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印居士:净土教义篇 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2014/9/4    热度:211   

 慕印居士:净土教义篇 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有一弘扬净宗善知识,在其著作中说,释迦牟尼佛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成佛的。他的根据就是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中有一句“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的话。

  慕印居士以为立论,特别是一个重要理论的建立,必须经过反复考证,要有多处经文及祖师大德所说作为依据,才能站得住脚,令人信服。仅凭《弥陀要解》中这句话作为证明,就下释迦本师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结论,是不是太仓促了。众所周知,凡是孤证。而没有别的旁证,所立论据,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而且即使《弥陀要解》里有这句话,也是此位我所崇敬的作者一时疏忽,误解了蕅益大师的原意,从而作出了似是而非的结论。然则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一般经上都是说,释迦本师此生示生印度,为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于雪山夜睹明星豁然大觉而成佛道。华严经亦明确记载有夜睹明星而成佛道这一说法。而《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则开迹显本,说释迦本师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可见无论根据释迦本师今生的现迹来说,还是开迹显本来说,都没有说过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话。经文没有,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和言论中也没有。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文钞中没有。十二祖彻悟大师语录中没有,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中也没有。莲池大师全集中也没有。永明禅师的宗镜录中也没有。四明法智大师、天台智者大师的著作中均没有。那末蕅益大师说这句话的究竟原意是什么呢?我以为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一切诸佛的通称、嘉号。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蕅益大师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十方三世诸佛都彻证此法界体,所以都可称阿弥陀佛。又: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也是一切众生本觉理性。蕅益大师说,“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本觉理性是什么?就是法界体啊!释迦本师成佛也别无所证,全证此法界体,亦即全证此众生本觉理性。所以说,“一声阿弥陀佛即是本师于五浊恶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蕅益大师的说法没有错,是作者自己理解错了。大师说“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这句话怎么说?就是释迦本师叫我等众生,信愿执持这句阿弥陀佛名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求生极乐,只此一生,便补佛位。所以用了一个授字。大师何尝确指说,释迦本师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话啊!不妨再引证一段《要解》原文:蕅益大师说,“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本觉理性)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这段话进一步证明光寿无量的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建立在众生本觉理性之上。念佛亦有假他佛显自性的意蕴。蕅益大师又说,“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这段话的意思十分明白,念佛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离开本觉理性,就无从建立这句阿弥陀佛名号。而修德有功,性德方显。离开这句阿弥陀佛名号的执持,就无法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的心性。“愿深思之”者,愿令知晓,此一持名法门,至圆至顿,即性即修,性修不二。故云愿深思之。又复愿令知晓,此一持名法门,全仗佛力,“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显,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故云愿深思之。综上面所引《要解》原文,没有一句能够证明与“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意思联系起来。所以这个立论,本意在弘扬净土念佛法门,是好意,可惜无法成立。反而会把释迦、弥陀,于往劫中,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一则示生秽土,以秽以苦折伏而发遣,一则安居净土,以净以乐摄而均陶的密意给混淆了。某非好辩,乃不得已也。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历代帝王之中,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为什么为当代与后世人所景仰、所赞叹?没有别的,就是他知过能改,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这是非常难得的!欢喜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唐太宗身边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作出错误的批评,就向他报告:“那个人的指责是错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不许。大臣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的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他不责备你,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面前说他的过失。他借鉴别人的意见来改过自新,所以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