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E
2014/9/4   热度:15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E 761与762经讲有学与无学的区别。什么叫有学?从本经而言,是尚未成就八正道业者,也就是尚在学习进取之中,“谓学正见成就,学正志、正语……正定成就,是名为学”;而无学就是“谓无学正见成就……正定成就”。而在762经中,则对何为有学无学作更明确的解说:“谓无学正见成就,乃至无学正定成就,是名圣漏尽。”从这里可以得知,成就无学乃是成就漏尽,而有学距漏尽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按照原始佛教来理解,所谓漏尽就是成就阿罗汉果位,而阿罗汉以下,从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四向三果之圣者,皆称为有学之位,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向三果”。因此在《俱舍论》中说“四向三果皆名有学”,也是以原始经典的说法为依据,并非凭空杜撰。 763经简述何谓八圣道分,764经指出由于修习八圣道之故,而依于远离、依于无欲、依于舍,而向于舍。766经叙述修习八正道的功德与利益,“若比丘正见清净鲜白,无诸过患,离诸烦恼,未起不起,唯除佛所调伏,乃至正定亦如是说。”修八正道,首先要“正见清净鲜白”,这是前提;如果完整地修习八正道,并且皆是“清净鲜白”,那么就可以离诸过患,离诸烦恼,令烦恼消灭不起而智慧增长不息。767经谈到何谓不善聚,何谓善聚。经中说五盖为不善聚,而八正道为诸善法聚。在前面的诸经中,也曾提到七觉支为善法之聚,这些都是善法之一,相互之间并不冲突。 在768经中谈到了阿难生起之念:“半梵行者,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这种念头对不对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然是正确的。一个人如果修持功夫不到家,或者正处于有学之位上,在阿难看来是不能称之为“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的。而“半梵行者”虽说在尽力克服自身所存在的各种毛病习气,然而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彻底地根除,有时候甚至还时不时地犯些小错误,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前进三步后退一步,总体来讲是进步了,但是还不完满,在前进中还存在退转情况,这样一来只能称之为“半梵行者”。对于这半梵行者而言,优点远大于缺点,但是仍然达不到“纯一满净具梵行者”的标准。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真正的“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必须具备这样的标准:“令诸众生修习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正定”。现如今所说的“善知识”定义失之宽泛,大凡努力学佛修习,并且具有模范带头作用者,皆可称这为“善知识”。坦率地说,在当今社态之下,完全具备阿难所说的那个高标准严要求,恐怕只能从古德典籍中去细细搜寻比对了。(3.17.)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检验修学进步,不在于读了多少经,做了多少善事,亲近了多少法师。而在于内在的慈悲和智慧是否增加,烦恼是不是少了,每一个行为的背后的发心是怎样的。人每天都在发心,是发嗔恨的心、贪婪的心,还是发慈悲的心、利他的心?发什么心,就成就什么。别被自己看似精进的行为迷惑住了,观好这颗心,才是修行的开始,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