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
2014/9/4   热度:349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 上述中国佛教哲学的基本思想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中国佛教哲学的体系结构。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在体系结构,又和外部思想文化,主要是和儒、道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多重联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地推动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 一、层次和核心 在论述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外部联系方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中国佛教哲学各门类在整个体系结构中的等次和地位。中国佛教哲学的人生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三大门类,虽然在佛教学者的著作中往往以浑然一体的面貌出现,但是从它们的逻辑发展和时间顺序看,大体上是循着先是人生论、次是宇宙论、再是实践论的脉络发展。佛教学者是为了探究人生问题,而涉及宇宙问题,然后形成一套认识原理和稳定的思维和修持方式。这就是说,人生哲学在中国佛教哲学体系中居于起点的层次,也可以说是属于体系结构中的基础层次。人生哲学既是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起点,也是重心。居中国佛教哲学著作第一位的是人生问题的论述,其内容也最多、最丰富。这就是说,人生哲学居于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结构的中心地位。 中国佛教人生哲学的根本内涵是讲人生的价值观。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主调,在于追求成就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价值观是中国佛教人生哲学思想中的主导观念,在人生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属于主导层次。 中国佛教主流认为,要成就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认识、改造、提升或复归人类的本性。南北朝以来,心性问题日益成为佛教学者研究、阐述和争论的中心问题,各种心性学说相继出台。立足于心性,从人的心性出发,阐述成就理想人格、最高境界的根据、可能、途径、方法,成为中国佛教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哲学的主要内容。心性论居于中国佛教人生价值勤观的核心层面。抓住心性学说,也就抓住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中心环节;了解心性学说,也就了解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在实质。 二、内部联系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包含着不同学者、学派和宗派的不同学说、观念、命题,而且又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佛教哲学思想,往往具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呈现出既同又异的色调。中国佛教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是内部诸思想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是多元并存、多样统一的矛盾综合体。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部联系,主要有兼容与排斥(不兼容)、相离与相即(不相离)四种形式,其中兼容和相即的关系是大量的;排斥,尤其是相离的关系是少量的。 (1)兼容的关系。 中国佛教哲学的理想境界论,最为典型的是净土宗的西方极乐世界说和禅宗的「即心即佛」说,这两种主张是明显地对立的,但又是兼容的,中国后期佛教学者提倡的禅净合一,就表明了两者的兼容性。又如,本无论和性空论是两种不同的本体论,前者主张有一个「无」作为宇宙万有的本体,后者则强调宇宙万有及其本质都是空性的,是破除本体实有的本体论,但两者在否定宇宙万有的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又是兼容的。至于佛教的不同实践方式,如持戒、念佛和禅修等,虽为不同宗派所提倡和偏重,但其间的兼容性是不言自明的。 (2)相即的关系。 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元素之间普遍具有不相离的关系,彼此依附,相辅相成。例如,因果报应论与神不灭论,在中国佛教学者看来,灵魂不灭是因果报应论的理论前提和根据,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则是神不灭的实际表现和证明,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又如佛性论与佛果论,也具有逻辑的必然联系,没有佛性论则佛果论失去根据,没有佛果论则佛性论失去目标。再如,言教与直觉的关系,从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发展史来看,言教与直觉确有不可分离的关系:离开言教,难以形成直觉能力;离开直觉仅是言教,则难以体悟成佛。虽然有的佛教学者曾一度将两者对立起来,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佛教学者主张两者统一,这绝不是偶然的。 (3)排斥的关系。 中国佛教学者通常把人类和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心」,但对于心的内涵和性质其说不一,有的说是主观的心(阿赖耶识),有的认为是客观的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各持己说,难以相容。后来,相对而言,阿赖耶识说销声匿迹,如来藏说长盛不衰,就是这种不兼容性的表现。又如,天台宗内部真心说与妄心说长期争论不休,不同宗派的性善论与性恶论长期对立,这些都是难以相容的理论分歧。这些互相排斥的思想元素共存,构成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矛盾和庞杂的性格。也有的佛教学者力图调和上述的思想矛盾,但是都不可能作出理论上彻底的说明。 (4)相离的关系。 中国佛教宗派中,有的主张一部分人不能成佛,多数宗派则主张人人都能成佛,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虽非绝对排斥,但实处于分离状态之中。禅宗一度主张呵祖骂佛,这与多数宗派的尊祖奉佛也是迥然不同的,是相互离异的关系。禅宗的「离经叛道」,实有转变印度佛教性质的明显倾向。禅宗成为区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也绝不是偶然的。 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元素之间兼容、相即的关系,不仅突出了佛教哲学内容的丰富性、广博性,而且也增强了佛教哲学体系的保守性、稳定性。至于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元素之间排斥、相离的关系,则表明佛教哲学的开放性、多元性。应当强调指出,正是由于佛教哲学体系内部的矛盾、对立、分歧、斗争,最直接、最有力地推动了其自身思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开拓、深化了这一哲学体系的内容,这为一部中国佛教哲学史所证明。 三、外部联系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不是孤立独存的,也不是封闭隔绝的,它和其它哲学体系(主要是儒家、道家和道教的哲学)相互冲突、融合、交流、影响,形成了多种外部思想联系。这些联系表现为相通与相隔、兼容与排斥、互补与互拒的关系,主要是相通、互补和排斥三种关系。 (1)相通与相隔的关系。 佛教舍弃家庭,否定现世,即在对待国和家的问题上,被儒家认为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这与儒家注重人伦关系,提倡忠孝道德,是一种相隔乃至相斥的关系。但中国佛教学者又逐渐地改造了印度佛教的道德观念,转而主张孝敬父母、效忠君主,和儒家伦理道德相沟通。佛教与道家相通之处颇多,如道家「以虚无为本」的观念与佛教的空观可以比附、贯通。道家坪击现实政治,批评儒家、墨家的道德和功利观念,这种批判意识也是和佛教的出世哲学相通的。 (2)兼容与排斥的关系。 在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问题上,佛教与儒家、道教存在着鲜明的对立。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儒家主张人生要「自乐其乐」,「乐知天命」。苦与乐是不兼容的人生价值判断。又,佛教不重生而重死,宣传轮回转世观念,道教则珍惜人生,注重养生,并且主张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儒家是不重死而重生,不讲来世而讲现世。这表现了佛教与儒家、道教又一重大的思想对立。但就佛教成佛和道教成仙的理想境界而言,它们又有兼容之处。佛教天台宗就主张以成仙为佛的先行阶段,把道教的神仙纳入佛国世界之中。 (3)互补与互拒的关系。 佛教和道教作为宗教,存在着较多的互补性。首先是在宗教实践方式上,道教吸收了佛教的修持形式,佛教也吸取了道教养生修炼的经验,以至两教的宗教实践活动颇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其次在神灵世界的组合上,佛、道两教的神灵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补共存,和睦相处。再次在思想方面,佛教与儒、道两家的互补关系,则集中表现在心性学说上。佛教倡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明心见性」,有着广博宏富的心性理论体系。儒家也强调心性修养,力主「存天理,灭人欲」。唐代以后道教也逐渐走上「修心」的道路,提倡「性命双修」,有的教派甚至不言羽化登仙之说,集中提倡道德性命之学。儒、道、佛三家在心性问题上互相汲取,互相渗透,以至形成了近于一致心性学说。儒家还学习佛教的禅定方法,并改造和发展为「主静」、「主敬」的心性修养方法。但是,儒家学者强烈反对佛教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和鬼神世界等重要思想,形成儒、佛两家在这些哲学思想上的根本对立和长期的互相排拒。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外部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它深刻地影响并推动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相通、兼容和互补的关系,一方面巩固、稳定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儒、道的思维模式又制约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相隔、排斥和互拒的关系,一方面使佛教强化自身的某些思想、立场,保持自身的独特宗教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在伦理道德观念上的互相排斥不利于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相隔、排斥和互拒的关系又导致了佛教必须迎合处于主流地位的儒、道思想而日益中国化。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就是修心修身修行为。修心,断惑证真,断意识流,见不生不灭法身,是智慧,是见地。修身,转四大五行,破身见身障,破五蕴,是功夫,是定力,急不来,非一步一步脚印不可。修行为即修一切心口意善,修六度万行,磨习气,积福德资粮。修心修身修行为,就是法报化三身。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