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密是禅教一致的弘法先躯
2014/9/3   热度:238
宗密是禅教一致的弘法先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造不善因,是三恶道的业因,所以五逆十恶的业因,各个人都有。可是,作佛、作菩萨的善因,也是每个人都有,这是佛常常说的。我们十法界的业因统统都有,将来我们到十法界,在哪一个法界去受生?我们当然希望生天享天福,更高的希望,是希望作佛、作菩萨,得大自在,得大智慧。我们这个业因全都有,关键在缘上;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随哪一个缘?如果我们随顺佛的缘,那你这一生决定作佛;如果你还要随顺烦恼的缘,随顺自私自利,随顺贪嗔痴慢,随顺十恶业,你将来的果报决定在三途,一切果报都是自作自受!所以,我们纵然受了不善果报,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纵然是别人毁谤我们,欺骗我们,我们上了当,我们也不能够怪他。为什么?他只是个缘。我过去生中造作不善,所以今生才会受恶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徐湘灵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公元九世纪初, 大唐长安城南终南山的圭峰, 一位超凡的佛学大师, 以他的名字将这座山峰与经法的辉煌连在一起, 使这座灵秀的山峰倍增几分神奇。圭峰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而赋予圭峰神奇魅力的, 就是唐代佛学大师宗密。
宗密俗姓何, 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 卒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宗密出生在四川果州西充县, 家本豪盛, 父母早丧。宗密在青少年时期熟读儒书, 但总觉得这类书籍不能解决人生根本问题, 转而志求佛法。
大约唐贞元二十年(804) ,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宗密在遂州大云寺遇到正从西川游化到此的道圆禅师, 遂出家从其学。道圆所传的禅法, 是洛阳荷泽寺神会和尚(684—758) 一派所传的南宗顿教。这一支禅法的传灯系统是由神会传法如, 法如传益州南印(荆南张) , 南印传遂州道圆, 道圆传宗密。
宗密入佛门后, 先是当沙弥。一天, 随众僧到府吏任灌家, 宗密居下位, 主人依次授经, 宗密得《圆觉经》。宗密读了之后, 激动异常, 将读经心得禀告道圆法师。道圆对他说:“这部佛经是诸佛授予你的, 要你弘扬圆顿之教。你走吧, 不要在这小地方停留下来, 埋没了你的天才。”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宗密受具足戒。这一年, 由道圆禅师介绍, 宗密去益州(成都) 谒见道圆禅师的老师惟忠, 即南印禅师。南印对这个徒孙的博学深思印象深刻, 他看出宗密是一位很有前途的佛学家, 就对他说: “你是传道之人, 应当到帝都去。”唐宪宗元和五年(810) , 宗密告别他的师父, 游化到襄阳。在那里, 他遇到恢觉寺灵峰上人。灵峰是华严宗澄观大师的弟子, 此时已重病在身。相见三日, 二人已成忘年之交。灵峰把《华严经》及澄观的《华严经疏》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传给他, 不久便圆寂了。这三部著作, 不但使宗密对经疏义章之学完全改变了以前的印象。而且对宗密转向华严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华严宗学说最为尽善尽美, 解决了他心中的一切疑难。宗密最后步入华严宗教门, 但并不废弃禅宗。他认为, 在禅宗系统里, 南宗(荷泽一系) 最高, 在教的系统里, 华严宗最高。这两家是一致的, 因为都主张人人皆有灵知, 即本觉的真心。在佛教经籍中, 宗密认为《圆觉经》说理最透澈, 因而也最推崇这部经。宗密一生中, 为这部佛经作了很多疏。《圆觉经》的基本思想是承认人皆有灵知本觉的真心。宗密认为, 南宗与华严宗两家都跟《圆觉经》相通。宗密一生也是基于这种思想而进行弘化的。他既宣扬南宗禅法, 又宣扬华严宗的说教, 同时又以《圆觉经》会通两家思想。澄观的《华严经疏》包含了华严宗的基本理论, 内容很丰富, 但不易读懂。宗密在滞留襄阳期间, 为应僧尼徒众的请求, 他只看了一遍就开讲了, 而且所讲效果很好。唐宪宗元和六年(811) , 宗密离开襄阳到东都洛阳, 礼拜神会和尚的骨塔。在礼祖塔前后, 他又拜会了他的师叔神照禅师。神照对密宗大加夸赞, 说他是“菩萨人也, 谁能识之”! 宗密在洛阳应信众的请求又第二次讲解《华严经疏》。信众里有个叫泰恭的年轻法师, 被密宗的讲法所感动, 竟然砍断自己的一臂, 以庆幸听到这么高深的佛法。
不料这件事引起了官方的追查, 逼得宗密在情急之下, 只得报告当时的东京留守郑余庆说自己是澄观的门下。又怕官方到澄观处查问, 于是宗密又修书一封玄 和智辉迅速驰送到澄观那里, 并请为弟子。得到应允后, 第二年(812) , 宗密又去长安拜见澄观, 此时,澄观已74 岁, 宗密32 岁。澄观见到宗密很高兴, 认为收到了能继承华严事业的学生。澄观是华严宗第四祖, 他决定把密宗培养成第五祖。澄观的赞许和接纳, 使宗密结束了他的禅僧生涯, 进入华严世界。此后, 宗密自己的佛教思想便形成了。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 宗密退居终南山智矩寺, 闭关三年, 专心从事撰述, 他在这里最早写的是《圆觉经科文》和《圆觉经纂要》二卷。元和十四年(819) 宗密住在长安兴福寺, 撰写《金刚经纂要疏》和《金刚经纂要疏钞》二书。在完成这两部著作后, 他的研究又转向唯识学。遂于元和十四年冬至十五年春, 于上都(长安) 兴福、保寿等寺, 写成《唯识颂疏》两卷。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 起, 大约用了三年时间, 写成五部足以代表其思想成熟的书: 《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钞》、《圆觉经略疏》、《圆觉经略疏钞》和《圆觉经道场修识仪》。《圆觉经大疏》是宗密的主要著作之一, 由于他的弘扬,《圆觉经》已成为中国佛学的重要经典。
宗密的著作相继问世, 名声也越来越大。唐文宗请授佛法, 深得文宗赏识, 御赐紫方袍, 并赠以“大德”称号。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 到太和五年(831) 的三年间, 宗密住于京城, 结交了一些名士和官吏, 如裴休、萧 、白居易、刘禹锡、史山人、温造和李训等人, 其中尤以裴休为最。在这一时期, 宗密应裴休的请求, 写了禅宗思想史的著作《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裴休对宗密的佛学思想、实践体验和著作文章都深为推崇。不仅如此, 裴休还为宗密的主要著作, 如《禅源诸诠集》、《原人论》等撰写序文, 以助流传。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 , 宗密再入终南山, 此后一直未出山。太和九年(835) “甘露之变”时, 宰相李训等与凤翔节度使郑注密谋铲除宦官集团, 事泄, 李训逃入终南山。宗密欲给他剃发藏于山中。事急, 李训转逃风翔, 被捕杀。宦官仇士良知道此事, 要以隐匿罪处死宗密。宗密临死不畏, 仇士良敬佩其行, 释放了宗密。后世佛教徒对宗密的这种不畏死的行动至为赞誉, 称他为“菩萨人”。
从太和九年(835) “甘露之变”后, 有关宗密的记载很少。宗密另一重要著作《盂兰盆经疏》中表明, 他到长安后, 曾经回到故乡一次, 拜祭他的祖坟。宗密从《盂兰盆经》中体会和创造出一套佛教表示孝道的仪式, 很受故乡父老的欢迎。这部书就是在那种“异口同音”的请求下编写成的。据冉云华先生推断宗密回乡的时间应是太和十年(836) 以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 正月六日, 宗密坐灭于兴福塔院。享寿62, 僧腊34。唐大中七年(853) , 宣宗追谥宗密为定慧禅师, 塔号青莲。
宗密的著作很多, 有《禅源诸诠集》一三0 卷(已佚)、《禅源诸诠集都序》四卷、《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一卷、《原人论》一卷、《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圆觉经大疏钞》十三卷、《圆觉经略疏》四卷、《圆觉经略疏钞》十二卷。这些著作足以代表宗密的佛学观点。其中《原人论》尤为重要。宗密最初学儒, 后学禅, 最后学华严。他在这部书中把三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 以华严学说为基础, 来统一各家学说。
但宗密的杰出, 却不仅在地位显赫的华严宗上。他虽为华严五祖, 但他一生精力和著作主要是放在禅学的研究上。宗密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对禅学和初期禅宗史进行总结性研究的佛教学者。宗密穷半生精力, 编撰了一部一三0 卷的《禅源诸诠集》, 这是一部被时人誉为“未曾有”的《禅藏》。惠能至五家七宗时期可称为禅宗史中期禅法, 在敦煌禅宗史文献出土之前, 宗密的著作是对当时禅法的唯一记录。在宗密的《禅藏》中就记录有百家。可惜这部极其珍贵、记载了丰富禅宗思想史料的著作佚散于两宋之时, 只剩下一篇《都序》, 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唐代禅宗变化的情况。
宗密时代禅教势同水火, 为了达到调和诸家的矛盾, 平息派系之间的纠纷, 宗密提出统一禅教各家学说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就是教禅一致的思想, 也是宗密全部禅学思想的出发点。
宗密以禅宗和华严两宗领袖的姿态, 以他深厚的佛学理论知识和卓越的禅宗见地来收拾这一纷乱的局面。在他数以百卷计的浩大著作中, 在佛教内部会通禅与教, 在佛教外部力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是佛教内首开三教合一思潮的先河。
历史赋予他这样的使命。只有一位开悟的大师, 一位具有会通才识的智者方能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难怪时人把他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并提: “世尊为阐教之主, 吾师为会教之人。本末相扶, 远近相照, 可谓毕一代时教之能事矣! ”
中唐以后, 中国佛教进入了第二个历史演化期。伴随着儒释道三教的相互融合, 佛教诸宗亦出现了教禅一致、禅净合流的趋势。而这一历史趋势的出现, 正与宗密以及宗密学人的努力分不开。宗密的宗教生涯, 以习禅为起点, 以佛学为终结。宗密禀承南宗荷泽衣钵, 又是华严宗传人, 因此他处处以荷泽、华严学说为最高学说。所以宗密不仅是荷泽宗,也是华严宗内杰出的人物。
尽管后世佛教学者对宗密的注疏经论有毁有誉, 但宗密的“绝对真心”、“顿悟渐修”的宗教实践, 以及“和会禅教”的包容精神对中国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却是不可否认的。不仅如此, 有研究资料显示, 宗密的哲学思想和修道方法, 不但影响了中国文化,而且越界跨海, 远及日本、韩国。 (摘自《五台山研究》1999.4)