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讲
2014/9/4   热度:1244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讲 《摄大乘论》讲座 (录音整理稿) 韩镜清 第1讲:总标纲要分第一(以玄奘法师译本为教材) (1993年9月5日) 《摄大乘论》几乎把佛教整个的道理都包括在内了。“摄”,就是涵盖的意思。“乘”,就是运载的意思。佛教常常用“乘”作象征,即以它的道路为依据,它的目的性很强,道路也很长远。小乘相对大乘来说摄受的有情比较少。像《摄大乘论》这样把大乘的道理都包括在一本书里头的著作是比较少见的。这本书是无著菩萨造的,据说他是达到三地的程度。传说龙树是初地。无著曾经把慈氏的讲话记录下来成为《瑜伽师地论》,并且把《瑜伽师地论》简化了造《显扬圣教论》,另外他还有一部《阿毗达磨集论》,这两部书也是慈氏学里头非常重要的著作。 《摄大乘论》这部书在中国前后有十一次翻译。最早是北魏佛陀扇多翻译了论本。没过几十年陈真谛又翻译了论本与无著之弟世亲的解释,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写了一个解释。隋笈多共行矩也翻译了世亲的解释与论本。到唐朝时又有玄奘法师把世亲、无性之释连同论本也翻译了。世亲也是慈氏学论师中的重要人物。 第六七世纪开端的时候,《摄大乘论》就传到中国来了。藏文里头大概在七八世纪又把论本、世亲、无性的解释都翻译了。统计起来《摄大乘论》在中国翻译了十一次。藏文中还有世亲关于《摄大乘论》的一个《密义明释》,是写《二十颂》以前的著作,可视为写《三十颂》的准备。所以也可以说围绕着《摄大乘论》翻译了十二次。在佛教的翻译史上,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地对同一著作的翻译是不多的,除了《心经》等之外。 我们打算很认真的把这部论熟悉并研究一下。这部论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道理也是深刻的,一时恐怕不容易理解,但我们不怕,我们用多次进攻的办法来把它真正攻破。翻译了的十一次中,我们着重把汉文玄奘译与藏文译看作主要的学习资料。翻译质量上这两种比较好,尤其汉藏两种对照学习对于我们理解问题会更好一些。 大家现在虽然不能利用藏文,也希望将来能对照研究。每次翻译都是译者对这部书理解的表现,他不理解也就没法翻译,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翻译到什么程度。当然这里还有使用文字的关系,如对汉藏语文的掌握程度。 不同的文字结构对于同样的义理作表示,这不同的表示实际上是给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作解释,同样的道理用不同的结构表示就有解释作用。所以解释也就是换一种说法。玄奘法师虽然翻译的比较好,但是传到现在对于许多名词术语我们就不敢随便理解,只能细细推敲,只能用一种语言结构来理解,所以现在藏文翻译实际上给我们一种很好的互相对照理解的机会。 还有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过去口耳相传或抄存笔译之中会有一些失误,这儿少一句、那儿多一句都有可能,所以我们用这两种文字的本子来作为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基本教材。其它的翻译我们也不忽略,将来我们作深入研究时,我们拿来作参考对照,比如对同一句话的解释等情况,其他每个翻译者他的理解情况,由这译著就可以知道。将来大家进一步研究这个论,还有很多资料可以利用。 再来希望大家每次都预习一下。另外希望大家能就着自己的理解用新式标点符号来标点此书。可以用铅笔标点,容易擦掉。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对于作者和译者思想起伏、节奏不容易完全一下子弄懂,所以先用新式标点把文章的结构分析一下。这有一个好处,通过对原典章句标点,这个过程也就是个人对原典的一个理解过程。 我们现在就开始尝试解决对《摄大乘论》的学习这个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深,语言也和大家日常语言不大接近,所以大家理解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不是抱着一次就要弄懂、而是多次的态度、反复的态度,我想比较容易弄通。这部书值得大家多花时间,因为很有价值,其中的价值以后还要常常谈到。 “总标纲要分第一” 这部书一共有十一品,也叫十一分。实际不包括总标纲要分即序品的话是十品、十分。总标纲要分把十品的大概情况都谈了,等于十品的一个提要。“标”是对着“释”来说的。标就是初步的列举,释就是详细的解释。总标纲要就是把这部书的纲要给列举出来。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阿毗达磨大乘经》,梵语Abhidharmasūtra,藏语chas-mnon-pa theg-pa-chen-pohimdo。阿毗达磨,在梵文中Abhidharma是对法的意思。也就是对向而言,法是指正法,对向正法。阿毗达磨是佛教中的一类著作,就是对向佛教正法来作解释。这是论,解释经的。 对法就是目标方针的意思,目标对向正法,这和对向生死轮回就完全不一样。法是什么意思?我们常常谈到佛法僧三宝,这法在佛教中是自相和共相密切的结合。自相就是独有的相,共相就是大家的共同点。类似现在的话叫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自相就是具体概念,共相就是抽象概念。所谓一个判断、一句话都是自相和共相的结合。如同“声是无常”这句话,声是自相,无常是共相。所以任何一个句子,其构成都有自相和共相两方面。 那么世间的法有它的逻辑,就是证明两相是不能分开的。而佛教是根据什么把自相和共相结合在一起的?是根据抽象的概念把两相结合在一起,根据因明,用比量的方法。如“声是无常”,声是无常的声,现在谈的是声的无常,这叫成立因。为什么叫无常?因为“所造性故”,所以内在不可分。 所以这法都有自相和共相,自相和共相要结合起来。而佛教里更有现量,尤其是出世间现量。证真如、证真理以后,对自相和共相有所决定,这种决定就更重要了。 我们讲什么是法?普通谈佛法,法是什么?阿毗达磨在汉文中是音译,在藏文中是意译,是“对法”,而且这种情况常常出现。两种文字对照起来多方便,不用找梵文字典。刚才说的正法的法,它的逻辑性更强,这个自相共相在真如上是分不开的,所有法都离不开真如,在真如上无所谓自相共相,所以对向的就是这个法,它的自相和共相结合的非常紧。所以我们的汉文是不是也应该直接翻作“对法”的好? 还有“佛陀”,是不是能够翻意不翻音?为什么汉文中很多字只翻音而不翻意思?好像不痛快。汉文哲学名词过去有很多理解上的错误,我想可能和这些方面有一定关系。薄伽梵,就是燘hagavat,也是指佛、世尊,在藏文中是超出破坏的意思,不被破坏、不被淘汰这样一个体系,所以按汉文的这样表达作为一个名词也可以。有人就用藏文意思直接叫“出有坏”。这种情况在汉文哲学名词中情况比较多,还需要多多甄别。尤其是讲到佛、菩萨,这些更是复杂的问题。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前”,在梵文中就是“面前”,在佛面前说的话,说得不对的话他可以指出,在佛面前“已能善入”就是很好地悟入、理解了大乘的菩萨。菩萨在藏文中是由觉悟、菩提和勇性两个词组成,菩萨就是又能觉悟又很硬的汉子。菩萨,平时我们说多了、用惯了,反倒不明其义。 所以我们每句话、每个名词都要弄清楚,这样也就把道理贯穿起来了,也就能把自相、共相都弄清楚。为什么能弄清楚?普通我们说的结合实际,也就是自相与共相的结合。佛教的道理、《摄大乘论》所说的道理能整个把一切道理都串起来,共同结合起来,也就是自相共相密切结合起来。 已经能很好地悟入大乘的菩萨,为了显明、显现大乘的“体大故说”。实际上善入菩萨指的就是无著菩萨自己,也就是说我已经很好地悟入大乘道理,把宇宙人生的道理都包括进去了。“故说”,才说这个《摄大乘论》。说些什么呢?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佛陀在梵文中是燽uddha,buddha是什么意思?该不该弄清楚?最简单的说是觉醒之意。按佛教说我们都是被无始无明所包围,所拘束,所以见不到真实,一抹黑。所以一个人应该对向正法、对向觉悟,转移方向,相对这buddha,觉醒的、能醒来,不是说我们普通困了,睡了几小时、十几小时,我们的这种沉睡不知有多长时间,这颠颠倒倒不知有多长时间。 佛教对人生是个否定,因为你生下来就是带着无明、颠倒而来的,你想明白真理是不简单哪,要彻底改造。但是谈到改造的问题,有人说:“何必?这不挺好?这个方向不必转。”是不是大家已经觉得挺好?可是释迦牟尼却说不好、不好,太苦了!到底是苦还是不苦?我们倒要究察,也可以凭感觉、凭现象分析。佛陀的意思想叫我们改造、觉醒。睡得好好的把我们叫醒,何必? buddha还有一个含意:什么都知道,也叫“一切行相智”,以智慧作基础。我们不能凭靠无明了,而是要凭着智慧,不但要智慧,而且是一切智的智、一切行相的智,立在那里这才是觉悟。buddha,没有他不知道的。 我们应该觉悟什么?知道什么?请听下文:“有十相殊胜殊胜语。”前面一个殊胜是就此,第二个殊胜是所殊胜。佛、觉悟的人说的话有十种意义很殊胜,由此所殊胜。藏文中的相也翻作行相,十种行相、样子的殊胜。 大家觉得这样讲怎么样?刚才休息的时候有的同学说讲得慢,也有同学建议第一次讲应该把第一品讲完,看起来这次是很难讲完的。而且我觉得《摄大乘论》的讲课不能太平衡,不能每一品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力量,因为重点有所不同,像“总标纲要分”就要深入一下。底下第二、三、四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到增上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各品各段不能在投入上相平衡,尤其开始要多费时,慢慢的就可以快了。 “殊胜殊胜语”,前面一个殊胜是告诉你要知道的内容,后一个殊胜是直接形容这个殊胜。佛教的“教”就是说的意思,如同“子曰”的“曰”。佛教就是“佛陀的言教”的意思,不是佛陀的宗教。实际佛教就是有觉悟、有智慧的人说的话。 佛并不是按有些人所说的一显圣就把问题解决了,不是这样子的,他都是在因上做文章。之所以造成我们这样恶性循环的情况,原因是什么?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解决。现在的形势好像受西方的影响,似乎不注意因的方面,却只是注重果的方面,能看见的方面。对此,佛陀说的话就是要解决你的认识问题。十种殊胜的话,殊胜得不得了,这是不是夸张了? “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 “所知依”,在藏文中无“所知”二字:依的殊胜。所知就是所认识的一切。不论是宇宙还是人生,所依靠的是什么?这就是找原因。要找真正的原因,必须认识到有为法自己造不出自己来,必须找依靠,无论什么人都需要支撑,不能独立存在。我们通常讲皈依佛,这依靠的地方可靠不可靠?佛教里找原因怎么找?找到了什么原因? “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 这个“相”,在藏文中叫“能相”,有参与、能动的意思在里头。在汉文翻译中往往“能相”、“所相”不分,我看还是分开讲合适。所知相就是所知能相。 “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 入,有善入的意思,入所知能相。我们知道慈氏学有三个方面:三性学、唯识学、慧度学。这所知相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所有行相,一切行相、有相的东西都受三性、三能相规定。所以这个“入所知相”就是叫你怎么能认识到一切行相、能相的这三部分。三性学即遍计所执能相、依他起能相、圆成实能相这三种能相之学,也是慈氏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第三句话就是悟入所知相,这个环节很关键。 “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 彼入,就是悟入彼的所知的能相因果殊胜。 “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 悟入了三性、三能相以后,又有修的差别。修?只要我一闭眼睛,把腿儿一盘打坐、禅定就可以叫做修?没那么简单!修行就是你对正法的理解一次一次地反复、修为。修为就有一个多次、屡次的意思在里头。如同学外语,反反复复就记往了。你明白了三能相,还要反复思考来运用,修了就有次第不同的差别。 “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 修差别中,就是一次一次修的不同分位中。增上戒,就是戒定慧三学中的戒的问题,这里有个增上、优越和殊胜。在不同的分位都有戒,也叫戒律,就是有所不为和有所为的意思。任何事情在做的时候都有个取舍,你想干好事就得把坏事搁一边。戒是界定一个人造业的行为,它对一个人一天、一生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有个规定,它造成人们所有的活动包括言说、思想等等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构。也就是什么东西都有一个规范和约束。 “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 增上心实际指的就是定、等持,有情一切一切发动的地方还是心。中国有句古语叫“清心为治本”,老庄也比较注重心的作用。我们的心总是心猿意马,好像孙猴子。能控制心就能心安理得,能收住、稳定是很重要的。 “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 在修的分位差别中有一种慧。定就是心的稳定,慧也是一种抉择,需要这个、不要那个。后面专门有一品讲增上慧,也就是讲无分别智。 “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 果断就是指修行的结果。也就是你认识三性、三相以后,经过多次修习后得到的结果,这是真正有原因的结果。佛教还讲能对治和所对治,有病更需要的是能对治,这就是因果的问题,也就是要这不要那。佛教最反对的是烦恼障,烦恼障是前进中的障碍,使你生活乱了,没有规律,你想达到的达不到。还有所知障,最终障碍你的正确认识,所以这慧很重要,在佛教里主要讲的是智慧。 彼果断,修行有一个结果,有个断烦恼、所知二障的问题。造成你生活的不稳定、痛苦以至于恶性循环,这都和障有关。障需要对治,它是所对治,是病痛,要用药,这药就是能对治的东西,能对治就是慧。慧真正生起、起作用把你的病痛断了,就把你的障碍铲除了。这句话中所说的果多半指涅磐果。 “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 就是刚才所说的一切智,一切行相智。 “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契合证真,由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原因是释迦牟尼说法以后,有的声闻听了法就依法修行,得到了结果,这种多半是阿罗汉果,就只解决了人无我、入无余依涅磐。但是,按佛教讲,他实践的是佛说的一部分,声闻乘根本不是佛,怎么才能成佛?小乘也承认由它的路子成不了佛,要按其它办法。按什么办法?释迦牟尼以后才有大乘。那大乘是谁说的?是佛说的吗?那些话是不是真正是佛说的? 真正说来,能圆满、能成佛的办法有龙树学,有慈氏学,能真正破二障得一切智智,得到无分别智。你要不承认十种殊胜就成不了佛,由因可证果,由果也可证因。由这十种可以证知,无此十种就成不了佛。所以小乘听的只是一部分,这不够,必须有十种殊胜殊胜语才能成就成佛的目的,也就证明十种殊胜是佛的殊胜。这问题还要仔细研究,是历史的公案。所以前头所说的殊胜殊胜语契经诸句,就是证明的意思,显示大乘真是佛语。因由这些话可以证到佛果,那就知道这些真是佛说。 “复次,云何能显?” 怎么能显? “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 这十句在声闻中所传的经里不曾见说,只是阿含经中有很少一些痕迹。十种殊胜殊胜语是关涉到整个佛所说的大乘经的内容,为什么这样说? “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 这在小乘中也是未说。当然底下也引了话,说佛是密意说过阿赖耶识,是有别的用意,因而没有清楚地说。自从人类发现了阿赖耶识,这才可以说找到了原因、基础,在缘起、因缘方面找到了一个很重要依据。
--------------------------------------------------------------------------------------------------------- 更多韩镜清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看赞叹、骂人都是一阵风,风吹到耳朵上去,你心就做不了主,你就会动,这就被风水转了,这就有风水。如果赞叹你,你也不喜欢;毁谤你,你也不在乎,你心如如不动,风水对你不起作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