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传播(慧日)


2014/9/4    热度:260   

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传播(慧日)

 

  禅宗是在中国流传久远并且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派别。中国禅宗自菩提达摩来中土传法之后,禅宗自初祖菩提达磨,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慧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此中,北宗禅主张渐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禅主张顿悟,在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南宗的禅法到六祖慧能之后,分别衍生出了“五家七宗”,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出现了禅宗各派并弘的繁盛局面,禅宗的发展进入了兴盛期。

  在六祖慧能门下,最早分出了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南岳怀让一系出现有沩仰宗、临济宗两家。其中,南岳怀让的门下马祖道一(707-786)活跃于江西;其弟子百丈怀海(720-814)制定“百丈清规”,奠立禅院的基础;百丈的弟子沩山灵佑(771-853)与仰山慧寂(804-890)成立沩仰宗。而百丈的另一弟子黄檗希运(?-850),传法予临济义玄(?-867),义玄创立以大机大用为禅风的临济宗。

  青原行思的系统,有石头希迁(700-790)、药山惟俨(751-834)、云岩昙晟(782-841)等人相承。云岩之后的洞山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曹山本寂(840-900),创立以兀坐及五位为禅风的曹洞宗。石头希迁另一弟子天皇道悟,经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传至云门文偃(864-949),而创立云门宗。又,雪峰义存之后,经玄沙师备、罗汉桂琛,而有法眼文益(885-958)创立法眼宗。

  在宋代,此五家之中以临济宗最为繁盛。临济义玄之后,经兴化存奖、南院(宝应)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传至石霜楚圆。楚圆门下有杨岐方会(992-1049)与黄龙慧南(1002-1069)分别创立杨岐、黄龙两派。

  禅宗各家宗派的门风各有特色,接引学人的手法各自不同,传承自成完备的体系。唐宋时期尤以临济宗和曹洞宗为盛,有“临(临济)天下,洞(曹洞)一隅”之说。其中沩仰、法眼二宗在宋元时代相继断绝衰微,临济、曹洞与云门三宗则延续至今。尤以临济宗的杨岐派门庭繁茂,于宋代五祖法演以后几乎囊括了临济宗之全部道场,至今后嗣仍灿若繁星,成为中国汉地佛教的主流。本文现对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发展作简要介绍。

  一、沩仰宗

  沩仰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创始人为唐代沩山灵祐禅师(771-853)和仰山慧寂禅师(814-890)师徒两人。因灵祐住湖南沩山(今湖南宁乡县西),慧寂住江西仰山(今江西宜春县南),故称他们创立的宗派为沩仰宗。

  灵祐禅师是福州人,俗姓赵,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游江西,参礼百丈怀海禅师,因百丈“炉中有火否”的问对,而豁然有悟。悟道之后,被百丈禅师选拔为沩山住持。灵祐禅师到沩山之后,披荆斩棘,营宇立像,开法传禅,一时禅风大盛。

  在亲近灵祐的弟子中,以仰山慧寂禅师成就最高。慧寂禅师是韶州怀化人,俗姓叶。十五岁出家,家人不许。后二载,师断手二指,跪父母前,誓求正法,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母乃许。遂依南华寺通禅师落发,未受具足戒即游方。初参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山,遂升堂奥。

  当慧寂禅师参礼灵祐禅师时,沩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曰:“主在什么处?”师从西过东立,沩知是异人,便垂开示。师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慧寂禅师于言下顿悟。自此执侍前后,盘桓十五载,不久往江陵受具足戒,住夏探究律藏。

  沩仰宗的家风审细密切,师资唱和,事理并行。体用语似争而默契。沩仰宗接引学人时,经常以各种圆相来作暗示,以使学人深解其意。《人天眼目》说:“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我便捧羹;你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知是火,隔墙见角知是牛。”

  其修行理论认为万物有情,皆具佛性。对于沩仰宗接引学人的方法,《五家宗旨纂要》说:“沩仰宗风,父子一家,师资唱和。语默不露,体用双彰,无舌人为宗,圆相明之。”这说明,沩仰宗教化学徒时,所采用的是温和的暗示或劝诫手法,使弟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达到明了心智的目的。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兴起最早,衰亡也最早。传承六代以下,史籍不载,湮没无闻。其法脉延续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

  二、临济宗

  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临济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称为临济宗。

  临济义玄禅师是曹州(今山东荷泽)南华人,俗姓邢,幼怀出家之志,出家受戒之后,深慕禅宗。曾先后参礼睦州陈尊宿,大愚禅师和黄檗希运禅师,深得禅法精髓。义玄禅师后住临济院,学徒云集。义玄常以棒喝接引学人,他说:“有时一喝如金刚宝王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

  在接引学人方法上,临济宗经常以“四宾主”、“四料简”、“三玄三要”和“四照用”作为本宗经常使用的传教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卷舒纵擒,活泼自在。其宗风如铁锤击石,现火光闪闪之机用,似五雷轰顶,震裂心胆,犹若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或语言,行棒行喝,呵佛骂祖,剿绝情识,猛烈痛快,照用并行。使学者忽然省悟,为其独具之特色。自古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称。据《五家宗旨纂要》说:“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扫除情见,窘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棒或喝,或竖拂明之。”五祖法演禅师说:“五逆五雷之喝”,即指一喝之下,头脑破裂,如五逆罪人,为五雷所裂。其禅法之竣烈可知。在接引学人方法上,凡有僧问,即喝破,或擒住,拓开等。其接化之热烈辛辣,五家中罕见其比。如《归心录》说:临济家风,白拈手段,势如山崩,机似电卷。

  总起来说,临济宗接人的方法,单刀直入,机锋竣烈,对学人剿情绝见,使其省悟。此宗流传最广,是同它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分不开的。

  在禅宗所有宗派中,临济宗可谓枝繁叶茂,到北宋时期,又分出黄龙、杨歧二派,其法脉延续直至当代仍不绝如缕。

  三、曹洞宗

  曹洞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因本宗的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后在江西高安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宗风,后世称为曹洞宗。

  良价禅师是浙江绍兴人。幼年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说:“我有眼耳鼻舌身意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胜默禅师披剃。二十一岁受具足戒于嵩山后,即游方参学。曾先后参礼南泉普愿、云岩禅师,因过水睹影而开悟。

  良价禅师悟道后,曾广为接引弟子,在其门下最有名的弟子是曹山本寂禅师。本寂禅师是福建莆田人,俗姓黄,少业儒学,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不久即参礼洞山良价禅师。得到洞山良价禅师秘授宗旨,师拜受而辞。后参礼曹溪慧能六祖塔。后还止江西吉水,大众请开法,因追念六祖塔。后还止于江西吉水,大众请开法。因追念六祖遗风,便把所住吉水改名为曹山,后又居荷玉山。二处法席,学者云集。

  曹洞宗门风不象临济宗那样峻烈,而似精耕细作的老农,温和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其门庭设施为五位之说,分为偏正五位和功勋五位,各以君臣、父子关系说之。每一对都以互相配合而构成五种形式,其中以偏正五位为基础,辨明体用,扫荡情尘,使其物我双忘,人法俱泯。对于曹洞宗,《五家参详要路门》说为“究心地”,即丁宁绵密。《十规论》说“敲唱为用”,即师徒常相交接,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悟本性真面目,是极其亲切之手段,宗风可称绵密。丛林有“临济将军,曹洞市民”之说,意思是说,曹洞宗接化学人,似是精耕细作田土的农夫,绵密回互,妙用亲切,这也是曹洞宗接化学人的一种特色。

  在禅宗五家之中,其门庭虽不及临济宗之繁盛,但法脉绵延不断,直至当今仍不绝如缕。

  四、云门宗

  云门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由于此宗的创始者文偃禅师(864-949)在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今名大觉禅寺),举扬一家宗风,后世称之为云门宗。

  据《五灯会元》卷十五记载: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俗姓张。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尽心探究律部经典。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于睦州和尚门下开悟。在睦州和尚的指引下,文偃又往参雪峰禅师,雪峰见文偃是可造之法器,遂秘授宗印。

  文偃后来广参多学,曾历访洞岩、疏山、曹山、天童、归宗、灌溪等处,最后往曹溪礼拜六祖塔,后到灵树如敏禅师处参礼。如敏器重,请为首座。后继承如敏法席,晚年移居云门光泰禅院。恢宏法化。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法嗣有香林澄远,德山缘密等六十一人。

  云门宗旨有“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一字关”及“顾、鉴、咦”三字旨。文偃禅师重视一切现成、“即事而真”的石头希迁思想。其中,顾、鉴、咦三字是云门核心宗旨,必须亲切参究才能体会。

  云门宗“一字关”等施设接引学人,孤危耸峻,简洁明快,只言片语,无尽锋芒,随机拈示。常出人意料,无从理解。《五家参详要路门》评价云门为“择言句”。法演禅师评云门下之事为“红旗闪烁”。都是说云门宗言悟顿机的作用、宗旨、家风。总起来说,此宗家风,孤危险峻,简洁明快。其接化学人,不用多语饶舌,于片言只句之间,超脱意言,不留情见。以无伴为宗,或一字或多语,随机拈示明之。

  云门宗在五代、北宋十分兴盛,至南宋逐渐衰微。虽然云门宗并不兴盛,然其法脉仍能延续至今。

  五、法眼宗

  法眼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因本宗开创者五代文益禅师(885-958)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曾赐谥号“大法眼禅师”的称号,故此宗称为“法眼宗”。

  文益禅师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俗姓鲁。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出家,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到明州鄮山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复旁探儒家典籍。后往福州参礼长庆禅师,无所契入,便又游方参学,路过漳州,暂住地藏院,参礼罗汉桂琛禅师,于桂琛禅师座下悟道。后至临川崇寿院开堂接众。

  法眼宗的门风详明似云门宗,隐秘似曹洞宗,讲求理事圆融,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物,往往随顺学人根器,量体裁衣,对病施药。《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剑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说:“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这就是先利济的意思。法眼宗注重学习古教,主张引华严法门融入禅宗,后来又以禅来融摄净土法门,开后世禅净合一之风。

  文益禅师的法嗣有徳韶(吴越国师)、文遂、慧炬(高丽国师)等十三人,各化一方。有《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门十规论》等行世。

  法眼宗为中国佛教从教禅竞弘转入诸宗融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禅宗五家中,该宗创立最晚,衰微也较早,宋代中叶,法脉断绝,立宗共一百年左右。

  六、杨岐派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由于此派的创始人杨歧方会禅师(992-1046)在袁州杨歧山(今江西萍乡县北)举扬一家宗风,后世称其为杨岐派。

  杨歧方会禅师是袁州宜春人,俗姓冷,是临济下第八世。二十岁时,到筠州(今江西高安)九峰山投师剃发出家。阅读经典,心领神会,又能折节参学。曾参礼慈明、石霜禅师,得石霜真传。

  方会后住江西袁州杨歧山,举扬临济、云门两家宗风,接化学人,门庭繁茂,蔚成一派,人称其宗风如虎,与同门慧南禅师之黄龙派同时并立。杨歧方会有《杨歧方会和尚语录》、《杨歧方会和尚后录》各一卷。

  杨岐派的根本思想,是临济正宗,重在一切现成。所以《续传灯录》说他接化学人,提纲振领和云门文偃相类似;又说他勘验学者的机锋类似南院慧颙,他兼具临济、云门两家的风格。当时称他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得马祖的大机大用,谓其宗如龙。

  方会门下有十三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白云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黄梅五祖寺,名振全国,人称五祖再世。其门下俊秀辈出,如人称“三佛”的佛眼清远、佛果(圆悟)克勤、佛鉴(太平)慧懃,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齐、云顶才良等。

  清远三传至蒙庵元聪,有日本僧人俊茄来其门下受学,回国后,开日本杨歧禅之首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扬岐法系。佛果克勤编有《碧岩录》闻名于世,法嗣75人。门下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最为著名。佛果克勤的门下,有黄梅籍僧人应庵昙华禅师,大振杨歧宗风于苏浙,是临济正脉宗统第十七代宗师。宋以后,恢复临济宗之旧称,几乎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

  七、黄龙派

  黄龙派为临济宗之支派,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黄龙宗。创始人为慧南(1002-1069)禅师,因其住江西隆兴黄龙山,盛弘教化,举扬一家宗风,后世称为黄龙派。慧南为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门下,石霜接化手段一向峻严泼辣,慧南得其骨髓,亦有严厉之风,人称其宗风如龙。

  黄龙慧南是临济下八世,信州玉山人,俗姓章,童年不吃荤、不嬉戏。十一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依泐潭怀澄禅师学云门禅,受泐潭印证,令分座接物,名振诸方。后参礼福严贤,贤命掌书记。贤圆寂后,石霜楚圆继承法席,慧南亲礼石霜楚圆,得到楚圆的印证。慧南接法后,曾游方各地弘法,宋景祐三年(1036),住隆兴黄龙山振兴禅宗,自言:“黄龙出世,时当末运,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坠之玄纲。”法席盛极一时。

  慧南常设“生缘、佛手、驴脚”三转语勘辨学者,三十余年无人能契会其要旨,人称“黄龙三关”。黄龙慧南曾作颂说:“生缘继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黄龙慧南有《黄龙禅师语录》等行世。嗣法弟子有八十三人,其中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等,门叶繁茂,形成了黄龙一派。

  黄龙派在接引学人方法上,还是参用云门宗风。因此,门庭严峻,人喻之如虎。如南州居士潘兴尝问师设三关所以?慧南说:“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关问可否,此未过关者也。”可见,其设三关的机用,是要学人触机即悟,而不应死于句下。

  入宋之后,黄龙派日渐衰微。宋淳熙十三年(1186),日本僧人明庵荣西来华,受学于此派,归国后开日本临济宗建仁寺一派,成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的黄龙派。黄龙派的流传时间并不长,除传入日本的黄龙派之外,国内黄龙派的兴起衰歇,前后仅一百年而已。

  “五家七宗”的思想,一般来说相差并不大,都属于南宗,只是由于门庭设施不同,特别由于接引学者的方式上各有其特色,形成为不同的门风而已。从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禅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教化方法和接引手段的变化。这些不同的接引学徒的方式,都是根据当时学徒的不同根基而采取的善巧方便之法而已。由于时代的变化,部分禅宗派别的教化方法没有做到适应时代的变通,导致这些宗派在成立不久就衰落了。

  不论禅宗各宗派的兴衰如何,我们通过“五家七宗”的形成与变化过程,还是能够对这些宗派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从其兴衰的过程中得到诸多启示。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都知道,临命终时那一刹那,往往习气作主,自己作不了主。随强,哪个习气强,跟着哪个习气走。念佛人有个好处,就是临命终时佛来迎接,有这个胜缘。可是,如果你习气太重了,佛菩萨虽然来了,你还有留恋,你还有牵挂,你舍不得走,那佛菩萨不会在那里等你。习气要平时渐渐地淡,渐渐地去断。习气,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嗜好。这个嗜好、兴趣要转移,要把它转到佛法里面来,要把它转到净土上来。我喜欢听音乐,把这个嗜好转到听佛号。听音乐那是世间六道轮回的事,出不了轮回;听阿弥陀佛佛号,可以能了生死、出三界,往生净土。喜欢画画的,画佛像,画西方净土的变相图。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心,念念都在西方,培养这种嗜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