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临终三大要 讲记一(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2014/9/4   热度:608
益西彭措堪布:临终三大要 讲记一(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印光大师 著 益西彭措法师 讲述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悲惨的事无过于死,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这就是说,我们到了这一生的最后,都要面临死亡,面临身心瓦解的恐惧,以及对来世前途的忧愁等等)。所以凡是有心想自利利人的人,就不能不提早考虑度过死亡难关的办法。 其它人世间的疾病、磨难、困厄等等,都只是一般的难关,而死是最大的难关!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即使目前忌讳谈起“死”字,不愿多考虑“死”,但它迟早都会到来。越是回避、越是不考虑,当它到来的时候,就越恐慌、越害怕,而且会导致来世的苦难更大。所以,理智的做法就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寻找能度过死亡的办法,而且尽早地做准备。 如果不对生死大事认真地计划、考虑,而只在短浅的现世名利、享受上考虑,到了人生的最终,就一定遭到大的苦难,到时后悔已经没有用了。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 其实,死只是一个假名,而不是彻底断灭。死是宿世业力所感的这一期业报身已经用完了,心识就从身体中出来,再去受一个身体。这样舍离一个身体、又受取另一个身体的事,就叫做“死”。打个比方:身体好比房屋;心识好比主人;今生好比主人搬到这屋子里住;死就是这个屋子已经坏了,主人从里面搬出来,而迁居到另一个屋子。所以死并不是断灭。 不知道佛法的人,对于死的状况和应对死的方法完全不知道,更不可能做相关的准备和练习。这样的人就只是一天天地混吃等死。像这样麻痹自己,一天天地过去,逐渐就走到了死前。临死的时候,没有解脱的办法,就只有随业流转了。 而我们知道了佛法,跟世间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回避死的问题,我们是直接面对死;他们对于死无计可施,只能被动地随业流转,我们可以积极地准备、应对,来求得最好的结果。 在佛法里提供了很多解脱生死的办法,其中以阿弥陀佛大愿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是人人有希望修成的法门,能让众生平安度过死亡的法门,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法门。就像一艘大轮船,只要有钱买得起船票,就都可以上船;一旦上了船,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买船票的钱就是信、愿、行三资粮,普通人都能买得起。“普度”,是指阿弥陀佛的大愿慈航,能把一切根机的众生都托运到极乐世界,而了脱生死轮回。 现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这个法门,而且衡量自己,可以上得了这艘大船。这样的话,不是太难,如果要凭自己的力量在一生当中断惑证真,恐怕一般人达不到。而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特别的愿力,他要摄受浊世的凡夫即生就横超生死,大愿就是按这样设立的。 这样的话,就要想好我到了今生临终时,用什么方法来解脱。这只有靠你自己做决定。这不是半信半疑、犹犹豫豫、想去又不想去而能成办的。每个人都要考虑临终怎么来面对死亡?就像我们读书,要考虑好上哪所大学、读哪个专业、将来做什么职业,自己认为这是关系到一生前途的大事,就会慎重地抉择,确立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进取。 那么,解脱生死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而是关系到未来无量世永久苦乐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比今生的前途问题要大无数倍!所以要百倍的关注,非常慎重地考虑,做出抉择。如果选定了临终唯一去极乐世界,来解决长劫的轮回生死,那到临终之前还有一段时间,能用来做准备。这是极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要尽可能地增长对西方净土的信愿,尽可能地念佛,尽可能地预备好往生资粮。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临终能往生净土,由此免除长劫沦落轮回的大苦,获得现证涅槃常住的真实安乐。这对自己来说,意义极其深远、重大,比世间任何事都重大,所以就竭尽一切力量做准备。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 不但是自己这样考虑、这样行动,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和眷属,也要这样为他们着想。 如果生了重病,已经好不了了,就应当发孝顺、慈悲的心,劝导他们念佛求生净土,而且帮他助念,这才是真正的孝顺、慈悲。物质上的利益是很小的,只能享受一点五欲快乐,其它派不上用场,更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 我们怎么利益自己的亲友呢?怎么利益他无量世呢?就是要劝他去阿弥陀佛的净土。能够送他去极乐世界,确实利益了他无量世。因为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就免除了长劫轮回的大苦。而且生到了净土,就一定能成佛。所以这是无法估量的利益。 总之,就是要好好考虑:我怎么来利益我的亲友和眷属呢?想来想去,只有引导他往生净土,让他得到永久的安乐,才是最切实、最广大的利益。这样能帮助亲友,对于净土生起真实的信愿,再通过念佛而往生到净土,就算尽到了自己的心。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现在列出三大要,作为成就临终人往生的依据。语言虽然浅陋粗俗,但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来。遇到有这个因缘,大家都一致按这样进行。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所谓的三要,就是临终助念有初、中、后三个阶段的要点。可以叫做初要、中要和后要。 第一、通过善巧地开导、安慰临终的人,使他心里生起正信。生起信心是往生的第一关要。生了信心,就会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后面助念的力量才能加上去,没有生信心,即使助念,也起不到大的推进作用。所以第一个关要就是要引起他的信心。 第二、通过大家换班念佛,来帮助他保持念佛的正念。(临死的人心力很弱,旁边的人护持他,使得他能保持一心系念在阿弥陀佛上,那就成功了!) 所以第二个要点是帮助他提起念佛的正念。方法是以换班念佛,使得他耳边的佛号声相续不断。 第三、就是在临终时和断气之后,切切不可搬动他的身体,或者在他身边哭泣。(这是因为:搬动身体会使他疼痛生嗔心,哭泣会使他动情、动爱念,动了贪嗔,就很难往生了!) 临终就看一念往哪边走,就生到哪里!所以在这个阶段切切不能出现任何干扰!临终的人一碰到违缘,就难免生起烦恼,很可能就落到六道里去了。所以我们要给他营造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使他的心唯一缘在佛上,这就是助念的要点。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按照这初、中、后三要而实行,能得到哪些利益呢?有临终得到往生和往生后进修成佛的大利益。临终时的利益:就是可以使他消除宿世的业障,增长净土因缘,从而得到佛愿力摄受、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后的大利益:一往生就生在西方净土的宝池莲花里,从此就不是婆娑世界的人了!已经在弥陀愿海光明的恒时护念之下,净土一切的境缘都是清净的,不会再起惑造业,也就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了。然后以阿弥陀佛为导师,以海会圣众为良朋,时时听经闻法,只进不退。逐渐地上进,最终圆满成就佛果。 这么看来,临终就是一个转折点!转凡成圣的关键点!如果能扶助临终的人顺利生到净土,那确实给了他未来无穷的利益,了脱生死的利益,成佛的利益。 【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姊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 像得到这样了生脱死、渐进成佛的极大利益,完全依仗眷属助念的力量。这不是求医、问神、占卜可比的,也不是做一些场面上的事可比的。 能够这样做,对父母算是真正尽到了孝道。让父母往生净土是出世间的大孝,不是世间的小孝可比。世间小孝是给予父母衣食供养,或者成就功名、事业,让父母光荣,但这些对于解决生死问题起不到直接的作用。能让父母永远超出生死,才是报了大恩!(当然世间的孝道方面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地做。) 对于兄弟姊妹,这是真正尽了友爱。不只是生活上的关心帮助,而是利益到他永久的未来,使他得到永久的安乐,这才是真正尽了悌道!对于儿女是真正尽了慈爱。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儿女,但世间有什么最好的东西?无非让他吃好、穿好,给他成家、找工作,让他以后日子过得舒服,这只是世间法上的小利益。真正让儿女能生到极乐世界,超凡入圣,究竟成佛,这才是对儿女尽了最大的慈爱。对于朋友、平辈按这样做,也是真正的讲情义、真正的施恩惠。 佛法讲到根本上,就是心法,不是做表面文章,也不必要花几十万扔到医院里。我们是发至诚的心来帮助临终者的心,使得他的心和佛的心相应。佛法这样在根本上做,实际给予的是极大的利益、无穷无尽的利益,比花几十万块钱大无量倍的利益。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对于这三大要,以下就一条一条地讲述,使大家做到心里有数,不至于临时无所适从。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这第一要的重点是通过善巧地开导、安慰,把临终人内在的信心引发出来。 成办往生要靠主因和助缘两股力量:内在的力量就是临终人内在的信心,以及求生西方的愿力、至诚念佛的心力;助缘的力量就是大家至诚助念的力量。以这两股力量,就一定感得佛以悲愿摄受,而往生净土。所以第一个关要就是引发临终人的信心。 这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劝导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二是解除病人的疑虑,使他生起信心。 (一)劝导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 首先,要恳切地劝导病人:“现在是关键时候了,你心里还有什么牵挂,有什么没交代好的事,赶紧交代。”(如果他心里还在牵挂世间的事,就不能一心缘在佛上,所以首先要让他把牵挂的事都处理完。) 交代好了,就对他说:你已经交代完了,就把心放下吧,不要再去想它。要想:我现在就要跟着阿弥陀佛去佛国了。世间的所有富贵、快乐、眷属以及种种的境界,都是往生的障碍,一贪恋在上面,就会生在轮回当中,所以不应当生一念贪恋的心。 总之这是引导他:你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一心求生净土;如果心还挂在世间的法上,就还要来娑婆受生。所以,对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能生一念牵挂、贪恋的心。 【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 又对他说:“某某,你要知道自己一念心的本性是不会死的。所以,死不是自己完全消失了!死只是这个身体使用到期,心识要从身体中分离出去,所以不必害怕我会没了,心性是从来不会死的。” “死”,就是舍开这个身又受另一种身。现在到了转换的关口,到底是生娑婆、还是去净土,现在就看你当下这一念心怎么做了!如果现在不念佛,就会随生前所造的善恶业力,又受生在善道和恶趣当中。如果能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这至诚念佛的心,就一定感得佛大发慈悲,亲自来接引你,让你往生! 所以就知道,临终时如果心里不念佛而念世间法,就会随业力受生在六道当中;如果一心念阿弥陀佛,就一定被阿弥陀佛的愿力摄持,而往生到净土。这样你心里就清楚:应当放下一切,一心念阿弥陀佛! (二)解除病人的疑虑,使他生起信心 【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 这是打消他的顾虑。他的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是业力凡夫,造了很多业,怎么能凭这么短时间的念佛就生到佛国净土呢? 这时候要打消他的顾虑,要告诉他:佛是救护我们众生的大悲慈父,连生平造了五逆十恶的极重罪人,临终地狱的相都现了,马上就堕地狱了,在这种关头,如果有善知识教他念佛,当时才念十声佛或者只念一声佛,也都得到佛接引而往生西方。 从这里就知道佛慈悲呀!这么重的业,这么危急,地狱都现了。怎么办?下至念了一声,就已经被佛的愿力摄持,而生到了净土。像这种人只念几句佛还能往生。跟他相比,你没造五逆十恶的罪业,也没有现地狱相,你何必怀疑自己业力重、念佛时间短而不能往生呢?你现在能一心念佛,就决定得到佛摄受而往生西方! 要相信佛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有不可思议的慈悲愿力!我们凡夫就是佛慈悲救度的对象!就是佛愿海摄受的对象!我一心念佛就已经和佛的愿海合上了,就一定能往生! 【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 第二层道理: 你要知道,我们本具真如佛性,和佛没有差别,所以不要看轻自己。众生和佛只是迷悟的差别,要相信自己的佛性广大周遍,不可思议,而我又能发心念佛,怎么不能生西方呢! 所以我本来是佛,本来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不可思议的,我现在只是做了迷梦,里头起了各种虚妄分别,所以不能受用到本具佛性。现在我觉悟了,又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就像流浪的孩子一念间醒悟了自己是王子,他就会回家,归投父王。当然就被父亲摄受!现在我是回本有的家乡,哪里是分外之事呢? 【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 第三层道理: 再告诉佛往昔发愿就是要让众生很容易就能生到净土,愿海所设计的是极简易的方法,而不是困难的方法。所以在临终有听到名号至心信乐这个条件,凭着十念就能往生。 也就是佛往昔发下了这条大愿:如果有众生听到我的名号,至心信受、欢喜,乃至念十声佛,如果不能往生我的净土,我就誓不成佛。现在弥陀已经成佛,这一愿成为真实的愿力,毫无虚妄。所以,一切众生临终发至诚的心,念佛求生西方,佛没有不慈悲接引的!这是愿海自然的反应,只要众生归投,有至诚的信心、欢喜心,一心念佛,佛就一定慈悲接引他。千万不要怀疑!怀疑就是耽误自己,让自己落入轮回,千生万劫地受苦,所以祸害极大。 在这样解除了他的疑虑之后,他就有了信心。再进一步让他生欢喜心: 【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要想到:现在离开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要生到无比安乐的净土,这是一生最欢喜、最庆快的事!这么一想就要生起欢喜心。就像在监狱里关了无数年,受尽了痛苦折磨。到了出狱的这一天,心里多高兴啊!外面的天地那么自由、广大,从此告别了轮回,迎来了无比美好、光明的未来!现在佛已经在监狱门口接你了,要把你接到净土的家里去。 这不是在人间去了富饶、发达的地方,过着富裕的生活。这是去无比美好的佛国净土!所以你要欢欢喜喜地念佛,欢欢喜喜地去净土。 你千万不能怕死,你怕死也不能不死,怕死反而没有生西方的分了。为什么?因为你的心跟佛的愿违背,佛的愿是救你出娑婆,而你怕死,想继续呆在娑婆。你不愿意离开娑婆,佛虽然有大慈悲,也奈何不了不依佛教导的人。 一般的人临终时无可奈何,是最悲惨、最恐惧的时刻。但是人只要能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临终就成了告别轮回的最欢喜的时刻!成了真正实现自己大愿的时刻!成了人生的飞跃!所以那一刻是大欢喜、大安慰的时刻。佛来接引,有多欢喜啊!所以根本不同。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 进一步劝导安慰:你不要怕自己业障重、善根薄,佛不来接引你。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就像大冶洪炉。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以名号做佛事,来普度众生;修行时又以无量功德庄严名号;成佛时成就了万德洪名(就是在名号里具足无量功德)。 所以只要你持这句万德洪名,就召来佛的无量功德加持,功德的力量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洪炉;多生的罪业,就像空中飘落的一片片雪花;心里至诚念这句万德洪名,就在这念佛的心中消除罪业,就像一片片雪花靠近洪炉当时就化掉一样。所以,现在至心一念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见一心念佛的功德之大、消业之快。 这样业力消了,善根自然发出来,自然增长殊胜,自然就是大善根的人了!何必怀疑自己不能往生、何必看轻自己、何必怀疑佛不来接引呢? 这也是要引发他对于佛、对于名号的信心。他怕自己业力重,认为念几句佛能消多少业障。要告诉他不能这么想,这时候全凭信心。有十足的信心,念佛的力量就能发出来;半信半疑,念佛的功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 能这样委曲宛转地开导安慰,针对病人内心的畏惧、怀疑、退屈,设法帮他解除,提起他的信心、欢喜心。这就是对他做了最直接的帮助。 总之,就是自己要做一名善巧的心理医生,针对临终人内心哪里薄弱、哪里有障碍,而设法把它排除;正面的信心、愿力、欢喜心等,设法使它引发出来、增长起来。通过这样帮助了临终者的心,才是帮助他往生的方法。 能够这样善巧地开导安慰,帮他拿掉顾虑、怀疑、怯弱的心理包袱,他就心里轻松了,就生起了真正的信心,再帮助他发起欢喜心,他就能勇猛地求生净土。 【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 以上是对病人开导的方法。至于自己所应当竭尽孝顺、诚心的地方,也唯一在这上面。 刚才讲过,佛法非常简明,就是在根本的心上着眼,唯一让亲人临终时的心得到安慰、引导他的心往净土的方面走,助念的要点就在这上面。 所以所谓尽到孝心、尽到诚心,就是要尽力帮助亲人的神识往净土上去。除此之外,万万不能随世俗的想法、做法,因为那样不但没有利益,还会给自他带来祸害。所以不能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限到来,鬼神、医药哪里能让人不死呢? 【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 对于一般人来说,临终时就是一念心,不是去极乐世界,就是去轮回。在旁的亲友也只有一个心,不是帮他去极乐世界,就是帮他去轮回。所以这时不论是临终者还是助念者,都要一心系念在阿弥陀佛上。不然,一分神就跑到别的路上去了。 旁边的亲友也是这样,如果心缘在无意义的世间事上,对于念佛就分心了,诚恳的程度就大大减弱。比如心想着怎么请医生或者送医院等等,心都分掉了,哪里能一心一意地开导、安慰病人,而提他的正念、提他的愿力、提他的欢喜心呢?重点都放在世间法上了!都是怎么求神、问医,想常住在轮回里的一个想法,对于往净土送的紧要大事就不能办好。这样心没有十足的诚恳,没有尽心竭力地在这个要点上做,那就不能感通。 所以这时候,临终人的心是主因,旁边人的心是助缘,主因和助缘都要放在和阿弥陀佛相应这个重点上。如果往生者自己的心唯一倾注在阿弥陀佛上,旁边人的心也共同倾注在阿弥陀佛上。这样一定感得佛慈悲加持,而接引往生。 【许多人于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实鉴其心。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彼世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 很多人在父母临终的时候,不惜花费大笔钱财,请很多医生来看。这叫做“卖孝”,目的是想让世间人称赞我对父母能够尽孝。 世间人看的是表面现象,而天地鬼神看的是人的存心。所以凡是对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的人,不是有天灾,就必定有人祸。 作为子女的,要注重父母临终时的神识得到好的去处,让他来世得到大利益,能够让父母生到净土,那才是尽了出世间的孝道。所以一定要在这个重点上尽自己的孝心。在这以外,世俗所称颂的一套,固然不值明眼人一笑,何况是极意地这样张罗,而得到不孝父母的大罪过呢?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好事都想去做,但一时做不了。我们可以一天做一条,今天我修不杀生戒,我把它落实了之后保持、受持;明天,我修不偷盗戒,再保持、受持。这样一天学一条,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脱胎换骨,不是凡人了。所以如何取得成就?平时绝不贪多,一天一条慢慢地累积。古人讲“读书在变化气质”,真肯这样做,三个月到半年,你的气质就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