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三)


2014/9/4    热度:258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三)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阿难尊者问道:这如同‘六结’一般的‘狂劳颠倒华相’,该如何解除呢?”

   上文所谓的“狂劳颠倒华相”,主要就在于“六根”,而“六根”又好比华巾之“六结”。因此,阿难尊者问“舒结伦次”,其含义是:解开“六根”之“根结”的次序;而世尊呢,则继续运用比喻,来演示如何解开华巾之“六结”: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

   “如来用手把‘华巾’的一个‘结’拿住,用另一只手拉拽‘结’的左侧,问阿难说:这样可以解开吗?”

   【掣(音:彻)】牵制,拉拽。

   阿难尊者回答:

   不也,世尊。

   “解不开的,世尊。”

   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

   “如来随即又用手牵拉‘结’的右侧,再次问阿难:这样可以解开吗?”

   【旋】不久,立即,立刻。

   阿难尊者回答:

   不也,世尊。

   “解不开的,世尊。”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

   “于是佛陀告诉阿难:我如今用手往左右两边分别牵拉,竟然都不能解开。你想个办法吧,如何才能够成功解结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阿难尊者恭敬地对佛说:世尊,您应当从结心那里牵拉解开,‘结’就会分散开了。”

   这是生活常识,从“结心”那里下手,把结住的“华巾”拽出来,“结”就彻底解开了。因此,找到“结心”是关键。

   比喻说来,修行人想要解开“六根”也是一样,首先要找到“六根”之“根结”的“结心”所在,才好下手用功。它在哪里呢?就在“六根”的“知觉性”与“六尘”之间,那里有一种习惯性的“粘着”,它就是“结心”。只要把它化解掉,当“知觉性”不再“粘着”于“六尘”的时候,“六根”之间的差别就将消融,一同回归于“根性”,回归于“性净妙常”。

   对于阿难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认可,并随之展开相关法义: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佛陀告诉阿难: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如果想要解除华巾之结,应当从结心那里下手。”

   虽说“性净妙常”,本不属于因缘所生,它是超越因缘的,非生非灭的。但是,如果修行人想要解开“六根”,而抵达“性净妙常”之法身的话,却离不开“因缘法”之修行。那就是,以找到“六根”之“根结”的“结心”为因,以解开‘结心’为缘,以此因缘,修行者必将达于非生非灭之真如法身。

   关于这个因缘,以及相关法义,世尊说道: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阿难,我常说佛法从因缘生,并不是指像世间生灭法那样的,粗略的因缘和合之相,而是更加微细与微妙。”

   “如来完全显发明了一切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微妙因缘,既知道它们的本起之因,也知道它们是随什么外缘而成就的。”

   【发明】显发明了。

   【知其本因,随所缘出】乃“知其本因,知其随所缘出”的省略。意思是:既知道它们的本起之因,也知道它们是随什么外缘而成就的。

   所谓的如来智慧,名为“正遍知”,本段经文恰恰就是世尊对于“正遍知”的一种解读。那就是:如来明达一切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种种微妙因缘;既知道其内因,也通晓其外缘。而且,全部知晓,没有例外。

   其实,“性净妙常”固然非因缘可及;不过,其中的一切作用,却都离不开因缘。如果否定了因缘,一切法将无由现起,一切妙用将不能显现。

   下面,就是如来“正遍知”之智慧的具体表现: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例如,乃至于在恒河沙数世界之外,有一滴雨飘落,如来也知晓它在飘落的过程当中分散成了几滴。而当前的种种事物,比如松树为何是挺直的,荆棘为何是弯曲的;白天鹅为何是白色的,乌鸦为何是黑色的,等等,如来完全了知其原因。”

   【鹄(音:胡)】鸿鹄,指白天鹅等鸟类。

   【乌】乌鸦。

   【玄】黑色。

   【元由】原因。

   关于“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大家需要知道,一滴雨从高空下落的过程当中,特别是较大的雨滴,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通常会分裂为若干滴。到底分裂为几滴呢?咱观察不到,科学仪器也很难监测,但是,佛陀的佛眼在无量世界之外,就可以观察到,“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松直棘曲”,只是大约如此,各位不要较真。大体来说,松树树干比较挺直,荆棘丛呢,比较弯弯曲曲。连这其中的原因,如来都悉数通晓。

   如来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正遍知”之智慧,咱大家是否具有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何咱的“正遍知”不能够显现呢?因为,咱的“六根”尚在,其“根结”尚存,便把“性净妙常”给遮掩了,令其“正遍知”之妙用无法显现。

   明达了如此微妙之因缘,那么,咱只要依照世尊的开示,从一根入手,找到“结心”,解除“根结”。“六根”解除之后,“六尘”随即消灭,咱的“性净妙常”便会完全显发。到那时,“性净妙常”当中本有的“正遍知”之智慧,自然就会显现了。

   对此,世尊说道: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因此,阿难,随你在心中选择‘六根’之某一根来观察修行,一旦解除了‘六根’之‘根结’,则‘六根’便不会再粘着‘六尘’,于是,‘六尘’之相随之自然消灭。”

   “当一切‘六尘’虚妄境界相都消亡了,并不会落入断灭,那时所显发的,不是‘真性’又是什么呢?”

   这是世尊从总体上宣说回归“真性”的甚深因缘,其要点在于解开“六根”之“根结”。接下来,世尊引导阿难来观察,在解开“六根”之“根结”的过程当中,为何会有“舒结伦次”,世尊说道: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

   “阿难,我来问你:这条夜摩天供奉的华巾,上面‘六结’同在,那么,就算你想同时下手去解它们,能够同时解除吗?”

   【萦(音:盈)】缠绕,萦绕。

   “根”与“尘”之间的关系,在众生来说,那就是相互缠绕,即相互萦绕。因此,解开“根结”,也可以叫做“解萦”。

   阿难尊者回答: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不能的,世尊。这‘六结’本来就是依次打结而成,如今也必须依次解除。虽说‘六结’同体,但打结时就有了先后,则解结之时,又如何能够同时解除呢?”

   与“六结”不同之处在于,“六根”是同时形成的,但是,其功用各自不同,范畴有别,因此,“六根”也无法同时解除。这是比喻的局限之处,需要理解变通。

   当阿难尊者明白了“六结”无法同时解除,“六根”之“舒结伦次”就好理解了。于是,世尊便将其中的微妙法义和盘托出: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于是,佛陀说道:‘六根’解除也是这样。某一根最初解开根结,首先会证得‘人我空’,破除‘我执’。”

   “当空性之证悟圆满明澈之时,便会成就一切法的解脱。在一切法都解脱之后,却根本没有什么‘俱空’之证量可以得到,而只是回归了不生不灭之本来。”

   “这就是菩萨从三昧禅修,逐渐获得证悟,一直到达‘得无生忍’的修行过程。”

   【人空】即“人我空”,指断除了“我执”,即断除了“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阿罗汉与辟支佛都具有“人空”的证量,但还不具备“法空”的证量。

   【法空】即“法我空”,在“人我空”断除“我执”的基础上,进一步断除“法执”,即断除“分别法执”和“俱生法执”,故名“法空”。八地菩萨方才具备“法空”的证量。

   【俱空】人空法也空,即同时具备“人空”与“法空”。

   【得无生忍】依据相关经教,“无生忍”,或者说“无生法忍”,有不同的证量,大约说来:初住菩萨名为“悟无生忍”;初地菩萨名为“入无生忍”;八地菩萨名为“得无生忍”;十地菩萨名为“清净无生忍”;佛陀名为“圆满清净无生忍”。

   其中,“悟无生忍”就是常说的“明心见性”,如果见得透彻的话,再经过一个阶段的降伏习气,兼修三昧,修行人就可以从凡夫位证入菩萨“初住位”。那时,便成长为真正的“佛子”,能够住持佛法,堪称人世间了不起的“善知识”。

   “得无生忍”的八地以上大菩萨,其修行特色乃是“无修无证”,只归其本来,别无所得。他们对于法性的证悟已经透彻,到达了“事事无碍”之境,拥有极为广大的神通力,与佛陀相比,只是还不够圆满而已。

   所谓“从三摩地得无生忍”,其含义是,只有通过“三昧”正定之禅修,才有可能证悟“无生法忍”。因此,学习经教只是修行之入门,“明心见性”只是修行之起点,在此基础上,要想证悟法身,必须通过长期深入的禅修,如法观察,逐渐破除种种习气,最终斩断“六根”之根结,才能够实现。

   像这样的禅修,在凡俗尘世当中根本无法进行,而必须在山林旷野等寂静处,远离人群,独自静修。如今还有没有八地以上大菩萨住世?应当有,但他们通常不会在尘世闲逛,多半混迹在那些山林的苦行僧当中呢。

   有人问:法师,我听您说法咋这么倾向于“出世”呢?您就不能开通开通,不能“人间化”一点儿吗?连六祖大师都提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呀?

   答:听其言,观其行,乃知其真义。您要是了解一下六祖大师的生平,就会发现,六祖远比我们这些人更倾向于“出世”。

   您看六祖大师一生,父亲早亡,二十四岁离开母亲去求道,在《坛经》当中,就再也不见关于其母亲的下文了。此外,大师可谓是无亲无友。得法之后,离开五祖往南隐去,差不多就是逃命,一边逃命,一边隐居于猎人队伍当中,独自修行,前后十五年左右。

   到了大师三十九岁那年,抢夺祖位的腥风血雨趋于平静,“六祖”之位属于一个名叫“卢惠能”的行者,已是天下皆知,再去刺杀他谋取祖位,已经没啥意义了。因此,大师一日思维“时当弘法”,生命危险基本解除了,自己的修行也到位了,该弘扬禅宗一脉正法了。

   于是,六祖在广州法性寺剃度出家,在印宗法师等人的护持下开坛说法,前前后后,这一说法,就是几十年。而且,六祖大师通常住在山林道场当中,偶尔去下城里,也是在大梵寺讲堂里说法布道,那里曾有过什么“人间化”佛教的举动呢?

   再看大师说法之内容,所谓“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所谓“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所谓“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所谓“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等等,哪里见得到一点儿“人间化”的影子呢。尤其是大师最后之叮嘱,所谓“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此乃彻头彻尾的“无为”与“出世”呀。

   您看看,要实践六祖大师这些教导,在这纷繁芜杂的“尘世间”,难道,您能够做得到吗?恐怕只有到了山林寂静之处,无事无为,一心清净禅修,才可能有所相应吧。

   况且,六祖大师一生不近权贵,连中宗皇帝与武则天共同颁诏书,派遣内侍薛简前往迎请赴京,大师都“上表辞疾,愿终林麓”。连这等在“人世间”大弘佛法的绝妙时机,大师都推辞掉了,您说,大师的“佛法在世间”哪里是你们理解的那个意思呢?

   问:那是何意呢?

   答: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绝不是说尘世生活就等于修行,也不意味着忙碌于生活杂事同时还可以修行。这都是人们的错解,他们不曾好好学习《坛经》的缘故。

   大师之本意,在这个偈语前面就说得很清楚:“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颂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唯记吾言,亦无有益”。

   后面就是这个《无相颂》,挺长,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就算整天清净专修的人,也很难做到。例如,其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您看看,像这样的人间行者,在如今时代,到哪里去找呢?

   即便真有,那也绝对不是忙忙碌碌之辈,而必定是拥有极大福报与福德之人。人家早就不存在生存的问题了,也不存在是非纠葛的问题了,人家那是“世间大隐”,表面上生活在尘世里,其实,其心常在净土也。

   对于这样的人,六祖后面才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等等。而且,六祖还强调他们应当善巧度众生,所谓“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所以,人家不是在混日子,而是在行菩萨道呢。

   如何行菩萨道呢?必须要做到“无相”,故名“无相颂”。可是,“无相”不正是“出世”之真义吗?到这里就明白了,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其先决条件就是要能够做到“无相”,能够实践这首《无相颂》啊。

   况且,所谓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与山林禅修丝毫也不矛盾,因为,再偏僻的山林旷野,哪怕是到了雪山与南极大陆,嘿嘿,那也属于“人世间”,那也是“人世间”的一部分呀。

   假如有人把所谓的“人世间”狭义地理解为“人群当中”的话,说实话,那绝非咱大家的修行之地。除非是地上菩萨,否则,想要在“人群当中”修行,门缝都摸不着。

   尚未证果之前,应当在哪里修行?根本不需要想,请看《佛遗教经》和《四十二章经》,等等,请仔细聆听佛陀的教导吧。

   又有人问了:那我们在家居士到底还能不能修行啊?

   答:说实话,在家修行,依据佛陀的教导,应当以忏悔业障、培植福慧、供养三宝、护持僧团为主要内容。其重点并不在于如何悟道,如何证果,如何宣扬正法,那是出家人的事。

   假如一个居士,真心想要入道的话,就会如同本人一样,曾经是居士,但早就出家了,早就把那些无聊尘俗之事抛于脑后了。

   问:难道就不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修行证果吗?

   答:不是不可以,而是千年万载难得一人。

   况且,汝岂不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耶?又想享受天伦之乐,又想修行证果;一边是你我恩爱、五欲纠缠,另一边是清静无为、六尘不染。您呢,却统统都想要,您这思想境界,再往下说,可就不好听咯。

   听了佛陀关于“舒结伦次”的开示,阿难尊者与大众都受益匪浅。于是,阿难便向世尊谢法,并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

   “阿难尊者以及法会大众,承蒙佛陀如此透彻之开示,其智慧觉悟都变得圆融而通达,大家对于‘六解一亡’和‘舒结伦次’都没有疑惑了。”

   “于是,大家同时合掌向佛,五体投地顶礼佛陀,恭敬地向佛说道:”

   接下来,阿难尊者不仅向世尊汇报心得,还要向世尊进一步请问获得“六根圆通”之根本。如此说道:

   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我们大家今天听了您的开示,身心都感到清净光明,像这样的无碍之境,真是大快人心啊!”

   “但是,我们虽然明白了‘六解一亡’和‘舒结伦次’之法义,却还不曾通达什么是‘六根圆通’之根本。”

   所谓的“圆通本根”,也就是获得“六根圆通”之根本。或者说,如何才能够做到某一根的圆通,进而到达“六根圆通”。在这里,阿难尊者关注的是具体修证之方法。

   他希望世尊能够把成就“六根圆通”的修行方法慈悲地宣讲出来,布施给大家。因此,阿难继续说道: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世尊啊!我等有学声闻穷苦孤陋地飘零了无量劫,无可依靠,何曾想到能够出家修行,进入僧团,与如来共享天伦之法乐呢。”

   “我们内心的感受,就好比一个没有奶吃的婴儿,忽然回到了慈母身边一样。”

   “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这个比喻常在佛经里面出现,非常形象,把众生在生死苦海当中,对于正法与善知识的极度渴望,充分表达了出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如此渴望,在有些人看来,他们会觉得:哎,这个阿难真是马屁精呀!拍得太到位啦。

   在“赞叹如来”这个法门当中,阿难尊者的确是一位高手,而且,他还极为诚恳,丝毫也不做作。末了呢,总是能够在赞叹之余,把如来的甚深妙法给挖出来,让咱们这些后来人都能够受益。

   阿难尊者接着说: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

   “如果通过这闻法之因缘际会,我们得以明达‘六根圆通’之根本,而成就菩提道的话,那么,我们从您这里得到的秘密开示与我们自心之‘本觉’并无两样,于是才觉悟到,无论闻法与否,无论修行与否,‘本觉’不曾有任何差别。”

   “但愿您以大慈悲心,赐予我们秘密妙庄严的觉悟之路,为我们指示‘六根圆通’之根本,引导我们归于‘本觉’,来完成如来您最究竟的开示。”

   【际会】因缘际会,机缘成就的意思。

   【密言】秘密开示,秘密法语。

   【本悟】此处指自心“本觉”。

   【秘严】秘密妙庄严的觉悟之路。

   【最后开示】最终开示,最究竟之开示。

   这段经文不好理解,除非已经明心见性之人,才能够一目了然。阿难尊者已经开悟“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才能够如此提问。问得到位,问得极为透彻。

   所谓的“则与未闻无有差别”,一如禅宗门下有这样一个话题:达摩未来之前,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所谓的“祖师西来意”,无非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至于了悟“即心即佛”等等。那么,在初祖达摩来中国之前,咱中国还有此“西来意”吗?

   答:纵达摩西来之后,又何来此意呢。

   正所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增不减,不有不无。如此之如如法体,人人本具,个个不缺,不因闻法而有,不从修证而得,不随妄想而迷,不被业力所坏。故名“本觉”,亦名“金刚法体”。

   某人问:这样啊,当我妄想烦恼的时候,此“本觉”何在呢?

   答:您“妄想烦恼”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妄想烦恼”吗?

   某人:哦,大概知道吧,至少,稍微一观察,就会知道。

   答:稍微一反观,您就会发现,“它”本来就知道,一直清清楚楚。“它”即是“本觉”,至少,它通于“本觉”。妄想的只是心念,烦恼的只是妄想,喜怒哀乐的只是虚假感受;而不用刻意观察也能够随时了知的,那才是“本觉”。它极为冷静与清爽,无比淡定,它常在于人心的最尽头,请好好观察。

   “本觉”乃是一切境界的最秘密之处,非言语思虑可及,因此,在请法之后,阿难尊者平息思虑妄想,趋于“本觉”,等待佛陀的最究竟之秘密教导: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阿难尊者这样请法之后,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然后,平息妄念,退归于如来藏性之秘密机缘,期待佛陀的奥妙传授。”

   【密机】秘密机缘。

   【冀】希望,期望。

   【冥】高远,深奥。

   阿难尊者为何“冀佛冥授”,而不是“冀佛讲授”呢?这是因为,在前文当中,世尊早就说过,关于“六根圆通”之实修,需要“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就是说,如何修行,从哪一根下手,最终还得靠自己选择呀。

   可是,此时的阿难尊者似乎还不太会选择,咱大家更是如此,那该咋办呢?世尊该如何巧妙地开导大家呢?

   最佳途径,“言传莫过于身教”,下面,伟大的世尊将会把这个问题转给诸位圣弟子,让大菩萨和大阿罗汉们现身说法,述说自己修证之圆通,以及具体方法。

   这就引出了《楞严经》当中,著名的“二十五圆通”之内容。所谓的“二十五圆通”,乃是因为诸位圣者都经由“十八界”当中某一界圆通,或者“七大”当中某一大圆通而入道,加在一起,就有了二十五个获得圆通之途径,合称“二十五圆通”。

   下面,世尊便向诸位圣弟子发问: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愚痴”,是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不分。我们六道凡夫,不但是非邪正没有能力分辨,甚至于善恶利害都没有能力辨别,愚痴到了极处。愚痴感得的是风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