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
2014/9/4   热度:176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 在这一章节里我们将分几个部分对禅道养生理论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便大家有一个较详尽的认识。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 养生学有“下士养生,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之说。禅道养生是佛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禅文化里养心是重点,清心寡欲的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义理,奠定了禅修于心的崇高境界。 修心之心,不是专属我们这颗嘭嘭跳动的心脏,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灵气之所——灵魂魄。 灵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灵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安康。 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就是襁褓中的婴儿状态,被叫做:”纯阳之体”,为什么是纯阳呢?因为小孩子的身体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 “纯阳之体”的最初状态,就是不怕冷。现在儿童常生病,什么原因?老人们说:“都是捂的”对!捂的。小孩子阳气饱满,手心是热的,“吃半饱,穿得少”才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越来越怕冷了,阳气在衰减。直至死亡。 人死了,两手撒开,代表着灵魂魄已散尽(魂灵出窍)。再看婴儿,一落生,两手紧紧攥着拳头,那是在牢牢的握着灵魂。 可见,灵魂魄才是心之本,心之根。 所以,禅道养生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延长这个灵魂魄在你身体中存留的时间。 大家知道,佛教认为生命是非常非断的,生命在死后既不存在一种永生的灵魂,又不是完全断灭的。佛教认为,在色身散坏之后,生命并未完全断灭,而是以“中有”的形式继续存在。 关于灵魂是否存在论,中国的禅宗不去参与这场辩论,而是以禅道养生的理论,指导人类最求最大的健康需求——延长灵魂魄的存在进而拉长人类寿命。 禅道养生采用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换一种说法禅道养生,要接受一切自然的事物和规律。顺着这个规律去修生养性,以保持灵魂魄在身体中的久住。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经》到最后给我们说,“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证之智,得是所得之果。无智亦无得,为什么?本性。本性,既然是天然的,它没有得失。这个里头,只有迷悟没有得失。迷是它,悟还是它,你要是在这个地方参透,才晓得迷悟不二,你真正入这个境界了。你要是认定迷悟是二法,有迷、有悟,又搞成边见。这是佛法的难处,很不容易悟入就在这个地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