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C


2014/9/4    热度:13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C

 

  1025经乃为佛陀为年少比丘作“临终关怀”,即在比丘临终之际为其说法,使其诸根喜悦。本经与1023经大体相似,一伴新少新学比丘“独一客旅,无人供给住边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笃”,着实可怜。佛陀前去探视,并问其为何变悔?该比丘回答说“我年幼稚出家未久,于过人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终之时,知生何处?故生变悔。”可以看出这位比丘所担心的,乃是自己出家不久,所学的知识也很少,眼下即将离世,不知死后归处,所以心生忧戚。佛陀问其:“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复问:“比丘!于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继而复问:“云何,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识耶?”最后复问:“若无眼识则无眼触耶?若无眼触,则无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苦乐、不苦不乐耶?”对于佛陀提出的这些问题,该比丘均回答“如是,世尊!”

  在这里,佛陀所说的实际上就是根境识三者的关系,所谓“三事和合生触”。“有眼故有识”,根与识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物,就是“境”(内境外境)。当三者和合而引起心的萌动,即“触”——它是意识的前期阶段,不是真正的意识。由触而生起受,此时神经中枢开始发挥作用,便有了苦乐之感。若能感觉到苦乐,我们最本能的意识便开始有了分别。这种意识的分别,动物也有,但是没有人类那么具体。由触而生受,这个受,就是我们对内外二界的感受和心理反应。如果向上追溯,如果根境识三者不再相互杂染,那么触则不会缘生于受;如果受不生起,则无苦与乐的分别。所以从源头上讲,还是要从“触”上入手。故而佛陀总结道:“是故,比丘!当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终,后世亦善。”

  佛陀示教照喜后,从座离去。此比丘临终之际,“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呈现了很多瑞相。对此,世尊当着诸比丘的面为其授记道:“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闻我说法,分明解了,于法无畏,得般涅槃,汝等但当供养舍利。”所给予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所谓“为彼比丘授第一记”。(8.17.)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辈子,一身都带著病,为什么念不好?念得不如法,如理如法,效应就不可思议。什么叫如法?《佛说阿弥陀经》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有没有做到?做到了就是如理如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