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善业道经〉浅谈佛教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
2014/9/3   热度:357
从〈十善业道经〉浅谈佛教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 今天在国学社会所举行禅茶活动,先交代一些因缘。早在国学社成立之前,我们已讨论和禅学会共同合作的事宜,石轩师兄是国学社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禅学会理事。所以我们是因缘具足的。我们禅学会强调要共同研习、共同分享。我们在刚刚举行过的会员大会中,检讨去年的活动,在08-09年度工作计划里,考虑会员活动的多样化。理事会综合所有意见,设想从今年起每个月都举办一次禅茶,大家坐下来做交流、分享。国学社有这么好的地方,亦很愿意把这个地方“供养”出来,我们对国学社的支持表示深切地感恩。 关于禅茶的目的,还是作为大家分享比较好,而不要作为讲座。特别我个人未有到讲经说法或作老师的程度,所以大家还是抱着共同研习的态度会比较好。 佛教的基本教化及理论基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论都离不开其止恶扬善的基本教化,如《法句经》著名的《七佛通诫偈》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看似简单、实行匪易的教化,是建于佛教独特的理论基础的。这就是缘起法与业力论。 缘起法是指法界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都没有自性,而是相互依持、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所有因果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若要改变某一现象,必须从其作依持的、起作用的各种条件上着手。 业是造作的意思,具体指内心的活动和由内心的思维所发动的言语和行为。业力是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力用。《经》上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诸趣轮转是指法界众生的生死流转、六道轮回。起心动念决定了行为的善恶,从而产生相应的苦乐后果。业惑招果是最原始的亦是最基本的佛教教理。 三业与十善 人的行为是有选择的。如果有善的道德意识修养,自然会在特定环境选取善的行为,反之亦然。身、语、意三业的性质有善、恶、无记三性。“记”,分别;“无记”,无分别,即中性。三业中能够感召未来果报的是善恶二业。《经》上说:“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身三业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 口四业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意三业为: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欲界凡夫有不尽的欲望,十善是相对十恶而言的。佛陀随机说法,要唤醒我们对善法的欲望。《经》云:“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亳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即恒常不断的用正确的思维,观察善法,坚持善法的信念,作为心行的依据及追求依止高尚的模楷。 五戒与十善 戒律可说是佛教的道德规范,而五戒是最基本及最重要的。十善业道亦含摄五戒之内涵;如身三业等同于“杀”“盗”“YIN”三戒,口四业统摄于“妄”戒。而意三业是支配身口作业,应远离能让人神智不清及乱性的媒介,保持自制能力,即“酒”戒。 由人而佛所行的正道,众说纷纭,但是最基本的还是五戒十善。太虚大师说,“五戒之行”“十善之化”属于五乘共法,由人生改善,才进而修证其他乘法,经证得“后世增胜”(生天)、“生死解脱”,最后达到“法界圆明”而成佛。(见《人生佛教开题》) “戒、定、慧”为无漏三学。戒是止恶行善,定是止息念慮,慧是正确思维,心意清净。太虚大师说:“菩萨位中第二离垢地”,即由十善成业,由戒增上成定,即深修十善,将身语意恶之极细者,亦究竟断除,定心不散乱而得安,即成十善行深进一层功夫。至于由定成慧,则是最后将无明邪见打破,无漏智慧发生,此即十善业道的究竟道。(《十善业经讲要》) 五戒十善是人人可修。修持深浅、质量不同,自然成就不同。凡夫能修,自得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乘人能得涅槃清净。但这都不是究竟,要到第二离垢地菩萨方始能自性清净,成就究竟圆满。 大乘佛教对十善业道的推衍 大乘佛教精神是饶益有情,发大悲心,自利利他。太虚大师说:“从自他两利的道德的标准上,依于佛典说明道德的行为则凡一切行为是害他的,即是两害、一切行为是利他的即是两利。故佛教的道德行为,以不害他为消极的道德,以能利他为积极的道德”。 汉地佛教的发展不单重视心行的修养,更从消极意义的不杀等转化为积极意义的“慈心”“施善”“安众生心”等利他的修为上。大乘佛教把不杀等不做恶业,称之为“止善”(止恶之善),同时主张应积极地去做善业,称为“行善”(行善之善)。隋代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卷上提出与不杀等十项“止善”相应的“行善”,它们分别是:放生、布施、恭敬、实语、和合、软语、意语、修不净观,慈忍、信归正道,发展了十善的道德蕴含的意义。 《十善业道经》明示修持十善可以得到的功德利益,最后把功德回向,与求无上菩提联系起来。大乘佛法的不求自利,所作的都想为众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即是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宏愿。此愿力远超过无明烦恼等业力,令其不会起现行。 《经》上更把十善业行推衍到具体的菩萨胜行,如六度、四无量心、四摄及三十七菩提分等。从人天所修的有漏善到达无漏圆善。 以十善业道作为宗教实践的现代意义 《经》上说:“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安往;……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地而成就。” 佛教伦理的终极目标是人人成佛。这是极高的伦理道德,相比现代社会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思维只放在契约或法规范畴上,有极大的差别。人人都认为有法治、有公约,才可有合理的社会生活。然而,世俗功利的约束带来的不只是困扰,更突出几乎无法克服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试看普遍的社会现象,如:贫富差距、人心不安、生态破坏、产品检验、企业管治、职业道德和今天热烘烘的金融危机等等问题,有哪一个不是人类行为动机所引的恶果! 佛教指出社会上的恶与善都是我们的共业,佛教的宗教实践就是要我们共建十善大地。人人从自身做起,认识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深信因果,精进努力修正自我的心行来提升生命的品质。生命价值不应只停留在凡俗世界的认知上,我们可以有更超越的祈求。有十善业修行,就有成就完满菩萨、佛果位的可能。菩萨要度的众生就在这娑婆世界,我们应持超凡的心念来履行我们在世间的任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起念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叫一心执持名号。一起心动念的时候,你不要管它,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染念也好、净念也好,不理会,马上把它转变成阿弥陀佛。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教我们妄念一起,要立刻转成“阿弥陀佛”;叫“阿弥陀佛”念念相续,不要中断。我们业障习气有第一念,第二念就变成阿弥陀佛了,这叫伏烦恼,这叫做功夫成片,三辈九品里面是下三品往生,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