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击节(陈士强)


2014/9/4    热度:165   

正法眼藏击节(陈士强)

 

  《正法眼藏》,三卷,因每卷各分上、下,故又作六卷。南宋临安府径山宗杲集。原书未署撰时,据《五灯会元》卷十九记载,此书约撰于绍兴十一年(1141)至绍兴二十一年(1151)之间。收入《续藏经》等一一八册。

  《正法眼藏》书首有明万历丙辰(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曹洞宗二十七代、古越显圣寺住持圆澄的的《重刻正法眼藏序》;同年竹嫩居士李日华《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宗杲的《答张子韶侍郎书》。圆澄说:

  “正法眼藏者,难言也。请以喻明。譬如净眼洞见森罗,取之无穷,用之无尽,故名曰藏。藏者,含藏最广。邪正相襍,泾渭难辩,甚至邪能夺正,正反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沙立壅,法眼不正,邪见层出。 剔抉泥沙而泉眼通,剪除邪见而法眼正。自非至人,其何择焉?昔竺乾有九十六种背正趋邪,二十八人摧邪持正。逮家东土,白马西来,正教始兴于浊世,名相寻陷于邪宗。由是达磨大师扫除繁萎,直示本心。嗣后五宗分派,各别门风,会其枢要,卓乎纯正。讵意人根漥劣,法久弊生,或承虚接响,以盲枷瞎棒,妄号通宗;或守拙抱愚,以一味不言,目为本分;或仿佛依稀,自称了悟;或摇唇鼓舌,以当平生。如是有百二十家痴禅,自赚赚人,沦溺狂邪。故我大慧老人承悲愿力,运无畏心,决择五家,提挈最正者,凡百余人,哀以成帙,目曰《正法眼藏》。”(第1页上)

  《正法眼藏》是一部衰集唐宋禅宗耆宿的示众机语,间附作者的拈提(简而言之,即按语)而编成的著作。按圆澄在上文中的说法,宗杲编集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当时“或承虚接响,以盲枷瞎棒,妄号通宗;或守拙抱愚以一味不言,目为本分;或仿佛依稀,自称了悟;或摇唇鼓舌,以当平生”的一百二十家“痴禅”的流弊。然而,据作者在卷一之首琅邪(慧觉)和尚一则之末所附的按语,此书的由来则是:

  “予因罪居衡阳,杜门循省外,无所用心。间有衲子请益,不得已与之酬酢。禅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日月浸久,成一巨轴。冲密等持来,乞名其题,欲昭示后来,使佛祖正法眼藏不灭。予因目之曰《正法眼藏》,即以琅邪为篇首。故无尊宿前后次序、宗派殊异之分,但取彻证向上巴鼻堪与人解黏去缚,具正眼而已”。(第4面页上)

  这就说明,《正法眼藏》并不是宗杲根据预先的构思而去有计划地完成的书,而是他的弟子伊山冲密和雪峰慧然二人(见《续传灯录》卷三十二),根据他在衡阳流放期间,为请益的衲子所作的酬答,抄录整理,最后由宗呆本人审定,并添加了若干按语,衰以成帙的。正因为如此,《正法眼藏》属于随笔。全书共收录禅宗耆宿一百多人的六百余则事段(笔者统计),均不分宗派门类,也不以时间为序,随意编次,不立标题:

  卷一上(又称“卷一”),收“琅邪(慧觉)和尚”等一百二十余则;卷一下(又称“卷二”),收“晦堂(祖心)和尚”等九十余则;卷二上(又称“卷三”),收“达磨大师《安心法门》”等八十余则;卷二下(又称“卷四”),收“灵泉仁和尚”等一百余则;卷三上(又称“卷五”),收“六祖(慧能)”等一百三十余则;卷三下(又称“卷六”),收“风穴(延沼)和尚”等八十余则。

  《正法眼藏》所录的这些事段,十之八九都是禅语,即禅师上堂示众时说的法语,以及参禅时师徒之间的接引对答(“机语”),少量是禅颂,至于人物的生世、行历一般从略。如:

  “晦堂(祖心)和尚示众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释迦老子,千门万户,一时击开灵利汉。才闻举著,撩起便行。更若踟蹰,君往西秦,我之东鲁。”(卷一上,第8页上)

  “香林远(澄远)和尚。僧问:北斗里藏身,意旨如何?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问:如何是室内一灯?曰:三人证龟成鳖。问:如何是衲衣下事?曰:腊月火烧山。问:鱼游陆地时如何?曰:头重尾轻。”(卷三上,第116页下一第117页上)

  “天衣怀(义怀)和尚《色空颂》二首:色空空色色空空,碍却潼关路不通;劫火洞然毫未尽,青山依旧白云中。东西南北,十万八千;空生罔措,火里生莲。”(卷一下,第52页下)

  《正法眼藏》的作者虽然没有说明这些事段的出处,但从《正法眼藏》叙及的人物,基本上都见载于后来的《五灯会元》(言语不尽相同),以及这些事段的内容来判别,它们当中有许多是从《传灯录》、《广灯录》、《续灯录》(与明居顶的《续传录》是两部不同的书)上摘录的。如:

  “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屋下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云: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杀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堕。师曰:破也,堕也。”(卷二上,第70页上)

  破灶堕和尚是禅宗五祖弘忍的旁出法嗣嵩岳慧安国师的弟子,虽然后人不知道他的姓氏、籍地和生卒,但他的事迹在丛林中是很出名的。上文就是从《传灯录》卷四抄录的,除个别文字稍作变异外,情节全同。又如:

  “西堂”(智藏)和尚。有俗士问:有天堂、地狱否?曰:有。云:有佛法僧宝否?曰:有。更有多问,尽管言‘有’。云:和尚恁么道莫错否?曰:汝曾见尊宿来邪?云: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曰:径山和尚汝作么生道?云:他道一切总无。曰:汝有妻否?云:有。曰:径山和尚有妻否?云:无。曰:径山和尚道‘无’即得。”(卷二下,第89页上、下)

  西堂智藏是虔化(今江西赣县)人,俗姓廖。八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后往佛迹岩参马祖道一,与百丈海、南泉普愿、盐官齐安、归宗智常等同为入室弟子。上文摘自《传灯录》卷七,除有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有改动以外,其余的全同。

  除《传灯录》等北宋灯录以外,《正法眼藏》也从当时流传的诸家语录和其他禅籍上辑录了不少资料,其中包括一些今已失传的著作。如卷一下刊载:

  “马祖示众云: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第34页上)

  此段就是从今已失传的云门宗僧人洞山晓聪撰的《禅门宗要》和《祖堂录》上摘录的。文中的“《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一句中的“以”字,在当时流传的永明延寿的《宗镜录》和大衣义怀的《通明集》中均误作“云”,这就把马祖道一概括经旨小意而说的话,当作是《楞伽经》中的一句原话,甚至发展到“更于经中求”‘佛语心为门’一语”(见第3.5页上),即到《楞伽经》中去寻觅这句话。为此宗杲特地加了按语,作了辩正。

  《正法眼藏》卷三下的最后一则事段,是宗杲自已的示众法语。全文约五千四百字,为书中所录事段中最长的一则,也是研究宗杲思想的原始资料之一。

  禅刊 1992年度第三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人找我麻烦,我一定要报复他,这个怨恨就永远解不开,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样的人太多了。谁愿意受了冤枉心平气和?这是要相当修养的功夫,为什么?他不知道因果,所以永远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知道因果,这个事情马上就化解了。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