生弥陀净土,这个净土跟西方净土感应。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