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佛教教育的传统 现状及未来发展(衍慈法师)


2014/9/4    热度:187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佛教教育的传统 现状及未来发展(衍慈法师)

 

  衍慈法师:佛教律仪净苑住持、宝华山一叶庵住持、佛教国际慈善基金会会长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来自世界各地、三大语系的高僧大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千余人出席此盛会。论坛期间将就佛教现状与发展等诸多话题举办多场分论坛。佛教律仪净苑住持、宝华山一叶庵住持、佛教国际慈善基金会会长衍慈法师在论坛期间发表了题为《佛教教育的传统、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论文,就佛教教育的传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全文内容如下:

  佛教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佛”或佛陀,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教育,意为佛陀是一大教育家,对大众有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着重律仪,律是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仪是作持,有崇高品德,对人恭敬有礼。在佛陀的教育里,透过律仪,去恶向善,奋发进取,以慈悲平等济世的精神,超越生死苦海,断烦恼,成佛道。

  一、佛陀的教育与当时学生之成就

  佛教有他特有的教育传统,二千多年前,佛陀初成道,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随后更度了很多弟子出家,成立僧团,开始为僧团说略教诫,让出家人每天都要念四句偈颂: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度世。略教诫是通禁身口意三业,依此修,证果位。佛陀常以四威仪教化,一位好的老师带领他的学生,有律可学,有仪可敬,往往事半功倍。

  佛法东来之后,诸师大德们,也跟着这个传统方向,承先启后,以戒为师,师徒相传授,随缘尽分,应机施教,创立各宗派,化导众生。以律仪为本,更好培训人格,造就有德行的僧人。

  二、佛教传统教育与律仪

  律是戒律:针对“身”不合规矩的举止动静和“口”所讲的是是非非,亦即是不让身与口放逸,去做不如法的事情。除了可以看得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要收摄我们的“意”,将看不到的内心动态、思虑、情欲等都要制止,令妄念不生。

  仪是威仪: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但也离不开身、口、意三业,三业清净的话,内心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反映出安祥的仪表,待人处事,一切行为,有崇高情操,符合规律礼节,表现一种良好品德,使人产生仰慕及恭敬心。

  律是理体,仪是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若能在身、口、意上有所改造,止恶向善,则有规有矩的仪态与道德行为,体用达到一致。所谓生于内,形诸外,这种规矩是内心修养所表露出来的气质及内涵,别人看到生欢喜心,可自利利他。

  佛教的基础教义是五戒,即是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

  杀戒,除了是实质的杀害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对他人的侵害。盗戒,盗也可理解为对他人物资的侵害。YIN戒,是维持一个社会正常伦理的大前题,人类若忽视YIN戒,则必定社会大乱,人伦大乱,道德沦丧,这样的一个社会,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妄语戒,信口雌黄,言而无信,也是过患。酒戒,是指一些能乱人心智的东西,例如现代的毒品等等,能乱心智的东西,一定会引发灾殃。

  由此可见,守五戒并不是自我约束,而是自我保护的金科玉律,因为当我们明白其义之时,才可以提高警觉。五戒是佛教的传统教育,没有时空限制。

  三、戒律不限时空

  佛教的戒律,看似是不合时宜的老古董教条!其实佛教的戒律,不受时空限制,不论古今中外,从不会过时,佛教在21世纪,离佛在世二千五百多年,不但不衰,而且越来越符合人心所需。佛法是药,能治一切众生的心病,自古至今,人心充满贪瞋痴三毒,为人带来无量痛苦。佛陀的教育是以戒、定、慧来对治贪瞋痴这些问题,戒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法则,因守戒而生定,因为心安定,自己拥有智慧来化解问题。

  四、佛教现状及未来发展

  从佛陀的时代,直至今日21世纪,随着时代前进,社会发展,科学不断突飞猛进,无形中给了原有佛教一个新的考验。自从有了文字记录,不用口传知识;有了飞机代步,人与人之距离缩短了;现在流行之互联网,消息传达之快速,不可同日而语,不用面对面,也可以互相对话;只要走进一所学院,甚么学科都可以去研究。不过,佛教仍须僧宝去弘扬传承,寺院仍是教育大众修行的学府。振兴佛教,涉及人才问题,佛教之未来发展,主要决定于僧伽教育及人才培养。当前佛教存在的境况,还是缺乏弘法人才及培训之环境。有些寺院注重经忏,忽视佛教的根本精神,修学及弘法也没有层次,往往随着大环境的转变,偏向世俗化、商业化或学术化。在佛学院方面,也偏重学位,追求的是知识,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整体佛教发展欠缺律仪人才及弘法制度,管理亦未能完善。现选择几项作一讨论。

  1. 出家要求:印光大师说佛教衰微的原因有“三滥”,即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三滥不除,佛法不兴,尤其是滥收徒众,没有律仪,僧格堕落;缺乏制度,教团散漫。所以若要重整佛教僧伦,应从不滥收徒众做起。

  师父收徒弟,先要考验徒弟,经过一段时期,去适应寺院生活,学习佛门规矩,习劳惜福,五堂功课以及待人处事,得到大众师的认可方能剃度。为确保出家后素质优良,有层次地,从沙弥(尼)十戒开始,(女众应先为学法女,受式叉摩那法两年),才正式受比丘(尼)戒及菩萨戒。取得僧人资格后,还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如法持戒,才能充分掌握作为僧人应有的行为准则和生活规范,何谓应作与不应作,成为一个有修养之出家人,为将来弘法利生,打下基础。

  2. 传戒之重要:担任戒师的资格,是要有一定的戒腊,学问及修持,持戒清净,能勉励戒子们发心,去学戒、受戒及持戒,令未来可从事弘法工作。除了演习,排班分班,跪拜唱念之外,最重要令戒子们领略到受戒的意义,才能得戒。祈望培养出德学兼备,具有高尚人格的律仪僧才。一位戒师在其传戒中,能培养一个两个、乃至十个百个,优秀的律仪佛教学子,各弘一方,净化社会,佛法自然兴隆。

  3. 普及修学:寺院可设立多元化之活动,如佛门仪规,佛学基本常识,佛事等。为使佛法普及信众,可从如何点香、礼佛,恭敬三宝,皈依三宝,亲近三宝,受持五戒,乃至菩萨戒,令深信因果,值此去培养律仪之人格,福慧双修,从正业中所获得之技能与财富,回馈社会,护持三宝。

  4. 传统佛教与现代佛学院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着重修持,佛学院教育则着重灌输知识。近代太虚大师提倡,把佛学院的教育模式与僧团的修持结合起来,学修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是要培养德学兼备的僧才。大师极为重视律仪,认为僧人教育必须建立在律仪之上,令将来更好弘法度众生。所以说佛教的人才,必须具备律仪,若离开律仪,纵使会讲经说法,也无法令人尊重,身教重于言教,律仪是品德之实践。要提高品德,才能以德服人,受人敬仰。总结:二千多年前,从印度萌芽之佛教,经中土之传承,时至今日,科技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多元化之运作模式,如网络、电视、光盘、音乐艺术等,把佛陀及历代祖师留给我们的佛教遗产,传播到地球之每一个角落,与国际接轨,令佛法深入人心。贪瞋痴烦恼不分国籍,也不分时空,能解人烦恼,令人生活得快乐自在的佛法,都是大家所向往的。世间需要佛法,因为佛法之根本在戒律,如国家之法律,团体之规约简章,不可须臾远离。佛教的现代发展是乐观的,人间佛教越来越国际化,要运用佛教优良传统,配合现代的教育模式,使佛法真正发挥启迪智慧作用,净化社会人心,利益不同种族的人,这就是佛陀的本怀,是平等的慈悲。

  简历

  衍慈法师,毕业温州师范学院和福建崇福寺佛学院。八五年浙江黄岩南山寺佛学院执教,九二年于香港创立佛教律仪净苑。现任佛教律仪净苑住持、宝华山一叶庵住持、佛教国际慈善基金会会长。致力弘法海内外及社会慈善公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持素和持斋是不同的。持斋要求严,当天过午之后就能不再吃东西了,直到第二天天微亮,眼睛能看清手上的掌纹,才可以继续进食。当然是可以喝水的,如果身体有疾病的人不能饿肚子的话,可以喝点糖水等,象严重高血压病人等(具体看医生的建议,自己能不能饿肚子),我们建议就不要持斋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