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四讲


2014/9/4    热度:537   

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四讲

 

  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这是生惭耻心的前提,出于尊重自身和尊重教法的两种力量),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世间的语言很笼统,说到惭、愧是不怎么分的,其实,惭和愧是两种心所。

  “惭”的体性是以尊重自身或尊重教法的增上的力量,由此崇尚、敬重贤善的行为,羞耻过恶而不敢做。比如对杀、盗、YIN等恶行,认为这是做卑鄙、可耻的事,基于这种观念,耻于造罪而不敢做,就是有惭耻心理。或者想:我是受了清净戒律的人,怎么能做这种破戒的事呢?我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有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怎么能做伤害众生的事呢?……像这样以尊重自身的力量、以自己要做一个高尚之人的自尊心,会自然崇尚贤善的行为,会以造恶为耻,而不敢去做。

  或者想:我已经明白了法义,知道这样的心是烦恼,我怎么敢放纵呢?我已经知道做这种事是造生死的因,我怎么敢做呢?或者,我已经知道了包装自我、表现自我是像癌细胞一样的行为不能扩散,我怎么敢做呢?或者,我已经知道奢侈浪费是消自己的福报,大量的消福只会折尽自己的寿命,我怎么敢做呢?……像这样出于尊重教法的一股力量,心里崇尚如法的行为,以违背教法为耻,而不敢去做,就是有惭耻的善心。

  惭心所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的作用,是以尊重自身和法而崇尚贤善行为的心理,能对治掉无有惭耻、敢做下劣行为的心理。共通的作用,是以耻于造恶的心理,就能约束住自己而不去造恶,这样各种恶行都会止息。

  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愧”的体性是依于世间人们的呵斥、唾弃这种舆论的力量,使得心里轻视和拒绝做暴恶的事,由此羞耻做罪恶的事而不敢做。

  “轻拒”这两个字各有它的状态,“轻”就是看不起造恶的行为,“拒”就是拒绝做这种恶行。比如看不起吃喝玩乐、虚度光阴,心里拒绝这么做就叫“轻拒”。其它对于贪、嗔、痴、杀、盗、YIN、欺名盗世、损人利己等等的恶行,有这种不推崇造恶、拒绝加入的心态,由此发生羞耻造恶而不敢做的心理,就是“有愧”。

  “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这一句是发生愧心的前提。“增上”就是作用力的意思。“诃厌”指被人指责、被人厌弃,那样就没有脸面做人,就很不光彩,得不到大众的支持。这个心理状态是指自己心里认为:我做这样的事,会被大家批评、唾弃,会遭到舆论的谴责,如果我这样去做,正人君子不会喜欢我,佛菩萨、护法神会呵斥我,这样我还有什么脸面做人?由于害怕谴责、害怕失掉名誉,就不敢造恶。

  比如想:如果我这样做,父母会不喜欢我,师长会不喜欢我,所以我不能做。或者诸佛菩萨和护法神都不喜欢造恶的人,如果我做这样的事,肯定没办法成就,而且一定会堕落,这样特别害怕而不敢去做,就是有愧对人的心理。

  “愧”也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的作用,是能对治无愧。造恶不脸红、不羞耻,不害怕舆论的谴责,就叫“无愧”。有了愧的心理就会去掉无愧的心理。共通的作用,是指心里有愧就会停止做各种不好的行为。如果在做各种恶行时,毫无羞耻感,那就什么都敢做,会变得比禽兽还不如。

  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著,而为体性。别则对治贪著,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五、无贪,它的体性是对三有的果以及三有的资具或因,无所染著。所以“无贪”这个善心的范围很广,一般说的“不贪财”只是其中的一个。无贪的善心包括对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任何一种果心里不染著,对于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任何一种因心里不染著。总之,无论三界哪一种因或者果,心里对它不染著,就是有一份无贪的善心。比较低的无贪,是对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尘不生染著。更高的无贪,是指不但不贪五欲,连有漏的色界定等也不贪。能够这样无贪、离欲,就很清净。

  这里要检讨自己有没有无贪的善心。如果在面对惹人心醉的五欲时,心里非常贪婪,马上就染著在上面,那就是没有无贪的善心。可以一项一项地检查,比如对饮食、对衣服、对房子、对车子、对电器、对名誉、地位、权力、男女等,自己的心会不会染著在上面?心里要没有染著,就是有无贪的善心。比如:对一种电视娱乐节目,是不是心染著在上面?对一些零食、好吃的美味,是不是心染著在上面?……对这些心里无所染著,才是无贪的善心。这还是很低等的,进一步,对色界、无色界的果位和它的因——四禅八定等,心里没有染著,那就是上品的无贪。

  无贪的善心也有通、别两种作用:“别”是能对治贪著,“通”是能积极地做很多善法。

  心耽著在名利上,什么样的五欲享受都贪得无厌地追求,那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善法。一个人太追求享受,欲望太重,整个心思都贪著在五欲上,就很难发起善心和善行,因为贪欲是完全自私的心理,一心想着这个好东西要占为己有,心思都放在享受上,没有不惜劳苦、利益众生的心,没有为佛法、为众生着想的心。贪享受的心越大,奉献的心就越薄。欲心重一分,道心就减一分,离佛法就远一分。越是沉湎在享受里,就越不会去做善法。一旦没有了享受,或者稍微受一点辛苦,就简直没办法过。这样什么都讲条件、讲报酬、讲享受,完全是自私自利的心理,怎么修得了解脱道和大乘法呢?

  所以,修道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有无贪的善心,世间的名利享受放得下,才做得到安贫守道,才可能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行善、修法。

  总之,如果心里有无贪的善心,身心就能从五欲尘劳里脱出来,也就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修善法上,能做很多有意义的好事,这就是它的作用。

  六无瞋者,于三苦及三苦资具无所憎恚,而为体性。别则对治瞋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六、无嗔,它的体性是对苦苦、坏苦、行苦和这三苦的资具或者因无所嗔恚。一般人受苦、身心不舒服的时候,很容易生起嗔恚。但是有无嗔的善心,就能忍耐刻苦。即使受到各种劳累、辛苦或者受到各种打击、压迫等时,没有嗔恚心,不会发脾气。像这样无论受哪种苦、遭什么难、受什么委屈,心里都不起嗔恚,就是很好的品德。

  无嗔也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的作用是能对治嗔恚,共通的作用是能做很多善法。

  七无痴者,于诸谛理及诸实事(“谛”和“实”都是真实的意思)明解(“明解”就是很清楚明白,一点不糊涂。),而为体性。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七、无痴,是指对四谛等的真理,对轮回、解脱、三宝等的事实,心里很明白很了解,已经远离了愚痴、蒙昧的状态。无痴也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是能对治愚痴,共通是能积极地做各种善法。

  如果对于实事、实理一点都不明白,心里愚痴糊涂,那就不可能积极投入各种善法的修行。但是具有无痴善根的人,心里明白事理,他会积极地做各种善法。有了无痴的善心,就像有了明亮的眼睛,心里能明辨善恶是非,对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有意义、做什么没意义等等,都是清清楚楚,所以主动地以自己的身口意投入做各种善法。

  以上讲的无贪、无嗔、无痴,叫做“三善根”。

  八轻安者,远离粗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而为体性。对治昏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

  八、轻安,就是指已经远离了身心上粗重的杂染法品类,身和心已经调好了、通畅无碍了,对于各种善法都有能力行持了,这就是轻安的体性。

  “轻”是指远离了污浊、粗重的状态,身和心都轻松了;“安”是指身心安和、舒适,感觉很通畅。身心的状态没有修好,是一种很混浊、很沉重的状态。身心修好了、调好了、通畅了,就做什么事都很轻快、很有能力,从早到晚修行都能安住,不论做什么、念什么、修什么,都有堪能性。

  如果生起了轻安,就有两大作用:一、对治昏沉,不会打瞌睡;二、能舍掉污浊、粗重的身心状态,转而得到清净的身心状态。这以后身心状态就转过来了,就会很安稳舒适。

  九不放逸者,即精进及无贪无瞋无痴三种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生,于所修善修令增长,而为体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

  九、不放逸,它的体性是以精进的心和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善根综合起来,在要断的身口意三种恶业上,能够防护而使它不生起,在要修的身口意三种善业上能够勤修而使它增长。

  学了这一条也要懂得:怎么来做到不放逸?不放逸的状态如何?不放逸能起到什么作用?自身上要有四个内涵才能做到不放逸,就是要有精进的善心,还要有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这样就自然做到在断恶上战战兢兢,时时小心翼翼地防护自己的身口意,不让它造恶业、说恶语、起恶念。而在修善法上,乃至很微小的善行也会做到圆满,无论加行、正行、结行都能做得很好,身口意时时都在修善法,有这样的心态和行动,就叫“不放逸”。

  那么我们有没有不放逸的善心呢?如果平时放任自己,口里说很多恶语,心里起很多恶念,身体又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那就是放逸烦恼在严重地发作,完全是放纵自己造恶。就像对野马一点不管束它,放任它不断地践踏庄稼,这一种心理状况,叫做“放逸烦恼”。相反的不放逸是说,自己既有精进的善心,又有无贪、无嗔、无痴这三种善心,以四种善心合作的力量,就能把猴子般的狂心管住。这时候,对于要断的恶心、恶语、恶行就能防护而不使它产生,对于要修的善心、善语、善行也能保证做到而使它增长。

  所以要做到不放逸,就是精进的心要很强,还要有坚固的无贪、无嗔、无痴这样三种善根,这四种心的综合效果,就是能有力地控制住自己的心,丝毫不往恶的方面放逸,而且能做到从始至终安住在善法上,使得善法昼夜不断地增长。

  不放逸的作用是能对治放逸和完成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事。修行要日日夜夜不放逸才会有所成就。有个大家熟知的老公案是这样讲的:一个国王对一个罪犯说:“现在你头上顶一个装满油的碗,如果油能不滴出来,就免你死罪;只要滴出了一滴油,就当即处斩。结果这个罪犯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身体和碗上,他从始至终战战兢兢地防护,不让一滴油滴出来。虽然道路两旁有很多美丽的宫女在轻歌曼舞,他根本不会去瞟一眼,分一下神。像这样,时时小心翼翼地防护自己的心,不让它做一点恶法,只允许它在善法上运转,这样的状态就叫“不放逸”。它的作用是能完成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事。

  十行舍者,亦即精进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而为体性。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

  十、行舍,这是指你心里如果有精进和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能使心达到平等、正直、无功用而安住,这一种内心的状态就叫“行舍”。

  就像一架天平,既不向东倒,也不向西倒,正好平衡的状态,自己心里远离了昏沉和掉举,有一个不沉、不掉的状态,就叫“平等”(当然佛法里“平等”有很多深深浅浅的解释,这里就按这样来讲)。这是初步会达到平等,之后就有心正直,就是指进一步会做到不需要用力、任运就这样流下去,这就是使心成了正直性。最后是得到心无功用,就是完全纯熟了,没有功用,自自然然就能这么保持住了。

  它的作用是对治掉举,能够一直住在寂静状态。

  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

  这个舍跟五受中的舍受不同。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其中舍受是不苦不乐的受,为了区别舍受,所以叫做“行舍”。也是于五蕴门属于行蕴,故称为行舍。

  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即以无瞋而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以为业用。

  十一、不害,指对有情不做侵损他、逼恼他的事,这种心是以无嗔为体性。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能对治害人的心理和行为;二是会发起慈悲怜愍有情的心态和行为。

  不害的反面就是害心,如果我们心里树了一个敌人,有想伤害他、惩罚他、想给他一点难看、让他倒霉等的心理,就都是由嗔恚引发出来的。这是必须消灭的恶心。

  如果修好了不害这个善心,就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原则,绝对不做伤害别人的事。这个不害的善心一旦坚固了,就能有力地制止害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能生起慈悲怜愍的心理和行为。

  无瞋名慈,不害名悲。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没有嗔恚别人的心,叫做“慈”;没有伤害别人的心,叫做“悲”。慈心与乐、悲心拔苦,都是救度众生的很好的作用。这里无嗔和不害两种心所虽然在体上是一个心,但是从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就可以分为无嗔和不害两种心所。

  以上学习之后,关键是要检点自己:我有没有这十一种善心?如果这十一种当中大部分都有,那就是很好的修行人。如果大部分都没有,那是很危险的,证明自己的德行有很大缺陷,如果不能改过自新,就不会有修行的功德。所以平常要拿这个作标准,一一对照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看到自己有哪些不足,想方设法去弥补和充实。这十一种善心一一都修到很圆满,无论修什么法都决定有成就。

  总而言之,修好了这十一种善心所,才是真正利益自己、保护自己,这是无量利益安乐的根源。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六位心所中的第四位是烦恼心所。包括贪、嗔、慢、无明、疑和不正见这六种根本烦恼。从不正见里再开出五种邪见,总的也叫“十根本烦恼”。

  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

  烦恼的总相用四个字来说,就是“不寂静相”。“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是不寂静的具体描写,前一句解释“烦”,后一句解释“恼”。“烦”指心里头烦躁扰动,“恼”指它的作用是恼乱身心。总之,烦动恼乱就叫“烦恼”,这是按心的状态来取名字。

  很多人都不认识烦恼,比如,“我很兴奋”是不是烦恼呢?当时你的心已经不寂静了,已经在妄动了,就是烦恼。比如大家看过颁奖晚会,那些获奖者一个个显得特别兴奋激动,心扬得非常高,那时就是慢烦恼现行了。他们捧着奖杯过瘾地亲吻,又是贪烦恼在现行。他们认为现在有个光芒四射的“我”,又是我见烦恼现行起来。然后对着观众献殷勤,或者做各种迷人的表情、说很多诱惑观众的话,又是谄烦恼在现行。所以,实际上凡夫时时处处都是烦恼心态,心里稍微以我执而波动,就已经是烦恼了。

  所以对于烦恼一定要认得它,凡是心里烦动恼乱,哪怕是很轻微的状况,也都叫烦恼。比如自己喜爱的人来了,心里就开始有一点动了,这就叫烦恼,叫贪烦恼;或者说某个人来了,觉得有点讨厌他,不愿意接受他,就是起了嗔烦恼。总之,烦恼共同的相状就是指当某个心一生起的时候,是一种不寂静的相,这就是生烦恼了。

  然后我们要从各种具体的烦动恼乱上去认识这是烦恼。要这样反问自己:我生气骂人的时候心里寂静吗?恨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寂静吗?爱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寂静吗?我在看春晚、看世界杯兴奋狂热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上网左缘右缘散乱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狼吞虎咽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昏沉迷糊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虚伪假装的时候心里寂静吗?……这样就看出烦恼的心态有无量无数。而这些心不能调伏对治,它就是造成一切轮回苦的根源。

  想想看,任何一种烦恼都有它真实不虚的作用。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烦恼起恶劣的作用,才搞得身心不宁、家庭不宁,人和人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社会和国家出现种种动乱。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纠纷、任何一种斗争、任何一场悲剧,都是以烦恼现行而搞出来的。无量劫来持续不断的生死、一生又一生地受业报,无量无数的苦难也全是由烦恼一手造成的。现在大家能对几十种烦恼,一个一个地认识它的相状和作用,才会了解自己心里充满了烦恼,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里面任何一种烦恼发动起来,就足以把人抛入恶趣深渊。

  所以,不是凭着悠悠忽忽、轻轻率率就能调伏自己的心而得到解脱的。无始以来养成的烦恼恶习,在每个凡夫身上都具体存在,而且数量极多,这个叫心病,叫烦恼病。它是发起一切业和造成一切苦的根源。

  懂了这些,才知道集谛是怎么回事,就是当这些烦恼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就以它集起各种业,发起各种轮回的行动。如果这一切烦恼都彻底息灭了,那就再没有兴风作浪的作者,而停止了造有漏的业,不再制造生死。但如果烦恼没有调伏,也是最大的隐患,因为烦恼潜伏在心里,只要境缘、非理作意等一凑合,就会现行出来,而酿成苦果。所以只要烦恼还没有止息,我们就永远没有安宁。

  所以现在我们学“根本烦恼和随烦恼”这部分的法相,根本的目的是要认识集谛。只有把这二十六个烦恼全部都认清楚,你才知道是哪些坏东西在制造轮回,你就把轮回的作者给找到了。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我们放下,是要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教我们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为什么不放下?他还要做得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帮助我们这些苦难众生。诸佛菩萨积极地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全部是付出,没有一丝毫希求的念头,就是那个“放下”。工作要认真、要努力,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这就是放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