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三节 「神」的意蕴与神不灭的论证


2014/9/4    热度:251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三节 「神」的意蕴与神不灭的论证

 

  一、「神」的多重意蕴

  为了叙述中国佛教对神不灭的论证,有必要先说明一下神不灭论的「神」的意蕴。中国佛教所讲的与「神」相同、相近或相通的名词、观念,有精神、神明、神识、识神、心识、心神、精灵、魂神、识灵、魂灵、灵魂、真神、真神性、神灵等。这里我们所要论述的是,除崇拜的对象神灵,也即人格化的神以外,中国佛教的「神」的意蕴,重要的还有以下数义:

  (1)精神。

  中国佛教所说的精神,通常泛指一切心理现象。精神的功能,一是识别作用,即对事物的区分、认识作用,也指对道理的深刻理解、领悟;二是「神为情之根」〔注释:《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86页。〕,神是情的根本,神也是识的依附处。情有清浊之分,识有精粗之别。情识有灭,神是不灭的。此外,中国佛教所说的「神」,多指人内在主宰的「个体精神」,有时也作为宇宙万物本体的「宇宙精神」。

  (2)灵魂。

  指人死后不灭的精神,是寓于人体之中而在人死后就离开身体的非物质存在。所谓「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注释:《后汉纪》卷10,5页。〕、「精灵起灭,因报相寻」〔注释:《西域传论》,《后汉书》卷88,第5册,29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就是视灵魂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本体。梁启超肯定「人死而有不死者存」,他把「不死之物」不名为灵魂而名为精神,又说这种精神存在于因果报应的过程中〔注释:以上参见《余之死生观》,《饮冰室文集之十七》,《饮冰室合集》(2)。〕,实际上,他所谓的精神也还是灵魂的别名。

  (3)佛性。

  元晓《涅槃宗要》说:「第四师云:心有神灵不失之性,如是心神已在身内,即异木石等非情物。由此能成大觉之果,故说心神为正因体。……此是梁武萧焉(应为萧衍)天子义也。」〔注释:《大正藏》第38卷,249页上、中。〕梁武帝认为异于木石的「神灵不失之性」,是人成就佛果的根源。这种心的「神灵不失之性」,就是佛性。梁武帝作《立神明成佛义记》,立「神明」,标志了神不灭论与佛性论两种学说的合流。与梁武帝同时代的沈约也曾撰《佛知不异众生知义》,认为「凡夫之知与佛之知不异」,「众生之为佛性,实在其知性常传也」〔注释:《广弘明集》卷22,四部丛刊影印本。〕众生的知性就是佛性。明末真可进一步说,有的人「但知日用昭昭灵灵之应付神便为佛性,殊不知唯见心性者,识神即佛性也,而未见性者,佛性即识神也。即此观之,识神也与佛性,固非两物。若未见性,则识神是识神,佛性是佛性,断不可笼统而混说也」〔注释:《法语》,《紫柏老人集》卷1,15页,钱塘许灵虚重刊本,1878。〕他认为识神是佛性,但这是有条件的,只有见性后,识神才是佛性。

  (4)法身。

  印度佛教所谓法身是指成就佛法的身体,是精神意义的身体。在中国佛教学者看来,和法身相关的有「神明住寿」义。长期以来中国佛教学者以「神明住寿」为「神」的要义,以为「神」是「住寿命」的。神明在住寿中成道,成道后的神明住寿时间极长。〔注释:如康僧会在《安般守意经序》中谓达到很高的禅定境界者,能「制天地住寿命」(《大正藏》第55卷,43页中)。又,道安在《阴持入经序》中也有「拔三结住寿成道」的话(《大正藏》第55卷,44页下~45页上)。〕慧远也曾写信给鸠摩罗什,询问菩萨是否可以住寿一劫有余,鸠摩罗什回答说:「若言住寿一劫有余者,无有此说,传之者妄。」〔注释:《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乘大义章》),《大正藏》第45卷,142页中、下。又,「妄」,原为「生」,今改。〕慧远等人了解佛教「识神性空」学说以后,才明白住寿的说法和法身的理论是矛盾的。又,慧远对法身的理解也偏离了原义。印度大乘佛教认为,佛灭后仍有法身存在,而所谓法身是指佛所说的正法而言。中国佛教学者往往把「法身」视为获得全部佛法的神格化身。慧远说:「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注释:《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83页。〕「冥神」,是神处于一种冥然无形的神秘境界,这种神的独自存在就是法身。慧远的门徒宗炳更明确地提出法身就是神的观念。他说:「无形而神存,法身常住之谓也。」〔注释:《答何衡阳难释白黑论》,《弘明集》卷3,四部丛刊影印本。〕「无生则无身,无身则有神,法身之谓也。」〔注释:《明佛论》,《弘明集》卷2,四部丛刊影印本。〕认为人经过修持得道,无身无形,而独自存在的神就是法身,法身就是神的体现、载体。真可就人问「三世一身有是事乎」,回答说:「有。良以身一而世三。如人行路,路有千里,而行唯一人。谓路千里,而人亦有千,此愚痴之说也。然此身非形骸生死聚散之身也,乃法身也。夫法身者,千古一瞬,万劫一息,岂但三世一身而已乎?」〔注释:《法语?义井笔录》,《紫柏老人集》卷9,39页。〕意思是说,法身与形骸相对,是神明。法身存在于三世、千古、乃至万劫之中,是永恒的。

  中国佛教学者从探寻生死轮回和修道成佛的主体这两个方面去阐释「神」的意蕴。这些意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涉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人的心理的本质与现象,心性的本体与作用、道德的善与恶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展开,构成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神不灭的系统论证

  从上述「神」的意蕴来看,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包含有精神(灵魂)不灭、佛性本有、法身常住等内涵。在这三项内涵中,精神不灭是最具关键意义的一项,后两项都是这一项的展开,这样,形神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中国佛教论证神不灭理论的重点。

  中国佛教学者论证神不灭的论据,归结起来,重要的有以下六点:

  (1)形神异本。

  郑鲜之在《神不灭论》中说:「所谓神形不相资,明其异本耳。」〔注释:《弘明集》卷5。〕形神异本,即是形神异源,指形和神是两种不同的本原、实体。郑氏发挥说:

  夫形也,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相与为一,故所以为生。当受其生,则五常殊授,是以肢体偏病,耳目互缺,无夺其为生。一形之内,其犹如兹,况神体灵照,妙统众形。形与气息俱运,神与妙觉同流,虽动静相资,而精粗异源,岂非各有其本,相因为用者邪?〔注释:《弘明集》卷5。〕

  这是说,人的形体由五脏六腑等组成,各部分各有不同的功用,某一部分出了毛病,也不致影响人的生命。形体各部分对人的生命尚且如此,那么,统帅形体的灵妙的精神对生命就更是如此了。形体与气一起变化,精神与灵妙觉性一起流转,两者各有本原,是不同的实体。宗炳在《明佛论》中也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矣。若资形以造,随形以灭,则以形为本,何妙以言乎?夫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于天,下盘于地。」〔注释:《弘明集》卷2。〕「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语出《周易大传?说卦》,意谓「神」是微妙变化之义。宗炳加以吸取引申,认为「神」既然是「妙万物而为言」的,那就不是由形体造成,不是以形体为载体,也是不随形体的死亡而消灭的。

  慧远也就「神」和「形」的关系说:「贪爱流其性,故四大结而成形。」〔注释:《明报应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90页。〕「四大之结,是主之所感也。」〔注释:《明报应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90页。〕「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要素,「主」指「神」。由于人对生命的贪爱,就使本性不断流荡,从而由「神」感应「四大」而结成形体。这是说,「神」和「形」是二本,然没有「神」感应「四大」就没有人的形体,形神相较,「神」是主要的。

  (2)形神偶合。

  和上述形神异本的心身平行二元论相关,中国佛教学者还宣扬「形」和「神」是自然的偶合,「神之与质,自然之偶也。偶有离合,死生之变也。质有聚散,往复之势也」〔注释:罗含:《更生论》,《弘明集》卷5。〕「神」与「形」(质)是奇妙的结合,两者有合有离,人活着是「形」与「神」相合,人死亡是「形」与「神」分离。形体死亡而精神并不断灭。曹思文反对范缜《神灭论》,其主要理论观点也是以形神相合对抗形神相即,认为不能把两者看为相即的一体,而只是两者相合为用。形神偶合、相合,是神不灭论的又一理论支柱。

  (3)形粗神妙。

  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有一段关于神的定义性的话:

  神者何邪?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虽有上智,犹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神也者,圆就无生(「生」应为「主」),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85页。〕

  意思是说,「神」是精明之极、非常精灵的东西。它没有任何具体形象,是不可能像具体事物那样以形象形来表现的。圣人只是说「神」是神妙的东西,即使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也不能明确它的体状,穷尽它的精微。「神」运变不穷,感应万物,而自身并无主体,微妙到极点而无以命名。它感召外物而显示出自己的运动,凭借于如「四大」等「名数」而运行。它感召外物而本身不是物,凭借于「名数」而本身不是「名数」。神是无主无名,非物非数,是不灭不穷的。慧远强调形体是粗笨的东西,「神」是异于物质(如气、形体)的精灵(精神),是极微妙的东西,两者本质不同,「形」是断灭的,「神」是不灭的。沈约在《神不灭论》中还发挥说:「神妙形粗,较然有辩。养形可至不朽,养神安得有穷?」〔注释:《广弘明集》卷22。〕道教认为人通过养形可以长生不死,沈约认为,既然粗形都可以通过调养修炼而不朽,怎么妙神就不可以通过调养修炼而达到不穷呢?

  (4)形静神驰。

  萧琛为了反驳范缜的《神灭论》还提出了一个论据。他说:

  予今据梦以验形神不得共体。当人寝时,其形是无知之物,而有见焉,此神游之所接也。神不孤立,必凭形器,犹人不露处,须有居室。……夫人或梦上腾玄虚,远适万里,若非神行,便是形往耶?形既不住,神又弗离,复焉得如此?……此即形静神驰,断可知矣。〔注释:《难神灭论并序》,《弘明集》卷9。〕

  对梦境的迷惑是原始人萌生灵魂不灭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人们在梦境中与死去的亲人相见,的确令古人难以解释。萧琛也根据梦境的形静神驰现象,来论证形神的分离和形尽神不灭。

  (5)神本不断。

  宗炳在《明佛论》中说:

  群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粗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今虽舜生于瞽,舜之神也,必非瞽之所生,则商均之神,又非舜之所育;生育之前,素有粗妙矣。既本立于未生之先,则知不灭于既死之后矣。又不灭则不(「不」系衍文)同,愚圣则异,如愚圣生死不革不灭之分矣。〔注释:《弘明集》卷2。〕

  意思是说,众生神识的根本是一样的,由于各自因缘变化的不同,就形成了精妙愚粗不同的神识,而作为根本的神识是不灭的。瞽叟生舜,舜又生商均,他们所生的只是形体而不是神识。他们愚圣之不同〔注释:《史记?五帝本纪》卷1称:舜父「瞽叟顽」,「常欲杀舜」;舜子商均不肖。此处指舜和瞽叟、商均有愚圣之别。详见《史记》第1册,32、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是生前禀赋粗妙不同的神识之故。既然神识在未生之前已经存在,那就可知人死后它也是不灭的。人的愚圣虽有不同,人的神识不灭是相同的。前文在论述「神灭与神不灭的论争」时,曾引述梁武帝萧衍《立神明成佛义记》所说神明有本和用两方面,神明的「用」即精神现象是生有灭的,神明的「本」即体性是不移不断的。这都是运用中国玄学的体用观念和儒学的性情观念,来分析心神的体、用两个方面,进而强调「神」的本体、本性是不灭的。

  (6)薪火之喻。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不少学者常以烛火或薪火喻形神关系,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却并不相同。如桓谭、王充、戴逵等以「烛(或薪)尽火灭」为喻,论证「形尽神亦尽」。又如庄子、葛洪等则以「烛(或薪)尽火传」为喻,论证「形尽神不灭」。前引郑鲜之《神不灭论》,就以体用关系来说明薪火关系,进而论证「神不待形」,「形尽神不灭」的观点。慧远也运用薪火之喻来证明「形尽神不灭」,他说:

  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谓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此由从养生之谈,非远寻其类者也。〔注释:《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尽》,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86页。〕

  意思是说,不同的薪传同一的火,就如同不同的形体传同一的神一样。同是那个火,不同的薪把它传下去,就如同同是那个神,不同的形把它传下去。前面的薪不是后面的薪,而是由人把后面的薪添上去。前面的形不是后面的形,而神而继续下去,并传于异形。迷惑的人看见人死了,就以为「神」也随之而灭了,就像看见一块薪烧完了,便认为火也灭了一样。养生论者企图通过修真炼养,以期形神俱存,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不懂得「形」与「神」的区别,不了解形亡神不灭的道理。

  此外,主张神不灭论者还经常引用儒家典籍和宗庙祭祀来维护自身的观点。如梁武帝萧衍批评范缜《神灭论》说:「《祭义》云:『唯孝子为能飨亲』。《礼运》云:『三日斋,必见所祭。』若谓飨非所飨,见非所见,违经背亲,言语可息。」〔注释:《敕答臣下神灭论》,《弘明集》卷10,四部丛刊影印本。〕但这只是政治伦理性的反驳,而不是思想理论性的论证了。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观察他人的过失对自己的解脱没有帮助!多观察他人的功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净业!才能离苦得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