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八)


2014/9/4    热度:374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八)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济诸”等两句指与会菩萨实践大悲救苦的普贤大行。堕在三恶趣里的众生,受苦极其深重,基本上没有闲暇,叫做“不闲”。相比而言,人天受的苦就轻微得多,所以人都有休闲的时间,天上无忧无虑,享受的时间就更长,这叫做“闲”。不管是有休闲的人天众生,还是无休闲的三恶趣众生,都是在相续不断地轮回生死,都有无穷无尽的苦难,所以都是“剧难”。为此,诸大菩萨以大悲心遍入一切众生界,以演说正法来救度众生。

  对与会的菩萨自身来说,确实已经消尽妄念,十方三世的法在一念心中全部显现,得了“一切种智”。但是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在做着轮回迷梦,对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浑然不知,他们一直不断地在妄动轮转,做着无休止的迷梦。所以诸大菩萨以无缘大悲的力量,遍入在一切众生界里普做救度!怎么救度?就是经中所说的这一句“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就是对各类的众生,分别地以语言、譬喻等的种种方便来显示究竟实相。“真实之际”,就是指实相妙理到了究竟之处。

  真理有相对和绝对的差别。相对的真理,是指比原来更对一些,实际上还没彻底,只是就“接近真理”这一点安立“真理”的假名。比如:原来颠倒善恶,现在认识了善恶因果的法则,就是见到了一分真理,但这还只是缘起上粗显的一分;进一步,见到轮回里只是蕴的现相在相续,就只是不断地由因位的蕴产生果位的蕴,从始至终只有一种因缘生的现相,里面丝毫没有“人我”,这就看到了“唯法、无我”,比前面看得更真实了,但还没彻底;进一步:凡是由因缘显现的法都是假相,而没有实体,这样在认识上又进了一步,但是还没彻底;再认识到虚妄的客尘法本来无有,转过来,以心地法眼亲见到不二的、周遍的本性,这就是真实之际,就是佛成道时三叹“奇哉”的知见,就是究竟实相。

  与会的大菩萨转正法轮救度众生,就是要显示这个“真实之际”。至于教授的方法,那是因才施教、因人而异,既有方便法、也有真实法。但究竟的目的就是这一个——使一切众生悟入真实之际。

  为了对众生显示真实之际,就需要有无碍的辩才。所以又说:“得诸如来辩才之智”。智慧是辩才的体,辩才是智慧的用,也就是内有证得诸法实相的智慧,发之于外,就有无碍演说蕴界处等广大义以及空性等甚深义的辩才。这又有法、义、辞、乐说无碍四种,叫做“四无碍辩”。具备了这四无碍辩,就能自在无碍地说法,断除一切众生心中的一切疑惑,使他们都顺利地悟入佛法真实义。

  “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就是指与会的菩萨能宣说无数种众生语言,来开明众生的本心,达到转化其心的效果。“入众言音”,是指通达各种众生语言。“众言音”,是说法的工具;“开化一切”,指正式以语言发起说法;“开化”,就是开示佛的知见,也就是开示众生心的本性。

  “如来辩才之智”指以如来的无碍智慧,能兴起四种无碍辩才:

  一、义无碍辩:了知万法的义理而通达无碍。说起万法的义理,其实就是指万法的自相和共相。每一个法它自身的体相如何?众多法共同的体相如何?对于万法的自相和共相无不透彻了知,就是“义无碍辩”。

  二、法无碍辩:就是了知万法的名字,包括万法有哪些种类,其中每一个法又有哪些名称的种类,都无碍了解;对任何一个法用什么名相来表达,也毫无障碍。比如“烦恼”可以说是“结”、是“结使”、是“系缚”、是“尘劳”……;“佛”可以说是“如来”、是“世尊”、是“天人师”、是“调御丈夫”……对万法的种类以及一一法的多种名相都透彻了知,无有障碍,叫做“法无碍解”。

  三、辞无碍辩:就是无论说什么语言都没有障碍。

  教法摄在“名”和“义”当中,名是能诠,义是所诠。能诠的名相清清楚楚,该怎么表达,毫无障碍;所诠的义理,对于诸法的自相和共相无不透彻了知。接着就要做到自在无碍地运用各地区、各种类众生的语言而宣说。比如到了美国,就说英语;到了日本,就说日语;到了旁生界,又说旁生的语言;到了天上,又会用天人的语言说法等等。对于世间无数种的语言,都一一通达,能自在无碍地宣说,叫做“辞无碍解”。这样运用众生同类的语言进行说法,就能使众生顺利地接受到法义。

  四、乐说无碍辩:随顺一切众生的根性,他喜欢听哪一类的法,要相应他的心。说法不对机,等于对牛弹琴。所以要了解众生的根性,要说得对机,让他听得喜欢、受用,这就好啦!

  总之,这是指与会的菩萨以内在契合圣智,后得位获得无碍辩才,因此能顺应一切众生的根机,宣演四无碍辩,这叫“得诸如来辩才之智”。

  再讲“入众言音”,唐译说到:“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密迹经》讲得详细:“三千大千世界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种类,所说语言各不相同,一切都同归一义,就是最真实的智慧。菩萨顺应各处的众生,宣说种种不同的语言,这样来说法,开导、教化众生。”又说:“此菩萨能入种种言音,能说法开化。”

  总之,以上说到与会菩萨遵修《普贤行愿品》所说“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等的普贤大行。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一切因缘所生法(或者有为法),总的称为“世间”。有为法里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种类的法,叫做“诸所有法”。以总、别来分,“世间”是总体,“诸所有法”是差别。菩萨见到世间诸所有法虚妄不实,既不取著,也无舍离,常在世间随缘度生,这就是“超过”或“超越”。

  凡夫都陷在虚假的世间法里,过世俗的生活,过的全都当真了!所以是凡庸!而菩萨住在世间,心是超越的,没有凡夫心里的种种执著、妄想、七情六欲,他是自在潇洒,游戏人间。这也就是“普贤愿王”恒顺众生的展开,众生有种种的身体、习气、服装、相貌、生活、语言……所谓的恒顺,就是只要能利益众生,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现,无论哪种世间生活都可以随顺,这就是“超越”。既不像小乘著在空边,也不像凡夫著在有边,不挂在任何地方,犹如虚空鸟飞,没有痕迹。

  “世间”这个词,可以说:“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表一切时间;“间”是指东、南、西、北等方隅,表一切空间。这世间范畴里的一切法,或者时空所摄的一切显现,就叫“世间诸所有法”。它的内容就是一切因缘所生的根、境、识等。由于它自身没有自性,只是以因缘的作用而现出了它,所以只是虚假一现,没有自体。

  以前讲过多次,要常常想一想“电影”这个比喻。这跟目前虚妄分别显现的世间万相,性质完全一样。电影你好理解,之前银幕上根本没有所放映的种种影像,但在因缘和合时就一刹那一刹那地现起影像,这些影像是真实存在银幕上的法吗?有在银幕上呆住一个刹那吗?其实,这里只有因缘和合现起的一个个错觉,说到它的内容就只是这么一点,就好比以揉了眼睛的因缘,而见到空花那样。这里所见是假的,能见也是假的,但人入了错乱的状态,都浑然不知。

  银幕上有城市高楼、车水马龙、秀丽山水等的景观,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兴衰成败等的情节,有喜怒哀乐等的表现……这就是一切世间相的缩影。电影是二维的影像,人世间的一切现象是三维的影像,周遭的所有一切都是在不断地放“立体电影”!

  像这样,菩萨完全知道“世间法”是什么样的一种东西。菩萨知道这所有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没有丝毫的自体,都是“电影”。像电影是由胶片、放映机、光线等因缘和合,而不断地现假相,在这些假相上一点真实性都得不到,菩萨像这样见到世间法全无自体,所以菩萨的心是超越的。所谓:“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指的是菩萨自心的境界。“度”是超出的意思。“度世之道”,是指超出世间的妙道。超越了颠倒妄想,处在真实的无为道中。“心常谛住”,就是指心恒时安住于无生无灭的实相妙理而无动摇。这是指超出有为法的假相,证得了无为法性,既不会执著有所度的众生,有所说的法,也不住在无为空里,仍然不断地说法度生,这叫做“谛住”。

  总之,与会的菩萨恒时安住于无住处涅槃,称为“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

  《法华经》说:“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就是指一切烦恼结都解开来了,心得到自在了。凡夫日夜都在受烦恼驱使,所以都不自在。像这样里面的烦恼结没解开,再怎么向外追求,也还是不自在,不可能有丝毫的自在。反过来,一切烦恼心结都解开来了,那就无时无处不自在。

  “自在”又有神通自在的意思,指无论做什么都无阻碍、无拘束。如果心被拘束,随物而转,那就成了被外物奴役的人。

  凡夫是执著实有,见什么都认为这是真实的存在。二乘人又住在空当中。这两种都是虚妄分别,都是心随物转。无论心随人而转,或者随相而转,都是于万物不得自在。但是诸大菩萨已经彻见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没有什么能迷住他、捆住他,这就是随心自在。凡夫呢,见到美色、见到黄金,马上就入圈套,因为凡夫心里有贪欲。你说这些我都不贪,就只爱古玩,那拿古玩放到你面前,马上就被迷住了。如果这些都不贪,但还贪法,那又著在法上。总之,这些都是有执著。到了心不被任何东西、任何假相所转时,就是真正得自在了,以真心当家做主人了。不再入圈套,不再随着假相而转,这才真正有了自在。如果入了圈套,不管是大圈套、小圈套、是金子做的圈套、银子做的圈套、还是黄铜烂铁做的圈套,反正是入圈套了!入了圈套,就迷失了自己。时时自己都在,不随物转,就是“自在”。

  与会的菩萨不仅做到了“不随物转”,还做到了“物随心转”,能够自在无碍地变化。就是神通自在,对万物心无拘系,能随缘变化,利益众生。真正实现了“普贤行愿”:“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等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庶类”,就是一切众生种类。)

  “不请之友”,《维摩诘经》上讲:“众人不请,友而安之。”就是不必三请五请,以真诚的利他心主动做众生的善友,把他们安置在解脱的安乐中。肇公说:“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趣婴儿。”菩萨不是要众生如何恭敬、供养他,才利益众生。就像母亲爱护婴儿,是源自母爱的天性,自发的、心甘情愿的去做的。不必说什么,自然会利益自己的孩子。不是还要等孩子请她,才去做利益。这就是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的意思。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这就跟声闻的表现截然不同。声闻只顾自己一个人解脱,不想担起普度众生的担子。而菩萨以勇猛的心力承担起普度众生的重担,这是一切担子中最重的担子。比如一家之主要养好几口人,只是养几口人的负担,而菩萨的重担是要把法界一切众生都度到涅槃彼岸。这样以极大的心力担起救度法界众生的重担,就叫“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大法炬陀罗尼经》里说:“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唯有一子。以爱念故,财富乐具悉该与之,无有疲倦。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乐具,尽皆与之,乃至令入无余涅槃。是故名为荷负重担。”所谓的荷担普度众生的重担,就好比一位家境富裕的长者有许多珍宝,他只有一个独子,爱如掌上明珠,就什么财富、什么能得快乐的东西都愿意给这个孩子。菩萨就像这样,对众生有极大的慈悲心,下至点滴利益功德,都要回向给众生,乃至让众生都证入无余涅槃,得到究竟安乐。这叫“荷负重担”。

  以上的经文总的是说参与本次法会的诸大菩萨,都成就了“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等的极广大的普贤行。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如来甚深法藏”,就是指如来藏。“甚深”是指即使十地菩萨也测不到它的底蕴,只能像夜晚见色法般模糊的了解。因为这是“唯证方知”,只有完全证到、本性彻底显发了,才知道自性有多么微妙,有多么不可思议,有无量恒河沙数的智慧德相,所以这叫“甚深法藏”。诸大菩萨消尽了无明,彻底亲证了本心,彻底现证到了甚深法藏,叫做“受持”。自领受叫做“受”,不迷失叫做“持”。

  “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就是指恒时护持本性,常观自在,不令迷失。“佛种性”指法界和诸度,法界指深,诸度指广。实际上众生都本具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又叫“法界”,是万法的根源,这就是佛种性。因为有佛的种性,所以都能成佛。

  要知道,众生本来是佛,只是现在暂时入了迷梦。比如地狱众生正当他们被烈火焚烧、痛苦惨叫的时候,他们心中的如来藏也没有丝毫损减。这心中的如来智慧德相,它不是由什么因缘新造出来的法,而是本自具足、本自成就的妙体,叫做“本自元成”。也因此丝毫不受因缘的影响,既不会随着万法的生而生,也不会随着万法的灭而灭,也不会随着因缘而有任何增、减、损、益,它是无生无灭、不增不减的妙体。跟它相比,根、境、识等的一切现相只是像浮云一样忽然显现的法,只是错觉里虚妄的显现,所以叫做“客尘”。这样,客尘只是以迷乱的力量暂时现起的错觉,所以一旦集聚了消除迷乱的因缘,就一定能无余消尽,所以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众生只是暂时入了迷梦,一旦醒了梦,见到自性本来是佛,就能成佛。)

  现在要知道凡夫是生死的现相都只是因缘生的假相,而这样的假相是真实中没有的。既然这只是无而现的假相、是实际无有的法,那就只是虚妄的分别。所以在《辩法法性论》里说:“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就是:实际没有“它”,还显现了“它”,所以是“虚妄”的。又说到:“唯计故分别”,就是:这只是自己的心在遍计,除了心遍计之外,一切时处都得不到它,所以只是“分别”。比如我们做梦,梦里显现了山河大地,很容易明白这些山河大地不是“实有而现”,而是“无而现”,所以这只是自己虚妄的分别!梦里只是自己的心在遍计:“这里有山、那边有河、远处有桥”等等,真实中这样的山、河、桥梁等一无所有。

  像这样知道了客尘法是本无之后,排除了客尘法,剩下的就是本有的法,也就是纯粹真实、不和虚妄法混杂的如来智慧德相。这里无论法、报、化三身的体性,大圆镜、平等性、妙观察、成所作四智的体性,一切如来智慧德相都在里面圆满具足,丝毫不缺,而这是以如梦般的影像法丝毫破坏不了的,这就是常住不变的佛性,就是本性住的佛种性。

  再从“广”的方面解释佛种性,就是指布施等波罗蜜多。这是指觉悟之后,从觉悟的心中发出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多妙行,或者无量无边广大、周遍、妙善的普贤大行,以此而庄严佛果。这就是指世俗菩提心,世俗上要发无量行愿。

  胜义中,众生本具的妙明真心是显现万法的根源,称为“法界”。它是觉的体性,又称“菩提心”,这是指心的本性中法尔安住的佛种性,有它就能成佛,无它就不能成佛,就像芝麻里有油就能出油,沙子里无油就不能出油一样,所以是“佛种性”。

  对于“法界”和“诸度”这样两种佛种性,恒时护持,远离障碍,叫做“常使不绝”。

  接下来再从利他上解释这一句。这是指诸大菩萨护持众生心中的佛种性,使世间佛种性不断。众生心中都有如来藏,从本以来不变不坏,具足超过恒河沙数的自性功德,只是暂时被无明障蔽了而不起用。所以大菩萨们以大悲心教化众生,开发众生心中本具的如来藏,这就是“绍隆佛种”。说到世俗上的缘起,只有发起愿行菩提心才能成佛,愿行菩提心就是佛的种子,指的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誓愿和行动,以发起了上求下化的大愿大行,就能成就无上佛果。所以《华手经》说:“无牛就无醍醐,无菩萨的发心就无佛种子。有牛就有醍醐,有菩萨发心,佛种子就不断绝。”

  这样从利他上解释,就是指与会的大菩萨们为了普度众生,自己在心中受持一切诸佛法藏,由此在无佛法处宣说佛法,使一切有缘众生种下善根,久久成熟,从他内心里发起菩提心,迈上成佛的大道,以至最终开发本性,这样就是“护佛种性,而不断绝”。

  总之,与会的大菩萨真正成就了“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等的极深广普贤行愿。

  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三趣”指地狱、饿鬼、旁生三种恶趣,“杜”就是关闭、杜绝。)

  菩萨悲愍众生,普遍地使他们离苦得乐,这是一种真实的、平等的大悲心。虽然凡夫和二乘人也有悲心,但悲心不广大、不平等。比如凡夫对于怨敌不起悲心;二乘人只是在入灭前做一些慈悲利他的事,到了入灭后就不再起悲心;或者,只是对苦苦有情生悲,对坏苦有情、行苦有情不生悲心,这都不是广大、平等的悲心。

  《涅槃经》说:“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诸佛都是以拔济众生苦难的大悲为根本。《入中论》讲到:“初如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到菩萨最终成佛时,以大悲心自然成了无量众生的受用处,就像一棵果树到了成熟、果实累累的时候,就能常时给予众生受用。与会的大菩萨就是这样“兴大悲、愍众生”的。

  “演慈辩,授法眼”,就是指诸大菩萨以慈心给予众生安乐。怎么给予众生安乐呢?就是为众生“演慈辩”,就是以大慈心给众生演说能够得利益安乐的妙法。结果如何呢?就是授予了众生法眼,意思是由开示佛法真实义,使众生生起慧解,而看清了万法的真相,这就是给予了他法眼。再看身心世界的现象,就都一清二楚了!没听佛法时好比瞎子,看不清有为法的体性、有漏法的体性、无为法的体性,轮回的真相、世间的事业、感情、根身、器界等等什么都看不清!整套的观念、行为都是颠倒的。而闻了佛法之后,就会在见解上发生全盘的转变。以前认为样样是实有的,现在认识到样样是虚假的!以前认为有很多独立存在于心外的事物,现在认识到世间万法都是空花幻影,一切只是虚妄的分别,求这、追那全都是捕风捉影。

  像这样授予众生法眼,使他看清万法的真相。这才是以大慈心利益他,不只是给他好吃、好穿、好住,而是给他法眼,让他看透世间的真相,从而远离妄想执著,真正得安乐。安乐不是在外面求得到的,要在里面止息了攀缘妄动,就有安乐!像这样开启了法眼,停下了妄想、执著,就得到大安乐。

  “杜三趣,开善门”,这是指这些大菩萨以大悲心饶益众生。众生最苦就是堕落恶趣,所以首先要关闭恶趣的门,要先引导众生断除恶业。要告诉他:身体做什么行为是恶,将来得什么恶果;口里说什么样的语言、心里起什么样的念头属于恶行,将来会遭到什么恶报。要让他认识因果规律,从心里真实生起断恶的决心,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恶趣。

  进一步要开导他怎么积极地用自己的身、口、意来行善,告诉他善行有哪些种类,以及做了之后会得到哪些殊胜的安乐果报。通过循循善诱地启发,使他心里对行善发起真实意乐,逐渐地把身口意转在做善法上。又给他多讲因果的道理和事例,使他觉悟到:以前用口说了很多绮语、妄语、恶口、两舌,造了很多口业,一旦业力成熟,会显现很漫长、很惨重的果报。现在要把舌头转过来,常常说诚实语、柔和语、和合语、具义语,就会积累很多福德;过去都是颠倒的过生活,用这个身体不知道造了多少恶业,现在要好好用这个身体多多地行善积德;过去用自己的心不知道起过多少贪、嗔、痴的邪念、恶念,现在要尽量用自己的心发利他的善心、起慈悲喜舍的善念。这样教会他有意识地训练这个心,让心越来越习惯起善念,就是帮他打开了善门,把他送上了善趣和解脱的安乐之道。

  再按净土法门来解释,怎么是“杜三趣、开善门”呢?就是指这些大菩萨都在引导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只要把众生安置在极乐世界里,以佛力加持,净土的功德力加持,就自然关闭了恶趣,打开了善门。阿弥陀本愿里说:“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再堕恶道,我就不取正觉。”所以只要使众生生到净土,就让他永远不堕恶趣、不堕生死、不退失大乘。一往生就圆证了三不退:所谓位不退,不堕生死;行不退,不堕小乘;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这就是真正的“杜恶趣、开善门”。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这是以大慈心的驱使,在有因缘的时候,一定会主动地为众生讲解佛法。“黎庶”就是指黎民百姓,引申为普天下的众生。一切众生都需要佛法,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因缘,就把最能利益到他的佛法布施给他,把他带上安乐之道。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菩萨对待众生就像孝子爱敬自己的父母那样。“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这是指众生受苦就像苦在自己身上,表示与会的大菩萨们都有同体大悲心。人最宝贵的莫过于自身,现在把众生看成自己,那就永远不会舍弃众生。因为众生苦就是自己苦,自己被一根刺刺到都绝对会尽快想办法拔掉,如果众生苦像苦在自己身上一样,那绝对会为众生拔苦,恒时会为众生拔苦。所以《涅槃经》里讲到:“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一切众生身心上受的种种苦,都是如来一人苦)。由于受这样的同体大悲所驱使,会永无停止地救护众生。

  总的要知道,参与法会的诸大菩萨都真实成就了“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等的广大普贤行愿,真实做到了、彻底实现了“恒顺众生”这一普贤愿王。《普贤行愿品》里说:“能令众生欢喜,则令诸佛欢喜,诸佛都以大悲心而为体故,若能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熟诸佛菩萨智慧花果”等等。与会的大菩萨都成就了这样以同体大悲恒顺众生的普贤大行。

  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这一句是总结参与法会的诸大菩萨圆满地成就了权、实二德。

  总之,诸大菩萨一切善本都修到了究竟之处,都证得了究竟涅槃,都具足诸佛无量的福德和智慧庄严,都是从果向因的大菩萨。“智慧圣明,不可思议”,按照肇公的解释:“智慧,体;圣明,用。无事不照,谓之圣;菩萨权实灵照,不可以言思拟议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议。(意思:智慧是本体,圣明是妙用。一切事无不照见通达,叫做‘圣’。菩萨的权智和实智所生的灵明照用,以语言和思维无法揣摩、无法议论它的情形,所以叫做‘不可思议’。)”

  丁三、结说

  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像这样从果向因、德遵普贤的大菩萨,有不可计数那么多,都一时同来参与法会。

  这不光只是肉眼能看到的会场里的大众,肉眼看到的只是前面讲的一万两千等大众,而这里说的是无量无数。可见这不是同一层次、同一境界的事,虽然人类的肉眼见不到,实际上有无数从果向因的大菩萨一齐降临会场。

  为什么这些大菩萨一时同来参与法会呢?因为这些大菩萨为法的心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德遵普贤的大菩萨,都有本愿:一是有愿要听闻净土妙法,二是有愿要广弘普贤行愿,三是有愿要普度十方三世的一切有情往生净土、究竟涅槃。以这个缘故,同心同德、一时前来集会。

  要知道修持净土法门有入有出,在回向上有往相和还相两种,往相指入净土,还相指出净土。入净土是指回向时以作愿摄持一切众生同生净土,由此就能往生净土,圆成自利功德;在净土得到大成就之后,就以本愿出净土普度众生,这就是指还相的回向在净土成就后出净土门,化现在十方世界里,摄持无量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行愿也是这样,前面发广大愿王,之后以导归极乐来成满普贤行愿。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是一条速疾成就普贤行愿的捷径。

  要知道: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这期间有无数菩萨已经成佛。既然他们得到弥陀本愿慈恩的摄受,由于往生了阿弥陀佛的净土而迅速成佛,所以一定都有护持弥陀愿海法门的大愿;也因此,当释迦佛即将宣说净土第一经时,都以本愿力同来听法。

  讲到这里就很清楚,当年世尊传授《无量寿经》的大法会上,不是只有人间一万二千比丘等少数有情在听佛说法,而是极其盛大的法会。既有人间能看到的丈六比丘身的化身佛以及在场的声闻等听众,还有无数大菩萨同时莅临会场听佛说法。这就不是人间的境界了。

  总之,由以上经文可以证实这部经是当年殊胜的因缘会遇时,世尊对无数菩萨众和人天宣说的净土大法。而且从“参与法会的菩萨众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一点,证明了修持净土法门能快速圆成普贤行愿而成佛。所以《普贤行愿品》里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娑婆世界苦!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地位,你有多大的财富,穷人有穷人的苦处,富人有富人的苦处。做了国王他也不自在,他还有他的苦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