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门的明心见性(禅林)
2014/9/4   热度:298
浅谈宗门的明心见性(禅林) 前言 六道众生无始劫以来,只因迷失本来面目,认贼作父、认假作真、妄起贪嗔、造业受报、如蚕作茧、白缠自缚,终无解脱。智者虽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爬山涉海,入山寻道。苦而无门或方法欠妥。如古印度的六师外道,他们在探讨人生和宇宙万有的缘起,或称“梵”、 “神我”,或称“断灭”。常或无常,中国的神仙术、隐士、求得长生不老者,各执言辞,极尽玄机。 释迦文佛以一大事因缘,于灵山法会上对众弟子们曰: “我有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已付摩诃迦叶。会上只有摩诃迦叶领悟了释迦摩尼佛手中所拿的优昙毕波萝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见白本性,回复真常。我等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灵明空寂,与佛无二。只因我等众生无常不觉,颠倒妄执,造业受报,未识本性,生死轮回,业感现前,山河大地,复由别业招宋十二类生,因而复死,循环不已,故而轮回不息。 天竺达摩观中土有大乘相,传播法种,由于机缘不熟,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一日,慧可拜见达摩祖师说: “我心不安,请予安心。”达摩祖师说: “将心来, 与汝安。”慧可突然而悟, “觅心了不可得”。 以后宗门之下,无不围绕这—中心明心见性。来激发使人们以觉破迷情,消除无明,离妄返真,就路归家。特别是禅宗后来的超佛越祖,其目的,就在于契众生生死的根源,就是要让众生明了本性,彻见心明。 达摩东传,六祖之后,一花五叶,法嗣遍及天下,归宗立派,光阐大教,形成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故称宗门也,上世纪又传布到欧美。 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即穷究自己的本心,除却外形和作用,从而彻见、领悟、会意生命的源泉。即性(本性或体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悟,而了生脱死,证得般若实相、或无上三藐三菩提或大般涅槃。 何者为心呢?即对境生起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六根对治的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集起来称心,简单地说没有心就没有思想或念头。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须受它的形象。产牛认识分别差异,安立名字,发生嗔爱、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足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即识和境的作用称为心。如《成唯识论》云:“心王有八,心所有五十一。”这就把心作用说得非常详细了。何者为性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足心的本源。唯识学家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如果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米,所以能对境牛心,全是它的作用,故称为有,如占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U睹,但事实上实存在起作用。在佛经上的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折腾,变为妄心。所以佛经中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用。明心见性是人类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心,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众生生死缠绵不断。 息心虚妄不可得 经云: “若人欲了知,三世—切佛,应观法界性,—切唯心造。”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的心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无相灵敏之本体,非迷悟,绝凡圣,只因众生不觉,不知妙体本明,只因一念之差幻化妄想所致,迷失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转为阿赖耶识,如人吃酒而醉。圆明的真空变为顽空,凝结成四大,托彼为我身,身心之妄起,一念无明,追逐外境,造业受报,轮回不息,经云: “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这种虚幻不实,六尘落谢,本不可得。经云: “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所以,后来宗门的发展,特别是惠能六祖之后,更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体系。因此,心不白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心物互为因果,虚幻不实。 心物既是虚幻而不可得, —旦梦醒了得身心世界本空,这就是明心。于本空处,非如木石,而是了了分明,寂然不动,一念不生,亘古长存之真如自体。见性者,见性非眼观,即心地法性的显现,例如六祖慧能见二僧争执不休,一者幡动,一者风动,慧能心平气和地说: “非幡动,非风动,仁者心动矣。”二僧言下所悟,觅心不可得,彻见这不落断灭(前念断,后念起)了了知本性。 性妙体用,从心得源 体是形象,非用不显,性无状貌,非心不明,起用正以显体,明心方可见性。这是古大德修证之路,是说见性方可从心着手。若离心不可得也。为何性体无性像,不可见,而心是用,用无相不显,从有相之心用,既可得见无相之体性。如我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皆是心的作用。若要见性,须从作用离见,离,无作用无性可触。犹如世间之理与事,事无理不成,理无事不显:理立正所以成事,事成正所以显理,理即事,事即理,事理不分。故见事须从事上见,离事无事可见矣。 如一行者问一尊者曰: “如何是佛?”行者问: “尊者见性否。”尊者曰: “性在作用。”行者曰: “如何是作用,我今不见。”尊者曰: “迢迢作用,行者不见。”行者曰: “于我有否。“尊者曰:“行者若作用,无有不是,行者若不作用,体亦难见。”行者曰:“若有用时,几处现出?”尊者曰: “若出现时,当有八处。何者为八: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捏,在意运奔。遍该法界,收来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无识者唤作琐事。”行者当下开悟见性。 世尊说法有地点、人物、说法因缘等,盖欲显大众无形般若之机,六波罗蜜有相之形也。因无体不成用,眼前的一切相用,在在皆在反显般若无相之体。性固不无,但不可以耳闻,不可以目睹、不可以知之,但可以慧照,可以妙观、可以领悟、可以神会。故如是会悟,会悟如是。 明心本无,见性本无 心性有如事用与理体。事用虽有形相。可以眼见,但似有实无,以缘起性空故。理体虽无相可见,但似无实有,以性空缘起故。二者相辅相成,离体无相。故曰: “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即空即有。” 《楞严经》曰: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体真空,无有形相,无相之真空方是性体。一切有色之相,俱是妄相。妄相无体,犹如水中月,镜中花。故《心经》云: “世间一切皆无,既无世法之眼、耳、鼻、舌、声、意、与色、声、香、味、触、法,亦无声闻、缘觉、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更无菩萨之智与得,于一切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揭示吾人于明心本无处而彻见本有之性体也。宗门泯绝无寄。如庞居士问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 “待汝一口汲尽西江水,再向汝道。”这心念泯绝,空有消殒,真空妙体,自然显现。 即心即性,心性不二 古德云: “心性虽似有体用理事之分,但考其实际,则非一非异。从事相而说,妙用随缘,应显万类,似有形象,而妙体不动,绝诸对待,离一切相,故非一。但用从体发,用不离体,体能发用,体不离用,例如明镜无不现影,无影不为明镜;现影皆从明镜,无镜不能现影,心性亦复如是,性是真空妙体,心是有形相用。故有性体心有相用,无相无从显体,是则相而性,性而相,相外无性,性外无相。非如顽空,冥顽不灵,死寂无知,落于断灭也。 心性体相,看来有异。其实如一,如水之与波,水以湿为体,波以动为相。水性波相,看来非一,但波即是水,水即波,湿性非异。故真见性者,非但心地法眼可以见道, 肉眼亦能见真性, 以性即相,相即性也。 一物不立,归无所得 若有一物可得,便有一物而立,立者碍也。心性本自空灵无住,方成妙用。有所住便成窠臼,心性本来无有一物。世尊说有、说空,说真、说妄,便成相对立说,均系戏论。所谓言论者,均无实义。如彻悟心源,明见真性,迷妄既无,悟从何立?不立亦不得,了无一法可着。古德云: “人我空非真空,须人法空,更复空空,真到家稳坐。亦即古人所谓,无所成、无所得、无所修、无所证”。 一法不立,彻悟心性,无佛无众生,无修无证,任运随缘,皆成佛事,所谓嬉笑怒骂,扬眉瞬目,无非妙谛,穿衣吃饭,运水搬柴,无非神通妙用。其间无所取舍,无所依重,归无所得也。例如:有人问临济禅师, “何为佛”?临济禅师说: “干屎撅”、 “麻三斤”。这些都是不相干,说明真性无所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亦无所不得。 《心经》云: “……无智亦无得无所得故。” 结束语 如果说,释迦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千余年中国禅在佛教史发展中可谓辉煌的一章;他扎根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美术、音乐、诗词等。世尊所说八万四千法门,身教、言教,谓文也,皆为教矣。诸法实相,涅槃妙理;实不可说,旨在自悟、自证矣。若有言说,谬矣虚妄矣。 《大涅椠经》云: “若人闻说大涅架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应义观之,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实未说一法。达摩西来,龙天推出,不拘形式,演无相妙谛。如梁武帝问达摩: “造庙、度僧、有何功德。”达摩对曰: “无功德。”再曰:“面朕者谁。”对曰: “不识。”如此的第一义谛: “廓燃无圣。”六祖慧能,横空出世,以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后一花五叶,遍布华夏大地,法嗣满堂,时代相传,直指人心;如见天日,无祖师禅如来禅之差别。若有人问: “三乘十二分教则不疑,如何是宗门之事?”师云:“不是衲僧分上事。”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呢?曰: “贪观白浪,失却手桡。”如此三世诸佛不可说,历代祖师未曾传。吾辈之徒是纠葛矣,翰墨文字皆是废话。 (作者系中国佛学院毕业生)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那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你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这个见和就同解了,同诸佛菩萨,不是叫你同一切人。同诸佛菩萨,同真心法性,叫你在这里同。不是叫众生在妄想上同、在分别执着上同,那个同不了的,那是妄。我们要跟真同,跟真心同,跟本性同,这就同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