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七)
2014/9/4   热度:306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七)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阿难请你仔细聆听,我承蒙佛陀威德神力之加被,再次为你们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告诉你们如何‘旋流获无妄’,得证真实圆通。” 【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即前文第一卷:“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亦即第五卷:“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也就是前文观世音菩萨所宣扬的“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正是《楞严经》之最根本大法。 所谓“佛母真三昧”,是说此法乃是三世诸佛之母,如前文第五卷,世尊曾说:“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正是此意。 问:究竟什么是“诸佛之母”? 答:如许多大乘经典共同开示,“般若波罗蜜”乃是诸佛之母。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在本经弘扬“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之耳根圆通,被文殊菩萨誉为“佛母真三昧”;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中,观自在菩萨则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妙法,并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可见,“耳根圆通”属于六度之“般若波罗蜜”,可以看做是其最方便修法之一,特别适合娑婆世界众生。同样,传佛心印之禅宗一脉,其“禅”也属于“般若波罗蜜”的范畴,因此,《楞严经》与禅宗特别相应,深受历代禅宗大德之推崇。 在目前所见到的佛经当中,《楞严经》是少有的一部由世尊亲自引导大家明心见性的经典,前四卷基本属于此内容。而本经最宝贵的内容,当属观世音菩萨之“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乃是“首楞严大法”之核心,下面,文殊师利菩萨将为阿难再次开示此修法。 文殊菩萨继续对阿难说: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 “你虽然听闻过微尘数如来开示的一切秘密法门,但你的‘欲漏’尚未除去,你用耳根攀缘诸佛法音,把所闻法音积蓄在一起记忆下来,这就是你的过失所在。” 【欲漏】六根攀缘六尘,则心光外漏,故名“欲漏”。所谓“欲”,是指“攀缘”;所谓“漏”,就是烦恼。有攀缘必有烦恼,故名“欲漏”。 具体说来,眼根攀缘色相,耳根攀缘声音,鼻根攀缘气味,舌根攀缘口味,身根攀缘触感,意根攀缘各种情感、观念、道理,等等。芸芸众生都是如此,他们把这六种攀缘当做是“享受”,殊不知,这就是生死轮回之根,名为“欲漏”。 “欲漏”一旦消尽,就可以到达“漏尽”,则本心光明郎朗现前,自然了知过去未来之因因果果,名为“漏尽通”。那时便会得证圣果,出离三界轮回。 【蓄闻】把所闻法音积蓄在一起记忆下来。 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让大家形成记忆,作为知识保存起来,而是为了引导大家调心修行,直至明心见性,直至成佛。 因此,作为自修来说,与其背诵经文,不如静坐读念经文,这样可以专心闻思修,而不会太执着于经文文字本身。至于是否记住了,则无关紧要,记住的都是些知识而已,知识越多,越不利于心的解脱。为什么?因为形成了“知见障碍”的缘故。 心就好比一个无形的仓库,里面东西装多了,就不通畅了,便会庸人自扰,根本无法明心见性。所以禅堂里面有一首偈子,叫做“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修行人啥时候做到“心空法了”,那就是见性成佛之时。 对于真正的悟道者来说,一切无可记忆,一切无可留恋,他们的心随时都接近“零库存”状态。虽然他们也可以讲经说法,但绝不会搬弄学识,甚至,他们引用一些句子可能会出现错字,某些方面的知识可能会欠缺,但这无碍于他们心之自在。 作为宣扬与流传佛法来说,以阿难尊者为例,他有这个愿力,护持一切诸佛法藏,此时,“蓄闻”又必不可少。倘若不是阿难尊者博闻强记,如今大家根本就不可能读到如此多的经典。 阿难尊者受持世尊教法,把它们统统记忆于心,好处是利益了后世众生,不足之处是耽误了他自己的实修证果。所以,文殊菩萨提醒他: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你用耳根‘闻性’来受持诸佛开示之佛法,为何不遵从佛陀的教导,返回来‘听闻’一下自己的‘闻性’呢?” 【佛佛】诸佛开示之佛法。 【自闻闻】自己“听闻”自己的“闻性”。 在这里,文殊菩萨引导阿难尊者不仅要记忆佛法,更要实践佛法,来反闻一下自己的“闻性”,看看它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其实,“将闻持佛佛”并不错,只是远远不够,尚未“识心达本”的缘故。《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又云:“识自心源,达佛深理”,等等,佛经当中此类开示非常之多。 总之,修行人必须认识自己的心,乃至于直达心的源头,不可以仅仅停留在佛法的知识层面,那都是些“法尘”与“声尘”而已,无关乎自心解脱。要想解脱,要想获得自在之受用,必须明达自性。 如何明达自性?最方便是从“闻性”入手,自己去“听闻”自己的“闻性”之所在。一旦找到它,便会发现: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 “能听闻的那个‘听闻性’,也叫‘闻根’,它并非某种自然存在,只是因为动静‘声尘’的出现,而引起了听闻作用,才把它叫做‘听闻性’。” “一旦你反闻自己的‘听闻性’,它便会与‘声尘’脱开。既然它能够脱开‘声尘’,就不会再局限于听闻作用,此时,你把谁叫做‘听闻性’呢?” 关于“闻性”,即“听闻性”,它也就是“能闻”之“闻根”,世尊在《楞严经》第三卷“耳入虚妄”那段经文当中说道:“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相,名听闻性。”意思是说,“声尘”与“听闻性”两者相对待而立名,其实,两者都是虚妄的。 “闻性”与“见性”,乃至于见、闻、嗅、尝、觉、知之性,统称为“六根性”,它还不是“明心见性”之“性”,其中尚存虚妄“能所”的缘故。它属于“第二月”,如世尊在《楞严经》卷二云:“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其中,“见精明元”就是“见性”,它是“第二月”,“闻性”也一样。 明心见性之“性”可不是“第二月”,它是指“自性”,也叫“心性”,还叫“佛性”,或者“妙精明心”,等等。其中已经脱开了虚妄的“能所”,不再“粘附”于六尘境界,它就是文殊菩萨所说的“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之妙性。换句话说,“闻性”一旦脱开了“声尘”,不再攀缘与粘附“声尘”,此时,它就回归了“心性”本身。此时,如果能够认清楚的话,修行者当即明心见性。 因此,当大家遵照文殊菩萨的教导,时常进行“自闻闻”的实践,静下心来,仔细反听自己的“闻性”之所在,功夫一旦纯熟,就能找到“闻性”,它就是“声音”对面的那个听闻之心,这不难,人人都能做到。但是,这还不是明心见性。 如何是真正的“明心见性”呢?就像文殊菩萨所开示的那样,您找到这个“闻性”之后,还要仔细观察它,看看它是从哪里来的。最终您会发现,“闻性”离不开“声尘”,它俩是一对儿。一旦没有了“声尘”之时,“闻性”就了不可得了,这就叫做“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既然如此,您再继续观察,当“声尘”脱开以后,“闻性”了不可得之时,发起“闻性”的那个东西还在不在呢?它会不会受“声尘”的影响呢? 最终,您会发现,“闻性”发生之处,也就是它的源头,一直都在,虽然没有任何形相,但它不会断灭。无论“声尘”如何动静变化,它也不受丝毫影响,这就是“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之妙性,它本来没有名字,方便称之为“如如之心”,也就是您的“心性”。 它是全体,“闻性”与“声尘”都发生于其中。此时,您当即明心见性,觉悟了“闻性”之源,“闻性”之源就是“心性”。随着您的“耳根”回归了源头,它便获得了自在,其它六根也是一样,都随“耳根”一同回归于“心性”而成就了自在解脱: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耳根’一根既然返回了源头,所有‘六根’也一同返回了源头,不再粘附于‘六尘’而成就了解脱。” 此乃“明心见性”之初步解脱。 问:为何“耳根”一根返回了源头,其余“六根”也一同成就了解脱呢? 答:所谓“六根”,并不是六个分开的东西,而是一体心性应对着“六尘”所显现的六种作用。作用虽有六种,其“作用性”,即“见闻嗅尝觉知之性”本来一体,它就是“觉知性”,简称“觉性”。 依据诸多佛经之开示,“觉性”就是“心性”,也就是“佛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之性本来就是佛性,此外别无佛性可得。它也就是一切众生之心,所以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只不过,心一旦粘附于虚妄的“六尘”境界,便失去了本有的自在解脱,而显现为“六根”攀缘“六尘”之虚妄心,于是不得自在,落入了妄想分别之苦海。更由于进一步把种种分别执着为实有,本来如幻的因果业报等等,随即变得无比真实,无尽的生死轮回便显现了。 反过来呢,大家如文殊菩萨所开示,反闻自己的“闻性”之所在,便会觉悟“闻性”了不可得;再继续观察,于闻性了不可得之处,觉悟“心性”本来不生不灭,于是,“六根”便一同回归了如如之心性,成就了自在解脱。 此时,以如如之心性再来观察“六尘”境界和三界生死轮回,便成了: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六根’脱开‘六尘’之后,一切见、闻、嗅、尝、觉、知之作用,都成了如幻之眼病;一切三界生死轮回,则如同虚空花一般。” “当‘闻根’等‘六根’一同康复,除去了见、闻、嗅、尝、觉、知之虚妄作用,病就好了;于是,一切三界生死轮回等‘六尘’境界随即消融,本觉真心圆满清净。” 此乃圣证之境,“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指“如幻三昧”成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则指亲证法身。此时,修行人成为“见性成佛”的地上菩萨,对于他们来说: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本觉真心圆满清净到了极致,法性光明便会通达无碍,此时,寂静与觉照圆融不二,其中含纳着无边虚空。” “再来观察尘世间的一切呢,便都如同梦中之事一样,虚幻不实了。” “假如你阿难如此修行,再看那摩登伽女,就好比梦中人一般,谁又能够让你的色身留恋在她的房中呢?”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佛? 答:寂照不二。一切众生之心性,本来具足“寂静”与“觉照”的不思议功用,且了无一物可得,故名“清净法身佛”。 大家按照文殊菩萨的开示修行,将来都能够圆满成就清净法身佛。那不过是大家的本然心性而已,并不从外来,也不需要去到什么境界,而只是觉悟本心。 倘若阿难尊者觉悟了本心,再看那摩登伽女,不过是美丽的幻影而已,又怎会挪不动脚步,走不出她的房间呢。 觉悟本心并不容易,头绪纷纷当中,总要寻个下手处,就好比: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就比如世上那些巧妙的艺人,他们可以表演出各种男女人物,如皮影戏之类。虽然看起来人物的各种动作很生动,其要点却在于一根线的机关不停抽动。” “一旦拉线机关停下来,戏也就停了,各种变幻的男女人物都没了内容。” 以此为喻,同理可知: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众生的‘六根’也是如此,依托于本来一体之‘妙精明心’,分化为六种和合作用,与‘六尘’相对应而显现。” “如果其中的一根能够停止攀缘,不再与尘境相和合,它便恢复为本来一体之‘妙精明心’,于是,六种和合作用便都无法成立了。” 【一精明】一体之“妙精明心”。 “妙精明心”就是众生的“本觉妙心”,也是诸佛的“清净法身”。此时,“六根”尚未分化,“六尘”皆是本心之幻相,法界全体只是一心,故名“一精明”。 【六和合】六种和合作用。 “六根”的特性就是去攀缘并且“粘附”于“六尘”,而发生了见、闻、嗅、尝、觉、知六种作用,这六种作用离不开“六尘”的配合,故名“六和合”,也就是指“六根”。 与此同时: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当一根恢复为本来一体之‘妙精明心’,修行者便会觉悟法界一心,于是,‘六尘’幻垢便会顺应法界一心之正念而销落,成就圆满明澈的净妙法身。” “如果还剩余部分‘六尘’幻垢尚未消尽,那就是初地到等觉的‘有学位’菩萨;如果圆满明澈到了极致,‘六尘’幻垢完全消尽,那就是大觉如来。” 【尘垢】“六尘”幻垢。 【圆明净妙】圆满明澈的净妙法身。 【诸学】诸“有学位”菩萨。 一般说来,初地菩萨为大乘“见道位”,二地至七地菩萨为大乘“修道位”,八地至等觉为大乘“无修道”位,由于尚有部分无明未尽,这些菩萨统称为大乘“有学位”。只有尽破无明的佛陀才称为大乘“无学位”。 问:如何是“尘垢”? 答:“六尘”本来如幻,众生却执着为实有,因此不能觉悟光明法界,故名“尘垢”。 问:“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之时,已经成就了圆满明澈的净妙法身,为何还会留有“余尘”呢? 答:初地以上菩萨成就了净妙法身,已经“见性成佛”,但无始无明习气通常不会一下子清净,如《楞严经》卷十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初地菩萨顿悟成佛,也只做到了“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他还需要修行,因为“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问:有没有直接“顿悟成佛”,而没有了丝毫“余尘”的情况呢? 答:有,悉达多太子就是这种情形。三世诸佛出现于世,示现八相成道之时,都是这种情形,一悟便到佛地,他们便是“明极即如来”。 既然“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是修行关键,其下手处就应当选择“六根”之一,如前面文殊菩萨所拣择,这“一处”以“耳根”最为适合,最易于成就圆通。 于是,文殊菩萨继续给阿难开示“耳门圆照三昧”,即“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修法之关键: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大众菩萨和阿难,请回转你们颠倒的向外攀缘之听闻作用,反过来听闻自己的‘闻性’,一旦‘闻性’脱开‘声尘’的粘附,便会觉悟‘自性’而成就无上菩提。” “最适合你们的圆通修法就是如此。” 【倒闻机】颠倒的向外攀缘之听闻作用。 “闻机”就是听闻作用。众生的听闻作用“颠倒”在哪里呢? 答:就“颠倒”在认假为真,执迷于“声尘”幻相为实有,以为它是心外之物,所以要去攀缘与纳受。“六根”的颠倒都是如此,错认“六尘”为心外实有之物,所以要去攀缘与纳受,才有了“颠倒”的见、闻、嗅、尝、觉、知之作用。 问:当“六根”不再攀缘与纳受“六尘”,是否就没有了见、闻、嗅、尝、觉、知之作用呢? 答:非也。自性本具有见、闻、嗅、尝、觉、知之作用,它是自性本有的功德,不会断灭。只是,到那时,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知法都成了一心之妙用,不再有“能所对待”和“心境差别”矣。 那时,如《楞严经》卷四,世尊所开示:“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这个“无上知觉”当中,本具有见、闻、嗅、尝、觉、知之妙用,那便是如来的“成所做智”。 亦如达摩大师《血脉论》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诸佛如来本具有无尽的妙色、妙声、妙香、妙味、妙触与妙法,相应地,也同时具有妙见、妙闻、妙嗅、妙尝、妙觉与妙知。这些都是如来的妙境界与妙智慧,成佛不是空到了一无所有,而是妙用遍满法界。 问:如来的这些妙境界与妙用,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能见到吗? 答:往远处说,您发愿往生到了极乐世界,那里都是无量寿如来的妙境界与妙用。往近处说,只要您“反闻闻自性”,一念回光返照,自性不再攀缘与粘附六尘境界,那时,六尘不会消灭,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成了如来之妙境界;您的心也不会死去,您的见、闻、嗅、尝、觉、知,都成了如来之自在妙用。 ——为啥呢?因为,您已经见性成佛了。 秘密教法当中,让大家观察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佛的坛城,那不仅仅是一种观察,而是本来如此。 修行就这么简单,只看自己肯不肯实践,肯不肯持之以恒。对于此“耳根圆通”之修法,文殊菩萨继续开示阿难: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这就是微尘数诸佛如来所共修的,一条通往涅槃的大道。” “过去的一切如来,已经通过此耳根圆通法门获得成就;现在修行的菩萨们,如今也各自证入了耳根圆通;未来修学佛法的人,也应当依照此耳根圆通法门来实践。” “我文殊师利也是从此法门证入,并非只有观世音菩萨。” 到这里,文殊菩萨开导阿难完毕,继续回答世尊的询问,并对二十五圆通予以小结: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世尊您询问我二十五圆通当中,哪一门最适合阿难及初学者,以便救度一切末法时代,发愿出离生死轮回的人。” “以我观察,娑婆众生成就涅槃妙心之修法,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最为方便。”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此外的二十四种圆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一样,也都是诸佛如来威德神力加持所现。” “所有这些修法的要点,在于当处脱开对于‘十八界’或‘七大’的粘附,便可彻底放舍尘劳烦恼,而不在于修学时间之长短。” “这二十五圆通门或浅或深,同为诸位圣者演说之妙法,并无高下之分。” 【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当处脱开对于“十八界”或“七大”的粘附,便可彻底放舍尘劳烦恼,而不在于修学时间之长短。 关于这句经文,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的版本是“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差了一个字,由“长”变成了“常”,其含义就不同了。经对照蕅益大师《楞严文句》和繁体字旧版《楞严经》,其中都是“长”字。 关于其含义,蕅益大师说得清楚:“即事舍尘劳,犹所云就路还家也。”又标注云:“非是此方众生长时修学。”供大家参考。 “耳根圆通”修法从何而来?如前文第六卷初,观世音菩萨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很清楚,“耳根圆通”不是观世音菩萨自己创造的,而来自于观世音如来的传授。 其它二十四圆通也是一样,都由诸佛如来所传授,所以都是诸佛如来威德神力加持所现。因此,再次强调,大家学佛不是跟我学,也不是跟某位大师学,而应当跟佛学。尤其不可自作主张,自己创造一些不伦不类的修法,那是在自欺欺人,没有任何意义。 就我自己来说,今生只是依据佛经祖论来读念参悟,只是在不断地跟佛学,虽有所发挥,但不曾创造。 文殊菩萨继续说道: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我在此顶礼诸佛如来,顶礼如来藏妙法,顶礼无漏圣僧与不思议解脱菩萨。” “愿三宝加被未来的一切众生,让他们对于此耳根圆通法门没有疑惑。” 文殊菩萨在这里顶礼三宝,也就是常说的皈依三宝,并祈求三宝加被,让未来的众生,就是大家,不要再心存疑惑,赶紧实践“耳门圆照三昧”,必会获得解脱。 其中,“如来藏”既指如来法身,即“佛宝”,也指如来藏当中所蕴含的一切妙法,即“法宝”。而“无漏不思议”则指无漏圣僧与不思议解脱菩萨,他们乃是胜义的“僧宝”。 有人问:难道文殊大菩萨还需要顶礼三宝与皈依三宝吗? 答:需要。即使是文殊菩萨,也离不开三宝的加持,犹如水波永远离不开水一样。其他菩萨与祖师也是如此,当他们造论或说法之时,首先会皈依三宝、敬礼三宝。不过,他们所归敬之“僧宝”,通常指贤圣僧。 再问:那凡夫僧是不是“僧宝”呢? 答:凡夫僧只要能够如法持戒,并具有正知见,便是“僧宝”的一员。如果是那些已经破了根本戒的僧人,他们其实已经不是僧人了,更谈不上僧宝。如果有些僧人虽然持戒,却修学外道法,不具备端正知见,那也不算是僧宝,而是“光头外道”。 问:那在家的悟道者算不算“僧宝”呢? 答:不算,不入“僧数”的缘故,不足以住持正法的缘故。卢惠能为何要在剃度出家以后才登坛说法?因为,在他成为僧宝之前,没有住持正法的资格。这个资格是佛陀所授予的,不可以自封。 凡此种种,大家需要擦亮眼睛仔细观察,以免错信邪师,贻误自己的修行前程。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此‘耳根圆通’之修法既方便又容易获得成就,足以教导阿难,以及末法时代沉溺于生死烦恼的众生。” “只要他们通过‘耳根’反闻自性来修行,就会比其它修法更容易获得圆通。修行的真实心要就是如此。” 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开示,阿难以及在座大众都深获法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于是,阿难尊者以及在座大众,彻底明白了修证圆通之路,大家身心无不泰然,庆幸获得了如此殊胜之开示。” “再来观察诸佛无上菩提及大涅槃,就好比自己的家一样,而他们则好比那些因事离家远行的人,虽然还没回到家,但已经明明白白地找到了回家之路。” 诸佛无上菩提之妙果,以及大般涅槃之妙境,本是一切众生的共同家园,只是大家离家远行,竟然遗忘了归家之路,所以流浪生死,白白承受种种烦恼与苦难。 如今,承蒙世尊及文殊菩萨的慈悲开示,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终于明白了回家之路。各位同修也应当明白了,通过《楞严经》前六卷的学习,根机明利的人便会智慧开发,获得相应的悟境。 上面这段是概述大众获得的共同法益,下面是与会大众各自闻法的不同收获: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在法会大众当中,包括天龙八部护法神,有学声闻与有学缘觉,以及一切新发菩提心的菩萨,其总数共有十恒河沙数那样多,他们和它们都悟得了本心,初步远离烦恼尘垢,获得大乘‘法眼净’。” 【法眼净】开悟自性清净,初步获得法眼(智慧眼)之功德。 在声闻乘,“法眼净”相当于初果入流,是最初的“见道”,只见空性,未见佛性。在菩萨乘,“法眼净”也叫做“法界净”,是初步开悟“无生法忍”,初步觉悟佛性。本经显然指大乘“法眼净”,远胜过二乘“法眼净”。 比对《圆觉经》,世尊云:“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可见,得“法界净”和得“法眼净”之开悟,在菩萨乘当中,仍属于凡夫菩萨的觉悟境界。 换句话说,仅就智慧而言,凡夫菩萨有时可以胜过二乘圣者。因为,菩萨慧多定少,而二乘人则定多慧少。唯有地上菩萨定慧等持,方才证悟法身,入佛境界,其证量则远远超越二乘。 这“十恒河沙”与会大众获得了“法眼净”之功德,属于大乘智慧成就。也有人在收获大乘智慧的同时,兼得了二乘圣果,她就是曾经放荡于尘欲,而真性不失的摩登伽女,如今的“真性比丘尼”: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摩登伽女,即如今的真性比丘尼,听文殊师利菩萨说完偈语,便成就了阿罗汉果。” 所谓闻法受益,如此不可思议。即便是无漏阿罗汉果,有时也不必苦苦修行,只要因缘际会,一闻正法便能成就。真性比丘尼前文已经证得三果阿那含,《楞严经》卷四当中,世尊曾对阿难说:“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YIN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如今再进一步,得阿罗汉果,超越了生死轮回。 对于“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当中,如此解释:“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听了这篇偈颂,就成就初果阿罗汉。”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应当纠正。 声闻乘的沙门“四圣果”,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各有其特定含义,这是很重要的基础概念,与修行密切相关,不容混淆。 此外,其浅释当中还有许多知识方面和理解方面的错漏,此不一一列举。即便如此,也无妨宣化上人乃一代高僧大德,其弘法事业蔚为壮观。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大德,有时也难免出现常识错误,足见佛法之博大精深。 推人及己,想必《楞严经》轻松学当中也有不少错误,各位同修一旦发现请务必告知,以便及时修改。至于没发现的那些,没关系,摆在那里做镜子也是好事。 关于“阿罗汉”,乃是成就了无漏慧的出世圣者,其果位之殊胜,堪称人天敬仰。但是,在菩萨乘当中,阿罗汉的位次并不高,以天台宗圆教为例,阿罗汉仅仅相当于圆教七信位,辟支佛则相当于八信位,还没到圆教初住,距离初地菩萨还相当遥远。 甚至,有些经典开示,说发菩提心的功德,就已经超越了二乘果位,因为,菩提心之心量无比广大的缘故。 在上述“十恒河沙”法会大众获得“法眼净”,真性比丘尼获证阿罗汉果之外,还有许多众生在听闻文殊菩萨的偈语后,发起了菩提心,堪称殊胜: 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外,还有无量众生,都发起了无比殊胜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有人问:佛陀说法的法会上,哪来这么多众生呢?它们平时都呆在那里呢? 答:众生界不可思议,远非人类的短浅目光所能够了解。据《楞严经》卷八开示,在大家所知的众生之外,还有无量的鬼神、精灵类众生,甚至,连土木金石之类也都是众生变化而成,其数量多得无法想象。 虽然一般人无法和它们交流,不知晓它们的存在,但佛陀不同,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说法之音,源于清净心地,任何种类的众生都能够“听”懂,都能够闻法受益,此乃佛陀的不共功德之一。 到这里,“二十五圆通”结束,阿难尊者深获法益,彻底明白了成佛之路。于是他起身谢法,并为大众继续向佛陀请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业是一切善、不善的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古人称为事,造作完毕之后就称为业。所以事业,事是因,业是果。事有染净、善恶,果报千差万别。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