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大师—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续)


2014/9/3    热度:226   

  慧远大师—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续)

  谢路军

  3、观想、智慧念佛的思想渊源 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此后直至整个三国时代,佛教的流传还都是微弱的、缓慢的。它起初只在上层社会流传,至西晋时才逐渐推及于民间。此时佛教的主要活动是译经,着重译出的是禅经和般若经。相应地流传的佛教主要是两派: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另一派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

  安世高,名清,号称安侯。原为安息国王太子。“后王薨,将嗣国位,乃深悟苦空,厌离名器”,“让国与叔,驰避本土”[28],游历西域各国。汉桓帝(公元一四七—一六七年)初年,进入中国内地,在洛阳从事译经。《出三藏记集》据《道安录》记载,安世高共译经三十四部四十卷,至《大唐内典录》增补到一百七十余部一百九十余卷,后经《开元释教录》删订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实际上,在僧祐讲的三十四部四十卷中,道安已注明一部分为“似世高译”,以后的增补,估计不是安世高译的据多数。其代表作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修行道地经》等小乘禅经。在这些禅经中以《安般守意经》最为重要,也最为流行。“安般”意译是出入息,就是呼吸。“意”指意识。所谓安般守意,就是从一至十反复数念呼(出息)吸(入息),守持意念,专心一境,从而进入禅定意境,以达到“明心去垢”的目的。这种修禅的方法与古代中国神仙方术家的呼吸吐纳、食气守一等养生之术颇有相似之处,易于为中国人所接受。作为一种气功,安般禅至今还在流行。

  与安世高同期来华的另一著名佛经翻译家是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关于支谶的详细生平,已经不能尽知。据《出三藏记集·支谶传》载,他是月支人,“汉桓帝末游于洛阳,于灵帝光和、中平之间(公元一七八—一八九年)传译胡文”以后不知所终。支谶共译出佛经十四部二十七卷,影响最大的是《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等。《道行般若经》,亦称《般若道行品》,与三国吴支谦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相当于唐玄奘所译《大般若经》第四会。此经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所谓“般若”,意译为“智慧”。但这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而是一种可以导致成佛的一种特殊智慧。它的全称应该是“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度”,即通过般若这种智慧,以达到成佛境界的意思。

  《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都是讲大乘禅法的。“首椤严”意译“健相”、“勇伏”等,“三昧”即是禅定的另一种梵音。这种禅定,在于用观想示现种种境界、种种行事,证明行者可以由定发慧,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从而激励勇猛精进,修习佛教,超度众生。《般舟三昧经》还特别宣扬,只要专心思念西方阿弥陀佛,并在禅定中得见,死后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为中国的净土信仰奠定了基础。但这类禅经宣扬的是用般若智慧念佛,如《佛说般舟三昧经·行品第二》说:“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乐者,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29]意思是说,念佛是无所从来,也无有所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都是意念作用的结果。人凭靠心念即可见佛。佛由心生,心能见佛。是心作佛,佛心就是我身。心见佛,其实心并不自知,也并不自见。心有想就是痴心,无想才是涅槃。菩萨在念佛三昧中所见的佛也是这样无所有。这里强调了用大乘空观指导禅法的思想。这种禅定说明,佛不过是“心”的自我创造,本质也属空无,所以在理论上,与般若经类相互补充。以上二经自支谶译出至于姚秦,二百余年中,先后有多种译本,足见这种用般若智慧念佛的思想颇为流行。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支谦继承了支谶的思想,康僧会则继承了安世高的“安般”之学。

  支谦本月支人,据僧传记载,他“备通六国言”,博览汉地典籍,参加过许多部佛经的翻译工作。曾从支谶的弟子支亮就学。东汉末年,避乱至吴,为孙权所器重,拜为博士。赤乌四年(公元二四一年),支谦隐居山中,从沙门竺法兰受持五戒。据《出三藏记集》载,他译经达三十六部四十八卷之众。支愍度在《合首楞严记》则说,自黄武(公元二二二—二二八)至建兴(公元二五三—二五四)年间,他共译经数十部。他所译的《大明度无极经》、《维摩诘经》影响最大。《大明度无极经》是《道行般若经》的改译本。此处所谓“大明”,就是“般若”的意译;“无极”则是支谦添加的,是对于“大明度”威力无限的形容。

  《维摩诘经》同般若的空观思想相通。它集中阐发了佛教“不二法门”思想,认为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离开世间的佛国,是不存在的,即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如经中说:“菩萨欲使佛国清净,当以‘净意’作如应行。所以者何?菩萨以净意故得佛国清净。”意思是说,佛国净土的实现依赖有一个清净的意识。佛教认为现实社会的净化,全在于人的意识的净化,大乘佛教教人们相信可以实现以“净心”建立“净土”。此经在西晋时还有竺法护、竺叔兰的两个译本,至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也都有重译本。在魏晋南北朝的士族阶层中,该经流传甚广。

  康僧会原籍康居,世居天竺,其父经商移居交趾,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自南而北传播佛教的僧侣。赤乌十年(公元二四七年),他至建业。相传他利用佛舍利显神异,劝孙权为其建佛寺,号“建初寺”,是为江南第一寺。孙皓即位后,无恶不作。他又“唯叙报应近事”,劝其信佛。因此,佛教史籍都将康僧会的传教活动作为江南佛教的开端。

  据载,康僧会曾随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等,学习安世高的禅数学,并为《安般守意经》作注释和序文。他认为安世高不仅传小乘禅数之学,而且是宣扬大乘六度的。康僧会之所以会这样理解,乃因为他自己把小乘的“正心”和大乘的“救世”结合起来了。其“正心”的主要办法,是小乘的“禅数”,即控制自己的意识,使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持一种无欲的宁静状态,使精神得到解脱。其“救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之中。该经共八卷,按大乘菩萨“六度”分为六章,编译各种佛经九十一篇,中心在用佛教的菩萨行发挥儒家的“仁道”说。

  康僧会之后,禅法的传承就中断了,随之也就出现了大、小乘合流,禅法与般若融合的局面。

  将禅法与般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早期代表人物,应首推东晋时期的佛学家道安(公元三一二—三八五年)。他俗姓卫,常山五柳(河北正定南)人。十二岁(一说十八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外出参学。约于公元三三五年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北临潼县)遇名僧佛图澄,深受赏识,遂师从于佛图澄十三、四年。佛图澄死后,为避战乱而颠沛流离,避到山西临汾县,后又回到邺郡,最后不得不率众渡河南下。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五年),道安到河南,在襄阳的十五年间得以集中精力充分发扬佛教事业,制定僧规,考校译本,注释经文,集中讲习般若学,并创制《众经目录》。东晋太元四年(公元三七九年),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他被带到长安,常以政事咨询。住城内五重寺传法,门众数千。弟子很多,高足有慧远、慧永、慧持、法遇、昙翼、道立、昙戒、道愿、僧富等。道安的学说集中在禅学和般若学两个方面。他曾长期研究禅观之学,为安世高传来的小乘禅经作过注,写过序。同时,他也很重视般若,后来还长期讲说般若经典。道安在传扬佛教的过程中,努力将禅法与般若学融为一体。他还深受《老》、《庄》和贵无派玄学的影响,对禅法作总结性的说明“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30]这实际上是以当时般若学本无宗的思想去理解禅法。

  慧远作为道安的大弟子,自然会受到其师的影响。他将禅定、般若和净土思想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观想念佛、智慧念佛的新思想。其重视禅定,为观想念佛提供了可能;其重视般若,则为智慧念佛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将两者并重且融为一体,则构成了慧远念佛思想的理论特色。

  由上可见,慧远念佛思想的提出,与佛教本身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当然,除了佛教思想发展的内在因素之外,魏、晋玄学重视本末有无的理论思辨对慧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慧远在净土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在东晋后期,南方佛教界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庐山东林寺的慧远。他在净土思想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卷三和志磬《佛祖统纪》卷二十六都推尊他为净土初祖。

  慧远组织一百余人共誓往生西方净土,奉行禅法、般若与净土相结合的念佛三昧,约集同志写诗著文,是西方净土的实行者、组织者和宣传者,推动了西方净土信仰的流传。

  慧远所倡观想念佛、智慧念佛方法,对后世念佛的影响很大,乃至被归为“净土三流”(慧远流、慈愍流、善导流)之一。其禅、净并重思想,则开后世禅净双修的先河。

  慧远净土思想的传播主要在中国的南部地区。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慧远门人弟子的传教活动得以证明。慧远的门人颇多,以随他一同出家的慧持,及弟子道汪、慧观、昙邕、昙顺、僧彻、宗炳、昙鉴、法安、道温、法庄、周续之、雷次宗、道祖、慧虔、僧翼等最为著名。他们的传教活动集中在南方的蜀中、荆襄、衡湘、吴越等地区。

  由于慧远的净土思想主要是在南方流传,且念佛方法与善导流的称名念佛迥异其趣,所以引起了对慧远在净土宗史上的地位的评价问题。善导流的净土信仰者尊奉称名念佛为净土修行的最主要方法,故尔立昙鸾为初祖。日本学者就是将昙鸾作为净土初祖。尽管如此,慧远在中国净土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

  j 《大正藏》第十三卷,第九○五页中。

  j 道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请篇》感应缘。

  k 道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请篇》感应缘。

  l 《大正藏》第五十卷,第三五六页下。

  m 《大正藏》第五十二卷,第一九六页。

  n 《大正藏》第五十二卷,第一九六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是养成习惯,在心上养成习惯。透过佛法的修持,能使心转变,让生活变得更好,自利利他。功德的积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所以做事前应想: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这事是否有功德”。清净利他的发心本身就是功德。也就是说,教法的内涵一定要依靠证法维持下去,这样佛法才能够久住世间。南无阿弥陀佛,六时吉祥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