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汉、魏、晋时代的涅槃思想


2014/9/4    热度:191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汉、魏、晋时代的涅槃思想

 

  印度佛教的涅槃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强大制约和影响下,其侧重点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汉、魏、晋时代,中国佛教学者对涅槃概念侧重以黄老的「无为」观念去比附、阐扬。东晋时,南方的慧远是以神不灭观念去阐释,北方的僧肇则用般若中观学说来贯通。南北朝时代则转向涅槃学说与心性论的结合,到了隋唐时代,又大力阐扬涅槃佛性——自性的学说。

  汉以来,黄老道家的「无为」思想极为盛行。东汉的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就以「无为」译涅槃,他译的《阴持入经》卷下云:「欲度世,是为尚有余无为未度;已无为竟,命已竟毕,便为苦尽,今后无苦。」〔注释:《大正藏》第15卷,176页中。〕「尚有余无为未度」,即有余涅槃。意思说,因有肉身存在,涅槃还不完全彻底,仍需要「度世」。「已无为」即无余涅槃,「已无为竟……令后无苦」,是说肉体灭尽,没有生死,也就彻底消除痛苦了。牟子《理惑论》第一章也以「无为」指涅槃。直至东晋时代,郗超在《奉法要》中还说:「泥洹者,汉曰无为,亦曰灭度。」〔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23页。〕袁宏在《后汉纪》中说:「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注释:《后汉纪》卷10,5页。〕也把无为视为僧人的人生理想目标。道家所讲的无为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与佛教涅槃的涵义并不相同。佛教学者以无为来理解、比附涅槃,就为涅槃学涂上了一层浓重的道家思想色彩。

  东晋时,南方佛教领袖慧远法师,在出家前就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素养,传统的神灵不灭观直拉影响了他对涅槃的独特理解。《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载:「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说,但言寿命长远而已。远乃叹曰:『佛是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岂有穷耶?』因着《法性论》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注释:《大正藏》第50卷,360页上。〕「至极」、「极」,即涅槃。「性」,法性,本性。「宗」,究极本原。这就是说,涅槃以不变为本性,而要得到这种不变的本性,又必须以体证终极为本原,也就是要「反本求宗」。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中说:

  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注释:石峻等着:《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83页。〕

  这是说,返归终极本原者,不以生命牵累自己的精神;超脱世间束缚者,不以爱憎的情感牵累自己的生命。如此,不仅形体生命可以消灭,进而精神活动也可以停止。这样就处于一种冥然无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状态(「冥神」),处于对外界无所爱憎,无境可对(「绝境」)的超越境界,也就是最高的涅槃境界。慧远把涅槃理解作生灭神冥,形尽神存的境界,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灰身灭智,永灭生死为涅槃是颇异旨趣的。

  东晋僧肇的《肇论》中收有《涅槃无名论》一文,有的学者怀疑不是僧肇所作,迄今仍无定论。《涅槃无名论》云:「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注释:《大正藏》第45卷,157页中、下。又「四流」,也称「四暴流」,暴流为烦恼的异称。四流,指欲、有、见、无明四类烦恼。〕此论以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德为涅槃,认为涅槃既无生死,寂寥虚旷,也绝非名言所能表述,是无名相的,谓之「涅槃无名」。值得注意的是,《高僧传》第六卷《释僧肇传》中详引了《涅槃无名论》的「开宗第一」部分,另外,僧肇撰的《注维摩诘经》中有关涅槃思想也与《涅槃无名论》颇有相似之处,而且对后来影响很大。由此可以说,《涅槃无名论》即使不是僧肇所作,也含有他的思想观点。

  僧肇运用佛教的不二法门来解释涅槃,他说:「缚然,生死之别名;解灭,涅槃之异称。」〔注释:《注维摩诘经》卷8,《大正藏》第38卷,397页下。〕「缚」,烦恼;「解灭」,解脱、灭除烦恼。这是说,烦恼即生死的别名;而烦恼的解脱就是涅槃。又说:「断YIN怒痴,声闻也;YIN怒痴俱,凡夫也;大士观YIN怒痴即是涅槃,故不断不俱。」〔注释:《注维摩诘经》卷3,《大正藏》第38卷,350页上。〕「大士」,菩萨的通称。这是说声闻已断除YIN事、瞋怒与愚痴;凡夫还在执迷;而菩萨既悟缘起性空的真理,又达到了即有即空的境界。在僧肇看来,YIN怒痴即是涅槃,涅槃并非是脱离烦恼所取得的境界,涅槃与烦恼是不即不离,不断不俱的关系。僧肇还说:「因背涅槃,故名吾我,以舍吾我,故名涅槃。」〔注释:《注维摩诘经》卷5,《大正藏》第38卷,377页上。〕意思是说,众生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自我实体,然众生违背涅槃,妄执为我,若执为我,若舍离妄执,即是涅槃。总之,僧肇认为涅槃是不离烦恼,不离生死,不离自我的境界,又是消除烦恼,解脱生死,舍弃自我的境界。

  《涅槃无名论》中也有一段相同的论述:

  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即有无齐观,齐观即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即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然则,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知。圣无有无之知,则无心于内;法无有无之相,则无数于外。于外无数,于内无心,彼此寂灭,物我冥一,泊尔无朕,乃曰涅槃。〔注释:《大正藏》第45卷,159页中、下。〕

  这是说要不离烦恼、不离魔界去得涅槃,入佛界的关键就在于「妙悟」佛教玄理。妙悟就是要「即真」,即真就是要在主体内心世界里,消除在外在世界的有无界限,并由「无有齐观」进而泯灭主客体的对立,达到「彼己莫二」的境界。这也就是「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同我」,即同于主体自我心灵的妙悟,而不能「异我」,与这种自我妙悟相异。《涅槃无名论》突出强调主体的冥想与观照作用,以求主体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我与天地万物合一,万物就没有有无的差别相状,圣者也就没有有无的分别知见,这样,主客合一,内外皆无,彼此寂灭,也就进入了涅槃境界。

  僧肇还进一步从普度众生的角度,强调证得涅槃佛果后,还应不住涅槃。他说菩萨就是这样的:「观无常不厌离者,菩萨也。」〔注释:《注维摩诘经》卷5,《大正藏》第38卷,374页下。〕菩萨「不厌生死,不乐涅槃」〔注释:《注维摩诘经》卷5,《大正藏》第38卷,374页下。〕「大士观生死同涅槃,故能不舍」〔注释:《注维摩诘经》卷5,《大正藏》第38卷,374页下。〕僧肇认为,菩萨既看到了世间事物的生灭变化,而又不厌生恶死,视生死与涅槃不一不异,能自觉地不耽乐于涅槃。僧肇还强调菩萨不舍离生死,也不为污行;住于涅槃而永不灭度:「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槃,而复不灭度。是以处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注释:同上书,380页上。〕由此看来,僧肇是以舍离「断」、「常」、「生死」之见的中道立场来展开其涅槃思想的。在他看来,大乘行者虽生死流转,然不受烦恼污染;虽已证得涅槃,然不为安乐所缚。入于涅槃,又不舍生死,「非在生死,非住涅槃」,不舍生死,不住涅槃,不落两边,合乎中道。正是在这种生死与涅槃不异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佛教特别重视生命的净化,提倡在不舍杂染的情况下,转染为净,转迷为悟。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 祖师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着相。 自古以来,无着相的佛。 着相造善,着相造恶,皆是轮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空的思想,是佛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一慧律法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