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宝藏经白话 月氏国王见阿罗汉祇夜多缘第九十三
2014/9/4   热度:179
杂宝藏经白话 月氏国王见阿罗汉祇夜多缘第九十三 【白话】 月氏国国王,名叫栴檀罽尼吒,听闻罽宾国有尊者阿罗汉,名字叫祇夜多,大名鼎鼎,就很想见到尊者。(于是)就亲自起驾,与其多位大臣随从,前去拜访那个国家。在半路上,心中私下地生起一念,‘我现在是国王,称王于天下,一切的百姓,没有不恭敬臣伏的。如果不是有深厚盛德的人,怎么能能受得起我的供养呢?’心中起过这样念头后,仍然继续前进,(一路)直达罽宾国。 有人告诉尊者祇夜多说:“月氏国国王,名叫栴檀罽尼吒,与众位大臣随从,远道而来相见,希望尊者,整理衣服,一起(恭候)迎接。”这时尊者回答道:“我听佛说:出家之人,(因出家)修道为俗世所敬重,只致力于修德(其它什么都不做),何况以(庄严)服饰出去迎接呢?”随即就静默端坐不出。 于是月氏国王就到尊者的住处,见到尊者祇夜多,看到他威严的德相,更生崇敬和信服之心。于是就上前跪拜,(然后)后退站在一侧。这时尊者想吐唾沫,月氏国王,不自觉上前拿递唾器。这时尊者祇夜多就对(月氏)国王说:“贫道如今还不堪为大王作福田,为什么大王亲自委屈驾临呢?”当时月氏国王,(内心)深生惭愧,我原先私下生起的微小之念,(尊者)已经洞彻明了。若不是有神奇的德行,怎么会如此呢? (于是)在尊者这里,更加生起了恭敬心。这时尊者祇夜多,就为月氏国王,简略说教法:“大王来时道好,去时应如来时。”月氏国王听到教诲后,(立即)启程回国。走到中途,群臣都埋怨道:“我们跟从大王远道而来,到了那个国家,竟然没有听闻到什么,这样空空而回国了。” 这时月氏国王回答群臣道:“众卿现在责怪我什么也没有得到吗?(其实)先前尊者,为我说法‘来时道好,去如来时’,你们还不理解啊。因为我过去世,持戒布施,修造安置僧人的房舍,建造了许多佛塔、寺庙,种种的功德来种植做国王的种子,现在才享此(国王之)位。如今又修福德,广积众善。来世一定又会获得福报。因此就告诫我道:‘大王来时道好,去时应如来时’。”群臣听闻后,跪拜叩谢道:“臣等地位低下,智慧浅薄而且愚钝。私下还胡乱理解。(以为)说是我们所往来的道路。大王(具有)神妙盛德,(才能)契合圣人言旨。(因为往昔)积功累德的汇聚,方才能享大王之位。”群臣欢欢喜喜,说完后就退下去了。 附原经文: 月氏国王见阿罗汉祇夜多缘第九十三 【经文】 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闻罽宾国。尊者阿罗汉。字祇夜多。有大名称。思欲相见。即自躬驾。与诸臣从。往造彼国。于其中路。心窃生念。我今为王。王于天下。一切人民。靡不敬伏。自非有大德者。何能堪任受我供养。作是念已。遂便前进。迳[同“径”]诣彼国。 有人告尊者祇夜多言。月氏国王。名栴檀罽尼吒。与诸臣从。远来相见。唯愿尊者。整其衣服。共相待接。时尊者答言。我闻佛语。出家之人。道尊俗表。唯德是务。岂以服饰出迎接乎。遂便静默端坐不出。 于是月氏国王。至其住处。见尊者祇夜多。睹其威德。倍生敬信。即前稽首。却住一面。时尊者欲唾。月氏国王。不觉前进授唾器。时尊者祇夜多。即语王言。贫道今者未堪为王作福田也。胡为躬自枉屈神驾。时月氏王。深生惭愧。我向者窃生微念。以知我心。自非神德。何能尔也。 于尊者所。重生恭敬。时尊者祇夜多。即便为王。略说教法。王来时道好。去如来时。王闻教已。即便还国。至其中路。群臣怨言。我等远从大王。往至彼国。竟无所闻。然空还国。 时月氏王。报群臣言。卿今责我无所得也。向时尊者。为我说法。来时道好。去如来时。卿等不解此也。以我往昔。持戒布施。修造僧坊。造立塔寺。种种功德。以植王种。今享斯位。今复修福。广积众善。当来之世。必重受福。故诫我言。王来时道好。去如来时。群臣闻已。稽首谢言。臣等厮下。智慧愚浅。窃生妄解。谓所行来道。大王神德。妙契言旨。积德所钟。故享斯位。群臣欢喜。言已而退。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 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 前者觉得自己富贵, 后者认为自己贫贱, 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 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 他们都忘了, 自己需要的是“水”, 而不是“盛水的杯”。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不要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 不要被愚痴的情、愚痴的欲拖进更深的深渊。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