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四节 牛头法融的无心与忘情说


2014/9/4    热度:235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四节 牛头法融的无心与忘情说

 

  稍晚于道信又略早于弘忍的法融(594-657)是江苏丹阳人。他早年饱读各类典籍,认为「儒道俗文,信同糠秕;般若止观,实可舟航」〔注释:《法融传》,《续高僧传》卷20,《大正藏》第50卷,603页下。〕于是,19岁时入句容茅山,从三论宗僧灵法师剃度,并潜心钻研「三论」和其它经论,深有造诣。后又以为「慧发乱纵,定开心府」〔注释:《法融传》,《续高僧传》卷20,《大正藏》第50卷,603页下。〕认为全凭文字知解并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因而再入静林,凝心默坐,修持习定20年。最后入牛头山,建茅茨禅室,日夜参究,不再离开。法融是一位由般若三论而入禅门、禅教并重而又更侧重于禅悟的学者,着有《心铭》和《绝观论》〔注释:《绝观论》又名《达摩和尚绝观论》、《入理缘门论》和《观行法》(无名上士集)等,全书为问答体,共107番问答。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一),245~254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等。他祖述般若三论,主张心性空寂,以寂静虚明为理想的精神家园。与此相应,他在禅法上提倡无心绝观,认为没有心可守,也没有什么可观,表现出了与道信、弘忍一系截然不同的禅风,因此,后世一些禅宗学人把他的禅法称为「泯绝无寄宗」,他本人则被称为「东夏之达摩」。

  一、「无心」合「道」

  法融心性论的核心思想是无心说,这一学说,涉及了心的涵义和状态、无心的意义、无心合道的命题以及否定安心说等比较丰富而独特的心性论哲学内容。

  据延寿《宗镜录》卷97引《绝观论》说:「问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悉是心。』」〔注释:《大正藏》第48卷,941页上。〕「六根」,指五种感觉、认识器官和内在意识。法融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精神作用,总称为心。又说:「问:『心若为?』答:『心寂灭』。」〔注释:《大正藏》第48卷,941页上。〕心的本性是空寂的。心性本寂就是「无心」。「心性寂灭为定,常解寂灭为慧。」〔注释:《大正藏》第48卷,941页上。〕这是说,心理活动归于寂静是「定」,日常见解归于息灭是「慧」。定和慧是佛教修持的基本内容,达到心性寂灭和常解寂灭是佛教空宗的要本要求。《绝观论》认为智慧的作用是对境界产生见解,而智慧的境界是主体自身的心性。〔注释:同上书,941页中。〕由此真正的智慧就是要对心性有正确的见解,即要把握心性空寂的道理。法融还认为心有两种形态:「舒」,照用,活动;「卷」,寂灭,静止。「舒则弥游法界,卷则定(疑为『踪』字之误)迹难寻。」〔注释:同上书,941页中。〕认为心发生照用时,能远游无边法界,心处于静止时则无来去,无踪迹。心寂静时无踪迹可寻,这说明心和万物都是空的、不可得的。「目前无物,无物宛然」〔注释:《心铭》,《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第51卷,457页下。〕明白了万物皆无,心也就空寂了。这也就是所谓「心境本寂」的思想。《心铭》说:「开目见相,心随境起。心处无境,境处无心。……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随心灭,心随境无。两处不生,寂静虚明。菩提影观,心水常情。」〔注释:《心铭》,《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第51卷,457页下。〕这也是从心与境的关系上,强调心随境而起,而实际上并没有境,境也没有心。心是空寂的,境应随心而灭,同时心也随境而无。如此两者不生,同时寂灭,境灭心无,而得菩提觉悟。

  《宗镜录》卷45所引的法融的话,集中地表述了法融的「无心」观念,文说:

  融大师云。镜象本无心,说镜象无心,从无心中说无心。人说(「说」字,衍文)有心,说人无心,从有心中说无心。有心中说无心,是末观,无心中说无心,是本观。众生计有身心,说镜象破身心。众生着镜象,说毕竟空破镜象。若知镜象毕竟空,即身心毕竟空。假名毕竟空,亦无毕竟空。若知本无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从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间如日。〔注释:《大正藏》第48卷,681页中。〕

  这段话是从价值判断和修持境界两个层次上阐述「无心」意义的。法融运用般若学的「无所得」和「本无」观念,以镜象为喻,从镜象毕竟空论证身心毕竟空,即身心本无,也即无心。这里法融还联系一切事物乃至佛道都是本无、假名来强调身心的本无,表现出般若空宗彻底反对执着的思想,体现出对身心的否定性价值判断。同时,上述引文的末后两句「直是空心性,照世间如日」又肯定了心性空寂,有如日照世间,是一种极高的悟证境界。《心铭》说:「慧日寂寂,定光明明,照无相苑,朗涅槃城。」〔注释:《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第51卷,458页上。〕是说众生若果修持得心性空寂,也即具有「灵知」、「妙智」,慧和定同时发生作用,洞照万物无相,也就成就了涅槃境界。这种空寂之心即无心之心,被认为是禅修成佛的根本。《绝观论》说:「心为体」,「心为宗」,「心为本」〔注释:《宗镜录》卷97,《大正藏》第48卷,941页上。〕这里的体、宗、本三者分别是指修持成佛的体性、宗要、根本,这三者都归结为寂灭之心。也就是说,无心是成佛的关键。这其间不包含着无心的另一层意义——修持工夫和方法,并表现了离心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倾向。

  法融讲「无心」以成佛,而成佛也就是「合道」。「无心合道」是法融禅学的基本命题。「道」是什么呢?敦煌本《绝观论》说:「大道冲虚,幽微寂寞」〔注释: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神宗编》(一),245页。〕,「虚空为道本」〔注释:同上书,247页。〕《宗镜录》卷9也引法融的话说:「牛头初祖云:夫道者,若一人得之,道即不遍。若众人得之,道即有穷。若各各有之,道即有数。若总共有之,方便即空。若修行得之,造作非真。若本自有之,万行虚设。何以故?离一切限量分别故。」〔注释:《大正藏》第48卷,463页中。〕这是说「道」具有虚空性、无分别性、无限性和无所不在性的特征,而最根本的特征是虚空性。法融从佛教修持的角度出发,依据般若空观,吸取并改造了先秦道家和魏晋玄学的「道」的范畴,把道作为契悟的根本内容、觉证的精神境界,也即作为成佛的最高目标。这个「道」实是对宇宙本质、万物本性的总概括,是最高存在、世界本体。「道」作为一种绝对观念,又可称为「理」。法融讲「无心合道」,也讲「冥心入理」〔注释:《心铭》,《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第51卷,457页下。〕无心即冥心,合道即入理。道或理的基本涵义就是虚空、本无。「无心合道」就是主体无心而悟达宇宙万物的虚空,本无。《绝观论》说:「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注释: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神宗编》(一),245页。〕「天真」,语出《庄子?渔父》,是自然不可变易的意思。此句是说,主体的心空无,外物也就空无,外物空无也就自然纯真,自然纯真就是大道。由此也可推论说,无心即大道。或者说,由无心而无物而大道而成佛。这中间无物具有重要的关联意义。所以法融在回答「云何名为佛」时又说:「觉了无物,谓之佛。」〔注释:同上书,251页。〕认为体悟无物,无心无物,通达一切(「道」),谓之佛。

  法融不赞成东山法门的「安心方便」,强调「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心」〔注释:同上书,245页。〕「一切莫顾,安心无处。无处可安心,虚明自露。」〔注释:《心铭》,《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第51卷,458页上。〕即是不要着意去安心,也无处可安心,如此修行,就可自然显露「虚明」,从而获得解脱。法融还说:「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注释:同上书,457页中。〕又说:「菩提本有,不须用守;烦恼本无,不须用除。」〔注释:《心铭》,《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第51卷,457页下。〕意思是说,须知见的心性不生,须熏炼的事法本空,须追求的菩提本有,须灭除的烦恼本无,既然如此,那么也就无须安心,无须摄心,只要「绝观忘守」,「无心用功」就是了。这种思想实际上与慧能南宗的顿悟说以及后来禅宗的五家七宗思想是相通的。

  二、丧己忘情

  法融认为,要达到「无心合道」即心境本空的悟境,必须破除众生的迷妄,特别是众生的爱恶一类的情感、欲望,必须泯除。宗密在《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中叙及法融牛头宗「本无事而忘情」的禅法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困,无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注释:《续藏记》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6页。〕

  这是说,法融牛头宗认为,爱恶等情欲的产生,是主观迷妄的表现,是把本来空寂的事物,即心境本空(「本来无事」)执为实有,并着意区分为荣枯贵贱,表现出相违相顺的不同态度。这是形成人生痛苦的根源。应当明达「本来无事」,人生的枯荣贵贱都是虚幻的,应当「丧己忘情」,即应当认识到自己也是空的,是无我,

  由此泯除情欲,不为情感所动。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能灭绝造成人生痛苦的根由,根由消除了,痛苦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忘情」的修持方法。

  法融牛头宗心性论的思想逻辑,是由「无心」而「忘情」。「无心」最终落实到「忘情」上,也就是说禅修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在「无心」的基础上泯除情欲,超越爱恶,使心灵回是空寂。宗密评论牛头宗的主张是「休心不起」〔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和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我们认为,这确是一种带有禁欲主义和虚无色彩,又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心性论。

  三、无情有情

  法融从「道」的普遍性观念出发,认为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绝观论》说:「于是缘门复起问曰:『道者独在于形器(一本作「灵」)之中耶?亦在草木之中耶?』入理曰:『道无所不遍也。』」〔注释: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一),247页。〕又说:「问曰:『若草木久来合道,经中何故不记草木成佛偏记人也?』答曰:『非独记人,亦记草木。』」〔注释:同上书,248页。〕在法融看来,道作为一种虚空性、理性,是万物成佛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佛性,它是普遍地、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或者说一切有情和无情的事物都能合道,都能成佛。所以,法融牛头宗人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注释:转引自《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的说法,将青竹黄花同于法身般若。此宗从无情有性说又推导出「无情说法」,认为无情识的山川草木等也住于各自本分,也在说法。南阳慧忠禅师的思想与牛头法融思想一致,也主张无情有性说。他认为墙壁瓦砾就是佛心,就是佛性。无情常在说法,「炽然常说,无有间歇」〔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38页上。〕后来苏轼更作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注释:《赠东林总长圭》,《苏东坡全集》上册卷13,193页,北京,中国书店,1986。〕形象地描述了无情说法的情景。

  法融没有展开论述无情的草木有没有心识以及如何修持成佛的问题,而是从道即宇宙本质、本性的存在方面推出「无情有性」的命题。这和道家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是完全吻合的。法融从宇宙本体论的视角来论证佛性。他把心性论和宇宙论结合起来,给佛性论以宇宙本体论的根据。法融消除了有情与无情的区别,一方面强调有情众生的心性本空,另一方面又强调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这就推动了成佛内涵规定的重大改变,也推动泛神论倾向的流行。

  我们可以看到,法融牛头宗的心性论是极富特色的。如果和当时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作比较的话,这一特色就更为鲜明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上,道信、弘忍的心性论,奠基于本心的基础上,重视本心自性的作用。法融则讲无心、心寂、心空,即心性本空,又以「空为道本」,将宇宙本体性的「道」置于超越心物的最高地位,把心性论与本体论结合起来,并使心性论从属于本体论。这与达摩以来的重视自性妙用的禅法,颇不一致。在实践上,道信讲观心、安心、守一,法融则重在无心、绝观、忘情,两者也是颇不相同的。

  法融的心性本空和无情有性的心性思想,虽然也受到后世某些禅师的非议诋毁,但是他富有道学—玄学色彩的「空为道本」、「无心合道」的思想,却深深地渗透到慧能门下,为洪州石头两系,尤其是石头希迁所兼融摄取〔注释:牛头宗也由此而归于消失。〕,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禅风。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福报是自性里本有的,智慧也是自性本有的。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不知道什么是自性,这叫迷惑,智慧没有了,福报就没有了,那就得受苦受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