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八讲


2014/9/4    热度:509   

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八讲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九、嫉妒,就是自己追求名誉和利养,不能忍耐别人获得圆满的妒嫉心。

  嫉妒的作用是障碍不嫉妒,使得自己在听到或见到别人获得圆满时,心里深怀忧虑、心情焦躁。这个嫉妒的“红眼病”,就是一种无法忍受别人圆满的心。一起嫉妒,就会让心扰动,而无法安静下来。

  其实,嫉妒是嗔恚的一种表现。心里容忍不了别人圆满,就是在嗔恚对方,它的表现是心里吃醋,忧愁、不高兴。所以离开嗔恚,并没有别的嫉妒的相状和作用。

  在《大乘理趣经》里教导我们以如理思维对治嫉妒,要心里想:他的富贵是前世修福得来的,哪里是起嫉妒心能抢走的呢?如果我不断除嫉妒,就会生生世世受贫穷果报,会使我丧失威力。如果我能反过来用心,在见到别人得到富贵时,能学着发随喜心,这是不费一点力气,就获得了大功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彼人富贵皆宿福生,以我贪嫉岂能侵夺。以是因缘,应永断除悭贪嫉妬,若不除断常受贫穷无复威力。以是义故,菩萨观之除其贪嫉,于他富贵生随喜心,不舍毫厘获大功德。”)

  总的来说,都是我执在害我们。人们是因为执著自我,容不得别人圆满,才起嫉妒心。当心量缩小到只愿自己一个人好时,福德也就缩小到这么小了。当人生嫉妒心时,就丧失了正气和威力。要知道,利他的心使威力充实,嫉妒的心使威力消失,全是唯心变现的道理。

  如果能视人如己,别人好就像自己好一样。这样,缘着别人的功德修随喜心,就不断地生功德。这确实是最便宜的一件事,自己不费任何力气,单凭随喜就能得大功德。

  一件事究竟得利益、还是受损害,全在自己的心怎么想。对方的圆满是他前世修福的果报,这不是以嫉妒能强行夺走的,不因为生了嫉妒心,就跑到自己身上来了。生嫉妒是自己用错了心,这样不能接受别人的圆满,就导致贫穷和没有威力。如果我们能换一种用心的方式,在见到别人有功德时,都生一个随喜心,心想:他有这样的功德,真随喜他。这样让心欢喜起来,口中作赞叹。久而久之,串习成习惯,心就改好了,也就能增福增寿,增长威力。

  总之,不要把别人看成竞争的对手,而要看成自己心中的一个显现,不起对立心、比较心,这样别人好就是自己心中的显现好,对自心中这个美好的显现发随喜心,就成了增长功德。

  十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十、悭吝,是一种耽著财物和法,不能慷慨施舍,秘藏、吝啬的心。

  悭吝的作用是障碍不悭,以及作鄙劣的蓄积。悭吝也是以贪爱的一分为体。意思是,贪爱是总体上的命名,悭吝是它的一分表现。

  要观察到,我们心里贪著什么,就会想拥有它而不肯施舍,这样就是在做鄙吝的蓄积。比如贪著钱财,会使人一毛不拔,别人有困难乞求时,也不肯施舍;或者技术上有专长,别人请教时,不肯透露;自己懂得佛法,别人请教时不肯传授,都是在法上悭吝。如果心里贪爱财和法,只想自己拥有,不愿意给别人,就是有“悭吝”的烦恼病。

  不论是财和法都要让它流通,不断地起作用,使它的利益面扩大,这才是智慧的做法。就像水如果不流动,会成一潭臭水,而使它流通开来,就能发挥作用。如果视财和法为个人私有物,心量就打不开,容易落在悭吝中。反过来,视财和法为法界公有物,就知道这不是私人所占有,应当让它尽量地流通,发生无穷无尽的利益。

  因果律就是这样:越能给予,就越丰富;越是吝啬,就越贫乏。这一点很明显,一个人慷慨大方,就有一种大富贵的相;一个人吝啬小气,也就自然气度很小,光、气、色什么都缩小,缩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无法扩大,这样怎么有大富贵的相呢?所以悭吝使人贫乏。

  福德的大小是随着心量而定的。如果心量缩得很小,福德绝对就小,将来受用就贫乏。如果心量很大,什么都能舍,将来一定富有。所以我们一次次地做布施,就是在一次次地积福德。这样真正做开来了,自己会感觉人生的境界逐渐开阔,好的因缘自然汇聚到自己身上。

  在中国有一位供奉的财神爷,就是陶朱公范蠡。历史上有他“三聚三散”的故事,他每一次聚了财,就又散掉,结果福报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是智慧的操纵,按照“布施增长福德”的规律,使福德辗转增长。

  大家能这样从正反面想透,就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观念上的错误。以前认为:好东西归自己,才是对自己好,没想到这是在害自己。怎么说呢?因为只有心是变现万法的作者,如果心悭吝了、抓得紧紧的、不肯放,就不会有东西进来,所以变现的果报就是贫乏。现在知道了这一点,就不要再做这种害自己的傻事了。其实,越布施才越对自己好,所以要反过来做。要让自己的心放开,使它慷慨地给予,这样就有回馈,变现的果报就是富有。这都是唯心变现,大家应当细心体会。

  移在法上来说,也是唯心变现。打个比方,对于一盏灯的灯光,你只想占为己有,而不愿让这盏灯的光明照亮别人,这样把门关上,把窗帘拉上。然后想:现在灯光还是会照到别人。再拿一个灯罩把灯罩住,结果满屋子都是漆黑的,只在灯罩里有一点光,这就是很愚痴的做法。像这样,如果对佛法起了悭吝心,不愿意把正法的光明发挥出去,结果造成的是自己陷在愚痴黑暗中。

  如果能反过来做,把灯光尽量放出去,打开门窗,或者直接把灯挂在门外,让更多人得到光明。这样心量一打开,就能使智慧更加明亮。所以,法布施的结果是开展智慧光明。

  这样思维清楚了,就会明白导致我们贫乏的因素唯一是悭吝,外在没有什么因素能让我们贫乏。看清楚了悭吝是心中的苦因后,就要尽量对治。

  比如自己正在贪著一件好东西,不愿施舍,这时就要警觉:这是悭吝的烦恼,它会使我狭小、贫乏。所以咬紧牙关也要做布施。如果一时还做不到全部施舍,那就先给一半或者给三分之一,这样逐渐练习,慢慢增长上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布施,就会越来越有力量,最后会改掉悭吝的恶习。

  其实,悭吝也只是自己想错了、串习错了而养成的心,只要肯反过来改、肯跟习气作斗争,就一定能转成慷慨施舍的善心。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以上这十种烦恼是各别而起的缘故,称为“小随烦恼”。

  前面忿等十种烦恼纯粹是恶性,独自生起,范围很小,所以叫小随烦恼;无惭、无愧二种随烦恼通于一切恶性,范围比较宽泛,所以叫中随烦恼;掉举等八种心所通于不善、无记,遍于一切染心,所以叫大随烦恼。

  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十一、无惭,就是不顾自己的人格和佛法,轻视拒绝善行作为体性。如果有惭,对于善行看得很重,就不愿作恶。但是无惭的人,对于善法是很轻视、拒绝的,他不顾及什么人格和佛法,造恶无所谓。这样的恶劣心态就叫“无惭”。

  无惭的作用是能障碍惭耻,生长一切恶行。人没有了惭耻,就会滋生一切恶行,造各种身口意的恶业都无所谓,所以说以无惭能生长一切恶行。如果有惭耻的心,就能停止造恶。心里有惭耻,觉得造恶有辱自己的人格和佛法,以这种心理就能停止恶行。

  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十二、无愧,就是不顾世间舆论,崇尚的是暴恶的行为。

  无愧的作用是能障碍羞愧,生长一切恶行。世间有种种正确的舆论,大家会一致认为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但如果一个人已经崇尚暴行、邪恶,不顾及世间的舆论,那就是生了无愧的烦恼。

  比如崇尚邪YIN,以“性伴侣多”为荣,或以随意性交为自由,就会邪YIN无度。或者崇尚欺诈是发财致富之道,也会不顾及世间舆论,做各种欺诈的盗行。像这样一旦出现了无愧的心理,就会不断生长恶行,而不会禁止。

  此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

  “无惭”和“无愧”这两者,遍在一切不善业中。所以叫“中随烦恼”。

  十三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信心就是对真实的事理有深深忍可于心的胜解信,对三宝的清净功德,有欢喜、清净的信心,对善法能得解脱、能出生圣道等,有乐欲求取的信心。

  相反的“不信”,就是对真实的事理,没有深忍于心的信心;对于三宝真实、清净的功德,没有清净的信心;对于善法的功能,没有乐欲求取的信心。

  它的作用是障碍清净的信心,成为懈怠的所依。比如很多现在人,不必说高深的佛法,连对人伦的道德也没有了信仰,这样普遍在行善上没有积极性。这是很明显的事,信心一旦沦丧,人就陷在懈怠中,对于行善断恶没有意乐,而在造恶业上却是日夜不断,所以不信是懈怠的所依。

  十四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十四、懈怠,是指在断恶修善的事上心里松懈、懒惰。比如在断恶、修善方面一点提不起劲,就是懈怠烦恼很重。相反,有什么玩乐、享受,贪欲很强,玩得很起劲,这也是善法上懈怠,完全扑在恶法上,这是一种烦恼病。一旦加深,在行善、断恶上,就丝毫不精进,即使十年八年也一事无成。

  懈怠会增长染污。比如,以懈怠烦恼,在断恶、行善上懒惰,这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将近上万个小时里,都是在做跟法相反的事,导致念念不断地发起染污业,导致心上的染污不断增长。久而久之,身心就变得特别不清净,这就是堕落的相。

  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不但在行持善法上松懈懒惰,叫做懈怠。在染污的事上非常精进,也叫懈怠。

  这里说到,如果你对于染污的事,发起很大的勤奋,非常有兴趣,这也叫做懈怠。为什么?因为退善法的缘故。一心不能两用,你在恶法上非常投入,造业很勇猛,当时善法就退掉了。比如看电影、电视,看报、上网、玩游戏、逛商场、狂歌劲舞、聚会聊天、牵狗玩鸟、踢球下棋、追名求利、吃喝享受,凡是落在世间法里,不属于清净的正法,在这上兴致勃勃、格外投入,全是懈怠。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十五、放逸,我们的心好比一匹野马,如果放纵它,对于染污不加防护,对于清净的法不作勤修,而是放任它不断地流荡,像这样就是已经出现了放逸。

  现在的人多数是我行我素,对于自己的行为丝毫不加约束,其实这是很严重的放逸。“放逸”就是“放纵”,对自己的狂心毫无管束。美其名曰“自由主义”,其实是对染污的事不防护,对清净的业不修行,肆无忌惮,放任着心随意地流荡。

  放逸的作用是障碍不放逸,而且这是增长恶行、损坏善行的所依。也就是说,依于身口意放逸而为,恶业会不断地增长,善行功德都会被摧坏。

  即以懈怠及贪瞋痴四法为体。

  放逸是懈怠和贪、嗔、痴这四者的综合心理结果。就是有了懈怠,就不精勤修善,加上处在贪、嗔、痴当中,不防护染污,反而使它泛滥,这样就成了放逸。

  比如坐着不断地打妄想,这也是放逸,因为不去管束自己的心。有的人就是这样,坐着可以打几个小时的妄想,或者看小说、上网等,他没认为这是烦恼需要禁止。所以完全放任自己的心不加管制。比如拿到一本武打小说,一直看到深更半夜,这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毫无约束。或者在上网时,放纵自己的眼根和意根,毫无节制,什么明星大腕的新闻,或者现在有什么大片,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像这些全是放逸的心态。凡是对自己身口意的行为不加管束,放任而为,就是放逸。

  十六昏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十六、昏沉,就是心对所缘境已经不能保持了。比如看书,昏沉来了,就起障碍。眼睛迷迷瞪瞪看着,没一句话入到心里,心已经没有能力持住文字和意义了。或者吃得太多,打坐念咒的时候,念着念着就昏过去了,没有心力任持所缘,这种状况叫“昏沉”。

  它的作用是能障碍轻安和毗钵舍那。“轻安”指身心轻快、明利,“昏沉”是心识昏乱、沉重的状态。其次,障碍胜观,因为胜观要求对于所观境明明了了地觉知,昏沉一现行,就生不起胜观。

  十七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十七、掉举,掉是往下,举是往上,指心里七上八下,不能寂静安住。所以掉举的体性是使心在境界上不寂静。

  掉举的作用是障碍行舍和奢摩他。“行舍”指内心平等、正直、无功用而住。心里的念头不断地动荡,就障碍了平等无功用而住。

  “奢摩他”,就是心寂止,专注一缘。打坐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念头不断地动,这种状况叫“掉举”。

  掉举跟散乱不一样,散乱是指在境界中缘缘这、缘缘那,这样杂乱无章的攀缘让心散掉了、乱掉了。而掉举是指心里的念头很多,七上八下,没办法安静下来。

  十八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十八、失念,就是失了正念。这和念相反。念,是对于所缘明记不忘,就是清清楚楚地记得,不忘失。如果对于所缘忘记了,不晓得了,就叫失念。

  失念的作用是障碍正念。其次是引起散乱。意思是时时有正念的话,心里很清楚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来做。这样心就能统一起来而不散乱。但如果失掉了正念,就会很快造成行为的混乱。

  像我们到了境缘很纷繁的地方,尤其要注意,一不注意,正念马上丢掉。比如上网,失念烦恼很快就出来了。一开始还提醒自己,我要好好把握!但一进去几分钟就懵掉了,自己该注意的地方根本记不得,这时已经起了失念烦恼,心态已经不对了。当时心中无主,身不由己地这边看看、那边听听,这时散乱已经出现了。连续几个小时心里没有正念,不断地散乱,很快身心的状态就搞坏了。

  所以失念到严重的时候,散乱病会发展得难以收拾。逛超市也是这种现象,商品的诱惑力太强。如果心中能保持正念,以正念把握行为,就能不让心散乱,但这要有很强的正念力才能把握住。一般人一进去就会让心控制不住,本来只要买一个杯子,但在里面溜达了三个小时。溜达的时候漫无头绪,左看看、右瞅瞅,东攀西缘,散乱无章。这就是由最初的失念,使得心失去了控制,导致散乱心持续不断地现行。几小时下来,心已经散乱得一塌糊涂。

  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失念”其实是念和愚痴结合的结果。从正面看,念和智慧相结合,念就能明记到正法。以这个力量就把握着身心在正轨中运行,不会越轨。但同样是念心所,跟愚痴结合的时候,心念不缘在法上,就失去了缘法的正念,结果造成行为散乱,所以失念是以念和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就是对所观的境起了误认、错解。它的作用是能障碍正知,而且会出现很多毁犯的行为。它是以慧和痴各一分为体。

  “慧”本来是中性词。慧有不好的邪慧、好的正慧。慧是以简择所观境为体性,但简择上有对、有错。世智辩聪是以邪慧为体,也是一种慧,而起的作用都是邪的。

  二十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二十、散乱,就是在面对种种所缘境时,使心流浪、放荡为体性。它起的作用是能障碍正定,而且成为生起恶慧的所依。

  “正定”指心住一缘,它的反面就是散乱。散乱就是不能安心正住于所缘境,心已经散乱了,在境界里杂乱流荡。就像上网,这边看看大片,那边看看新闻,再看看球赛,听听歌曲,这样马上心就散掉了,处在很混乱的状态里,在所缘境上不断地流浪、动荡,这就叫散乱。而放逸是指对自己的心毫无约束。

  此八遍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以上八种烦恼遍在一切不善以及有覆无记的二种染心当中,所以称为大随烦恼。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第六、不定心所,包括睡眠、恶作、寻、伺这四种心所。由于不决定是烦恼,不决定遍一切心,不决定遍一切地,所以称为“不定”。

  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障观为业。

  一、睡眠,不决定是善还是恶。睡眠里有恶境界,就是恶;有善境界,就是善。睡眠能增长昏沉、愚痴,这是恶;睡眠能恢复精力,让人更好地修道,又是善。

  “睡眠”心所的状况如何呢?就是使得“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体性”。这跟醒觉位心识的状况不同。醒觉位的心很明朗,而且境界很宽广。但是一入了睡眠,心就进入昧略状态。“昧”是指模模糊糊,不明朗。“略”,不像醒觉位看“宽银幕”的世界,境界非常开阔,而是片断式的、狭窄的、简略的这样的影像。

  睡眠的作用是会障碍观,因为一睡眠就糊涂了。

  二恶作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二、恶作,是以追悔为体性。不决定是善还是恶。如果做了善法起追悔心,就属于恶;而造了恶法起追悔心,又属于善。恶作的作用是会障碍止。“止”是心系一缘,内心起了恶作,对过去的事追悔,心里就波动,所以障碍止。

  三寻求者,令心怱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三、“寻”,和“伺”是一对,“寻”是粗,“伺”是细。心很匆忙、急促,对于意言的境界粗粗地运转,这是“寻”的体性。

  四伺察者,令心务怱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四、“伺”,就是指心思已经入细了。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并用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为伺。

  “寻”和“伺”都是以思和慧各一分为体性。粗粗地进行就叫“寻”,深细地进行就叫“伺”。以思为正,以慧为助伴,如果不是深入地去推测、筹划、衡量,那一种就叫“寻”,只是粗粗地想一下。如果是以慧作为主要,以思作为助伴,深细地去推求、思量、测度,这叫做“伺”。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自己学佛了,家里面设个佛堂供养佛像,这不是供神,不是祈求神来保佑,你要是用这个心态去供佛,你已经是迷信。供养佛像的用意有两个。一个是报恩,知恩报恩。这一种圆满智慧福德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我们供一尊佛像是纪念他,念念不忘这个老师,是这么个意思。就如同我们中国人在家里面堂屋供养祖先牌位的意思一样,“慎终追远”。第二个意思比第一个意思更重要,“见贤思齐”。看到佛像,他是凡夫修成的,我今天也是凡夫,我应该像他一样,也要修成佛。看到观音菩萨,我要学观音菩萨,我要成观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我要学阿弥陀佛,我要作阿弥陀佛。这个意思重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