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六)应时时处处忆念上师
2014/9/4   热度:175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六)应时时处处忆念上师 我们有时在讲法过程中会复次宣说一些修行的要点,是希望信众能够将导师所传讲之教言铭记于心并能依教奉行。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曾经说过,教法真正的妙力就在于它能直指你的错误,令自己的过失完全呈现,这才是教言真正深刻之处。 在依止导师方面也是如此。世间人寻找一生的伴侣尚且谨慎而行,我们为了能获得生生世世的快乐,依止导师更需谨慎为妙。一旦我们依止了一位具德且具缘之导师后,就应遵循导师的教言而修学,如是修学的意义非常广大。 由于现前末法时代众生福德浅薄之故,诸多高僧大德一个接一个地在我们面前示现涅槃。虽然他们在法界之中依然时时刻刻摄受加持着众生,但对于许多信众而言,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直至今天,能够在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座下听闻教法的机会越来越稀少。因此由于不懂诸多佛教理趣而不知不觉当中造下了一些恶业,所以平时多念一些金刚萨埵心咒或百字明非常重要。 从另一方面而言,导师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因此依止一位具德且具缘之导师后,应时时敬礼上师。敬礼可以分为外内密三种敬礼,具体内容上节课已做宣讲,现做一些简述。 平常谒见导师或将导师观于面前而作顶礼,是为外相顶礼。当我们修上师瑜伽导修时,尽可能在境心分不开的状态之上顶礼称为内相顶礼。密相敬礼是指当内心圆满实证见解时,即为真正之顶礼。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导修》仪轨中所言:“啊!本来自显之上师。”此处即指心之本性。当圆满实证本性之时,内心即为真正的上师。因此我们应该时时不离上师而做祈祷为妙。 当然,不仅平常在座上要时时祈祷上师,座下时时忆念上师也非常重要。吃饭时可以将上师观想于喉间,自己所享用的一切美食皆供养上师,乃至饭前念诵一些上师祈祷文也非常善妙。晚上睡觉时将上师观想于自己的心间而进入睡眠,则有助于我们在梦中转变梦境而获得自在。因此无论座上座下,我们平常的修行时时处处都没有离开上师瑜伽。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菩萨跟凡夫有什么差别?一个是觉,一个是迷。菩萨有智慧,有定力,有无量的善巧方便,能令一切众生得大善利;凡夫没有智慧,感情用事,天天在造恶因,天天在搞生死轮回。菩萨具足大智慧、大慈悲,给一切众生种佛种,令佛种不断。佛种中,“佛”这个字的意思是觉。换句话说,令佛种不断,第一个意思是自己,第二个意思才是别人。自度而后才能度他,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他,这佛在经上讲得很多,“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佛种不断”是自己的佛种,不是别人的佛种。自己的佛种,就是觉而不迷。授三皈依的时候,我们讲过,“佛者觉也,觉而不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僧者净也,净而不染”,由此可知,什么是佛种?就是自性的觉正净。不迷、不邪、不染,这是自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