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G


2014/9/4    热度:126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G

 

  1185经:本经叙述洗浴自心之法。

  有一位婆罗门见到佛陀经常在孙陀利河岸边习定,便前来询问:“瞿昙!至孙陀利河中洗浴不?”佛陀觉得这种问话有些突兀,随之反问道:“何用于孙陀利河中洗浴不?”为什么要到河中洗浴呢?回答是“孙陀利河是济度之数,是吉祥之数,是清净之数,若有于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诸恶。”印度人喜欢到河中洗浴,除了降暑功用外,最大的功效恐怕就是为了“济度”、“吉祥”、“清净”,从而最终“除人一切诸恶”。到河中沐浴可以清净身体,并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能不能使我们得到“济度”,并能将我们的一切恶都却除干净,恐怕连半点把握都没有。所以佛陀在回答的偈颂中,提到“愚者常居中,不能除众恶”,在河中众中洗浴者中,愚蠢不明之辈、为非作歹之徒可谓比比皆是,这些人是不是通过在河中的几次洗浴,从此以后便洗心革面,变成彻底的好人了呢?十分危险,而且希望几乎渺茫。也就是说,自身的清净并不是用河中洗浴的方式可以获得,所以佛陀说“其清净之人,何用洗浴为?”再者,佛陀说“其清净之人,何用布萨为?”如果用河中洗浴的方式可以获得身心的清净,那么布萨就等于一无是处了,可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人虽然在河中洗浴无数次,却仍然在僧众面前布萨自举其罪呢?可见在孙陀利河中洗浴,最多只能洗除色身上的污秽,对于自心垢秽(罪恶)的蠲除,可以说没有半点帮助。

  那么真正能够洗除心中贪垢沐浴方法又是什么?佛陀接下来说:“净业以自净,是生于受持,不杀亦不盗,不YIN不妄语,信施除悭垢,于斯而洗浴。于一切众生,常起慈悲心,井水以洗浴,用伽耶(河名)等为?”常摄戒善,常行布施,常起慈悲,这才是正确的自我洗浴方法。孙陀利河名为圣水河,其水实与井水或其他河流的水并无根本的差别。即便是被全印度人共认为圣河的恒河之水,也同样起不到消除罪障的功用。内心的清净,决不是任何外在之水所以洗除,“内心自清净,不待洗于外”,因为“以水洗尘秽,不能净其内”。

  这则经典告诫我们:使用一切外在手段,来企图使自心尘垢得以清除并获得内心的清净,不仅毫无助益,而且徒劳无功。解决自身烦恼乃至罪业的根本办法,便是广行十善和量力布施,并常怀惭愧,戒止十恶。这便是经中所说的“心灵洗浴法”。(12.31.)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是善根?善根是能信能解。听到弥陀名号,看到弥陀经典,你就能信,你就能解,这是善根。 什么是福德?福德是能愿能行。你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真正把一切放下,老实念佛,这是福德。念佛是福,能够有真的愿望,发心念佛的人,可以说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大福德人,没有人比他的福德更大。不肯依教修行,虽然信了,虽然解了,不肯去干,这个人虽有善根,没有福德。什么是因缘?你遇到《阿弥陀经》,你能够听到法师讲这个经典,这是因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