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天乘之四禅天—初禅


2014/9/4    热度:679   

 

                                  天乘之四禅天—初禅
 
                                   净界法师
 
    这个禅定的浅深有四禅,我们先看第一个初禅,看看初禅的相貌,请合掌:
 
  初禅,亦名离生喜乐地,谓行者禅定初成,内心已离欲界五欲,而生起初禅之喜乐。此中行者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心中犹存觉、观二种粗细之心理活动,是名初禅。
 
  初禅呢,又叫做离生喜乐地,这个生指的是什么呢,就离开了欲界的五欲叫做生。他远离了欲界的这种五欲的这种需求,他身心出现什么呢,出现喜跟乐两种的感受。这个喜是比较粗重,它是种快乐,那种快乐的粗重,这个乐是比较微细。
 
  在唯识学上说,这个喜跟乐就像一只鸟,一只鸟要飞到空中的时候,它振动它的翅膀,这个是比较粗重的动作叫做喜,它在空中里面遨翔,飞翔的时候呢,它的翅膀就只要保持平衡就好,那个就是乐。
 
  就是刚开始从平等的感受,要生起快乐的时候,是先喜,喜是很粗重的,慢慢慢慢快乐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保持稳定的时候叫做乐,比较精细。所以他这粗细两种快乐都具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他禅定初成,这个人他到过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最后才达到初禅。
 
  他也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他要修专注,他要调伏欲望,他要减少饮食睡眠,有很多的功课要做,这个时候他禅定,那个初禅成就以后,他就不再需要前面的粗重的五欲了。
 
  一个人在修禅定的过程,他要勉强自己调伏五欲。但是他得到禅定以后,他自然不需要五欲,因为他有更好的东西。所以在因地的时候他是调伏,在果地的时候他叫做脱落,他自然就不需要了,所以他产生这种初禅很殊胜的喜乐,这个时候,身心凝然:第一个,他是寂静不动,第二个,他有一个身体会产生变化。前面身心凝然,是指他的内心的状态是寂静不动的,这以下讲他的色身变化,他的毛细孔,开始自动的呼吸,而且他是怎么呼吸呢,入无积聚,出无分散,特别的顺畅。
 
  这个禅定人在止观的书上说,说他慢慢慢慢心是散乱的心,慢慢的收回来,比方说,他注意呼吸或注意佛号,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
 
  我们一般是心光外泄,心的能量是散乱的,今天攀缘这儿,明天攀缘那儿。他是把那个心的能量,慢慢集中起来以后,变成一个强烈的一个水柱的时候,你的身体产生变化,第一个最重要就是那个身体那个地水火风,风大生起了,你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息,从丹田开始生起,然后慢慢慢慢周遍身心,它会有一种很殊胜的气息,那个气,那个禅定的力量,那个气息改变就是一个征兆。所以一个人要得禅定,第一个先产生气,精气神的气,因为他的精神集中,所以他的精力的能量加强,所以由精转成气,由气再提升为神。
 
  所以他的这个时候,他的气开始生起的时候,这个是禅定的最重要的征兆,他不需要靠鼻孔呼吸,他全身毛孔都开始呼吸,而且他的气息是周遍身心。但是初禅也有缺点,他有觉观两种粗细的活动,这个觉观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觉观是怎么来,为什么禅定的喜乐当中呢,又有觉观呢,因为他是从欲界慢慢爬上来,欲界是有贪爱烦恼,贪爱的烦恼禅定是进不去的。你整天打坐你只要烦恼没有调伏,你进不去禅定,这个是很重要一个关卡。
 
  所以他必须要修观,观身不净,观察我们色身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内相不净,然后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利用九孔慢慢排出来。所以他慢慢慢慢观察,我们色身是不可爱乐的,这个时候,他对男女色身的爱取,慢慢的调伏了,慢慢的,他那个波浪慢慢调下来了,这个时候由专注力跟不净观两种加持力,才能够从欲界而进入到禅定。
 
  所以他这个觉观,是帮助他脱离欲界,进入禅定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助缘。当然这个地方,入了禅定以后变成累赘,他前面透过觉观的智慧,从欲界把他带到初禅,但是他到禅定的时候,他这个觉观的波动,对他的禅定的寂静产生了干扰。
 
  我们到二禅就会说明,大方向来说我们可以知道,禅定的人有三种功德,第一个寂静,第二个安乐,第三个自在。在欲界,寂静跟安乐,是永远不共存的,有它就不能有另外一个,有另外一个就不能有它。所以在禅定当中他很难得,他身心世界是非常的快乐,但是他的心还是如如不动,还是寂静安稳,这个是非常难。
 
  其实这个四禅定、四空定,它已经是介于安乐道跟解脱道的中间了。严格来说,它已经不是安乐道了,他不像欲界,那种散乱颠倒的快乐境界了,但是他又不是声闻缘觉、菩萨那种出世间的解脱道,因为他没有空正见。
 
  所以禅定这个四禅、四空,刚好是介于安乐道跟解脱道一个中间的过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禅定的修学者,他认为他成就圣道了,因为他很多的相貌,跟涅槃的功德是非常像的。
 
  比方说,他同时具足了寂静,又同时具足了快乐,这个不是世间的快乐所能够有的,所能够比的,已经有点像出世间的涅槃,寂静安稳乐。更重要是他这种快乐呢,不共于欲界的,它是自在的,老僧自有安心法,八风吹来亦无妨。
 
  我们娑婆世界的快乐,我们欲界的快乐要有很多条件,比方说你喜欢吃饺子,比方说啦,你要身体健康,你要脾胃很健康,要有人帮你把饺子准备起来,你心情还要快乐。所以你要很多很多内外的因缘具足了,你那个乐受才会出现。
 
  你不是说你福报大就会快乐,娑婆世界不是这样,需要很多外缘的配合。禅定的人不需要了,他只要有一个地方让他坐,他双腿一盘他马上能够创造快乐,他马上进入禅定,自己就创造快乐了,他不需要别人跟他配合,不需要。当然这个圣人也入禅定,凡夫也入禅定,当然凡夫入禅定是贪着禅定。
 
  不过我们看阿罗汉也入禅定,阿罗汉入禅定是要暂时休息。在律上,说有一个阿罗汉,他遇到雨季的时候去托钵,经常把衣服淋湿了,淋湿了再把它晒干,他出去托钵又淋湿了,所以他觉得很苦恼,干脆不去托钵了,但不去托钵,他没有饮食滋养,他会死掉,所以他就入禅定。
 
  入禅定的时候,当然,阿罗汉入的定是很深的叫灭尽定,是四禅四空的第九次第定,叫灭尽定。灭尽定有一个问题,他入进去以后很难出来,因为它定太深了,所以他入定之前一定要咒愿,你什么时候要出来,要先预设,要先设定一下。他说,我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出定,结果那场雨下了将近一个月,所以他入定太久,他出来以后,他身体坏掉了,不能再用了,所以他只好入涅槃。
 
  所以这个禅定呢,因为它是这样,因为你不是一个天的果报,如果你今天是生到了四禅天,天的果报,你经常入定,你入个一劫两劫都没有事,但是你是一个欲界的果报,你是在欲界里面修禅定,这个地方就很矛盾了。就是说,你的果报体,是一个欲界的果报体,但是你的心入到四禅的定境,那你出来的时候,你又要面对现实了,你这个欲界的果报体,不能经常坐,他的气血已经阻塞了,不能用了。
 
  你看那个虚云老和尚年谱,他也有讲到这一点,虚云老和尚有一次入定入太久,出来以后他的腿瘫痪了不能动了,后来他求迦叶尊者给他加持以后,才恢复原状。所以这个禅定,它是一种过人之法,它不是欲界的。所以说,他的这个禅定呢,当然这种快乐是自在的,可以随心的让这个快乐出现,这个是初禅。
 
佛法修学概要——179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是烦恼第一个根本,不贪就不愚痴,不贪就没有嗔恚心。贪不到才生嗔恚心,贪到他就不生嗔恚心。佛在经上常讲“火烧功德林”,这是大家都要记住的,你一发脾气,你修积的功德就烧掉了。发脾气,是造地狱的因。嗔恚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一定不会受害。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常生欢喜心,并且常“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一切法从心想生:悲观厌世的人,看到什么都讨厌;达观积极的人,看到的事没有一样不喜欢。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心好,一切都好。吉凶祸福,皆在我们一念之间。自己一念正,就能化凶为吉,转祸为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