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六讲
2014/9/4   热度:586
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六讲 下面是讲见方面的烦恼: 六不正见者,亦名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 六、不正见:是指不合乎真理的颠倒见,也叫恶见。 每个人都有慧心所,这上有清净和染污的差别。对于诸法的真理,依止清净的教法,经过如理的抉择而引起来的慧,就是清净的慧;依止不清净的邪法,经过颠倒的推导求证而引起的慧就是染污慧,这是不正见的体性。 很多人在世间读了十几年书,结果串习成了很多邪见。比如这个世间本来是轮回的一个片段,但是他一直认为这里有很多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已经熏成了坚固的乐颠倒见;而且他认为人人有个“自我”,这“我”是应当尊重的,只有实现自我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因此他的心念念都在执著怎么实现自我、显示自我、张扬自我,这是已经熏成了坚固的我颠倒见;又比如认为我只有这一世生命,死了就完全断灭,所以要抓住这仅有的一次及时行乐,这又是断灭见和乐颠倒见的综合反应。总之,受到世间邪法的熏染,形成了各种和真理违背的见解,都是不正见。 像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模仿电视、模仿世间人怎么说话,他会跟着学,这样在心里学会了按照那一套分别,颠倒地建立各种是非善恶观念。一旦串习到一定的量,就成为坚固的见解,这样熏成的是染污慧,而不是清净慧。这是意识深层极其严重的染污,比感染艾滋病还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人颠倒地运用慧心所,他心里认为这是以真实的理由成立的见解,所以执著会非常顽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对治破掉它,就会生生世世支配他的心念和行为,导致善根无法生起。 不正见所起到的作用是障碍善妙的见解。如果让邪见坐镇在意识的指挥中心,以它来指导身口意的行为,那就会造成非常可怕的结果。因为它充当了行为的总指挥,会不断地误导着身口意做出邪行,造成自他无穷的苦难。 复有五种: 在“不正见”的烦恼里又有五种,就是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邪见。 一萨迦耶见。萨迦耶,义翻积聚,亦名身见。 萨迦耶是积聚的意思,也称为身见,就是把五蕴执为我和我所,以染污慧为性的我见和我所见。这当中一个是把五蕴计执为“我”的见,另一个是把“我”之外的法执为是“我所有”的见。 就好比说夜幕初降时,就是夜幕已经最初降下来,还没有完全降下来,还有一点光,但很昏昧,这样把眼前的花绳计执为蛇,实际上只有花绳没有蛇。这样计绳为蛇的见好比是恶见,它是一种染污慧,是不清净的心识所计的。绳子好比是蕴,这个蕴上只有由烦恼造成的有为法——色受想行识,这里有血肉、骨骼、内脏等的一套色法积聚的身体,还有心法上的受想行识,有各种苦乐舍的感受、取各种相、各种造作的行和了别的识。仔细观察这里面,只是林林总总、生灭无常的一些现相,根本得不到一个不变的、一体的东西,所以蕴上根本没有常、一的我。如果一直认为这是我,这就是坏聚见。 像这样,首先把自己的五蕴错认是一个实有的我,这样认定有“我”之后,接着会出现我所见,心里会计执我的手、我的头、我的财产、我的眷属、我的名誉、我的地位等等。像这样,把内在五蕴各部分的法计执是“我的”,把外在的法计执是“我的”,都是我所见。 但是这只是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灭的法,哪里有什么常、一、自在的我呢?连“我”都没有,又哪里有“我所有”呢?就像如果真的有张三这个人,才有属于张三的东西,如果“张三”只是随便编出来的一个假名,实际没有“张三”这个人,那哪有属于张三的法呢? 所以要认清萨迦耶见是怎么生起的,就是指原本只是由烦恼的力量变现出来的五种蕴的现相(叫做五取蕴),但是不认识它的真相,反而生起了“它就是我”的误认。接着又起了种种计执“这些是我所有的”这样的误认,这两种误认都叫做萨迦耶见。起我和我所执著的时候,是不寂静的状态,所以叫见烦恼。 谓于五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萨迦耶见的作用是成为一切恶见的所依或根本。换句话说,一切恶见都是从萨迦耶见产生。 二边执见,谓即于身见随执断常。 边执见就是指:先是心里执著有一个“我”,然后对于“我”的性质就有一种认定,就是说我们把五蕴执著是“我”,之后就会对“我”的体性执著为断或常,这就是边执见。 就好比绳子上本来没有蛇,但看错了,误认为这是一条蛇,然后计执这条蛇是有毒还是无毒等等,基于蛇而起各种差别见。就像这样,凡夫在执著有“我”之后,就有对“我”的体性的认定。一种认为,虽然肉体会死,但这个“我”会到后世去,这个“我”是永远存在的,这样就是执著我常住。另一种认为,虽然现在有这个“我”,但死了,这个“我”就归于无有,像这样执著我前面有后面灭掉了,叫做断灭。总的就有执我常住和我断灭的两种边执见。 障出离行为业。 边执见的作用是障中道出离。一旦执著了我是常或是断,就障住了远离二边的中道出离行。 三见取,谓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见取见,就是在种种不正见里头,执著某一种见以及它所依的见者的五蕴为最殊胜。(见取的“取”字,也是执取为殊胜的意思。) 很多人持外道见的时候,他不会认为自己的见是下劣的,反而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殊胜的见,而且把这个见所依的五蕴也执著为最殊胜,这样的烦恼叫做“见取见”。 比如现在有一群人集会,大家开始谈论了。有人说:你们信宗教的都是迷信,哪有什么前后世呢?全世界几十亿人都知道人死了就没有了。所以他感到很自豪,他认为:我持的这个见最正确了,你们都是迷信,只有持这种见的人是最好的。这就是见取见烦恼,把断灭见和它所依的五蕴执著为最好的、最殊胜的。 又有一种人学了宗教,他认为人死并不是如灯灭,我们是有一个“我”,这个“我”是不会灭的。虽然肉体到了最后会死掉、会烂掉,最后会变成尘埃,但是这个“我”永恒存在,肉体死而“我”不死,“我”还是会到后世去的。他认为:你们说的全错了,只有我的见解是最好的,持这种见解的人是最殊胜了。 又比如有的宗教徒认为“万物是由上帝造的”,如果其他人说不是由上帝造物,他就认为你们的见解非常下劣,只有“上帝造物”才最正确。像这一类都叫“见取见”的烦恼。 见取见的作用是成为发起一切斗诤的所依。这个意思是执著自己的见为殊胜,就有彼此的对立而引起各种斗诤。 四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 “取”还是执取为殊胜的意思,这里是对戒、对禁以及对所依的蕴执取为殊胜。 “随顺诸见之戒禁”,就是随顺各种不正见而守持的戒和禁。外道的很多戒是不好的戒、无意义的戒,这些戒是应当舍弃的,没有必要持。“禁”是指外道规定的种种行为方式或规矩等。比如要求门徒身体该做什么姿势,服饰该怎么穿戴。比如服饰方面,有些外道身体上要披一张野兽皮,脖子上要戴一个以人骨穿成的人骨鬘。姿势方面,有些要你金鸡独立等等。行为方面,要你效仿猪、狗等的行为,学猪那么叫、那样走等等。像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禁行。 但是这些外道心里非常崇尚这些行为,认为这样做能够清净罪业、解除烦恼和超出生死,而且把这戒、禁、所依的五蕴也认为是最好的,能这么修炼的人是最高级的人,像这样,就是生起了戒禁取见的烦恼。 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 戒禁取见的作用是成为各种徒劳无益苦行的所依。“无利”指守持这些戒并不能远离苦和苦因。 五邪见,谓谤无因果,谤无作用,谤无实事,及非前四所摄诸余邪执,皆此邪见所摄。 邪见有增益和损减两种:损减指本有的执著无有,增益指本无的执著为有。邪见主要是针对世间缘起上来说,本来万法都是由因缘生,但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产生不正确的见,就叫邪见。 “谤无因果”,就是说因上没有什么善恶,果上没有什么苦乐,没有如是造善恶业、如是感苦乐果等的因果律。像这样否认三世因果等,就是损减的邪见。 “谤无作用”,比如毁谤无父无母,这是毁谤没有父亲种植种子、母亲任持种子的作用;毁谤无化生的众生,认为没有中阴身,这是毁谤没有结生相续的作用。 “谤无实事”,比如否认有前后世,认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死了就没有了;或者否认有阿罗汉、有佛菩萨、有佛国净土等等。 “非前四所摄诸余邪执”:不属于身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四者的其他邪执,都归在邪见里头。 另一类邪见是把本来不是因的法误认为是因(非因计因)。有的外道认为有一个人格化的主宰,以他的意愿而造出了世间万物,比如认为自在天等是创造万物的因。又有的认为并没有什么人格化的主宰,整个世界只是由一些基本的物质元素组合而成。比如说数论派认为物质世界的本元实际上只有一个殊胜的自性,它是喜、忧、暗三种本元的成分达到了平衡的状况。这三种成分如果失去平衡,就由此变现出各种各样的幻相,这就是世俗虚假的万法。他们认为,世俗的万法是这样从物质本元状态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或者像现在的人,认为是由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世间万法。诸如此类,都是把“心为万有的作者”这一点否认掉,而增益为另外一个人格化的主宰,或者非人格化的物质本元,承许这是产生世间万法的因,这都是邪见。 像这些都是世间聪明人搞出来的,但这是染污慧、不清净的慧,这些都是邪见的烦恼。因为它是一种和无我空性不相应的心,是不寂静的心,所以是烦恼。 烦恼发生的机制 这里补充讲解《广论》里的一段文,说明怎么依于萨迦耶见而出生各种烦恼。 此复由其萨迦耶见,执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别。如是分已,贪着自党,嗔恚他品,缘我高举,执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如是便于开示无我之大师,及师所说业果四谛三宝等法,邪见谓无,或复生疑为有为无,是耶非耶。 烦恼,就是指各种各样心理波动的状态,而这些烦恼都是从一个共同的根源——萨迦耶见出生,因此它就是烦恼的根本。并不是贪从一个因中出生,嗔又从另一个因而生,包括痴、慢、疑、邪见、边执见等所有的根本烦恼,乃至嫉妒、散乱、昏沉等一切的随烦恼都是从这个共同的因中产生,这就是万惑一根的意思。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通达了这个关键,就知道怎么来消除所有的烦恼,只要能断除根本的我见,其余的支分自然就会枯萎。就好比一棵树有无数的枝、叶、花、果,无需在枝末上一节一节的剪掉,只要把树根一刀切断,就再也不会出生红红绿绿的枝、叶、花、果了,这些通通由于根断而随之彻底败坏。就像这样,只要断掉萨迦耶见,就能止息一切烦恼。 下面举例说明烦恼依萨迦耶见而生的道理: 首先,由于萨迦耶见将这样一个无常、多体的蕴执著为常、一的“我”,由于有了这个“我”,就会有跟“我”相对的“他”,这样就分判出自他的差别。如果能详细观察这个“我”,会发现它根本不存在。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五蕴是“我”,但观察时会发现,这只是一种因缘生的客观现象,而且在刹那刹那的生灭,根本没有一个常住、一体的“我”。这样没有“我”的话,也就不会有与“我”相对的“他”。自己是这样子,其他张三、李四以及旁生、天人等的有情,在他们上面也只是一个蕴,也只是因缘生的一个客观现象,是忽起忽灭,各种身心现象的假合,这里面根本找不到一个“我”。所以,本来在一切有情上,是没有一个“人我”的,也就不可能有属于我的事物,也没有跟我亲或跟我疏的人,这些都只是以愚痴心缘着这个“我”而增益假立出来的。但是,一旦这个虚假的“我”产生,它就会枝枝节节地蔓延开来,出现各种妄动、各种执著,从而形成一个迷梦般的世间相。 要知道,这里发起一切造作和导致一切流转的根本就是烦恼,也就是由于心没有相合到无我的实相,执著“我”而引起心上各种的妄动。这种妄动有各种倾向,因为既然有我,那就要保护我自己,谁伤害我,我就要抗拒他,或者打倒他,使得他不能伤害到我;或者,有人对我好,支持我,我就拉拢他,把他建立成自方。心自然就会这么做。依于对自我的保护,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态出现。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基于一个虚妄的执著,以此为根源,会现出一个虚假的世界,会出现种种虚妄的心理活动,这些不寂静相,就叫做烦恼。一旦你知道了本来没有我,也就不会为了我而去吸引、拉拢别人;也不会为了保护自己,要把不顺从我的对方打倒;再不会为这个“我”而起心动念,而发起各种造作,所以惑业都会止息。 一旦认定了是有“自我”,那自然是要保护我自己,而且围绕着这个“我”以种种分别计较而发生各种反应。想一想,若是没有了“我”,哪里还有“我”的容貌呢?还怎么会去执著“我”的容貌,为了让“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青春、更加富有吸引力等,而去做各种诸如化妆、去美容院等的事呢?也不会因为“我”的相貌好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或者因为“我”不如人而产生自卑感,这些都是不会有的。 现代人执著的一系列的东西都是基于“我”才有的。比如说,要把“我”包装成什么形相,表现出哪种状态,“我”有怎样的性格,“我”是什么星座,“我”有什么样的朋友、拥有多少资产,“我”过去的生活经历如何,对未来的打算是什么,“我”的梦想、“我”的生活方式、情趣爱好等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我”而建立起来的。之后缘着这些就会起执著,有了执著就会产生各种倾向,种种不同的倾向,就叫做不同的烦恼相。 举例来说,因为推崇“我”,所以在我取得成功或有一些殊胜功德的时候,自然就有高慢的心态。为什么呢?就是由于你认为有个“我”,所以要在别人面前把这个自我高大的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慢烦恼。反过来,也是由于有了这个“我”,当不如人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受贬低了,就会现出一种“我”很低微的样子,由于这个“我”受到压抑,“自我”表现不出来,认为我被埋没了,又会出现这种烦恼,这叫“自卑感”。或者说,当我和别人对比的时候,我是一个“自我”,他也是一个“自我”,那么我就要跟他竞争,我一定要站到他前面去,要比他更成功、更优秀,这样竞争心就出现了。再者,当我不如人的时候,心里就没办法忍受他比我更耀眼、更圆满,就会产生出嫉妒心。所以这林林总总的烦恼都是在“我”上面建立的。一旦没有了“我”,那么为了维护“我”、推崇“我”的各种妄动就会止息。要是不必维护自我,也就不必去贪著所谓对我有利的东西,也就不会有意识地著在这个上面;相反,也不可能产生一种一定要把不利于我的他方打倒,从而维护好自我的心态。这些就是由于一直执著这个“我”如何如何,当不同的境缘出现时,内心便会产生各种的妄动,或者想抓取,或者去排斥,或者要推崇,或者感觉到被压抑等等。 以上这些心里的妄动,指的就是非见的烦恼,见方面的烦恼也是如此。由于有一个“我”,围绕这个“我”就会衍生出各种不正确的见解。在执著有一个有自性的我之后,随着就有对于它性质的判定。或者认为这个“我”永远存在,即使肉身死了,但这个“我”还在,一直延续到来世,这就是常见;或者认为死了之后,“我”就没有了,一灭永灭,这就是断见。这就出现了执著常、断的边执见。 或者会把跟我见相连的各种见解执为非常殊胜。比如说,因为有了“我”,所以执著说,我要做一个有个性的我,做一个潇洒、英勇、敢作敢为的我,或者要做一个什么都不在乎、敢于及时行乐的我,或者做一个有叛逆精神的我,这些都是基于我,才形成了各种的见解,这就是见取见。再比如,认为这样一个“我”,能做出种种标新立异的行为,就是超人一等的,这就是戒禁取见。还有因为执著有“我”,就会对于宣说无我的大师佛产生怀疑,对于无我、空性、三世因果、四谛等的道理难以信受,这也是因为已经在根本上建立了有我,就要维护自己的主张。否则接受了开示无我的大师和教法,那就等于是彻底瓦解了自己的见解体系,但谁都不愿意把自己全盘否定。这样就会产生邪见。因为他已经在世间学问里熏习了多年,建立了坚固的见解体系,或者已经得到了各种光荣和成就。而一旦接受无我,这些通通都要粉碎掉。就等于承认自己一文不值,所建立的观点全都是错的,而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就不愿意相信。因此,或者生怀疑心,或者干脆就否定掉。 所以,这整个的一套都是莫名其妙的,根本没什么道理。首先看心态上起各种妄动时的状况:比如像是好的东西来了,你为什么贪著在上面紧抓不放?或者说,得到某一种光荣称号时,你为什么那么粘着不舍?就是因为这些很顺合你的心意,让你很有脸面。为什么穿一件衣服你都非常计较呢?就是因为它能包装自我。为什么提到这个人你就心里不舒服,很讨厌他呢?因为他不顺我的心意,会对我有威胁。为什么你的心忽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为你认为自己很成功,远远高于众人。为什么一下子就变得失落了呢?因为你没办法忍受别人更圆满。或者为什么突然觉得这么自卑萎萎缩缩地,根本直不起腰来呢?因为你认为我很卑微、很渺小……这些都是因为执著有个我而引生的。以上这些都是心上的妄动,叫做非见烦恼,它们都是不寂静的心态。想想看,这些不寂静的妄动的心,不都是因为执著有“我”才出现的吗? 见烦恼也是如此。你的见解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在我见上添加一大堆的错误认识而引起的吗?离开了“我”,怎么去建立这些见解呢? 所以,无论是见烦恼还是非见烦恼,总而言之,这一切由执著有我而引起的心态就是烦恼,它们全部是不寂静的相状。以这样不寂静的心为因,产生出的全部是苦的法。只有在根本上息掉虚妄的我执,如水融水般地你合到了本来无我的实相中,那么这一切的烦恼妄动也就消失了,一切的苦也会随之而灭尽。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解脱道。为什么要走这一条出世间的还灭之路呢?因为我们原先的认识、心态和行为都是颠倒的,依靠妄执而出现的一切,都只是枉自烦恼受苦而已,丝毫意义也没有。整个轮回运行的机制,就是像刚才所说的这样,除此之外,再不必去寻找什么其他的原因,这里已经一语道破了。 如《释量》云:“有我知有他,执嗔自他分,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 《释量论》这一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认为有个“我”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就会认为还存在着“他”,由此就有了对比,从而建立起自方他方。随后把合自己心意的、支持自己的、顺从自己的,就以为是自己这一边的,这样的执取就是所谓的贪,也就是对自方贪著。而另一方面,认为那些是不合自己心意的、是威胁自己的、损害自己的,就认为是敌方,就会排斥或破坏它,这种抵触就是所谓的嗔,也就是对他方生嗔。这是就贪嗔来说的。实际上,以这样一个有“我”存在的见解为中心,根据所缘的境相种种不同,就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叫八万四千烦恼。一旦你不再执著我,也就不会有这些妄动了。 所以说“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和贪嗔为主的种种烦恼相连,就产生出各种虚妄的造作,这叫做业。也就是会在这些烦恼的驱使下,身体做出各种的行为,口中说出各种的语言,心里出生各种的想法,这样就会生起轮回中因因果果的一切过失。 所以,轮回唯是虚妄的法,不具任何实义;唯是具过失的法,没有任何功德;唯是苦性的法,不存在真实的安乐;烦恼是错乱地起心,业是错乱地造作,苦是错乱地变现,这些都是有过失的法,没有一样是如理的、值得赞赏的。 这以上讲了烦恼生起的机制,也就是由同一根源——萨迦耶见缘着不同的方面就现起不同的妄动、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形成了见与非见的无量烦恼。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的言行,把它记录下来,就是戒律;佛的知见,把它记录下来,就叫经典。经典不是造作的,所以佛没有著作。佛没有意思,佛没有起心动念,经典是自性里头自然的流露,所以它不是著作。自性是平等的,大乘经上佛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自性。十方三世佛,这一切佛里头,包括所有众生,为什么?所有众生是未来佛。我们随顺经典的教诲,就是随顺自己的性德!“我不是跟释迦牟尼佛学,我是随顺自己的性德”。修行的标准,是自性的性德,我自己没有明心见性,释迦牟尼佛引导我,引导我随顺自性的性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