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C


2014/9/4    热度:172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C

 

  804经叙述修习出入息念,可以断诸觉想。“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者,断诸觉想。”这里的“觉想”,即执取外境之想,乃为凡夫之想。对于我们的觉想,佛陀曾经作过这样的譬喻:“如龟善方便,以壳自藏六。”就是我们在调治身心方面,要向乌龟学习,“比丘习禅思,善摄诸觉想。其心无所依,他莫能恐怖,是则自隐密,无能诽谤者。”

  第805经是佛陀对弟子的开导记述。有一天佛陀问诸比丘:“如我所说安那般那念,汝等修习不?”此时有位阿梨瑟吒比丘起身合掌向佛:“世尊!世尊所说安那般那念,我已修习。”佛陀闻后就问到你是如何修习的?这位比丘如是回答:“世尊!我于过去诸行不顾念,未来诸行不生欣乐,于现在诸行不生染著,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关于这种修法对还是不对,我们没有本领加以判别。该比丘以“诸行”为立足点,对过去诸行不会顾会,对未来诸行不生欣乐,而对现在的诸行也不会生起染著。从总体而言,应该大致没错。佛陀对此首先表示肯定,说“汝实修我所说安那般那念,非不修”。在佛陀看来,此比丘也只是对安那般那禅的普通理解和平常修持,并没有领会到该修法精髓。因此佛陀进而说:“然其比丘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胜妙过其上者。”说明还有更胜妙的法门,这个法门便是在803经中对身、受、心、法四念处中进行深入的观察与善学。本经要旨:真正的安那般那念,不仅是对诸行的生灭观察,更是在于行住坐卧之时,皆能做到独到的分别与思惟。

  第806经中叙述一位罽宾那尊者端坐不动,专心修持,得到了佛陀的赞赏。此时佛陀于乞食后入安陀林,坐一树下昼夜禅思。而距佛不远处,罽宾那尊者也在树下坐禅,其“正身不动,身心正直,胜妙思惟”,说明禅思状态良好,呈现出一派祥和的好气象。

  后来佛陀在傍晚时分对诸比丘开示说:“汝等见尊者罽宾那不?去我不远,正身端坐,不倾不动,专心胜妙。”接着佛陀教导诸比丘:“若比丘修习三昧,身心安住,不倾不动,住胜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随欲即得。”这里对修习三昧的要件进行阐释,那“身心安住,不倾不动,住胜妙住”。从外表上一定要“不倾不动”,有经验的老禅师往往从习禅者的坐姿上,即可判别出此公是否进入状态。我本人只在念佛堂里呆过几天,从来没进过禅堂,对于禅堂的那套规矩基本未入门,因此不能信口胡诌。不过从相关经典中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比如说习禅者要“正身端坐”,还要“不倾不动”。正身端坐就要求背后绝不能有所倚靠,佛陀曾经教诫弟子坐禅时一定不能背靠大树或岩石。这里的“不倾”,是指坐姿。一般坐禅都要将双腿相互叠盘,互交二足,结跏趺坐(俗称“双盘”)。这里面也有讲究,若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左手居上,称其为降魔坐;若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手亦右手压左手,称为吉祥坐。佛陀平时是如何坐的,自然不能妄加揣测。但是双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使身姿平直,不倾不斜。然而习禅容易陷入昏沉打瞌睡,有时候自己睡着了却并不知晓;而且还很容易使得我们心烦意乱,初习禅者最大的难关,怕是双盘腿子吃不消,三、五分钟勉强维持,半个小时以上恐怕就会叫苦不迭。所以有经验的老禅师在指导后学们习禅时,总会让他们在臂部上垫块东西,然后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单盘开始,时间逐渐加上,难度亦逐渐增加。同时盘腿子时要注意防风防寒,尽量用厚布将双腿盖好,免得关节受损。老禅师们往往以一副好腿子为荣耀,教界便曾有“金腿子”、“银腿子”和“泥腿子”之说,倒也有趣。(3.26.)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给我们,我们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怎么转法?佛教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只要把这三句话做到了,你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当中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把弥陀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这才是世界第一等的聪明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