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一节 「心」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2014/9/4    热度:221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一节 「心」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中国佛教学者继承了印度佛教心性论的概念、范畴、命题和思想,并加以发展,进而构成了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复杂而庞大的佛教心性论体系。要从整体上剖析和把握中国佛教心性论思想,最根本的途径之一是找出心性论体系的范畴,论述其涵义与实质,并揭示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要通过研究心性论体系的思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把握整个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以心和性两大范畴为基点,向多方面展开的:心的内在外在展开,性的内在外在展开,以及心性的联结展开。这种辐射式的展开涉及了心性论的各个方面,从而交织成心性论不同层次的范畴网络结构。

  心与性是一,还是二?这是佛教内部长期探讨争论的问题之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心与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概念,心为性的载体,性是心的本质。另一种认为,心与性相通,心指本心,性指本性,本心与本性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概念,同指众生本有的不变的真实心性。所以「明心」和「见性」是一回事。讲心就是讲性,讲性也就是讲心。这两种说法也有共同之处,就是心性连说。至于心性是指心的本性,还是指心即是本性,需要精细的察别。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先将难以分开的心性姑且分为心和性两个方面来论述,然后再加以综合论述,以展现心性论范畴体系的基本面貌。

  第一节 「心」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在中国佛教哲学中,「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是主体性的标志,成就佛果的关键。多数中国佛教学者认为,心虽有认识区别事物的功能和作用,但心既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人性(尤其是佛性)的真正承担者。因此,心也就是性,心性合一。人们应当返回自己的心灵世界求得自我觉悟,实现自我内在超越,成就自身的理想人格。下面我们将通过心范畴的展开来展示心的涵义、性质、类别、价值和功能。

  佛教通常所讲的「心」大约在以下一些不同的意义、指谓:(1)「肉团心」,即物质的心,心脏。(2)相对于肉体(肉身)而言的「缘虑心」,即具有思考作用的心,主要是指精神活动中的意识功能。(3)「集收心」,指积集种子生起现行的第八识。(4)「如来藏心」,即众生乃至宇宙万物中具有真实本性的真心。〔注释:详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1,《大正藏》第48卷,401页下。〕一些教派认为,众生就具有这种能开显自己佛身的自性真实心。此外「心」有时也指核心、中心的意思。佛教重要经典《般若心经》所标的「心」,就是取般若皆空的心髓精要之意。以上心的前四项意义中的第一项不具哲学意义,也是佛教较少使用的。后三项则都具有哲学意义,与佛教心性论直接相关。又,上述第一、二项的区别是相对的,佛教通常视心为心理和生理两种成分组成的复合体,是意识及其「根」亦即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心脑细胞的合成体。佛教论心,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对治众生视心为永恒的实体,以揭示心无独立的实体,从而破除神我观念。然而它又强调心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扩展到无尽的方面,且能延展到人的寿命终了之后,这又使心带有实体性的意义了。

  印度佛教通常把「心」的结构分为两个方面:心王和心所(心数)。「心王」是指六识或八识的识体而言,「心所」指从属于心王的种种复杂作用。前者是精神主体,后者是精神作用;前者从总体把握对象,是具有综合性的精神主体活动,后者则取对象的整体或部分,是比较细微的精神作用。心王与心所的关系是,心所从属于心王,其作用也与心王相应而同时存在,至于二者如何相应,以及异同关系,大小乘佛教各有异说。中国梁武帝萧衍则把心分为体用两个方面,认为心的体是不变的、不迁的,而心的用是变化的、有生灭的。〔注释:详见《立神明成佛义记》,《弘明集》卷9。〕

  印度佛教还根据不同情况对心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分为二心、三心、四心、五心、八心乃至十六心等。其中有的又从不同角度再作出不同的分类。但最重要、最常见的是将心分为真心与妄心,这也是中国佛教学者所最重视的分类。真心与妄心也称为净心与染心、清净心与烦恼心。所谓真心是自性清静而又恒常不变的心,妄心则是虚妄不实而又生灭变化的心。中国佛教不同派别对真妄二心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如地论师以第八阿赖耶识为真识(真心),而摄论师则以前八识为妄心,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为真心,楞伽师又会通上述对立的二说。又如《大乘起信论》提出一心而有染净二分的说法。也有持人心或真或妄一分说的。对于真心与妄心,佛教不同派别也赋予不同的内涵,如说真心是无烦恼,或法是不贪执,或说是不谋划等。对妄心说是烦恼,或说是贪执,或说是谋划等。真心与妄心直接关系着能否「成佛」,以及如何成佛,因此佛教学者都极为关注这一问题。

  真心除清净心外,还有菩提心、如来藏等同义的名称。菩提,是指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菩提心即是成佛的种子。如来藏,是指一切众生的烦恼身中,所含藏的自体本来清净的如来(佛)。如来藏虽含在烦恼中,但又不为烦恼所污染,具有本来清净和永恒不变的本性。中国佛教学者多半认为,真心即人心,是成佛的根据,万有的本原,因此最为重视真心。如禅宗的自心、本心、平常心和佛心诸说就是佛教真心说的变相。所谓自心,即众生自身的心。所谓本心,是说众生的自心是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平常心是说众生当前的心本来就是觉悟的,这种具体而平俗闲常的心就是佛心。佛心是指即心是佛。可以说,禅宗的这种思想是佛教心性论的重大变革与发展。

  以上是就心本身的内涵而展开的一些重要范畴。根据佛典所述,由心向外展开的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精神领域内部,心与意、识、神的关系;二是心与外界万物,即心与物的关系;三是心与万物的理(本质、本性)的关系;四是心与佛的关系。

  心与意、识。

  上面提到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认为心、意、识三者是同义而异名,并没有本质区别。后来提倡八识说的大乘唯识宗则加以区分,认为「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产生一切万物的根本识,「识」指前六识,「意」专指第七识,心与意、识并不相同。心与意、识的关系是,心为精神的主体,意、识为精神的两种不同作用。意、识都从属于心主体。意与识的区别是,意是思维度量的作用,侧重于记忆、计量、执着,以我执为特征;识是了知识别的作用,通过分析、分类,对外境对象具有认知的作用,即以了别为特征。此外,识又有广义狭义之别,有专指前六识的,或指第八识的,也有泛指全部心理活动的,如「万法唯识」的识即是广义的。

  心与神。

  中国佛教学者一直主张神不灭论,尤其是东晋以来发生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后,更为明确坚定。他们还认为精神与心不能分离,因此也经常是心神连用的,如若分开用,则心与神同义,神为心的别名。如说「妙神」、「妙识」、「神识」、「识神」,都是指微妙的心。又如《宗镜录》说的「识精」即识知精明,就是指众生的真心〔注释:《宗镜录》卷3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大正藏》第48卷,430页中)。〕在中国佛教学者看来,不灭的「神」即神妙的心,是众生成佛的主体。

  □《宗镜录》所云,即《楞严经》原文。

  心与物。

  一般地说印度佛教根据缘起论认为,心与物即意识与物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且心与物都是空无自性能的,表现了二元论与空论的倾向。大乘佛教唯识宗转而强调「唯识所变」,认为物质是意识的变现。所谓「唯识」有两重意义:一是不离,即万物都不离识而存在;二是所生,人们所见的种种万物都是由于主观妄念所产生的种种差别、种种境相,表现出唯心论的立场。此外,佛教虽然并不主张心或意识是唯一的存在,但是由于佛教的宗教实践的需要和方法论的特征,总是特别强调心的主体性、根源性和决定性的意义,而往往倾向于唯心论。

  中国佛教主流学者一般都强调人心、真心是万有的本原,突出心的作用。如天台宗人有「心具三千」说〔注释:详见本书第二十六章第三节第五部分。〕「三千」即泛指宇宙万物,认为于众生日常的剎那心中得以呈现宇宙万物,强调万物摄于自心,高扬心的主体性、包容性的功能。禅门也说心是「物我同根」的根,无限广大的万物都不能置于自心之外,从这层意义上看,可谓「心外无物」,或者说「心即世界」。中国佛教主流派所讲的心既具有万物本体的意义,又指个人自心的觉性、灵明、道德意识。并认为,万物不能离开这样的心而存在,而这样的心离开万物也不能存在,突出地强调「物我一如」、「物我无差」的心物一体性。

  心与理。

  「理」,指万物的本质、本体、道理、真理。从思考心的本质出发,就会推演出心与理,即心与万物的本质是否同一的问题。中国唯识宗认为心与万物本质并不相同,心不完全等同于理。心与理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就是说二者既有区别又互相关联。天台、华严和禅诸宗认为,众生的心和宇宙万物都含有如实本性、本质,从而主张心与理是等同的,进而提倡众生应返本归源,以求得解脱。这也是天台、华严和禅三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分歧所在,是中国佛教心性学说中的重大争论问题。

  心与佛。

  一般来说,印度佛教认为众生心的本质是清净的,具有成佛的可能,并有依心成佛的说法。但大乘唯识宗认为有一部分人(一阐提)断了善根,永不能成佛。中国佛教多数派别则认为众生都能成佛,热心宣扬《华严经》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大正藏》第9卷,465页下。〕的观念。如天台、华严和禅诸宗就提倡这种思想,强调佛心与凡心为一,主张即身成佛。禅宗主张「即心即佛」,认为无论众生心,佛心,其心体无异,心即是佛,若不了解即心即佛的道理,不识自心是佛,就犹如骑驴而觅驴,难以成佛。宋代以来,中国佛教学者还以心去沟通儒、佛、道三教,强调心是能佛、能儒、能老的基础,是三家同道的根据。〔注释:参见《长松茹退》,《紫柏老人集》卷9,31页。〕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广钦老和尚开示说:“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是冒着作恶、 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要积福,你应该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