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契嵩的儒化思想(传清)


2014/9/4    热度:309   

论契嵩的儒化思想(传清)

 

  自从佛教传入华夏,最先与儒家发生了争论。儒家的学者首先反对佛教,曾经指出夷狄之教不宜在汉地流行,惑人身心,乱人耳目。而佛教则对此进行了种种辩论说明,东汉时牟子做《理惑论》调和了这一思想,到了三国时期康僧会沟通两教之说,晋朝儒士孙绰也造《喻道论》阐明孔释一致,庐山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缓和太尉桓玄的反佛思潮。南北朝时,又有颜之推、沈约等人申明了两家相通之处。但这不等于解决矛盾,佛教与封建伦理道德的差异,矛盾、还是存在。唐时佛教学者道宣、法琳、宗密等继承慧远思想,竭力争辩,阐述出家僧侣不拜君亲的佛教立场。到了唐代中叶,韩愈站在儒家道统的立场上来反佛,著《沦佛骨表》、《原道》等文,说佛教是“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棺生养之道。”(见《原道》)“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见《论佛骨表》)是与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礼仪制度相对立。他的这种反对佛教态度,遭到宪宗的压制与反对,同时受到柳宗元的批评,但韩愈这种反佛思想并没有因此消失。到了宋代,名僧契嵩出世,以其博才雄辩,力挽狂澜之势,拯救了这一局面,对佛儒思想进行全面的调和,著《原教》、《非韩上》、《孝论》、《中庸解》、《论原》等,一一加以辅正。痛责韩愈“乃见于流放,抑留其说,以自见其肤浅,播拯丑于后世也。呜呼1"(见《非韩上》)指责韩愈《原道》中关于仁义与道德的理解和相互关系的论述是不符合儒家经典。契嵩以传统的佛教思想(包括禅教两个方面),刊定西方二十八祖,改编《坛经》,又具有儒化的浓厚思想。三教一致,重孝,赞中庸,礼乐,命论等,二者尤其儒化!思想较为突出。他曾说:“既治吾道,复操儒述,两有所得,则窃用文词发之。”(《镡津文集》卷十《答茹秘较书》)所以在契嵩的思想当中,儒化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了解契嵩的佛学思想,则首先要了解他的儒化思想。现在略就六个方面叙述.契嵩的筒履! 契嵩(1007年)·1072年),俗姓李,字仲灵,号潜子,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母钟氏。七岁时,旋以事入东山沙门而出家,十三岁落发,十四岁受具足戒。“十九而游方,下江湘,徙衡庐。"(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第321页。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遍参名师以求知识,“经传杂书,靡不研究。”(见同上第324页,念常:  《明教契嵩禅师》)受洞山聪公记荆。明道年间,借阅豫章欧阳昉之藏书,会通五戒十善同儒家的五常,著《原教篇》,《孝论》二书。当时“诸君(章表民,黄声隅,李泰伯等)读之,既爱其文,又慕其理之胜,而莫之能夺也,因与之游。”三十三岁撰述《原宗叙》,集自释迦如来以至云门三百三十三人之语录六百二十则,一万八千余言。后凡三十年即隐居于杭州西湖畔灵隐寺中永安兰若,未曾移居。皇祐中时曾游衡岳,不久罢归杭!州;完成《六祖坛经》的校刊工作。皇拾年间(1049—1054年),著《传法正宗沦》二卷,《辅教篇》三卷,于是禅定自祖师之嫡嫡相传的传法次序;由是而明。那年他携带自行出版的《辅教篇》入京城,开封知府龙图主紊引奏于皇上,仁宗皇帝阅后赞赏,诏令四传法院编次入藏,并下诏褒宠赐紫方袍,赐予明教。·而契嵩再奏推辞。当时大参欧阳修夙夜读契嵩·之;书叹曰:“不意僧中有此郎。"即不待天亮即与宰相韩琦同赴净因寺访晤,与语终日不倦,尊礼劝其留居京师悯贤寺。契嵩不肯,归返杭州之意甚坚。治平元年,纪念炙辅教篇》入藏,吴之万寿禅寺出版明教大师《辅教篇》等书,流传于世。大师晚年应蔡襄的邀请,住持净慧院。数年受其礼甚厚。契嵩言高行卓,不稍假学者跟随从学。平日生活简朴,著《嘉祜集》、《治平集》百余卷,共六十万言。熙宁五年,居永安院静养,六月四日早晨,写偈曰:  “后夜月初明,吾今独自行,不学大梅花,贪闻鼯鼠声。”至中夜而化,世寿六十六,僧腊五十三。八日付绪荼·毗,得舍利数枚,“红白昌洁、状如大菽。"(见间上,第325页, 念常:《明教契嵩·禅师》)阂维六根不坏者有三种,眼睛、齿舌,及耳毫等都保存原形。道俗将不坏舍利,供养于永安精舍之左。由此可见契嵩生平行业的正确。苏轼曾对他的一生进行过总评说:  “契嵩常嗔,;人来尝见其怒。

  辩才常喜,人未尝见其笑。予亲见二人皆扶化,乃知二师以嗔喜作佛事也。”

  契嵩的儒化思想

  1、五戒与五常

  契嵩将佛教归纳为五乘,其中的五戒就是人乘。  “五戒,一曰不杀,二日不盗,三日不邪YIN,四日不妄言,五日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YIN,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是五者修,则成其人,显其亲,不亦·孝乎?),修此五戒,则资之所以为人,大孝。如果将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配,即不杀,就是仁,不盗,就是义,不邪YIN;就是礼,不饮酒,就是智,不妄言,就是信。所以契嵩说:“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一体耳。"契嵩进一步说明五戒与五常之间虽然名字不同,而其内涵是一样。五戒是‘先王一世之治迹。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如果从佛教的人乘来说,它就是儒家处世为人哲理,是生活的准则。他进一步强调:  “脱天下皆以此各修,·假令非生天,而人人足成善人。人成善而世不治,未之有也。”(同上)“阴自修者,而父益其善,子益其孝,夫妇兄弟益其和,抑亦众矣。”(同上第264页,见《辅教篇上·劝书第三》);契嵩又把儒家的五常与佛教的慈悲等教义等同看待,将佛教思想的内容与社会作用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他在《寂子解》中说:“吾之喜儒也,葢取其于吾道有结合而为之耳。儒所谓仁、义、礼、智,信者,与吾佛曰布施,曰恭敬,曰无我慢,曰智慧,曰不妄言绮语,其目虽不同,而其所以立诚修行,善世救人,岂异乎哉?”这里契嵩将佛教的教义,修行实践,都说成是儒家的仁义,神。可见契嵩的处世,儒家的思想。

  2、重孝礼智,大公无私精人道论,明显带有

  契嵩是一个很重视孝道的人,他将佛教的出世解脱,作为现实人生重孝思想,并用大量篇章论孝,在他的《镡覃津文集·辅教篇下,孝沦》中十二章中随处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首先他把孝当作戒,强调孝道以戒为先。为孝之躯,“白刃可冒也,饮食可无也,此孝不可忘也。”又如“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诈孝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哉大矣,孝之为道也夫。"(同上第280页,见《孝论.原孝章第三》)契嵩特别推崇孝道,用儒家的观点说明孝为一切之依,一切不可离孝。孝心,是至为远大的。“孝子慎终追远之心也,…是不为远,而孰为远乎?是不为大,而孰为大乎?”孝,“为一切善法的根本,无此一端,众善便不可得”。 所以他又说:“圣人之善,以孝为端。为善而不先其端,无善也。"“亲也者,形生之大本也,人之大恩也。唯大圣人为能重其大本也,报其大恩也。”(同上第281页,见《孝论·必孝章第五》)契嵩以为修福,持戒,都离不开孝,所谓“天下欲福,不若笃孝,笃孝,不若修戒。”。“孝出于善……

  不以佛道广之,则为善不大,而为孝小也。”(同上第282页,见《孝论·孝出章》)由此可见,佛教讲孝至极,以儒守之,以佛广之,以儒人之,以佛神之,孝其至且大矣。因此佛教也是纯孝。

  佛能以出世的道德,显其系,其之为孝更加深远莫测。世俗之孝,佛教弟子“必减其衣盂之资,以养父母也。”(同上第284页,见《孝论·孝行章第十一》)父母死时,必须:  “三年必心丧,静居,修我法,赞父母之冥。过丧期,唯父母忌日,孟秋之既望,必居斋,  讲诵如兰盂法。”然丧制哭泣,虽我教略之,盖欲其泯爱恶,而趋清净也。苟爱恶未忘,游心于物,临丧而弗哀。亦人之安忍也。……吾徒临丧,可不哀乎?”(同上第285页,见《孝论·终孝章第十二》)契嵩把佛教这种重孝伦理推到百家之孝之上。“虽然,其说不甚著名于天下,盖亦吾徒不能张之,而吾尝慨然甚愧。。为了张大其说,亦为出家以后,去乡二十七载,未始修法父之冥赞,涟然泣下。于是他遂著《孝论》十二章,;以发明圣人大孝之奥理密意,并“会夫儒者之说,殆亦尽矣。”(同上第279页,见《孝论》)

  3,命沦,大嗣

  佛教讲因果报应,不讲命运。他讲命运可以改变,故而提倡行善去恶,修行持戒。契嵩为了融会儒佛二家,对命运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命沦》一文中说:·  “物皆在命,不知命,则事失其所也,故人贵尽理而造命。命也者,天人之交也。故曰,有天命焉,有人命焉。天命者,天之所钟也,人命者,人之所授也。……天命至矣,人命必矣。至之,虽幽明其有效也,必之虽贵贱其有定也。贵贱有定,故不可曲求于天也,曲求于天,则废乎人道也。幽明有效,放不可苟恃乎人也。苟恃乎人,则逆乎天道也。是故古之人有所为者,不敢欺天命也,有所守者,不敢越人命也。……故古之人,德合天道,而天命属之,德臻人道,而人命安之。……故得天命者,谓之正统也。"“夫天命者,因人心而安人也,是则人心归其德乎?……

  天命者,大命也。人命者,禀天而成形,亦大命也。交大命者,贵以正气会,会之不得其正也;虽成其人,非善人也,虽成其形,非美形也。故天也,常乘正而命人,故人也,常持正而乘天。如君非得其忠,不可推命于其下,臣非有其职,不可禀命于其上。父命其子必待事孝。子奉父命必须恭,天人之道也、"(同上第298、299页,见《论原·说命》)契嵩儒家命论思想,这在佛教内所没有的。命运,会归一切,一切由命而定,所以必须顺命运,行人道来改变命运,这又与佛家因果律相符了。

  儒家特别重视绍继香火,传宗接代,而佛教出家弟子,却不娶妻生子,成立家庭,岂有后嗣?契嵩认为:“为佛者,斋戒修心,义利不取,虽名亦志,至之遂通于神明。其为德也,抑亦至矣。……以德嗣德,何德不嗣。”(同上,第258页、见《辅教编上·原教》)用自己所修持的德力报嗣,便能报一切。“圣人其与天下之终始乎!

  圣人不自续族,举人族而续之,其为族,不为大族乎哉I圣人不自嗣其嗣,举性本而与天下嗣之,其为嗣不无大嗣乎哉。"(同上第278页,见《辅教篇中·广原教》)契嵩将佛教的族嗣,推之于儒家之上,曰为。大族。“大嗣”,与其同时而语,相提并沦。

  4.推崇中庸

  契嵩在《镡覃津文集》卷四里,有五篇《中庸解》,内容都是称赞推崇中庸之道的。  “夫中庸者,盖礼之极,而仁义之原也。礼,乐,刑、政、仁、义、智、信,其八者,一于中庸者也。"中庸为立人根本之道,凡君子之言行均须以中庸为本,始解规矩于中。。夫中庸者立人之道也,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必修中庸,然后举也。饮食可绝也,富贵崇高之势可让也,而中庸不可去也。其诚其心者,其修其身者,其正其家者,其治其国者,其明德于天下者,舍中庸其何以为也?亡国灭身之人,其心忘中庸故。”(同上,第291页,见《中庸解第一》)人生处世要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能舍s·中庸”。“仁,义、智、信,举则人伦有其纪也。礼、乐、刑、政修,则人情得其所也。人不暴其生,人之生理得也,情不乱其性,人之生理正也,则中庸之道存焉。故喜、怒、哀、乐、爱、恶、嘻欲,其牵人以丧中庸者也,仁、义、礼、信、智、乐、刑、政,其导人以返中庸者也。……不为也,不器也,明于日月而不可睹也,幽于鬼神而不可测。唯君子也,故能以中庸全,  唯小人也,故能以中庸变。”(同上第292页,见《中庸解第二》)契嵩还进一步说:  “中;庸,道也。道也者,出万物也入万物也,故以道为中也。”  “中庸之道也,静与天地同其理,动与四时合其运。是故圣人以之礼也,则君臣位焉,父子亲焉,兄弟悌焉,男女辫焉。老者有所养,少者有所教,壮者有所事,弱者有所安,婚娶丧葬则终始得其宜,天地万物莫不有其序。以之乐也,朝庭穆穆,天下无忧。阴阳和也,风雨时也,凡有血气之属,莫不昭苏,歌于郊社宗庙,而鬼神来假。以之刑也,则军旅狱讼理,而四夷八蛮畏其威,其民违罪而迁善。以之政也,则贤者日进,佞者绝去,制度大举,声明文物,可示于后世。”(同上,.第294页,见《中庸解第四》)“中庸,……天下之至道也。夫天地鬼神天以过也,吾人非中庸则何以生也。“以中庸几于吾道,故窍而言之,岂取谓能中庸乎!”(同上,等295页,见《中庸解第五》)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契嵩把中庸说是天地之仪,  人天之依,物质的生存,精神的生活,都不能离开中庸,三纲五常也是;依中庸而有,中庸是修身养性、治理国家,建设家庭,君子之依,乃至感情表情都是依中庸而存,中庸是万物的出入,宇宙时空的最高规律,最高准则。不仅如此,而且还是人类的根本,这也就是说:整个人类、世界,都离不开中庸。如果离开了中庸,就没有人类、没有世界1中庸是至高最上,所以宁可弃一切名义富贵生存,而不愿使中庸离去。契嵩如此神化地称赞推祟中庸,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远远超过了历来儒学者。

  5、称赞五经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诗、书,礼、易、春秋,其软化之功,是不可缺少的。契嵩说:“礼,王道之始也,乐;王道之终也。非礼无以举行,非乐无以著成,故礼乐者,王道所以倚而生成者也。“夫礼,所以振王道也,乐,所以完王德也。”

  “……人君者,礼乐之所出者也,人民者,礼乐之所适也。……是故礼贵乎上行也,乐贵乎下效也。……礼者,会于政也。”

  “乐者,所以接人心而达和气也。……是故王者待乐,而纪其成政也,圣人待乐,以形其盛德也。。契嵩这一说法,扣住了儒家的礼乐的内涵实质,以儒家学者的观念,阐述主道礼乐,高唱礼乐之道,为治国的根本所在,道德的根本所依,纪律成政;礼乐之所绪。所以他又说道:“古之在官政者,必先修礼义,以正其己,己后推诸其人焉。"(同上,第297页,见《论原·教化》)

  契嵩的一生,很少讲佛经,反而大讲儒家五经,在他著作中,关于儒家思想阐述,占有很多篇幅。他以为五经之治,犹五行之成阴阳也,如果一失,则乾坤之道谬也。五经中之《礼》,乃皇极之形容,《诗》,乃教化之效,《书》,乃事业之存,《易》,乃天人之极,《春秋0真乃赏罚之衡。所以做为一个人,或一个君子,不可不学《五经》。若失《五经》,则难以成君子。“是故君子舍《礼》则偏,舍《诗》则YIN,舍《书》则妄,舍《易》则惑,舍《春秋》则乱。”(《论原·问经》)

  6,融会佛儒

  契嵩在许多文章中,提出“佛儒同源。的思想,来融会佛儒,传宣佛法。“古之有圣人焉,  曰佛,曰儒  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异焉者,分家而各为其教者也。圣人为其敦,教人为善之才,有浅,有奥,有近,有远,及乎绝恶耐人不相扰,则其德同焉。"(同上,第278页,见《辅教篇中·广原教》)契嵩认为儒家、佛教,乃至百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教人绝恶为善,只不过是在形式方法上不同而巳。佛、儒、百家,不可亏一教,“亏一教,则损天下之善道,增多恶道。”(同上,第268页,见《辅教篇中·广原救》)佛儒之间亦有理论上相贯通之处。佛教之儒学化。他在答《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则与佛经所说的“实性一相》相似,“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则与佛教所谓的“成物同一真性”相同。又“至诚无息,不息则久,征则悠远。”则与佛教所谓的“法界常住,不增不减"相近。所以儒佛之间,没有什么差别,佛儒一同,孔释一体,佛儒一家,泯灭界限,彼此不必分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归根结蒂,同源而发。由此可见契嵩巳揭露佛教之本质和特色。

  结  束  语

  契嵩是一位云门禅僧,也是一位儒家学者。他的思想,旨在借佛教思想,以调和儒家思想。这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禅宗有很大的贡献,,它表现在对禅宗二十八祖传系的刊定,并成为后来的定论。在调和佛儒思想方面,从上述的儒化思想中不难看出,契嵩的儒化观点是鲜明的。其中五戒等同五常的主张,进一步融合了两家的主张,缩短了佛儒之间的距离,使宋代以后的儒家学者,也纷纷回过头来从佛学中寻求营养,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契嵩特别推崇称赞中庸,五经的言论,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对这位佛教学者,仅仅从佛学了解,他是远远不够的,也是片面的,只有从历史角度对其思想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公正的评价。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石峻,方立天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  第一册

  2、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8{中国佛教泛论}

  3、张曼涛主编{现代佛学丛刊》7{中国佛教史集,宋辽金元编上)

  4、方立天著(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5、郭明著{宋元佛教}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修行要学会转念,把念头转过来。从哪里转起?从自私自利转起。我们的心里头,不要有自己、不要有自私自利、不要跟一切人事物对立。我们的念头里面,不能有嫉妒、不能有控制、不能有占有。佛法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要生欢喜心、全心全力去赞助;没有能力赞助,口头上要宣扬、要赞叹。要晓得,我们随喜赞叹他,帮助他,成就他,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