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中华(清然居士)
2014/9/4   热度:288
禅在中华(清然居士) 全世界都在关心禅,因为它是东方文化的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正如哥达巴赫猜想被称为数学王冠上的宝珠一样,禅是佛学王冠上的宝珠。而禅在传入中国后的大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智慧,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佛学思想。太虚大师曾说:“顿悟禅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又为佛学之核心。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如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中国”。 一、禅定之“禅”与禅宗之“禅” “禅”这一名词,是梵语“禅那”的简称,又称静虑,本来是专指禅定的。佛教有“戒、定、慧”三无漏学,上面所说的“禅”是属于定学范畴的。自从达摩东来中土之后,“禅”这一词变成了佛教界最常用的词之一,而其真正的含义却已改变,而成为一种传佛心印的一种心法,祖师以此种心法为法门而创立了禅宗。这种“禅”也就成了禅宗立宗的宗旨。禅宗之“禅”,着重地体现于慧上,而禅定之禅字,则体现在定的一面。佛教是主张定慧双修的,所以“禅”也就体现了这一种精神。但纵观佛教史,能够对后世造成较大影响的仍是专于慧上见长的禅宗之禅。 二、禅在中国的发展史 1、达摩西来之前的“禅” (1)汉末、三国时期的“禅” 在东汉桓帝时,安息国王正后的太子安世高来华,于建和二年(148)来到洛阳,译出《安般守意》等经,为习禅者所重。这一史实可看作是中国禅学的开端。在安世高来中国的同时,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亦来洛阳,他于灵帝光和、中平(178-188)年间,传译梵本,译出了《般若道行品经》、《首楞严经》。《首楞严经》的初译,更为禅教所依用。《楞严经》的教义,为后来禅宗门下所引用,对禅宗的影响很深。安世高、支谶以后的大译师支谦译出《禅秘要经》四卷,《修行方便经》二卷等。这些经论都重在说明禅观之法,特别是重视通过坐禅来实践,所以这个时期的禅可归入禅定之学。 (2)魏晋南北朝时的“禅” A、鸠摩罗什大师及其门下对禅法的弘扬。姚秦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译经师鸠摩罗什。他在世时,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坐禅三昧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经律论集,现存五十二部、三百零二卷。特别是大师所译出的《维摩诘经》对于心性之学的阐述对中土“禅”由定向慧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经强调了“出世与入世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的思想,并指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禅不再拘泥于坐的形式而更突出心的证悟。这种禅学思想的余波甚至于影响到了后来的慧能大师。慧能大师在坛经中就有这样的四句偈子“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与《维摩诘经》中的思想宛无二致。罗什大师的高足僧肇法师,著有《肇论》,结合了玄学思想,阐述了禅理,提倡“立处即真”、“体之即神”的无为无不为的任运思想,对后世南宗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来源。他的许多话语在禅门中广为传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石头希迁和尚就是在研读《肇论》时而悟入禅机的。 B、志公(宝志)和尚和傅大士的禅学思想。志公作有《大乘赞》十首,《十四科颂》十四首,《十二时颂》十二首。辞意内涵,与后时禅宗旨趣多所冥符,禅宗门下诸祖师多有引用者。倡“即心即佛”,曾说过“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牛觅牛”,认为禅应该不假名相施设和修持形式而直契心性。与志公和尚同一时期的傅大士,相传为弥勒菩萨的应化身。曾著有《心王铭》,强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心即是佛”的思想。曾作一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禅学在这一时期,融入了老庄玄学义理,充分与中土的文化相适应,标志着禅由“定”而“慧”的转型,也预示着达摩禅东渐因缘的成熟。 (3)总结 这段时期,在前期是专注于禅定,少提及慧学,至鸠摩罗什师徒后,则注重慧学的应用,重视经籍,发扬义学。而在宝志、傅大士这一时期,则逐渐演变成了对于慧学的灵活应用,而且重视理论的自由发挥,与达摩的禅法已基本相应。这一时期可看作是禅由禅定之禅逐渐向禅宗之禅过渡的阶段。 2、达摩来华之后的“禅” (1)禅宗在中国的建立 达摩来华,创立中国禅宗。梁武帝普通元年(520)至建业。一日,梁武帝诏尊者陪坐正殿。帝问曰:“朕即位以来,尝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能领悟。祖知机缘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实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486,《传法正宗记》作孝明正光元年,520)。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能测,谓之壁观婆罗门。之后,二祖慧可为求一悟断臂求法,并继承了达摩祖师的衣钵。禅的始传,自释尊与迦叶间授受以后,二十八传至菩提达摩,形成了直指单传的禅宗,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而慧可则成为禅宗的二祖。 (2)如来禅与祖师禅 可分为两个时期,从达摩到五祖这一阶段,可称为如来禅,倡导的是“藉教悟宗”;六祖以后阶段,可称为祖师禅,强调的是“藉师自悟”。 A、如来禅。在达摩东来传法之后的一个时期里,直至五祖,祖师间传法都是以心传心的,并没有多少的机锋转语,所以是很平和的一种教授。达摩祖师力倡的“藉教悟宗”思想,成为中土如来禅的标帜。这种思想就是凭借佛之言教(或祖师论著)而证悟佛法最高真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思想的要点是仅是以言教作为一种方便,而著重在于领悟宗中的真义。“藉教”而不著“教”,以“悟”作为重点才能“得鱼而忘筌”,而达到悟境。初期,以四卷本《楞伽经》为印证并递相授受,后期还以《金刚经》相传。此外,各祖师尚有专门的著作流传下来。如达摩的《二入四行观》、三祖的《信心铭》及四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五祖的《最上乘论》。读过《坛经》的都知道,六祖慧能大师即是五祖为其讲《金刚经》时豁然大悟的。 B、祖师禅。在《坛经》中有这样一段这样记载:“(五祖)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在这里,六祖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就是“藉师自度”。一方面,十分重视自悟,如“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另一方面:“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亦是强调师之重要。“藉师自悟”在强调自心自悟的同时,十分重视祖师的指点启发作用,将领悟祖师话语的真实之意作为禅法的中心。六祖以后,祖师禅发展成为一种“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法,禅宗由此而在东土大兴。祖师通过一系列的禅机运用,如禅语、棒喝、话头、公案等启发禅者,因材施教,这就是“藉师”;而禅者在师的教导启发下,在自身上下功夫去参透祖师的真实用意,而达到“自悟”。祖师禅特别强调了师资的重要。在唐朝这个禅宗全盛时期,黄檗大师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道无禅,只是无师。”,显示了“师”在祖师禅中的关键作用。 C、总结。如来禅是禅宗的早期状态,是佛教禅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如来禅的“藉教悟宗”思想主张借助于经典教法来悟道,又不能迷信、执著于教法。而祖师禅是在如来禅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刻的创意,进一步强调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派思想。祖师禅认为真理是内心对世界和生活本身的直接把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相比如来禅,祖师禅更注重领宗得意,更注重于自我本性的内在超越。由如来禅而过渡到祖师禅,中国本土从此将禅渐渐融入了其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中去了,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禅宗的宗派 禅宗在中土由达摩祖师创立后,一直到五祖弘忍大师,当中一直都是单独付法的,并没有真正地形成宗派。五祖以后,门下分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二派。之后北宗数传而绝,南宗独盛于天下,普传既广,改变了师弟单传的做法,往往一师传几个弟子,各为一家。于是愈衍愈繁,禅风遍于全国,各务其师之说,竞自为家,遂形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应验了初祖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预言。 这五宗之分,唯以家风不同而有差异,不是宗旨或教义有差异。今将五家分别介绍如下: (1)沩仰宗 沩仰宗是南宗最先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灵佑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后在潭州的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袁州的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为沩仰宗。沩仰宗的家风,审细密切,师资唱和,事理并行。禅风比较圆融而平和,强调体用并彰,不偏废,较少机锋。沩仰宗最早兴起,倡导一家之风,开五宗并行天下之先河。 (2)临济宗 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开创此宗的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为临济宗。 该宗接引学人有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别)等施设。临济宗的家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有时棒喝齐施。讲究全机大用,杀活自在。自古曾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称。意谓临济宗似指挥百万师旅之将军,如以铁锤击石,现火光闪闪之机用。虽有五家各立宗旨,但以临济一宗最为至当。所以,临济的禅法后世一直流传下来,法脉不绝。 (3)曹洞宗 由于此宗开创人良价及其弟子本寂先后在江西高安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宗风,后世后人为语音之便,不称洞曹而称曹洞宗。 曹洞宗的家风,敲唱为用,即师徒常相交接,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悟本性真面目,是极其亲切之手段,宗风绵密。丛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意谓曹洞接化学人,似是精耕细作田土的农夫,绵密回互,妙用亲切,这也是曹洞宗接化学人的一种特色。该宗以《五位君臣颂》作为勘验学人的理论依据。该宗的禅法后世也一直流传下来,只不过没有临济宗那么兴盛。 (4)云门宗 云门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偃在韶州五家山(今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今名大觉禅寺),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云门宗。 云门宗旨有三句、一字关及三字旨。三句者,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一字关者,指云门常用一语一字接引学人。三字旨是顾、鉴、咦三字。师重视一切现成、“即事而真”的石头希迁思想。 此宗家风,孤危险峻,简洁明快。其接化学人,不用多语饶舌,于片言只句之间,超脱意言,不留情见。以无伴为示,或一字或多语,随机拈示明之。 (5)法眼宗 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益禅师圆寂后,南唐中主谥号大法眼禅师,后世遂称此宗为法眼宗。法眼宗宗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似曹洞宗。接化之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当机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该宗善于对症施药,扫除情解。 三、禅对于中国古代各家文化的影响 自从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形成了儒、释、道三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而在禅学在佛教中脱颖而出、到后来形成禅宗后,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思想而对儒家及道家文化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丰富了中国佛教的内涵。 1、对儒家文化的影响 禅宗在唐时达到全面的兴盛,一时间禅风大作,一时无俩。唐宋时期,士大夫等知识分子竞相探讨禅学,研究心性之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本是一介大儒,但其出入禅门甚密,并曾为六祖写了《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的铭。大诗人白居易居士曾问道于鸟窠禅师,宰相裴休居士曾依黄檗大师学禅。而在唐朝期间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王维(号摩诘居士),由于对禅法领悟至深,使其山水画意境幽远,禅味甚浓。后人对他的画风赞誉备至,认为他是画界南宗之祖师,其地位亦如当初中国禅宗的实际开创者慧能。苏轼曾与佛印了元禅师过从甚密,并受到了禅师不少的启发。他在后来参访东林禅师时有省,并留下一偈:“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黄庭坚曾参黄龙祖心禅师,并曾在禅师指点下悟入,成为其法嗣弟子之一。苏轼与黄庭坚都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但他们游心禅观,具有较高的禅学修养,这从一方面影响到了他们的风格,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推动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宋朝时,受禅宗的影响,儒家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理学”的儒家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程灏、程颐、朱熹和陆象山。这些理学家主张,要使学问与道体合一,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提倡“主敬存诚”。理学较为注重师承。他们都以孔孟之学作为儒家“心学”而宣扬,实是受中国祖师禅重视师承、以心传心的思想的影响。而且,受禅门公案语录的影响,在理学界,也产生了“学案”与“语录”等文体,而根据彼此对“理学”的理解不同而分立门户。禅宗的坐禅观心学说也对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程灏曾云:“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心下无事,道理始出。”在这里,与禅宗在坐禅时要放开一切妄想执著才能体悟佛性的道理是融通的。元朝理学已成末落之势。迨至明朝,出现了一位重振理学的大儒王阳明。初习佛法天台止观,参过禅。其著名的四句教,为毕生学术思想中心,已接近禅法。四句教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理学的这种“格物致知”的思想上确实已与禅法相近,因为禅认为,心性是无是无非的,无善无恶的,关健在于意识的善恶,既然能够知道区分善恶,那么就应该做好工夫,就是去恶扬善。这一理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儒学影响很大。 2、禅对道家文化的影响 唐宋以来,道家文化与禅宗之间一直是在相激相荡,互相渗透的格局中,道家文化由此而更加博大精深。 在禅宗与道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吕洞宾真人可以算是将道家文化与禅学相互沟通的一位重要人物。吕洞宾师从钟离权修道,在他的《百字铭》中曾有一名句:“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可见吕真人的工用见地,已臻奥境。一日过黄龙山,见黄龙禅师在讲经。乃问禅于黄龙,在禅师指点下顿契本心,并写下诗句:“弃却瓢囊掷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吕祖先前于修身之法已炉火纯青,后经禅师指点心性,才彻底获得解脱。道家以金丹为方便,以登真而证仙位为极则。正统的丹道学术,皆指禅定过程中种种觉受境界。吕祖悟道以后,强调了上品丹道应以心身为鼎,天地为炉的金丹大道修炼,进而与禅宗心法合参,最终以禅宗圆顿之旨为其皈依这一禅化的道家思想。所以,吕祖参禅而悟,对后世的道教思想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后世的张紫阳的《悟真篇》、白玉蟾的《指玄集》皆以禅语传授丹道,直陈心法。清雍正皇帝,曾以圆明居士自号,对《悟真篇》甚为推崇,认为紫阳真人已将金丹大道与禅宗圆顿之旨回互阐出,丹道之学终归于禅。禅宗的丛林制度也对道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元交替之时,道士丘处机师徒等,受禅宗的丛林制度影响,而创立了全真教。 综上所述,禅宗对道家的影响仍在于对心性学上的探究。前期道家强调登仙之术,对于心性学上少有提及。禅宗兴起后,道家始知向上仍有“一著子”,之后历代宗师皆游心于禅佛,对心性学则多有发明,从而构成了更为完善的道家文化。 四、结 论 禅作为一种思潮,一种文化现象,给中国古代文明增添了更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使中国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禅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同时又与其他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相联系而存在。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自我的解脱问题,形成其洒脱而超迈的内在精神。禅,以它独特的方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遗产。 禅刊 2000年度第五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嗔痴”称作三毒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从这三个根本烦恼生出来的,所以叫做根本。贪嗔痴如要归纳,就归纳成一个,贪心最毒! 佛教我们布施,就是度我们贪心的。菩萨修行的纲领有六个,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度悭贪。古人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为什么会去搞六道轮回?说实在话,都是贪爱的心太重。我们贪爱的对象非常广大,包括世间的五欲六尘、出世间的大小乘佛法。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行不行?还是不行,还是搞六道轮回。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一个烦恼最难拔除,可是非拔除不可;你要不能拔除,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够免轮回。由此可知,布施供养是佛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修学的手段。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